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野外和室内试验表明,用6050Ⅺ型时域反射仪(TDR)测定土壤含水率与中子仪法相比,速度快,精度高;还发现随着导棒长度的增大,TDR与烘干法测定结果的偏差有所增大,文中给出了5种导棒长度的校正公式  相似文献   

2.
农田土壤水分测定三种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时域反射仪(TDR)、中子仪和土钻法测定了农田土壤水分,并对农田土层含水量和土体贮水量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三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TDR测定农田土壤水分最精确且稳定性好。本文还提出了用TDR配合土钻法测定农田土壤容重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容量法与传统的重量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土壤中石膏含量〈1.0g/kg时,用容量法分析的准确度高子重量法,在土壤中石膏含量〈5.0g/kg时可用容量法代替重量法,且分析步骤简单,省时,准确度也较高。  相似文献   

4.
用平衡吸附法研究了湖北省5种类型土壤对K+的吸附特征,探讨了溶液K+浓度、pH值及离子强度对土壤吸附K+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对K+的吸附量随溶液中K+浓度升高而增加,支持电解质的阳离子可同时被吸附,对K+吸附的机制有电性作用和矿物对K+的选择性吸附;(2)pH值升高,K+的吸附量增加,在供试pH范围内,增幅为21.3%~40.2%,单位pH变化对K+吸附量的影响为0.59~1.43mmol/kg;(3)离子强度由0.01增至0.20时,K+吸附量降低22.5%~55.4%;(4)以上因子的影响程度因土壤而明显不同,主要取决于其矿物组成和表面电荷性质。  相似文献   

5.
用时域反射仪测定土壤溶质运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土柱淋溶试验,研究了用时域反射仪测定土壤溶质运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TDR测定溶质的浓度存在着上、下限。用Ca(NO3)2作示踪剂时,TDR测定的下限为40mg/L;温度是另一主要的影响因素,随着温度的升高,TDR的电阻值下降;不同流速和不同浓度均对溶质运移平衡时间有影响。由于重力势的作用,土柱上、下层之间达到平衡的时间也有显著的差异。实验中的淋洗平衡液不宜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用自来水  相似文献   

6.
土壤硝态氮含量测定方法的选择和验证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经典的酚二碳酸法和Norman等人提出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浸提液中硝态氮含量的可行性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用紫外分光光度“差减法”测定土壤侵提液中的硝态氮含量,在精度上能满足测定之需要(与酚二碳酸法相比);由于供试土壤系列在270nm处的吸光度极低,因而,用R值校正和不校正结果间的差异不明显;对给定的土壤系列而言,土壤样品在210nm处的吸光率受土壤中其他非硝酸根离子含量的影响不大,因此“直接法”和双波长法的测定结果之间差异可忽略不计;在60℃条件下鼓风烘干3~4小时,结果与湿士测定间的差异不明显,完全能满足农化服务大批量分析测定之需要。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中子土壤水分仪在田间直接标定的一种方法:多点标定与土壤含水量(重量%)均值分级回归法。采用此法所标定的曲线方程相关系数达0.99304,土壤含水量响应范围为10%~20.69%.该法可提高所标定曲线精度,较好的适应水分变化范围,达到一次性标定成功,经取土实测比较,最大差值为0.0198。此法并在西北农业大学水利系灌溉研究室进行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8.
沸水恒温热HNO3提取土壤缓效钾重现性好,精度高,变异系数小于5%,与恒温电热板法比,符合率达86.7%,保温时间以30分钟为宜。  相似文献   

9.
用微波消解法与电热板消解法消解土壤标准样品,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消解液铅含量,比较两种消解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微波消解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91%--4.11%,电热板消解法为7.38%~13.94%。与标准值的相对相差比较.微波消解法低于5%,电热板消解法高于19%。微波消解法的测出值均高于电热板消解法。  相似文献   

10.
用浓盐酸浸泡法提取环境土样中的全量镉,用溶剂萃取原子吸收法测定镉的含量,所得结果和标准值与王水-高氯酸消煮法的结果一致.回收率为95%-104%,变动系数为1.12%-3.32%.本法准确、简便.  相似文献   

