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测了豫东产兰考泡桐、杂交泡桐和沙兰杨木材的pH值、酸碱缓冲容量,并就脲醛树脂胶固化时间等指标,从理论上分析三树种木材本身酸碱性质对胶合 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树种木材均呈弱酸性,pH为5.05~5.92;三树种间及不同部位间木粉的pH值、酸碱缓冲容量及其对脲醛树脂胶固化时间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红锥木材性质与UF胶固化时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红锥木材性质与UF胶固化时间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红锥木材呈弱酸性,心边材不同部位、树干不同高度木粉的pH值和缓冲容量无显著差异;UF胶的固化时间与pH值在0.01水平上相关极显著,与酸缓冲容量在0.05水平上相关显著,与碱缓冲容量相关不显著。研究结果为红锥木材的培育和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5种相思树人工林木材的pH值和酸、碱缓冲容量的研究结果表明:5种相思树人工林木材之间pH值变异较小,其pH值在4.8~5.9之间;厚荚相思木材心材、边材之间pH值变化较大;木材的酸缓冲容量在2.7~8.35mL范围,碱缓冲容量在21.05~42.00mL范围内变化;5种相思树人工林木材的酸、碱缓冲容量的变化曲线变化趋势大体相同。  相似文献   

4.
预处理对废旧人造板再生材料化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粉碎后的废旧人造板原料进行冷水、热水、1%NaOH处理,通过测定预处理后材料的pH值、缓冲容量、胶固化时间,探讨预处理对废旧人造板材料化学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相对于冷水和热水处理来说,1%NaOH处理使得3种木质材料的pH值极显著升高,最高可达10.41;(2)酸碱缓冲容量、UF胶固化时间在3种预处理方式间均有较显著差异,即随酸缓冲容量的增加UF胶固化时间缩短,而随碱缓冲容量的增加固化时间则延长。  相似文献   

5.
红锥木材性质与胶合强度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红锥木材性质与胶合强度的测定和分析 ,结果表明 :胶合强度与木材的pH值和碱缓冲容量在0 0 1水平上相关显著 ,与酸缓冲容量和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之间的相关程度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研究结果为红锥木材培育和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十种人工林木材pH值和酸、碱缓冲容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0种人工林木材pH值和酸、碱缓冲容量的研究结果表明: 1)株间pH 值变异较小, 而酸、碱缓冲容量变异较大,其pH 值大都在4~5之间变动, 但“三北一号”杨的pH达7以上;2)针叶树材的酸缓冲容量在3~7内变化,但火炬松心材部分达到8以上;阔叶树材的酸缓冲容量变化范围较大,在0.2~30; 3)多数针叶树材的碱缓冲容量在2~8范围内变化,只有火炬松心材部分达到8以上。阔叶树材的酸缓冲容量变化范围较大, 在3~34变动;4)除“三北一号”杨外,多数人工林木材幼龄材的pH值低于成熟材, 即随年轮段的增大,pH值从低向高变化。  相似文献   

7.
为了合理开发我国西北地区的沙生灌木,研究了内蒙古西部地区沙柳,柠条,沙棘,红柳,桦棒,杨柴6种主要沙生灌木的pH值,酸碱缓冲容量与UF胶混合物固化时间。结果表明:6种灌木均呈弱酸性,pH值为6.03 ̄4.54,酸缓冲容量为0.105 ̄0.040mmol,碱缓冲容量为0.314 ̄0.222mmol。种间的pH值,缓冲容量和UF胶固化时间差异显著,而每种灌木部位间的上术指标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测定不同废弃木材纤维的pH值和缓冲容量,探讨不同废弃木材木粉及其混合物,对脲醛树脂固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废弃木材原料木粉对脲醛树脂的峰值温度均有影响。在实际生产中,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原料种类组织生产。  相似文献   

