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机制决定了病毒的趋向性和发病机理,病毒感染细胞包括吸附、穿入、脱壳、复制、组装及子代病毒颗粒的释放等步骤,对病毒入侵机制研究可以为开发有针对性的预防策略提供思路。非洲猪瘟病毒作为一种有囊膜双链DNA病毒,其入侵宿主细胞的机制与其他病毒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同样也有其特殊性。目前,人们对非洲猪瘟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特别是入侵机制的了解仍然非常有限。为此,本文就ASFV入侵细胞的有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非洲猪瘟病毒致病机制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猪瘟病毒及其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CSF)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传染病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非典型性和不明显型。急性CSF由强毒株引发,一般导致高发病率和死亡率,而弱毒病毒感染则表现不明显。由于疫苗的广泛应用,有效地控制了猪瘟的大流行,减少了急性死亡。但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临床症状不典型且病程变长的非典型性猪瘟(或慢性猪瘟)成为该病的主要发生形式,持续感染普遍存在,疫苗的预防效果明显下降,使猪瘟防制遇到了新的困难。以目前人类对猪瘟的认识水平,尚难以从分子水平解释这一新变化的成因,这是因为对猪瘟病毒致病机理及其分子基础的认识深度不够。就此,文章综述了猪瘟及猪瘟病毒研究进展,主要涉及CSFV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及其防控,希望能为猪瘟防控提供新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猪瘟病毒持续感染与免疫失败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毒持续感染给动物带来的危害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由病毒持续感染造成免疫失败的现象屡见不鲜,猪瘟病毒持续感染的问题已成为猪瘟免疫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研究发现,猪瘟病毒持续感染除了具有病毒持续感染的部分一般特性外,它还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一、猪瘟病毒持续感染的种类(一)按病毒感染的时间划分,可以分为先天性感染和后天性感染造成的持续感染。(二)按病毒的毒力来分,可分为强致病性猪瘟病毒持续感染和低致病力猪瘟病毒持续感染。1郾强致病力猪瘟病毒造成的持续感染:这种情况多见于成年猪,特别是成年种猪。经调查发现,种猪中猪瘟…  相似文献   

4.
科技     
正非洲猪瘟病毒致病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在非洲猪瘟病毒致病机制研究上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结果以"p MGF505-7R determines pathogenicity of African swine fevervirus infection by inhibiting IL-1βand type I IFN production"为题,于7月26日线上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病原学(PLo S Pathogens)》。该研究发现,非洲猪瘟多基因家族蛋白p MGF505-7R与非洲猪瘟病毒的致病力相关。  相似文献   

5.
猪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的病毒性疾病,给全球养猪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疫苗免疫是预防该病的主要手段,目前为止尚未研究出针对猪瘟病毒(CSFV)的特异性治疗药物。CSFV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物,其复制严格依赖于宿主细胞,病毒与宿主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关系决定了病毒感染、复制和致病的分子基础,因此设计针对相互作用的病毒蛋白或宿主蛋白的药物有可能治疗CSFV引起的疾病。本文对CSFV与宿主蛋白相互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综述,为猪瘟的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基础免疫创新团队研究发现,非洲猪瘟多基因家族蛋白pMGF505-7R与非洲猪瘟病毒的致病力相关,揭示了非洲猪瘟病毒的免疫逃逸的一种新策略,为非洲猪瘟病毒致病机制探索和疫苗的研发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相关研究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病原学(PLoS Pathogens)》上。  相似文献   

7.
猪瘟病毒及其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CSF)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传染病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非典型性和不明显型.急性CSF由强毒株引发,一般导致高发病率和死亡率,而弱毒病毒感染则表现不明显.由于疫苗的广泛应用,有效地控制了猪瘟的大流行,减少了急性死亡.但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临床症状不典型且病程变长的非典型性猪瘟(或慢性猪瘟)成为该病的主要发生形式,持续感染普遍存在,疫苗的预防效果明显下降,使猪瘟防制遇到了新的困难.以目前人类对猪瘟的认识水平,尚难以从分子水平解释这一新变化的成因,这是因为对猪瘟病毒致病机理及其分子基础的认识深度不够.就此,文章综述了猪瘟及猪瘟病毒研究进展,主要涉及CSFV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及其防控,希望能为猪瘟防控提供新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猪瘟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猪瘟病毒分子流行病学、信息系统的建立、猪瘟系列诊断新技术、猪瘟病毒致病机制及标记疫苗和猪瘟净化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和阐述,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证明我国现阶段在规模化猪场或部分地区是可以实现猪瘟的净化。  相似文献   

