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艺术和对自然的热爱使我步入了插花艺术领域,多年来我一直期望我国能成为插花艺术的强国。在十余年的插花研习中,我看到我国正以惊人的速度追赶世界花艺设计的先进水平,我国台湾与大陆的插花前辈们在不遗余力地宣扬中国传统插花,这令我看到了我国花艺发展的光明前景。同时,我也感到在我国插花艺术领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2.
我出身南通盆栽花卉世家,曾着意研究以仙人掌类及多肉多浆植物为主的盆栽艺术。通常人们不看重这类花卉,更谈不上追求它的艺术品位。我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已培育出一批艺术品位较高的这类花卉的“盆景”。具体做法主要有下列几点:  相似文献   

3.
也许,我对竹根艺术有一种特殊的好感。因此,读了许传先同志的文章(本刊1987.12)后,很想为竹根艺术争辩几句。首先,我认为“根艺”是一个广义概念,指根的艺术。它既包括树根艺术,也包括竹根艺术。总之,凡是用植物的根创作的艺术品都应包括在内。决非许同志所说“根艺即树根之艺”,这种理解主观武断地缩小了概念的内涵,显然是狭隘的。因此,我们没有理  相似文献   

4.
我由种花转而喜欢盆景又爱上根艺,已涉猎有年。根艺这种艺术活动,对中老年来说,不但是文化艺术上的一种精神耕耘、而且可称行之有效的祛病之术。我个人曾患有肩周炎与慢性结肠炎,从春到冬常与药物为伍。自从迷上了根艺  相似文献   

5.
当今是变化的时代,一切都在变革之中。变的目的应当是求新求进,这叫"良变"。时代在发展,艺术在进步。中国古老的盆景艺术要得到延续和发展,必须要有现代意念。近年来,我一直在考虑盆景艺术如何来表现创新的问题。我在2005年完成盆景造型图稿。原想画成彩色的,但觉得这么多造型画彩色稿,工作量实在可观,于是就改  相似文献   

6.
有人提出盆景工厂化生产,我觉得这个问题值得商榷。盆景创作是一种个体的艺术活动,作品往往反映个体的审美情趣、艺术造诣、技术水平。一个兰图,大家照做,千佛一面,把盆景艺术搞成印刷品一样,这样会大大降低盆景本身的艺术价值和欣赏趣味。如法泡制的设想,实不可取。  相似文献   

7.
今年3月,我在《中国花卉盆景》上发表了《浅谈揉合植物与书法》一文,现续写一短文。云南风庆擅长培植植物艺术书法盆景的赵璧昌花匠,自小就与古老的植物艺术书法结缘,锲而不舍培植植物艺术书法盆景,潜心钻研培植技巧,既有理论,又有较高的艺术造诣。他培植的植物艺术书法盆景,笔法  相似文献   

8.
贵刊去年第五期上发表的《取名“根形艺术”更确切》一文,初读似探讨根艺名称问题,但实质上是属根艺分类问题。我想在此谈一点关于根艺分类的意见,和有关同志商榷。任何一门艺术都具有其不同于其他艺术的个性,正是凭藉这一个性,在艺术风格上,各自独辟蹊径,才成其为迥然各异的艺术门类。否则,没有艺术个性,也就没有艺术生命力,又何以能独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相似文献   

9.
我非常喜爱岭南盆景的艺术风格和造型技法,因为它源于自然,尊重自然,且又高于自然。 10年前,我曾拜读过刘仲明,刘小翎父女俩编著的《岭南盆景艺术与技法》,当时给我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它不仅讲清了岭南盆景的发展概况,讲清了丰富的表现手法,同时也让读者了解到了什么是岭南盆景的艺术特色以及它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0.
根艺,目前热衷于创新者甚多,然毕竟方兴未艾,其创作理论亟待完善、丰富。我作为爱好者,虽年逾古稀,仍愿为其发展为之尽力。我认为:任何一门艺术,因其独特的存在价值,都具有它本身的规定性,无视这种规定性,即无法掌握它、认识它、提高它的独特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盆景艺术不象中国文学、书画等艺术门类那样,有渊源.有理论体系……我不同意这种看法,研讨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探讨盆景艺术有别于其它艺术的个性特征.对盆景的创作与发展关系甚大。  相似文献   