9.
海蓬子秸秆的酸碱性及纤维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确定海蓬子秸秆人造板的制造工艺,参照国家标准对海蓬子秸秆碎料的酸碱性进行了研究,同时利用Motic Images Plus 2.0图像处理系统对海蓬子秸秆的纤维形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海蓬子去皮秸秆碎料和带皮秸秆碎料的pH值分别为6.62和6.57,偏中性。酸缓冲容量分别为12.5 ml和39.0 ml,碱缓冲容量分别为19.5 ml和80.0 ml,缓冲容量分别为32.0 ml和119.0 ml。海蓬子秸秆主干木质部的平均纤维长度为0.445 mm,平均宽度11.771μm,平均腔宽为6.502μm,平均壁厚2.634μm,平均长宽比为25.370,壁腔比为0.780。海蓬子秸秆纤维特性与部分阔叶材纤维接近。  相似文献   

10.
染色木材pH值与缓冲容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酸性染料与活性染料,对大青杨和桦木单板进行直接染色和NaOH溶液预处理后染色,测量2种染色单板的pH值和缓冲容量,并与未染色单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NaOH溶液预处理、酸性染料、活性染料的染色对2种单板的pH值及缓冲容量的影响规律一致;染色可小幅度增加木材pH值,显著降低酸缓冲容量;预处理则可较大幅度增加pH值,并一定程度上增加酸缓冲容量;大青杨单板经2种工艺染色后,其酸缓冲容量均有明显下降;桦木单板直接染色酸缓冲容量减小,而预处理后染色则酸缓冲容量增大.  相似文献   

11.
国产25种木材水浸提液的pH值和缓冲容量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为合理利用树种资源,为人造板的胶合工艺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国产25种木材进行了pH位和缓冲容量的测定。测得8种针叶树材pH值在4.34~5.14范围内;碱缓冲容量在1.7~3.2之间,其高低位相差1.9倍。17种阔叶树材pH值在4.09~7.72范围内;碱缓冲容量变化范围较宽,在1.1~25.2之间,高低值间相差达23倍。炉干干燥木材的PH值低于自然干燥木材的pH值。边、心材pH值及缓冲容量相差很大,但未显示出一致的倾向性。通过试验,从国内外现有的木材缓冲容量测定方法中,选择了较合适的测定方法中的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一种新的已固化脲醛树脂水解稳定性评估方法的建立,研究了在较高温度下,湿度、pH值与已固化脲醛树脂水解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揭示了湿度、pH值对固化的脲醛树脂水解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同时通过不同评估方法的对比,也验证了新的评估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对10种人工林木材PH值和酸、碱缓冲容量的研究结果表明:1)株间PH值变异较小,而酸、碱缓冲容量变异较大,其PH值大都在4~5之间变动,但“三北一号”杨的PH达7以上的;(2)针叶树材的酸缓冲容量在3~7内变化,但火炬松心材部分达到8以上;阔叶树材的酸缓冲容量变化较大,在0.2~30;3)多数针叶树材的碱缓冲容量在2~8范围内变化,只有火炬松心材部分达到8以上。阔叶树材的酸缓冲容量变化较大,在3~  相似文献   

14.
槐敏  于红卫 《林业科技》2008,33(1):48-51
采用不同固化体系,对6种脲醛树脂的pH值、粘度、固化时间、适用期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一元固化体系中,以过硫酸铵为固化剂的树脂,pH值下降速度最快,固化时间短,适用期长,能满足上光工艺的要求.二元固化体系中,氯化铵与过硫酸铵组成的固化体系,树脂的pH值下降速度最快,固化时间短,适用期长,但不能满足上光工艺的要求.三元固化体系中,氯化铵、过硫酸铵与甲酸组成的固化体系固化速度稍快一些,适用期相对较短,不能满足上光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脲醛树脂固化条件(pH)对固化树脂水解稳定性的影响,并结合其结晶度变化进一步解释产生影响的原因,为优化脲醛树脂固化条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合成4种不同F/U摩尔比(0.95、1.20、1.35和1.50)的脲醛树脂,并使其在不同pH条件(3.5、4.0、4.5、5.0和7.5)下固化。运用XRD技术分析固化脲醛树脂的结晶度,通过检测固化树脂在酸性水溶液(0.1 mol·L~(-1)HCl)中的质量损失率和因水解释放的甲醛量判断脲醛树脂固化时pH环境对固化树脂水解稳定性和结晶度的影响。【结果】摩尔比为0.95的脲醛树脂水解稳定性先随pH下降(从7.5到4.0)而提高,后随pH下降(从4.0到3.5)而降低;结晶度也在相同区间内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在pH4.0处,水解稳定性和结晶度都处于最大值。对于摩尔比为1.50的脲醛树脂,其水解稳定性随pH下降(从7.5到3.5)呈单调趋势提高;结晶度远低于摩尔比为0.95的脲醛树脂,随pH下降而下降。在相同pH条件下固化的不同摩尔比的脲醛树脂水解稳定性随摩尔比下降先降低(从1.50到1.20)后上升(从1.20到0.95),结晶度则随摩尔比下降(从1.50到0.95)而增大。在摩尔比1.20处,脲醛树脂水解稳定性最低。摩尔比为0.95的脲醛树脂水解稳定性最佳且结晶度最高。【结论】当摩尔比高于1.20时,脲醛树脂水解稳定性主要受树脂固化时的缩聚程度影响。固化体系pH越低,越有利于提高树脂水解稳定性,但不利于树脂结晶。当摩尔比小于1.20时,脲醛树脂水解稳定性不仅受固化时的缩聚程度影响,同时也受固化树脂结晶度的影响,且缩聚反应是通过改变固化树脂结晶度来影响树脂水解稳定性的。固化体系pH降低有利于提高低摩尔比树脂的结晶度和水解稳定性,但pH若低于4.0,则结果相反,从提高树脂水解稳定性的角度而论,固化体系pH在4~5之间较好。摩尔比为1.20的脲醛树脂水解稳定性相对最低。  相似文献   

