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山松大小蠹是对华山松产生进一步危害的害虫,别名是"华山松的癌症",这些年来人们始终在探究如何防治华山松大小蠹,可还未发现一个良好的策略。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有利于附近林区对华山松大小蠹虫害进行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2.
对秦岭林区遭受华山松大小蠹危害不同阶段的被害华山松韧皮部内的营养物质含量和酶活性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华山松大小蠹和共生蓝变真菌危害初期,华山松韧皮部内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提高,丙二醛(M DA)含量明显增加;但随着华山松大小蠹种群数量的增加和蓝变真菌对华山松韧皮部和木质部组织危害的加剧,韧皮部组织内的PAL、PPO和SOD活性逐渐降低,在枯立木阶段降至最低;与此同时,华山松韧皮部内的水分及蛋白质、糖类、粗脂肪、淀粉等营养物质含量,则随华山松大小蠹和共生蓝变真菌危害的加剧而不断减少。华山松大小蠹的入侵危害降低了华山松韧皮部的生理生化抗性,加速了其营养的分解。  相似文献   

3.
【目的】华山松大小蠹、松六齿小蠹和油松四眼小蠹,是秦岭森林生态系统内危害华山松的重要小蠹种类,通过对上述3种小蠹虫虫体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分析,揭示其营养利用差异的原因。【方法】采用福林-酚试剂法、羧甲基纤维素钠盐法、碱溶液滴定法和碘-淀粉比色法,测定并比较华山松大小蠹、松六齿小蠹和油松四眼小蠹3种小蠹虫的蛋白酶、纤维素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同时探讨不同温度对华山松大小蠹成虫与幼虫虫体的蛋白酶、纤维素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华山松大小蠹、松六齿小蠹和油松四眼小蠹成虫虫体蛋白酶活性大小依次为:华山松大小蠹>油松四眼小蠹>松六齿小蠹;纤维素酶活性大小依次为:松六齿小蠹>油松四眼小蠹>华山松大小蠹;脂肪酶活性大小依次为:华山松大小蠹>油松四眼小蠹>松六齿小蠹;淀粉酶活性大小依次为:油松四眼小蠹>松六齿小蠹>华山松大小蠹。华山松大小蠹幼虫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25℃,成虫为20℃;幼虫与成虫的纤维素酶、脂肪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均一致,分别为25,25和40℃。【结论】3种小蠹虫的蛋白酶、纤维素酶、淀粉酶活性差异显著,脂肪酶活性差异不显著;华山松大小蠹成虫与幼虫的4种消化酶活性随温度的改变而变化。  相似文献   

4.
正华山松大小蠢(Dendroctonus armandi)为小蠹科大小蠹属的一种昆虫,为中国特有种,分布于陕西南部和四川北部,即秦岭与大巴山地区的华山松林中。华山松大小蠹又名大凝脂小蠢,属于鞘翅目小蠢科害虫,分布于甘肃南部、陕西南部和四川北部地区。主要以成虫和幼虫为害华山松、油松等树种,对中龄华山松纯林的危害尤为严重,己成为华山松林发展的重要威胁。1华山松大小蠹形态特征及为害症状1.1形态特征华山松大小蠹成虫体长4~6mm,长椭圆形,初羽化时淡黄色,后渐变为黑褐色、有光泽。触角锤状部近扁圆形3节,顶端稍钝。额面粗糙,下半部有明  相似文献   

5.
采用野外定点调查的方法,观察研究了不同海拔地区华山松大小蠹生活史和生活习性。结果表明,秦岭西部华山松大小蠹以幼虫越冬,华山松大小蠹存在世代重叠现象,在同一样地也可能存在第2代成虫与越冬代幼虫羽化的成虫同时扬飞的现象,但大部分华山松大小蠹也能完成2个世代。宝鸡市马头滩林业局在多年来各种防治方法经验累积的基础上,采取综合防治方法控制华山松大小蠹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华山松大小蠹幼虫分布状态及最佳抽样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陕西省留坝县的华山松(Pinus armandi)林区,对华山松大小蠹(Dendroctonus arman-di)种群密度、分布状态和抽样模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华山松大小蠹幼虫密度在华山松树干1~10 m高度范围内各不相等;危害致死华山松成年树的华山松大小蠹种群密度为23.2~52.8头·dm-2,平均37.4头·dm-2;平均值与树干4 m高处样方虫数均值接近;华山松大小蠹幼虫在树干上集中分布于树干7~8 m高处.  相似文献   

