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6050X1型时域反射仪的测定原理与灵敏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6050X1型时域反射仪(TDR)的基本结构和测定土壤含水率的原理,通过试验分析了它对导棒材料性质及导棒长度的灵敏性。结果表明,用铜和不锈钢做波导棒效果基本一致,导棒实际长度与输入长度的微小偏差对含水率的测量结果影响很小,且导棒越长影响越小。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6050X1型时域反射仪(TDR)的基本结构和测定土壤含水率的原理,通过试验分析了它对导棒材料性质及导棒长度的灵敏性。结果表明,用铜和不锈钢做波导棒效果基本一致,导棒实际长度与输入长度的微小偏差对含水率的测量结果影响很小,且导棒越长影响越小  相似文献   

3.
农田土壤水分测定三种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时域反射仪(TDR)、中子仪和土钻法测定了农田土壤水分,并对农田土层含水量和土体贮水量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三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TDR测定农田土壤水分最精确且稳定性好。本文还提出了用TDR配合土钻法测定农田土壤容重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用时域反射仪测定土壤溶质运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土柱淋溶试验,研究了用时域反射仪测定土壤溶质运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TDR测定溶质的浓度存在着上、下限。用Ca(NO3)2作示踪剂时,TDR测定的下限为40mg/L;温度是另一主要的影响因素,随着温度的升高,TDR的电阻值下降;不同流速和不同浓度均对溶质运移平衡时间有影响。由于重力势的作用,土柱上、下层之间达到平衡的时间也有显著的差异。实验中的淋洗平衡液不宜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用自来水  相似文献   

5.
应用时域反射仪测定作物需水量和作物系数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介绍了应用时域反射仪(TDR)测定作物需水量(ETc)的原理和方法。根据冬小麦生育期内实测的ETc以及用气象资料计算的参考作物蒸散量(ETc),求得了冬小麦的作物系数(Kc),最后还用水面蒸发量(Epan)的产测ETc计算了需水系数,并给出了Kc-t,α-t在关系图,探讨了用α值估算作物需水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冯国楠 《油气储运》1997,16(10):43-45
UBG型光导电子液位仪是80年代末研制一种新型物高精度液位测量仪。介绍了该液位仪的工作原理,分析了液位仪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造成的系统误差,并给出了计算公式。经分析验证,该液位仪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性能优良、防爆等级高、信号稳定可靠、抗干扰能力强、测量精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一种采用单片计算机控制的便携式土壤养分远红外消化仪,脉宽调制式加热,极好地解决了化学消解中热源效率低的问题。由于采用了PID算法进行温度控制,提高了温度控制精度,与常规的消化仪相比,便携式土壤养分远红外消化仪具有热效率高、升温速度快、热惯性小、结构紧凑、重量轻和便携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使用中子仪测定土壤水分吴非洋胡春泉(河南省气象局装备处检定所,郑州450003中子水分仪,简称中子仪,是集现代高科技、智能化于一体的一种新型土壤水分测量仪器。仪器设计采用背筒便携式一体化结构,小巧轻便,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性能可靠,适用于野外作业,测...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研究设计便携式园林施工放样仪,以施工放样仪的便携性、精准度以及成本为研究点,以简化园林工程施工放样过程为研究目标,设计便携式施工放样仪,以期为今后园林工程放样的施工工作提供设备,同时结合目前便携式施工放样仪的研究情况以及科技发展展望未来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控制的土壤圆锥仪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圆锥指数CI(ConeIndex)作为土壤机械强度的一个综合指标已为国内外广泛应用。文章系统地阐述了测量圆锥指数CI的土壤圆锥仪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研制了一种用微型电动机作贯入动力,用计算机控制的机械式圆锥仪,实现了对圆锥仪贯入过程的自动控制,包括自动启动贯入系统,自动记录和分析测试结果,到达规定测深和遇到异常情况时自动停止贯入。该仪器还有上下限位系统和手动控制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仪器测试可靠,可用于室内土槽和野外土壤测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TDR测定土壤含水量的原理,找出TDR测量土壤含水量的适合范围.[方法]用波兰TDR/MUX/mpts水分测定仪,对不同湿度土样的体积含水量进行测定,同时用烘干法和环刀法分别测量其质量含水量和容重,然后转化成体积含水量与TDR的测量值进行比较.[结果]对于质量含水量为0~5%之间的干燥土壤和质量含水量为22%以上的湿润土壤,TDR的测量精度较低.与烘干法相比,绝对误差均大于2%,相对误差大于10%.对于质量含水量为5% ~22%之间的土壤,TDR的测量精度较高.[结论]在湿润或半湿润地区,TDR法测量土壤体积含水量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
TDR法、中子法、重量法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用TDR法、中子法和重量法测得的土壤水分含量观测值的比较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深度和测量时间的变化,中子法的平均测定误差为3.76%,TDR法为3.59%。并且这2种方法的土壤水含量观测值的时空变化和重量法具有相同的趋势。因此,用TDR法测定土壤含水量与用中子法是同样可靠的。  相似文献   

