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麦套移栽棉的增产机理1、集中结铃阶段与高能季节同步。当地7月下旬至8月上旬的35~40天为全年的富照期,对棉花开花结铃十分有利。据定点观察(以单株平均日增铃0.2个以上为集中成铃始期)麦套移栽棉集中结铃阶段与高能季节同步,比麦套直播棉同步期长19天。  相似文献   

2.
棉事指导     
棉花中后期管理要点1 花铃期管理即从开花到棉铃吐絮 ,一般从 7月上旬到 8月下旬 ,约5 0~ 60天。这个时期是棉花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 ,也是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最容易发生矛盾的时期。此期如果管理不当 ,不是造成棉花徒长 ,就是早衰。徒长使蕾铃大量脱落 ,早衰则影响结铃 ,都不能高产。这个时期的管理应当是促进生育健壮 ,充分延长结铃期 ,尽量提高成铃率和铃重。1 1 重施花铃肥 这个时期是棉花一生中需肥最多的时期。这时吸收的氮、磷、钾肥占到棉花一生中吸肥总量的 60 %以上 ,所以重施花铃肥是争取桃多、桃大、不早衰的关键措…  相似文献   

3.
黄淮棉区一般年份烂铃率在 1 0 %左右 ,严重年份达 2 0 %以上 ,控制棉花基部烂铃是保证棉花优质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化学防治方面尚未有高效药剂情况下 ,采用适时摘除棉株基部两台果枝内围铃 (下称基部铃 )的办法 ,再结合烂铃防治的综合措施 ,对减少烂铃损失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基部烂铃发生和摘除依据本地棉花 7月上旬进入开花结铃期 ,到 8月底 ,基部铃的龄期均在 50天以上 ,棉纤维成熟 ,而吐絮则要到 9月中旬前后。从棉纤维成熟到吐絮需1 5天以上 ,此时正是基部烂铃大发生时期。主要原因 :(1 ) 8月中旬到 9月上旬常年为阴雨日 ,棉花上…  相似文献   

4.
秋桃在徐淮棉区产量中的地位及其争结措施徐家安,朱国清,王阶祥江苏徐州市农科所221121冯兴振,李庆勋,李静徐州市农业局221120棉花三桃中,伏前桃是高产的基础,是早发稳长的象征,伏桃处于最佳结铃期,铃多,铃大,纤维品质好;秋桃成熟晚,但有效结铃期...  相似文献   

5.
棉花是博兴县的主要经济作物,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几年,受气象因素的影响,棉花烂铃发生严重,使产量和品质下降,植棉效益受到制约,烂铃已成为限制本县棉花效益再提高的主要问题。1气象条件对烂铃的影响引起棉花烂铃的病菌很多,在本地多是由铃疫病菌侵染引起的。此病菌在温度24~27℃、相对湿度85%以上条件下蔓延发生为害最重。在棉花结铃盛期,降雨量大小、连阴雨日的多少,是决定烂铃多少的主要因素。连阴天多、降雨量大,光照少,棉田的湿度大,有利于病菌侵染为害。据调查,本县棉花平均开花日期为7月3日左右,9月中旬普遍进入吐絮期,7-8…  相似文献   

6.
夏棉生育期短,有效开花、结铃时间比较集中,因此,掌握夏棉花铃期的生育特点,对实现夏棉高产、优质非常重要。夏棉花铃期的生育特点:  相似文献   

7.
植棉文摘     
看花位给棉花施肥花铃期是棉花一生中吸肥的高峰。如何确保棉花在结铃高峰期有足够的养分,以达到多结铃、结大铃的目的,在生产上施准花铃肥非常重要。经四年试验和大面积推广证  相似文献   

8.
王福州 《江西棉花》2007,29(5):47-48
棉花群体质量栽培,就是通过扩行降密、增加肥料投入、搞好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措施来协调好个体与群体的矛盾,建立起一个高光效的棉田群体结构,使得棉花结铃高峰与高能季节同步,提高盛花期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延长有效结铃期,实现增加铃数、提高铃重和品质,从而获得优质高产高效.其技术的核心是品种、密度、肥料、化调和防病治虫.  相似文献   

