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目前肉鸡饲养普遍采用的是任鸡自由采食,昼夜给药的饲养方式,这种饲养方式虽然在饲料供给上有所划分,但不限制采食,不重视肉鸡体质的培育,从而造成肉鸡生长后期易发生腹水症、猝死症等病。如果把肉鸡的生长期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区别饲养管理,则可以有效地避免上述疾病的发生,从而提高饲养效益,降低饲养成本。1三段的划分根据肉鸡的生理特点,刚出壳的雏鸡绒毛短而稀,且体温比成年鸡低3℃左右,4日龄后体温逐渐升高,10日龄达到  相似文献   

2.
目前肉鸡饲养普遍采用的是任鸡自由采食的饲养方式,这种饲养方式虽然在饲料供给上有所划分,但不限制采食,不重视肉鸡体质的培育,从而造成肉鸡生长后期易发生各种疾病,如腹水症、猝死症、腿病等.如果把肉鸡的生长期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区别饲养管理,则可以有效地避免上述疾病的发生,从而大大提高饲养效益,降低饲养成本.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肉鸡饲养普遍采用的是任鸡自由采食,昼夜给药的饲养方式,这种饲养方式虽然在饲料供给上有所划分,但不限制采食,不重视肉鸡体质的培育,从而造成肉鸡生长后期易发生腹水症、猝死症等病。如果把肉鸡的生长期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区别饲养管理,则可以有效地避免上述疾病的发生,从而提高饲养效益,降低饲养成本。  相似文献   

4.
<正>育雏期通常是指1~42日龄的雏鸡。育雏期的管理好坏直接影响到雏鸡的成活率、生长发育、鸡群的均匀度、成年鸡的抗病力及成年鸡的产蛋量、产蛋高峰持续时间的长短,乃至整个养鸡场的经济效益。因此搞好雏鸡饲养管理十分重要。1雏鸡的生理特点1.1雏鸡生长发育迅速、代谢旺盛。既要保证雏鸡充  相似文献   

5.
肉鸡饲养是养鸡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饲养量大,分布面广,如何提高饲养肉鸡的经济效益?应抓好以下三个措施。1.保成活保肉鸡成活率的重点:一是选择健康雏鸡,其体质好,生长快,适应性强,疾病少,好饲养;二是科学饲养管理,保证鸡体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以利鸡体健康生长;三是搞好疾病防治,要做到雏鸡进栏前一周对栏舍进行彻底清洗,认真消毒。及时进行新城疫苗接种,一般第1次在雏鸡10~14日龄进行,同时接种鸡痘疫  相似文献   

6.
雏鸡白痢杆菌病是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雏鸡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特别是7~10日龄的雏鸡死亡率较高,严重影响着育雏成活率及鸡群质量。本病以发热、拉白色粥样或粘液性粪便为特征,偶尔有神经型的发生。运城市某肉鸡场饲养的7600只4日龄雏鸡曾发生以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经综合诊断为神经型鸡白痢,用恩诺沙星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以供畜牧兽医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鸡球虫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球虫引起的急性流行性寄生虫病。主要侵害10~30日龄的雏鸡或35~60日龄的青年鸡,死亡率有的可高达80%;成年鸡一般不发病,但为带虫者,是传播球虫病的重要来源。近年来孵化肉鸡的养殖场,一年四季均有发生,给养鸡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现根据实际生产中存在  相似文献   

8.
一、阶段划分,根据肉鸡的生理特点以及生长规律,可将饲养管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0-14日龄:第二阶段15—25日龄;第三阶段26日龄至出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德宏州内养鸡大户逐年增多,但由于养鸡从业人员技术参差不齐,有的户忽视了加强鸡群的饲养管理和病的防治,鸡病随着养鸡户的增多呈逐年增加趋势,给养鸡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肉雏鸡腹水综合症,也称肉雏鸡腹水症,是一种由遗传、饲养环境、营养与饲料、药物等引起的疾病,由多种致病病因引起的一种以肝脏硬化为特征的病理变化,不同品种和日龄的鸡群都可发生,但以生长迅速的快羽型肉鸡多发,本地鸡和野鸡很少发生。  相似文献   

10.
<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是其中一个主要血清型。本病仅发生于鸡,其他家禽不感染。各种年龄的鸡都可发生,雏鸡尤其严重。一般以40日龄以内的鸡较易感染,死亡率也高。1发病情况2013年11月20日,某肉鸡饲养户,当肉鸡饲养至15~30日龄时,鸡只常突然发病,发病初期以甩鼻、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为主,两天后迅速波  相似文献   

11.
正出壳雏鸡的体温较成年鸡体温低2~3℃,4日龄开始微微地均衡上升,到10日龄才达成年鸡体温,到3周龄左右体温调节机能逐渐趋于完善,4周龄以后才具有适应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能力。因此温度是育雏的首要条件,也是育雏的关键,必须严格正确地掌握。作者通过对不同周龄雏鸡施用不同的温度,探讨不同温度对雏鸡成活率效果的影响。试验动物是2013年11月27日由衡南县茶市湘黄鸡原种场种鸡产蛋孵出的雏鸡苗。试验方法:育雏房先清扫、冲洗、喷雾、  相似文献   