13.
为了检验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相位差检测原理的时域反射仪(TDR)测定土壤水分的性能,利用室内土柱试验,获得了该仪器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标定曲线,分析了影响因素,并在田间对标定曲线进行了实际验证。结果表明,容重对仪器测定土壤含水量的影响不显著;土壤质地对校正结果有明显影响,供试的砂质土类,壤质黏土类和黏土类分别可以使用一个特定标定公式,R2均大于0.98,估计标准误差均小于0.020cm3/cm3;该仪器用于田间测定含水量的均方根误差小于0.035cm3/cm3。因此,经过室内标定后,将新型时域反射仪用于测定田间土壤含水量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4.
土壤水分时域反射仪(TDR)自制探头的校正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TDR工作原理制作了TDR探头,并对其进行了室内标定,结果表明,介电常数的平方根(Ka)与体积含水量(,θ%)有良好的线性相关(R2=0.995)。并在田间与中子仪测定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平均绝对偏差为0.17%,平均相对偏差为8.58%,说明TDR自制探头可以在黄土高原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TDR作为1种野外测量土壤水分量简便而准确的方法而被人们熟知和使用。本研究使用TDR在河套灌区对冻土在冻结融解时进行了土壤水分测定。为了用TDR数据计算冻土的液态水分量,文中分析了众多计算模型和经验模型,最终找到了最适合本地区土壤特性的B irchak模型。  相似文献   

16.
作物水分信息采集技术与采集设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农田灌溉正朝着“自动、精准”的方向发展。实现自动、精准灌溉,需要获得及时、准确的作物水分状况信息作为基本依据,而先进、可靠的采集技术与设备则是快速、准确、连续获取作物水分信息的重要保障。作物水分信息,根据其采集部位可分为土壤信息和作物信息两类;而根据采集信息所代表
表的范围,则可分为点源信息和区域信息两类。2种分类结果相组合,可以将作物水分信息分为点源土壤水分状况信息,区域土壤水分状况信息,点源作物水分状况信息和区域作物水分状况信息四大类O目前应用较多的点源土壤水分状况信息快速采集技术主要有中子仪法、时域反射法(TDR)、频域反射法(FDR)、驻波率法(SWR)和张力计法;点源作物水分状况信息的采集技术则主要有红外温度法、叶水势法、光谱法、茎变差法和蒸腾速率法;区域土壤水分状况信息的采集技术主要有遥感法(裸地表层土壤)和墒墒情监测网络法;区域作物水分状况信息则主要通过遥感方法获得,包括热红外遥感和微波遥感等方法。这些技术方法各有优点、缺点和适用范围。从目前的研究和实际应用情况看,基于土壤介电特性的土壤水分信息测量技术(TDR,FD和SWR)和基于植株蒸腾速率、植株茎直径变差和作物冠层红外温度的作物水分状况信息测量技术是具有明显优优势和良好发展潜力的点源水分信息采集技术;以TDR、FDR和SWR为基础,结合GPS和GSM/GPRS无线数据传输系统,适用于区域土壤水分信息的采集;而以热红外遥感和微波遥感为基础的系统则是大面积的区域土壤水分状况信息(裸土表层)和区域作物水分状况信息的主要采集方法。这些作物水分信息采集方法的进一步完善提高,以及相应的精度高、稳定性好、价格适中的各类传感器及配套的数据处理设备的研制将是未来作物需水信息采集领域的重点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