11.
土壤水分时域反射仪(TDR)自制探头的校正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TDR工作原理制作了TDR探头,并对其进行了室内标定,结果表明,介电常数的平方根(Ka)与体积含水量(,θ%)有良好的线性相关(R2=0.995)。并在田间与中子仪测定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平均绝对偏差为0.17%,平均相对偏差为8.58%,说明TDR自制探头可以在黄土高原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TDR测定土壤含水量的原理,找出TDR测量土壤含水量的适合范围.[方法]用波兰TDR/MUX/mpts水分测定仪,对不同湿度土样的体积含水量进行测定,同时用烘干法和环刀法分别测量其质量含水量和容重,然后转化成体积含水量与TDR的测量值进行比较.[结果]对于质量含水量为0~5%之间的干燥土壤和质量含水量为22%以上的湿润土壤,TDR的测量精度较低.与烘干法相比,绝对误差均大于2%,相对误差大于10%.对于质量含水量为5% ~22%之间的土壤,TDR的测量精度较高.[结论]在湿润或半湿润地区,TDR法测量土壤体积含水量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
为了检验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相位差检测原理的时域反射仪(TDR)测定土壤水分的性能,利用室内土柱试验,获得了该仪器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标定曲线,分析了影响因素,并在田间对标定曲线进行了实际验证。结果表明,容重对仪器测定土壤含水量的影响不显著;土壤质地对校正结果有明显影响,供试的砂质土类,壤质黏土类和黏土类分别可以使用一个特定标定公式,R2均大于0.98,估计标准误差均小于0.020cm3/cm3;该仪器用于田间测定含水量的均方根误差小于0.035cm3/cm3。因此,经过室内标定后,将新型时域反射仪用于测定田间土壤含水量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中子水分仪测定棉田土壤水分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利用中子仪对棉田土壤水分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水分含量逐渐增加。在棉花生产期间,0-60cm土壤层次含水量变化大。其变异系数为15.88-74.4%,含水量(容积%)为3.12-25.36;60-120cm土壤层次含水量变化小。变异系数为9.43-44.87%,含水量(容积%)为16.15-28.84%。另外,两种土壤剖面类型土壤在保水上也存在着差异。结果也表明:0-20cm土层的含水量明显低于20-40cm土层。  相似文献   

15.
不同水氮管理对蔬菜地硝态氮淋洗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通过3年(1999~2001)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中国北方露地蔬菜种植中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蔬菜地NO3--N淋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蔬菜生长期内,通过减少灌溉水量不但能够降低蔬菜地水分渗漏量,而且明显降低蔬菜地NO3--N淋洗量。减少施氮量同样明显降低蔬菜地NO3--N淋洗量。说明在蔬菜生产中将施氮量降低到传统施氮量的20%~40%,土壤含水量保持在蔬菜生长的有效土壤含水量的50%~80%,能够明显降低NO3--N的淋洗风险,且蔬菜产量未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6.
柳根水 《安徽农业科学》2013,(26):10637-10639
[目的]研究基于Globe-Logging TDR系统的棉花土壤水分与温度的变化规律.[方法]在棉花土壤中分10、20、30以及40 cm土层深度水平埋装一根Globe-Logging TDR测量探针,通过无线网络在线监测7月棉花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结论]在不降雨或不灌水的情况下,深层土土壤水分要高于浅层土,深层土的土壤含水率与土壤温度呈反比例关系;当土壤温度高于最低气温时,土壤温度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升高.[结果]该研究可为Globe-Logging TDR系统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6050X1型时域反射仪(TDR)的基本结构和测定土壤含水率的原理,通过试验分析了它对导棒材料性质及导棒长度的灵敏性。结果表明,用铜和不锈钢做波导棒效果基本一致,导棒实际长度与输入长度的微小偏差对含水率的测量结果影响很小,且导棒越长影响越小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给出了用普通中子仪对表层土壤0—10cm、10—20cm和0—20cm三种层次的率定试验结果,表明用曲线关系代替直线关系后率定精度有大幅度的提高。同时也讨论了影响表层测定精度的两个特殊因素。文中还给出了用取土法和中子仪测定法的比较结果,表明中子仪法的误差可控制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