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了解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环骨折的疗效。方法2005年11月至2008年5月,对38例骨盆环骨折患者进行了骶髂关节螺钉、耻骨螺钉、耻骨联合螺钉及髂骨后部螺钉等皮螺钉内固定治疗,并进行评价。结果术中出血为(21.8±1.6)mL。依据Matta等提出的标准对本组38例骨折复位情况评定,满意复位者36例,2例复位不满意。术后1a采用Majeed骨盆骨折量化评估系统评估功能,优良37例。37例骨愈合,1例骨不连。结论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环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固定效果好等诸多优点。术前大重量骨牵引有利于术中复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纵劈肱三头肌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4月至2010年8月我院收治肱骨髁间骨折35例,按照OTA/AO分类均为C型,其中C1型2例,C2型24例,C3型9例,均采用经肱三头肌纵劈入路应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35例均获随访,患肢屈伸范围明显改善,MEPS评分优23例,良10例,可2例。全部患者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术中3例尺神经损伤者恢复良好,骨折骨性愈合时间为3~8个月,平均(4.5±0.7)个月。结论经肱三头肌纵劈入路显露骨折充分,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是目前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较好方法,复位良好,固定牢固,并可满足患者早期进行关节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腹直肌旁入路骨盆骨折(pelvic fracture, PF)术后患者生活质量、骨盆功能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腹直肌旁入路PF手术术后患者4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综合组及常规组各20例,分别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干预,使用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价患者生活质量,使用Majeed SA骨盆骨折评分系统对患者骨盆功能进行评价,并向患者发放自制护理满意度评分量表,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2组患者干预前SF-36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SF-36各项评分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综合组干预后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综合组干预后骨盆功能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行腹直肌旁入路PF术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提高骨盆功能及护理满意度,临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后内侧倒L型入路用于复杂胫骨近端和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18例复杂胫骨近端和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后内侧倒L型入路治疗,记录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及肢体功能评分情况.结果 18例患者平均随访16.7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达临床愈合,愈合时间为7~11个月(平均8.6个月).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显示优10例,良6例,中2例,优良率为88.9%.结论 后内侧倒L型入路用于复杂胫骨近端和平台骨折可在直视下复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外侧斜形切口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10月-2010年12月我科采用外侧斜形入路结合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47例(48足)跟骨骨折,必要时行植骨治疗,病例中有46例(47足)患者术后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48个月.结果 本组优28足,良15足,可2足,差2足,优良率91.48%.结论 经外侧斜形入路结合跟骨钢板内固定,复位满意,固定可靠牢固,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肛门入路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自2010年6月至2013年11月拟诊为先天性巨结肠的小儿患者84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经肛门入路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腹会阴Soave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在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术中平均出血量要明显要小于对照组(P0.01),术后平均首次排气时间也短于对照组(P0.01),且出院时间要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通过1年的随访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比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肛门入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预后好等优点,临床效果优于经腹会阴联合手术,临床应用时应注意掌握期适应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