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土高原地区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淤地坝是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各级沟道内修建的控制沟道侵蚀的一项重要工程措施,具有悠久的建设历史。但受投资规模的限制,加之过去普遍存在少花钱、多建坝、快拦泥、多淤地的思想,建成的淤地坝多为大坝和放水建筑物"两大件",没有泄洪设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防灾抗灾减灾和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保障淤地坝安全运用变得越来越有必要。为搞好淤地坝安全运用,就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初步设计中的设计标准、溢洪道布设、坝系洪水组合、坝高和库容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通过组织开展淤地坝除险加固工作,不仅使一批病险淤地坝得到彻底整治,而且也积累了大量淤地坝除险加固经验。分析了淤地坝建设管理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管理的对策和建议,具体有完善淤地坝相关规范、增加溢洪道设计及投资概算、加大新技术和新材料的推广应用、落实运行管护经费等。  相似文献   

3.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黄河中游淤地坝建设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治理工程。淤地坝坝系工程除险加固受资金配置、施工力量等因素影响,不可能同时开工。如何根据大中型淤地坝在坝系中的位置,科学合理安排施工时序,是淤地坝除险加固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以临县万安沟小流域坝系工程为例,通过分析坝系中各坝之间的相互影响,建立了坝系相互影响关系图,并考虑下游影响范围内居民以及淤地坝淤积情况,较好地解决了施工时序安排问题。  相似文献   

4.
吕梁地处晋西黄土高原,生态脆弱,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淤地坝除险加固是吕梁"十三五"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在淤地坝除险加固过程中水土保持科技人员和群众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创新应用砼溢洪道、竖井式溢洪道、溢流堰顶低于淤面的溢洪道、顶管穿越法修复水毁涵洞4项技术于工程建设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经核查,我省中型以上的病险淤地坝共有1 020座,其中大坝下游有村庄、学校、工矿、道路等重要设施,溃坝后可能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急需除险加固的有863座。如何搞好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初步设计,就设计标准、溢洪道布设、坝系洪水组合、坝高和库容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受地形条件限制,除险加固时部分需增设溢洪道的淤地坝存在开挖工程量大、占地矛盾难协调等问题。采用封闭式溢洪道可以减少工程开挖量,解决砌石或混凝土防冻问题,改善受力条件,减小工程结构断面尺寸等。封闭式溢洪道布设应考虑溢洪道宽度、填土厚度、溢洪道抗滑稳定等因素。  相似文献   

7.
6月17至18日,黄土高原淤地坝安全运用现场会在我省隰县、永和县召开,水利部副部长刘宁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政府副省长刘维佳致辞,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刘震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国家防办副巡视员刘玉忠、水利部安全监督司处长钱宜伟、  相似文献   

8.
淤地坝除险加固是确保工程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增设溢洪道是淤地坝除险加固的主要建设内容。根据大中型淤地坝在坝系中的位置,科学合理地确定各坝的防洪标准,做好洪水组合和调洪计算,是溢洪道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结合山西省在淤地坝除险加固设计中的实际处理方案,按单坝和坝系2种情况讨论防洪标准,按单坝、设计坝上游串联一座淤地坝和并联几座淤地坝3种情况分析洪水组合,根据不同的淤积高程进行了调洪计算,还提出了建立坝系水动力学洪水演进模型,通过模型试验完善坝系洪水组合和溢洪道设计理论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安全运用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甘肃省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工程建设近60年来,在拦截泥沙、蓄水滞洪、减蚀固沟、淤地增产、改善环境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局部地区个别工程存在质量不高、运行管护措施不到位、除险加固不及时等安全隐患和问题。总结了甘肃省淤地坝建设成效,提出要实现淤地坝工程安全运用,必须采取合理布局选址、科学规划设计、高标准高质量筑坝、尽责管理维护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淤地坝工程是经历史和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之一,在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但受多种因素影响,淤地坝工程存在诸多安全隐患。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需要,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是持续发挥淤地坝效益的需要。水利部党组高度重视淤地坝工程安全工作,陈雷部长曾多次对淤地坝工程安全运用和除险加固提出明确要求。黄委和山西、内蒙古、河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七省(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超前筹划、提早安排,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从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加强项目前期工作、落实工程建设资金、强化工程建设管理等方面扎实做好中型以上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工作,确保淤地坝工程安全度汛。  相似文献   

