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大豆是海伦农场主栽的农作物,为提高大豆品质,农场积极发展有机大豆种植,使大豆种植效益稳步提高,推动农场大豆产业稳定、协调、健康发展。2006年农场种植有机大豆3333hm^2,平均公顷产量2625kg,公顷产值7875元,公顷效益3375元,平均公顷效益比普通大豆高1125元以上。有机大豆生产从种到收,必须突出一个“专”字,即专车播种、专车收获、专车运输、专用工具、专场清理、专库储存,坚决避免与普通大豆混杂。  相似文献   

2.
高油大豆品种是从事高油大豆生产的前提,因此,要充分利用辽宁省优越的自然条件,发展高油大豆生产,首先解决高油大豆品种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优质大豆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概况 1.大豆生产及进口状况 (1)大豆生产情况。大豆是植物蛋白和植物油的重要来源。大豆在我国虽然作为粮食作物来统计,但是榨油用大豆的比例逐步上升,目前油用大豆已占总产量的55%左右。我国是大豆的原产地,曾经是世界上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但是我国大豆生产于1993年达到1950万吨的历史最高点之后.产量一直在1300万~1600万吨之间徘徊,国产大豆在国内榨油原料总产量中的比重也由41%逐渐下降到35%。  相似文献   

4.
种大豆不能不施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数人认为大豆能固氮,种大豆不需施肥。在生产上,尤其夏大豆产区,种大豆基本不施肥。正是由于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生产上大豆产量较低,一般维持在150千克/亩左右。实际上,当前推广的大豆品种产量水平一般在225-275千克/亩,高产品种接近300千克/亩。由于不施肥和管理粗放,造成每亩少收70~100千克大豆。  相似文献   

5.
2008年,中国大豆进口量达到3744万t,使得我国大豆产品的总自给率不足三分之一。仅今年上半年,大豆进口同比增长28.2%,由于进口大豆对我国农民的冲击以及国外资本对加工企业的控制,使得业内外人士对大豆产业充满悲观:放弃还是坚守,应以怎样的态度面对困局,如何在困局中为中国大豆谋求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秦捷  王聪 《吉林农业》2010,(5):24-24
大豆是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一种营养平衡的食物。我国是大豆原产地,大豆在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和人民生活中占有特殊地位,是我国播种面积超过6660公顷的五大作物之一。高油大豆种植是解决大豆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大力推广高油大豆种植可以促进大豆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2001年、2002年连续两年在江苏省徐州市及山东省临沂市就大豆籽粒壮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效应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大豆籽粒壮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有较好的效果,尤其是产量比所有对照均高,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大豆发展及中国大豆产业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中国商业化种植转基因大豆的可行性,利用公布的统计数据,系统分析了全球大豆主产国转基因大豆的发展及中国种植转基因大豆可能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1)1996-2004年,美国、阿根廷和巴西转基因大豆种植率分别从2%、1.7%和0增至85%、98%和22%。2)美国和阿根廷转基因大豆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种植转基因大豆可使杂草管理便利化和高效率。3)可能存在问题是:提高单产和增加利润存在不确定性;中国是大豆原产地并具有独特的消费结构,而转基因大豆生物安全和食品安全隐患会对中国大豆产业产生重大影响:中国生产转基因大豆缺乏竞争优势。因此建议:继续禁止在中国商业化种植转基因大豆。  相似文献   

9.
大豆胞囊线虫病是内蒙古大豆生产上存在的主要病害,是大豆重迎茬种植,土壤中大豆胞囊线虫卵残留过多引起的毁灭性病害,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环保型大豆重迎茬专用肥是无污染的、高效的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的肥料。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控蚜防毒新技术,利用吸虫塔诱集迁飞大豆蚜,结合田间大豆花叶病毒病情调查,通过有翅蚜的消长动态与田间大豆花叶病毒病的发病率之间的关系分析,研究有翅蚜的传毒机制。结果表明,大豆初花期前的有翅蚜是传播并导致大豆花叶病毒病感病的主要虫源;此外,大豆初花期后,大豆已进入抗病阶段,病症逐步趋于稳定。对有翅蚜传播导致的大豆花叶病毒病的防治适期是在大豆初花期前,根据曲线相关性,吸虫塔诱捕迁飞有翅蚜量和发生期可以作为大豆花叶病毒病田间发病流行的预测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