7.
以11种华山松挥发物单体和2种不同受害状态的华山松树皮挥发油为材料,利用嗅觉仪测定华山松大小蠹对不同浓度的不同挥发物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华山松大小蠹雌、雄成虫对(S)-(—)-β-蒎烯表现出趋避反应,而对10种挥发物质单体和不同被害阶段华山松挥发油均表现出趋向反应;在低浓度刺激下,华山松大小蠹雌、雄成虫对α-菲兰烯表现出显著的趋向反应;随着浓度的升高,华山松大小蠹雌性成虫对(S)-(—)-α-蒎烯、(—)-莰烯和α-菲兰烯也表现出明显的趋向反应。而华山松大小蠹雄性成虫则对(R)-(+)-α-蒎烯和3-蒈烯表现出明显的趋向反应;雌虫对α-菲兰烯的趋向反应显著高于(R)-(+)-α-蒎烯、(S)-(—)-α-蒎烯、(—)-莰烯和3-蒈烯,而雄虫对α-菲兰烯和(R)-(+)-α-蒎烯的趋向反应显著大于对(S)-(—)-α-蒎烯、(—)-莰烯和3-蒈烯的反应。同时华山松大小蠹雌虫对(—)-莰烯、健康华山松韧皮部挥发油和被害华山松韧皮部挥发油的行为反应显著大于雄虫。华山松大小蠹对一些华山松挥发物的行为反应具有性别差异性,也对不同种类和浓度挥发物的行为反应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别采用样线法、标准地法调查了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华山松大小蠹(Dendroctonus armandi)对华山松(Pinus armandi)的危害。调查结果表明,在4条样线上,华山松大小蠹感染率分别为4%、3%、3%和2%;标准地调查成灾率为12%;华山松大小蠹危害处于轻度以下。此外,提出了生物防治、预测预报等防治建议,以期为华山松大小蠹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对秦岭林区华山松大小蠹危害调查的基础上,针对秦岭森林生态系统的特异性和华山松大小蠹发生的情况,探索适合秦岭森林生态系统的华山松大小蠹引诱剂林间释放技术。结果表明:1)秦岭林区半阴坡和半阳坡的华山松更易遭受华山松大小蠹的入侵,华山松大小蠹交配模式为一雌一雄和一雌二雄2种模式。2)对华山松和华山松大小蠹消化道挥发性物质主要成分活性检测的基础上,构建的引诱剂配方B(α-phellandrene:(S)-(-)-α-pinene:camphene=2∶1∶1)、H(α-phellandrene:(S)-(-)-α-pinene:camphene=2∶3∶2)和I(α-phellandrene:(S)-(-)-α-pinene:camphene=1∶1∶1)对华山松大小蠹的引诱效果明显大于其他6种配方,引诱剂配方B对雌雄虫引诱效果有显著性差异。3)对不同位点诱捕器悬挂引诱效果的比较结果表明,受害林林内和林间小路的诱捕效果最好,林缘和林外10m诱捕效果次之,林外50m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0.
秦岭细粘束孢对寄主华山松生理生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人工接种试验条件下华山松大小蠹共生真菌秦岭细粘束孢对华山松苗木生理生化代谢的影响,以揭示秦岭细粘束孢对华山松的危害.结果表明,被感染秦岭细粘束孢的华山松苗木随着真菌在韧皮部和木质部组织内的危害和扩展,针叶叶绿素含量不断降低;接种21 d后韧皮部反应区内水分、可溶性糖及蛋白质含量显著减少;SOD超氯化物歧化酶、CAT(过氧化氢酶)酶活性明显降低,而MDA(丙二醛)含量则有所增加.这说明秦岭细粘束孢的大量侵害可以造成华山松营养物质含量和酶活性的降低,在削弱寄主树木抗性的同时加速寄主华山松韧皮部组织内营养物质的转化,并为华山松大小蠹在韧皮部内的生存创造营养条件.  相似文献   