9.
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CSFV)是猪瘟的病原,能够引起猪的急性热性全身败血性疾病。自从安全有效的减毒疫苗使用以来,猪瘟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并未根除。因此国内外对CSFV致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CSFV中负责调控病毒复制的非结构蛋白在致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CSFV感染过程中各非结构蛋白的相关调控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CSFV的致病机理以及进一步研究和防治CSF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反向遗传操作技术的问世为RNA病毒的研究铺平了道路,研究人员根据需要在DNA水平上对RNA病毒进行加工和修饰,进而深入研究RNA病毒的本质和开发新产品。自反向遗传操作技术在猪瘟病毒上应用以来,在对猪瘟病毒致病机理、分子表达调控机制、细胞生长特性、毒力决定基因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明显进展。本文就反向遗传操作技术在猪瘟病毒基础理论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通过了解病毒基因组的功能、病毒与宿主致病力的关系以及病毒增殖特性等,为研究开发理想猪瘟标记疫苗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miR-21调控猪瘟病毒(CSFV)复制的分子机制,本实验采用猪瘟病毒感染体外培养的PK-15细胞,采用RT-PCR、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miR-21表达、猪瘟病毒复制、PI3K/Akt通路变化及其三者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猪瘟病毒感染导致细胞miR-21表达水平下调,而PI3K/Akt通路相关因子磷酸化Akt蛋白表达显著上调。将miR-21类似物转染细胞后,猪瘟病毒滴度和RNA水平明显降低,而且PI3K/Akt通路受到阻遏。然而,采用阻断剂LY294002阻断细胞PI3K/Akt通路,结果显示,猪瘟病毒复制有所减弱,但作用不显著,而miR-21抑制猪瘟病毒复制的作用明显减弱。以上结果表明,miR-21可以通过PI3K/Akt通路抑制猪瘟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12.
为初步探讨猪瘟病毒的致病机理及机体的免疫应答机制,进行了猪瘟病毒感染试验,利用流式细胞术、阻断ELISA、白细胞计数和剖检观察对猪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白细胞数量及病理损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感染猪的CD3和CD4T细胞亚群的数量在感染过程中均出现了明显的降低;CD8T细胞亚群在感染初期变化幅度不大,后期明显升高;猪瘟抗体于第7天开始产生,呈上升趋势。白细胞数量在感染期间呈下降趋势。病理学观察可知感染猪的肺脏、肾脏、扁桃体等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猪瘟病毒感染对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了较大的损伤,抑制了机体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3.
猪瘟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概述了猪瘟病毒的基因结构和功能,猪瘟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和基因疫苗,以及猪瘟病毒全长感染性cDNA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猪瘟病毒的复制机理、毒力及其决定因素、致弱机理、致病机理、基因产物的功能、宿主嗜性及标记疫苗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 非典型猪瘟非典型性猪瘟又称温和性猪瘟,它是一种与猪瘟病毒血清学形态相似,但致病力较弱的变异性毒株引发的猪的一种零星孜发的疾病。该病是由于低毒力的 HCV 感染引起,当该种病毒感染妊娠母猪时,起初常不被发觉,但病毒可侵袭子宫中的胎儿,造成死产或出生后不久弱仔即死去,且分娩时可排除大量的 HCV。如果这种先天被惑染的仔猪出生时正常,并保持健康几个月,它们可作为病毒散布的持续感染来源而很难被辨认出来。试验表明用低毒力的  相似文献   

15.
EO蛋白是猪瘟病毒(CSFV)的一种结构蛋白,由227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44~48kDa.EO蛋白对于CSFV具有结构和RNA酶双重功能,在病毒感染细胞和病毒复制过程中起调控作用.EO蛋白与病毒对宿主细胞的同源性以及病毒的致病力有密切关系,可导致机体免疫抑制,引起动物的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正>猪瘟是传染性极强的病毒性疾病,主要致病病原为猪瘟病毒。该病毒属黄病毒科,致病性强,病猪死亡率高。猪是猪瘟的易感动物,不同年龄、品种、性别的猪均易感染猪瘟。病猪以高热、内脏出血为特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春夏高温多雨季节发病率高。1症状表现了解猪瘟的临床症状有利于在屠宰检疫中对猪瘟作出鉴别与诊断。猪瘟包括四种症状类型。  相似文献   

17.
从猪瘟病毒在体内外的增殖特性、病毒蛋白在RNA复制中的作用两个方面对猪瘟病毒的增殖规律进行了阐述,以期为猪瘟病毒致病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93年猪瘟牛睾细胞苗生产过程中出现细胞病变,毒价不高猪瘟,牛病毒性腹泻--粘百闻不如一见 病毒,细小病毒三价荧光抗体及其他中间监测结果观察,初步认为,长沙市部分乳牛场已被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9.
当前许多猪病都是由多种致病因子共同作用造成的,它们导致的复合性疾病危害极为严重,,且难以控制,对养殖业的发展造成了重大阻碍。其中较为严峻的是多种病毒感染相加(特别是蓝耳病病毒、圆环病毒II型、猪瘟病毒、流感病毒的混合感染);其次是多种病毒(特别是蓝耳病病毒、圆环病毒II型、猪瘟病毒、流感病毒)和多种细菌(特别是副猪嗜血杆菌、支原体)感染相加;再者就是多种细菌相加,往往是有几种不同病原体,有的为原发,有的为继发或并发,而一些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存在,更使病情加重。随着病毒性疾病发病率的增多,并发或继发细菌性感染的发病率将居高不下,尤其要重点关注“流行性感冒继发其它细菌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20.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重要猪病,给全世界的养猪业造成了严重损失。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在针对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保护中起重要作用。常见的改良型猪瘟病毒活疫苗能够有效地对病毒感染起到完全保护作用。但猪瘟疫苗能否成功免疫还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疫苗的类型、母源抗体水平、初次接种的日龄、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