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茶叶国际市场销大于产,缺口较大,价格一涨再涨,总库存量在减少。1983年世界茶叶总产4000万担左右,贸易量为2300多万担,缺口170多万担。贸易中红茶3157万担,占总贸易量的95.6%(其中包括工夫红茶)、绿茶140万担,占4.23%、其他茶类6万担,占0.18%。国际市场上主要是销红碎茶。1983年销量占贸易总量94.9%。世界红碎茶的产销状况是:1980年以前产大于销,1978年产大于销190万担左右,造成茶叶价格下趴,使一些茶叶生产国亏损。为了保证茶叶生产国的利益,生产国采取了一致行动。如,为了保证茶叶价格的稳定,制订了出口分配额,限制出口。成立了国际茶叶宣传委员会,加强了茶叶的宣传,从而使茶叶的消费量逐年增长。如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在10年内增长了400%,沙特  相似文献   

2.
一、世界茶叶产销的基本状况世界上有五十多个产茶国家和地区。目前世界上茶园种植面积约为4,000万亩(折合267.7万公顷),其中茶园面积居前几位的国家有中国(1,592.52万亩),印度(822.25万亩),斯里兰卡(331.86万亩),印度尼西亚(178.68万亩),肯尼亚(130.69万亩)等。1990年世界茶叶生产总量为253万吨(折合5060万担),其中茶叶产量前几位的国家是印度(71.7万吨),中国(54.01万吨),斯里兰卡(23.3万吨),肯尼亚(19.6万吨)。就茶区分布,以亚洲(含苏联)的生产量最多,约占世界总产量的84.8%,其他依  相似文献   

3.
徐永成 《贵州茶叶》2002,30(4):1-3,12
今年,部分产茶国茶叶减产,出口减少,茶价回升。全球茶叶竞争加剧。中国茶业经济呈发展态势,内销和外销继续增长,名优茶加快发展。明年,全球茶叶在正常自然条件下,生产和出口将有所回升,中国茶产业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4.
农产品市场价格预测方法探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任伟宏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6):209-212
农产品市场是中国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农产品价格则是农产品市场的核心要素。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产品市场的特点,归纳了传统的和现代的各种预测方法在农产品价格领域的应用,并进行分类比较。着重介绍了现代预测方法中有所涉及的各种智能预测方法,分析了这些智能方法优于其他方法的特点,并最终明确指出了智能预测方法将成为农产品价格预测方法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5.
茶叶流通价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叶价格是调节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经济杠杆,是关系茶农收入大小,国家税利多少,消费者经济负担的轻重,而且对加强民族团结,巩固边防,扩大出口,增进国际交往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茶叶价格政策我国的茶叶价格是根据党在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形势和任务,并正确运用价值规律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调整。为了促进茶叶生产的发展,建国以来,我国多次调整了茶叶购销价格政策,不断提高了茶叶收购价格,逐步理顺购销差价。五十年代,基本贯彻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科学种养》2011,(5):60-61
据了解,今年前两个月的化肥产量中,磷肥和钾肥都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提升,而氮肥却有小幅下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月份全国共生产化肥491.1万吨(折纯,下同),环比1月份增长7%,同比去年2月份增长8.9%。分品种看,1-2月份累计生产钾肥29.2万吨,同比增长98.6%;累计生产磷肥234.9万吨,同比增长23.4%。2月份氮肥生产止跌回稳,产量达到357.6万吨,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过程中,玉米种子价格及玉米价格已经成为调节玉米种子生产的主要经济杠杆。不过,由于种子总体上具有需求弹性较低的特点,其价格对于需求的调节作用较为有限。  相似文献   

8.
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国家相继对物价管理体制和价格体系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与改革,总的来说,调整与改革是成功的,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茶叶的现行价格及其管理方式尚存在一些不够合理的地方,对产、供、销均产生不利影响,亟待研究解决。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安徽的茶叶市场兼有产、销两方面的功能,它既是年产50,000吨以上的产茶省,又是省内销售达3,000~5,000吨的大消费市场。如何搞活市场,繁荣社会主义经济,是关系到全省600万茶区农民,也关系到全省千百万茶叶消费者利益的大事。笔者根据省内外一些市场的调查情况,提出一点粗浅的看法。市场波动是稳定的弹性波动  相似文献   

10.
11.
国际茶叶价格已在逐步上涨,印度也随之上涨,但由于茶叶在印度已成了人们每天膳食的一部分,所以其上涨率并不高。自从1977年以来,印度的茶叶“实际”价值稳步下降,甚至1983年还达不到1977年4.90卢比的价值。故从“实际”来说,茶叶的价格不象其它商品一样直线上涨,即使出现高涨,也只是在一年之内而不是以稳定的比例在几年之内逐  相似文献   