9.
棉田适宜的群体和单株铃数的提高 ,是增加单位面积铃数的关键。成铃率的高低受环境因子的影响较大 ,但也有其结铃最佳期。就棉株自身而言 ,有其结铃高峰期 ,促使棉花结铃高峰期与结铃最佳期相吻合 ,是实现棉花高产优质的关键。1结铃最佳期的确定从本地历年各月份平均气温看 ,6~ 9月中旬适宜成铃。但本地 6月下旬棉花尚末开花 ,9月上旬后开的花 ,又多无效 ,实际成铃的时间只有 7、8两个月。而本地 7、8两个月的平均温度变幅很大 ,常出现高温时段 ,其机率为 90 %。这一高温时段是本地棉花开花受粉的不利时期。只有 8月份开的花 ,成铃率较高 ,…  相似文献   

10.
1979年我县棉花生产出现了一批180斤以上的丰产方和200斤以上的丰产田。例如南沙公社长江大队,359亩麦后移栽花,单产183斤,锦丰公社协顺大队99亩丰产方,单产179.4斤,晨阳公社农科站1.5亩麦垄移栽花,单产232.4斤。这些高产单位有一条共同经验,就是充分利用棉花结铃高峰期,达到早结铃、多结铃、结大铃的要求。一、掌握结铃高峰期的特点 1、峰期早,例如晨阳公社农科站高产田7月25日以后就进入了结铃高峰期,8月15日以后开始下降,比一般大田早10天以上。  相似文献   

11.
棉花结铃后,经常遭受不良气候和各种病、虫的危害,造成烂铃。我区棉田常年烂铃率为15%左右,雨水多的年份,可高达30%以上。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摸索烂铃发生原因,找出有效的防治办法,我们从1981年以来,对烂铃作了以下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棉花高产抗病新品种泗棉3号高产成铃规律的研究,发现高产棉花不仅成铃期较长,而且成铃强度较高。同时,上、中、下三部分成铃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小,内外围果节的成铃数、成铃率均有所提高。另外,在棉花生育后期施用生化制剂、增施桃肥等有利于增加成铃数、提高铃重。因此,泗棉3号高产栽培应在培育大壮苗、培育高效群体质量、促进棉花早发、提早棉花结铃期的基础上增加后期用肥量,以提高成铃强度,延长棉花有效结铃期,增铃增重。  相似文献   

13.
杨淑玺 《江西棉花》2004,26(4):40-40
即从开花到棉铃吐絮,一般从7月上旬到8月下旬。约50~60天。这个时期是棉花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也是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最容易发生矛盾的时期。此期如果管理不当,不是造成棉花徒长,就是早衰。徒长使蕾铃大量脱落,早衰则影响结铃,都不能高产。这个时期的管理应当是促进生育健壮,充分延长结铃期,尽量提高成铃率和铃重。  相似文献   