12.
“水眼”     
盆景艺术中没有“水眼”这一术语,这是我“杜撰”的。在制作水旱式盆景时,我喜欢采用极浅的长方盆,盆深仅一至二厘米。选择如此浅的盆是为了使水石部分能充分反映山石盆景的特色,收到水随山转、山依水秀的艺术效果。而用水泥隔开堆土以种植物的另一部分,我主张以不打洞为好。因为这么浅的盆,底上打洞后,洞  相似文献   

13.
1986年3月初,我陪西班牙对华服务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佩德罗·佩里斯先生到南京参加了江苏省举办的第一届交易会。我们正在四处转悠时,陈方余同志热情邀请我们欣赏了江苏的盆景艺术。“你看怎么样,我说这是活的艺术。”看到展厅里几盆绚丽多姿的样品后,佩里斯先生跟我说。“怎么样,试试吗?”意思是说,你是否可以帮助在西班牙打开市场?  相似文献   

14.
关于什么是“盆景艺术”,我同意《中国盆景艺术》一书(85年版)的见解:“盆景艺术是以树木、山石等素材经过艺术处理和精心培养,在盆中集中地再现自然神貌的艺术品。”在这个定义中,既以制作的材料、加工方法区别于其它(如雕塑、绘画等)造型艺术,又以掺有人的  相似文献   

15.
贵刊去年十一期刊登的《盆景创作随谈》,其中有些提法,本人不敢苟同。一、关于超时空界限。秦先生列举两画例来说明他的观点。我认为,盆景艺术和绘画艺术既有一定的相同处(重点是造形方面),又有根本的不同处。盆景这种艺术,还  相似文献   

16.
流派和创派     
说心里话,我对流振提法从来就有所保留,甚至有怀疑。如果某地区或某群体的作品风格上过于趋同,是不是好事?但构成流派的基本条件,恰恰在于有一个造型上喜好相似的创作群体。艺术不是一再强调自己的独异性吗?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很大程度上正由于它的这份高傲。由此可见,流派与艺术的关系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么亲密无间,它们之间的矛盾不但存在,而且不小。但凡有艺术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我从85年起订阅《中国花卉盆景》、《花木盆景》。发现凡是有关根艺的文章都刊在《盆景专页》、《盆景篇》栏内。从一些文章中得知根艺作品还能参加盆景艺术展览。显然,根艺是被归为盆景类的。我认为盆景和根艺是概念不同、风格迥异的两种艺术。  相似文献   

18.
1998年10月在北京出席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会期间,陈庆惠先生受“厦门盆景花卉协会”委托,赠与我《厦门盆景》一书。捧着这本书不能不让我想起厦门盆景界的元老——为弘扬我国盆景艺术贡献了毕生精力的耐翁先生。耐翁是当代中国盆景界德高望重的艺术家之一。他潜心研究盆景凡70年,对盆景艺术有着执着的追求、独到的见解和突出的贡献。早在10多年前,我就拜读过他  相似文献   

19.
照我看来,历史悠久的中国盆景艺术,现在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时期。它在大踏步发展:主题思想愈来愈高,题材范围愈来愈广,表现手法愈来愈多。但如何使我们的盆景艺术创一代风流,广泛而充分地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的时代精神,使我们今天的盆景艺术明显地区别于旧中国的盆景艺术,也明显地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盆景艺术,这应该是创作者、研究者、组织者、欣赏者共同思考的课题。盆景艺术的创新,首先一环是这个努力目标在我们思想上要十分明确。只要这一思想明确了,必然会引起艺术上的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个执着的盆景艺术爱好者。这种执着爱好与日俱增,没完没了,日夜沉醉在学习、种植、培养、创作盆景这一古老的传统艺术当中,一晃就是三十余年,如今总算有个盆景园。现就谈谈我多年来从事盆景艺术创作的一点感受。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精神实质就是要持之以恒。它要求我们不但要不辞劳苦地学习、吸取前人的经验,而且要求我们要勇于实践、敢于探索、力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