11.
正为加快推进黄土高原地区中型以上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和工程安全度汛工作,确保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工程安全运用和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2016年4月1日,水利部在北京召开座谈会,部署黄土高原地区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和工程安全度汛工作。水利部副部长刘宁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局长  相似文献   

12.
总结山西省的水土保持淤地坝除险加固和安全运行管理经验,可概括为"五抓五下功夫":一是抓排查,在摸清底数上下功夫;二是抓除险,在科学制定方案和筹措资金上下功夫;三是抓建设,在确保工程质量上下功夫;四是抓管护,在落实护坝人员经费上下功夫;五是抓效益,在确保安全度汛和农民得实惠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高林水库位于汾河一级支流柳根河上,地处平遥县岳壁乡高林村东南,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农业灌溉的小(1)型水库。水库下游分布有9个自然村3万余人、2 113.3 hm~2耕地,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国家级文物古迹双林寺,以及山西南北铁路、公路交通枢纽,区位十分重要。该水库始建于1971年,运行40多年来,淤积严重,设施不健全,部分坝体损坏,防洪能力大大下降,经鉴定属病险水库。针对水库现状,论述了除险加固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水利厅根据淤地坝安全大检查专项行动中排查出的大中型病险淤地坝情况,积极开展大中型病险淤地坝的除险加固前期工作。针对每座病险淤地坝的安全隐患和危害程度,按照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原则,省水利厅组织有关市、县完成了首批79座病险严重、威胁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中型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15.
河东水库位于浊漳河流域平顺河支流南大河上,地处壶关县集店乡西旺庄村南,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灌溉的小(Ⅰ)型水库。据安全专项排查,发现大坝坝体及输水、泄水建筑物存在年久失修、防洪标准不达标等安全隐患,需进行应急除险加固改造。论述了除险加固改造方案及建筑物设计。  相似文献   

16.
甘肃中型以上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主要做法与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治理水土流失和改善当地生产条件的一项重要工程措施,但是受投资规模的限制,加之普遍存在少花钱、多建坝、快拦泥、多淤地的思想,过去建成的淤地坝多为大坝和放水建筑物"两大件",没有泄洪设施,且病险问题突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防灾抗灾减灾和安全生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保障淤地坝安全运用变得越来越有必要,若不对病险淤地坝有针对性地进行除险加固,则危害到一方民众的安居乐业。介绍了甘肃黄土高原地区中型以上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项目建设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娄烦县梁背沟骨干坝位于汾河水库上游的米峪镇柴厂村梁背沟内,坝控面积2.9 km2,坝体、卧管"两大件",1994年修建,属治汾一期工程。经过20年的淤积,拦泥库容不足,排洪不畅,经鉴定为病险淤地坝,根据实际,需增设溢洪道。经调洪演算,对溢洪道进行了详细设计。  相似文献   

18.
吕家河水库位于陵川县西河底镇吕家河村,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3.1 km2,总库容32万m3,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养殖的小(2)型水利工程。1975年2月开工建设,1976年3月竣工,坝型为碾压式均质土坝。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防洪标准低、坝体质量差、溢洪道泄洪不畅、观测设施空白,安全隐患较大。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除险加固具体设计。  相似文献   

19.
张家沟水库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的小(II)型水库,建成运行近40年来,淤积严重,坝坡出现裂缝、孔穴和塌坑,放水设施不完善或损毁,上坝道路狭窄,防洪能力降低,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经有关部门鉴定为三类病险水库。为确保水库安全运行,必须进行除险加固改造。主要改造内容为坝体整修、坝坡护砌、贴坡排水、溢洪道和卧管整修。论述了除险加固改造方案工程设计和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20.
黄土高原淤地坝安全运用管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水土保持》2020,(10):27-29
在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作为一项有效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不仅在减轻山洪灾害、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解决人畜饮水、方便群众出行、促进农业生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调研发现,黄土高原淤地坝安全运用管理的各项相关制度与机制趋于完善,积累了不少新的经验,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与探索。主要问题有:行政、技术和巡查责任人不落实;应急避险方案普遍无法落实;巡查、技术责任人不清楚放水设施操作流程;淤地坝工程安全隐患较为突出;部分淤地坝存在违规蓄水情况等。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并就加强淤地坝安全运用管理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