14.
不同密度棉花成铃分布及铃重变化规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棉花产量构成的三要素是铃数、铃重和衣分。在这三个要素中 ,衣分是由棉花的遗传特性决定的 ,结铃数和铃重虽也与品种本身的遗传特性有关 ,但它可以通过农艺措施进行调节 ,尤其是结铃性有较大的可塑性 ,而且在棉花生产中对产量贡献最大的也是铃数和铃重。因此 ,研究不同密度栽培下棉花不同部位的结铃状况及铃重变化规律 ,对于指导棉花生产 ,实现棉花生产的高产高效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1试验方法试验于 1 994年在本所试验农场进行 ,沙质壤土 ,肥力中等。供试品种为中棉所 1 2 ,4月 2 6日播种 ,行距 0 .8m,行长 1 0 m,4行区 ,设 6个不同的密…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高产棉株株型性状时空分布的数学模拟得出:成铃率、衣分、子重、纤维主体长度的空间分布模型为y_(ij)=b_0 b_1x_j b_2x_j,铃重、绒长、纤维强度的空间分布模型为y_(ij)=b_0 b_1x_i b_(11)x_i~2 b_2x_j,棉铃增长的时间分布模型为y=k/1 a exp(—bT),铃重、衣分的时间模型为y=a bT。根据模型得出,高产棉株中、下部及第一、二果节成铃率合计得到80%~90%,时间上抢在7月10日~8月15日这段优质铃开花结铃时间多结铃是棉花株型栽培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6.
棉花进入开花结铃期以后,因苗适时适量增施桃肥,有利于棉花增结上部桃及外围桃,增加铃重,提高产量和效益。1增施桃肥的依据1.1充分利用生长季节,可防早衰,延长有效开花结铃期据1990-1993年定点苗情考察,增施桃肥的田块,8月22日左右现的音成铃率平均为30.7%,且能正确吐絮,有效开花结铃期较对照(未施桃肥)的田块,延长7d左右。1.2改善蕾铃结构棉花高产需伏前桃,伏桃、早秋桃,晚秋桃四齐结,增施桃肥恰好满足了棉花后期生产养分的需求,有利于多结早秋桃和晚秋桃。据1990~1993年连续4年对比…  相似文献   

17.
棉种产量和质量是由单位面积霜前铃数、铃成熟种子数、粒重三个因素构成的。霜前铃数取决于最佳结铃期结铃率的高低,铃成熟种子数和粒重则决定于最佳部位成铃  相似文献   

18.
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构成、成铃和棉铃性状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为了研究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构成、成铃和棉铃性状分布的影响,探索使棉花群体在最佳结铃期和最佳结铃部位成铃的栽培技术措施,2008年和2009年在安阳进行了棉花密度试验。分析结果表明,低密度处理的单铃重和单株铃数较高,高密度的单位面积铃数较多,而密度适中时单位面积产量最高。下部和中部内围单位面积成铃数较多,成铃中以伏桃和秋桃为主;单株伏桃和秋桃在低密度时较大,而群体成铃数在各个时期均以高密度较高。下部和中部内围的单铃重在整个棉株空间中处于中等水平,低密度时最高。下部和中部内围成铃率较高,低密度处理最高。铃长、铃直径和铃体积在棉株的中部和内围最大;棉铃直径对铃体积的影响高于铃长,而棉铃体积对铃重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9.
促早发、保稳长、增后劲是夺取棉花高产优质的关键。早发有利于延长有效开花结铃期 ,增加优质棉比例 ,有利于抗灾夺丰收 ;稳长可以趋利避害 ,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 ,促进结铃分布均匀 ,提高中下部和内围节结铃率 ;增后劲能充分利用后期的有利气候条件 ,促使棉花上部多结铃 ,提高后期铃重。因此促早发、保稳长、增后劲是增加单位面积总铃数、铃重和改善纤维品质的三个重要关键 ,应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1 提高土壤肥力 ,改善生育环境这是实现早发稳长增后劲的基础。提高土壤肥力 ,一方面要提高土壤养分含量 ,另一方面要增强土壤保肥保…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栽培室率先提出的“棉花优质高产最佳结铃模式及其调节技术”的创新理论的启示下,1988年,我们在进行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的同时,对陆地棉的四桃比例及其纤维品质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为立足于优质棉生产,考虑到常年秋桃早期品质尚优,晚期品质稍差,特把秋桃一分为二,将8月16日至9月15日结的铃划为早秋桃,9月16日以后至有效结铃期末结的铃划为晚秋桃,即把三桃划为四桃来分析比较其结铃比例和品质差异。试验设在本所科研基地,属平原洲地中壤土,以陆地棉赣棉85-6新品系为材料。4月15日播种。全生育期追苗肥、埋当家肥、施花铃肥各1次,抗旱4次,中耕除草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