16.
低毒脲醛树脂固化物的甲醛释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不同固化体系下三种低毒脲醛树脂固化物随环境变化的甲醛释放量进行了具体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固化体系不同,脲醛树脂的甲醛释放量有很大差别。随着温度的升高,甲醛释放量明显增加;随着时间的变化,脲醛树脂固化物的甲醛释放量逐渐减少,第5天以后逐渐趋于稳定。用三聚氰胺进行改性的脲醛树脂的甲醛释放量明显低于未加任何改性剂的脲醛树脂。  相似文献   

17.
以脲醛树脂为改性研究对象,选择玉米蛋白、棉籽蛋白和大豆蛋白三种植物蛋白做为改性剂,从粘度、pH值、固化时间、胶合强度和甲醛释放量等方面入手,对不同添加量的改性效果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三种蛋白对甲醛释放量影响相对差别较小,添加量为20%的棉籽蛋白为改性脲醛树脂的最优选择,玉米蛋白次之.  相似文献   

18.
木材的pH值对木材加工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反映木材适用性的一种指标。木材的pH值和缓冲容量,在人造板制造工艺过程中,不仅影响胶合剂的固化速度和胶合剂——催化剂比例的选用,而且对胶合剂的胶接性能有重要影响。木材的酸、碱度还会  相似文献   

19.
林地土壤类型对毛白杨木材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林地土壤对毛白杨木材性质影响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水肥作用较好的夹淤沙壤质黄潮土生长的毛白杨木材纤维长度、宽度及全干缩率略大于通体沙壤质黄潮土的毛白杨,而前者的木材纤维长宽比、微纤丝角、气干密度、基本密度、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和顺纹抗压强度略低于后者;木材pH值随土壤pH值的增加而减少,心、边材pH值匀呈酸性,且心材酸性强于边材;碱缓冲容量和总缓冲容量心材大于边材;酸缓冲容量心、边材差异很少;通体沙壤质黄潮土生长的毛白杨木材pH高于夹淤沙壤质黄潮土生长的毛白杨材,尤其边材差异更大;而土壤类型对木材的酸碱和总缓冲容量的影响甚微。方差分析,除木材密度、微纤丝角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外,其它各项指标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竹材酸含量及其对脲醛胶固化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8种竹材及毛竹与意大利杨混合物的可溶酸量和结合酸量,对各种竹材及毛竹与意大利杨混合物的酸性与脲醛树脂胶固化时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竹材结合酸量范围为0.207~1.8meq/100g竹粉,可溶酸含量范围为0.211~2.28meq/100g竹粉;意大利杨与毛竹混合物的酸含量与毛竹所占比例呈正比关系;竹材—脲醛树脂胶的固化时间与竹材结合酸量、总酸量相关,其相互关系可以用幂函数方程y=ax~b来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