12.
我县地处皖南山区,是全国商品茶生产基地之一。历年来,茶叶产量一直居全国产茶县之首。党的三中全会以后,我县的茶叶生产有较大的发展。一九八六年,全县茶叶总产约11,150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全县十个区,其中街口区年产干茶已超过3,000吨,梓里  相似文献   

13.
张新民  张弩 《茶业通报》2001,23(4):39-40
宜昌地处鄂西南、长江中上游结合部 ,这里重山叠覆 ,雨量充沛 ,气候宜人 ,有着悠久的茶叶发展历史 ,近些年 ,历届党委、政府非常重视茶叶产业发展 ,先后多次制定和出台了以茶叶为主的多种经济优惠政策 ,使宜昌茶叶得到迅速发展 ,业已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支柱产业。现有茶园面积 1 92 6 7hm2 ,1 999年茶叶总产达到 8984t,产值达到 1 .9亿元。全市茶叶在全省乃至全国基本形成了“一个良种、二大市场、三大茶类、四大品牌”的优势 ,即自选自育“宜红早”品种是全省唯一的国家级良种 ;初步形成了宜红茶为主的国际市场 ,以采花毛尖…  相似文献   

14.
目前茶叶市场动态茶叶是我国人民传统的主要饮料,古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充分说明茶叶在中国人民生活中占有的地位。今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的增加和中老年人数比例的增长,茶叶的销售量将出现稳定增长趋势。目前我国人均消费量,平均为0.25公斤/年,大大低于世界发达国家人均年消费量,如英国的人均消费量为3~4公斤,我国只占其十分之一,因此茶叶在国内市场的销售潜力较大,茶叶生产的前景是乐观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94)  相似文献   

16.
佟屏亚 《种业导刊》2006,(11):14-15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种业国际化乃大势所趋,从这个视角观察,现今拥有品种权的种子企业部分种子价格上扬,是种子价格向价值的理性回归,是种业发展迈向良性循环的标志。业界专家认为,随着种业市场化进程,市场机制不断完善,中国种子价格持续上扬是正常的,国内种子价格应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  相似文献   

17.
缪林生 《茶业通报》1995,17(4):41-42
浅谈茶叶商品的价值和价格缪林生(安徽大学经济学院)茶叶商品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茶叶商品的使用价值是能够广泛地满足人们生理功能和药理功能的需要。而其价值是凝结于茶叶商品体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抽象劳动。但在市场上,茶叶商品的价值决定和...  相似文献   

18.
茶叶市场呼唤名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全卫 《茶业通报》2000,22(2):42-44
现今的商品市场是一个品牌竞争的时代,名牌的魅力已越来越多地被众多企业家们所认可,名牌的强竞争力与高附加值的优势,也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出奇制胜的法宝。茶叶作为一种商品,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都已进入了品牌竞争时代,必须增强名牌意识,实施名牌战略,才是茶业发展的必由之路。1 实施茶叶名牌战略是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名牌,是指在公众中享有一定声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标、商号,也可以指知名商品本身。实施名牌战略是追求高附加值和高效益的一种营销策略。名牌产品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对于企业是至关重要的,谁有了名牌产品…  相似文献   

19.
茶叶市场是潜在消费者对茶叶的整体需求。市场既有其共性,也有其个性。共性表现在价值规律在市场范围内所起的调节作用,茶叶市场也有这个共性。市场个性表现在不同的交换,是由于消费者的家庭收入、生活习惯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以及不同动机而形成购买者的不同行为。茶叶市场的个性决定了不同的茶叶花色有着不同的需求。茶叶商品生产只有通过市场最终卖到消费者手里,才能实现其价值,而达到茶叶经营的目的。我国茶叶管理型式正在由生产管理向经营管理转变。因此,茶厂生产的发展,不仅要考虑投入资金和茶叶产品的关系,努力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增强其竞争能力,还要  相似文献   

20.
英国茶叶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市场.它历久不衰,举世瞩目,能左右整个世界销售的趋势,影响极大.各茶叶生产国同类茶叶在英市场上竞争激烈.如何在竞争中取胜,不断扩大我茶对英出口,是当前值得我们重视的课题。现根据有关资料及市场调研,试作如下剖析. 一、英国茶叶市场现状和潜力英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茶叶进口国,每年进口茶叶20万吨,最高达23万吨,约占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