12.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广泛发生于世界各地的养鸡地区,主要在鸡和火鸡中流行,主要感染雏鸡和雏火鸡的急性、全身性疾病,但近年来发现各种日龄的鸡均可感染发病。禽伤寒沙门氏菌多感染成年鸡,但雏鸡、育成鸡同样可以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13.
鸡的呼吸道病是鸡的一种常见病.其种类很多,病因也很复杂。有的是由病毒引起的,有的是由细菌和支原体引起的。各种日龄的鸡均可感染,且发病率高,还容易引起多种疾病的继发感染.可使雏鸡生长发育迟缓。成年鸡产蛋下降和引起各种日龄的鸡只死亡。在临床上,本地土鸡比外引的纯种肉鸡和蛋鸡抵抗力强、发病少。  相似文献   

14.
一、肉鸡腹水症的发病特点 1、由此病引起的死亡数占鸡总死亡只数的 40%- 80%。 2、本病的高发期在 20- 30日龄之间。该阶段鸡发生腹水症只数占全程患腹水病鸡只数的 90%以上。雏鸡在孵化后期或运输途中若遭遇高温、闷热等现象,亦或雏鸡在大肠杆菌等细菌感染时,也常见 10日龄左右的雏鸡发生腹水症。 3、本病发病率随海拔升高而升高,例如:海拔在 2200米以上的西宁地区的发病率要高出海拔 1600- 1800米的兰州地区 3.60倍。 4、肉鸡出栏体重达 2千克的日龄越短,发病率越高。 42日龄的出栏比 49日龄出栏的发病率高出约 3倍。 5、深冬和初春季节发病率较高。特别是鸡舍内生煤炉取暖的鸡群,腹水症发病率更高。网上饲养比地面垫料饲养和笼养的发病率低。  相似文献   

15.
<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是其中一个主要血清型。在肉鸡饲养中,该病每年时有发生,由于该病发病急、死亡快,常给养鸡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病仅发生于鸡,其他家禽不感染。各种年龄的鸡都可发生,雏鸡尤其严重。一般以40日龄以内的鸡较易感染,死亡率也高。1发病情况北票市一肉鸡饲养户饲养有3000只快大型白羽肉鸡,2015年9月5日,个别鸡精神沉郁,拉白色稀粪,死亡5  相似文献   

16.
依据哈伯德肉鸡生理特点以及生长规律,试验将肉鸡的饲养管理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各14d三阶段饲养方式,通过与目前普遍采用的前期、后期各21d的饲养方式进行对比,三阶段饲养方式能有效地减少腹水症、痒死症、腿病等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1发病情况 2012年11月某肉鸡场姓韦场主诉称其所养的良凤花鸡两天前料量开始减少,部分病鸡瘫于地上,用阿莫西林粉、环丙沙星粉饮水给药,病情未能控制,请求出诊。笔者前往诊疗,据了解鸡场已养鸡3年,目前全场存栏肉鸡3500羽,其中①号栋存栏57日龄的良凤花鸡共950羽;②号栋存栏20日龄的艾维茵肉鸡共2450羽。发病发生在①号栋的良凤花肉鸡,该批鸡已免疫接种过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等疫苗。鸡新城疫的免疫程序设计为1日龄颈部皮下注射鸡新城疫油乳剂灭活 苗0.3ml (按标注用量成年鸡0.5ml/羽,雏鸡0.25ml/羽),7日龄用Losoto苗滴鼻滴眼,21日龄用I系苗1.2~1.5个剂量/羽加强免疫一次。但该场主认为良凤花鸡65~75日龄即全部出栏,仍在灭活苗的免疫保护期内,因此,本批肉鸡在21日龄时未用I系苗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18.
笔者通过对周口地区2012年鸡呼吸道疾病发生特点及发病原因进行调查,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归纳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旨在为养殖户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1 发病特点 1.1 流行病学调查 该病发病日龄跨度大:从1周龄雏鸡到400日龄蛋鸡均有发生,且感染宿主广泛,不论是肉鸡、肉杂鸡、柴鸡、蛋鸡都可感染;有的呈一过性发生,有的反复持续发作,该病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不高,最高死亡数不超过2%.  相似文献   

19.
<正>在养鸡生产中,鸡呼吸道疾病非常常见,引起鸡呼吸道疾病的原因有传染性的和非传染性两类,传染性因素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寄生虫等感染,非传染性主要是由饲养环境和管理因素引起。各种日龄的鸡都可以感染鸡呼吸道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很容易引起多种疾病混合感染或者继发感染。鸡群发生呼吸道疾病时除出现明显症状和死亡外,雏鸡会生长发育缓慢,成年鸡产蛋下降,给养鸡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养鸡生产上,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防控鸡呼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是其中一个主要血清型。在肉鸡饲养中,该病每年时有发生,由于该病发病急、死亡快,常给养鸡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病仅发生于鸡,其他家禽不感染。各种年龄的鸡都可发生,雏鸡尤其严重。一般以40日龄以内的鸡较易感染,死亡率也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