11.
华山松大小蠹体内外和坑道内蓝变真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华山松大小蠹体内外和坑道内真菌进行了分离,各真菌的室内外人工接种和蓝变试验结果表明,华山松大小蠹体内外和坑道内有11属13种真菌,其中Alternariahumicola、Fusariumoxysporum、Leptographiumqinlingensis、Trichodermavirid、Verticilliumsp.5种真菌能够引起华山松木质部边材组织变色,但只有Leptographiumqinlingensis能够造成华山松木边材组织的蓝变,并且也只有L.qinlingensis能够在健康华山松木质部和韧皮部组织内发育,且与自然状态下被害华山松组织内真菌的危害性和引起的蓝变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2.
华山松木蠹象的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华山松木蠹象(Pissodes punciatus LangerSitu et zhang)是云南省近年来严重危害松属植物的害虫之一,造成大面积的华山松枯死,它的危害相当严重。根据该虫的为害特性及生物学特性、其寄主林木的经济价值、危害的严重程度及进一步传播蔓延的可能性等,对其危险性进行分析与评估。结果表明,华山松木蠹象在云南省属于中度危险的森林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13.
华山松大小蠹共生真菌新种Leptographium qinlingensi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与危害中国秦岭华山松的华山松大小蠹相关的真菌新种,描述了其有性阶段和无性阶段的形态特征.研究标本保存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巫山县5种危害华山松小蠹虫记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次记述了巫山县危害华山松的5种小蠹虫:纵坑切梢小蠹、冷杉梢小蠹、小小蠹、油松四眼小蠹、月穴星坑小蠹,对其形态进行描述,且对5种小蠹的相关特征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5.
华山松是小陇山林区的主要树种之一,其生长速度快、材质坚硬、用途较广,是更新林分的主要树种,但是随着华山松营林面积的增大,华山松大小蠹虫害越来越严重,给林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根据小陇山林区华山松大小蠹的发生情况,详细的阐述了华山松大小蠹的生物学特性、分布规律、引起虫灾泛滥的因素以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通过石蜡和超薄切片对华山松大小蠹消化道和蓝变真菌Leptographium qinlingensis过氧化物酶的组织化学定位。结果表明:华山松大小蠹消化道内没有过氧化物酶,但在华山松韧皮部和木质部营养物质诱导下,幼虫消化道中肠和后肠分泌过氧化物酶。在被蓝变真菌侵染的不同阶段,华山松韧皮部和木质部组织内有强烈的过氧化物酶反应,且随被害阶段的发展过氧化物酶的反应逐渐增强。华山松大小蠹消化道和蓝变真菌分泌的过氧化物酶参与抵御寄主华山松生理生化抗性,蓝变真菌在克服寄主华山松树木抗性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华山松大小蠹(Dendroc-tonus armandi Tsai et Li)成虫新鲜粪便和华山松韧皮部中的挥发性物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华山松大小蠹雌雄成虫新鲜粪便和华山松韧皮部中挥发性物质以倍半萜类物质最多,其次是单萜类物质,而未见有二萜类物质,华山松大小蠹雌雄成虫粪便和华山松韧皮部中挥发性物质在成分和含量上都有较大差别,粪便中单萜类物质含量明显高于韧皮部,而倍半萜含量则低于韧皮部。此外,6,6-二甲基-2-甲醛基-双环[3.1.1]庚-2-烯、1,3,3-三甲基-2-羟基-双环[2.2.1]庚烷、2,3-二甲基-3-甲氧基-三环[2.2.1.0(2,6)]庚烷等15种挥发性物质仅存在于华山松大小蠹成虫粪便中;4,6,6-三甲基-(1s)-双环[3.1.1]庚-3-烯-2-酮、1,3,3-三甲基-2-酮-双环[2.2.1]庚烷、对位烯丙基-苯甲醚等8种挥发性物质只存在于雌性成虫粪便中;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2,2,3-三甲基-1-乙醛基-3-环戊烯和二叔丁基对甲酚仅存在于雄性成虫粪便中。为下一步研究华山松大小蠹成虫对寄主华山松的选择性和华山松大小蠹信息素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完善云南省寻甸县害虫预测预报数据,并为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提供科学的依据,采用路线调查法、查迹调查法和样地调查法调查华山松和云南松主要害虫的地理分布与危害程度。结果表明,在调查的12个乡镇中,有3个乡镇未发现害虫危害华山松,1个乡镇未发现危害云南松。危害华山松的害虫主要有萧氏松茎象(Hylobitelus xiaoi)、松梢斑螟(Dioryctria splendidella)、华山松木蠹象(Pissodes punctatus)、华山松球蚜(Pineus armandicola);其中萧氏松茎象(H.xiaoi)的危害最严重,主要危害根部,受害株率为1%~87%,分布在海拔1 923~2 249m,海拔高差326m。危害云南松的害虫主要有云南切梢小蠹(Tomicus yunnanensis)、楚雄腮扁叶蜂(Cephalica chuxiongnica)、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云南松毛虫(Dendrolimus houi),其中云南切梢小蠹(T.yunnanensis)的危害最严重,主要危害干部、梢部,受害株率为1%~43%,死亡株率在1%~17%,分布在海拔1 909~2 350m,海拔高差441m。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人工接种试验条件下华山松大小蠹共生真菌秦岭细粘束孢对华山松苗木生理 生化代 谢的影响,以揭示秦岭细粘束孢对华山松的危害。结果表明,被感染秦岭细粘束孢的华 山松苗木随 着真菌在韧皮部和木质部组织内的危害和扩展,针叶叶绿素含量不断降低;接种21 d后韧 皮部反 应区内水分、可溶性糖及蛋白质含量显著减少;SOD超氯化物歧化酶、CAT(过氧化氢酶) 酶活性明 显降低,而MDA(丙二醛)含量则有所增加。这说明秦岭细粘束孢的大量侵害可以造成华 山松营 养物质含量和酶活性的降低,在削弱寄主树木抗性的同时加速寄主华山松韧皮部组织内 营养物质 的转化,并为华山松大小蠹在韧皮部内的生存创造营养条件。  相似文献   

20.
正西安市长安区沣峪林场地处秦岭北麓,作为西安的后花园,在改善西安投资环境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华山松作为该场的主要乡土树种之一,分布的面积和所占的蓄积在林场均占主导地位。近年来该树种受华山松大小蠹的危害非常严重,严重发生区呈现一片棕红色,据调查,平均虫口密度在40头左右,受害严重的在100头以上。为把虫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我们对林场辖区内华山松大小蠹危害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制定了针对性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