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遥感技术的三江源区森林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学元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6,29(1):56-58
应用遥感技术完成三江源地区的森林资源调查,建立森林资源数据库,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的调查方法和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2.
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现状分析,探讨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对策、生态补偿机制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完善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龙泉市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河流分布特征及生态保护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关于高地势地区的生态保护,沿江、沿溪、沿库的生态保护措施,提出了关于进行生态保护的营林措施,并提出了生态保护的封闭回路设想。剖析了建设生态体系的必要性。阐述了生态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生态建设与发展生态旅游业,生态建设对中下游地区的影响等诸方面的关系。进行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必须有强有力的保障机制,才能全面地促进三江源头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的林业生态建设情况和2005—2010年度林业生态监测和评估体系的建立、运行及成效,阐明了林业生态监测的技术要点和组织保障措施,综合论述了监测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介绍青海省三江源头森林资源的分布、种类、蓄积量、生长状况以及森林资源在三江源头生态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该区域森林资源保护面临着森林生态系统脆弱、自然条件严酷、林牧争地矛盾突出等问题,提出了实施分类经营、建立和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建立森林资源保护和建设基金、切实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工作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7.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遥感分类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江源区域索加曲麻河自然保护区为例,基于TM影像进行数据变换和波段运算后获取的特征指数,采用决策树方法,探讨了高寒区域土地利用遥感分类方法。然后通过与传统的最大似然法监督分类所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利用基于指数的决策树分类方法对高寒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类型进行遥感分类,较传统的最大似然法监督分类总体精度提高15.48%,总体kappa系数提高0.174 1;滩地、沼泽、高覆盖度草地、低覆盖度草地、裸岩石砾地等地类的用户精度提高较大,分别提高28.13%,25.00%,17.86%,17.86%和12.50%。低、中、高3种覆盖度草地,裸岩石砾地的生产者精度也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表明基于指数的决策树分类方法是高寒区域土地利用遥感分类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中国三江源区基本生态特征与自然保护区设计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文中引入生物区域规划与管理的新思路,将三江源区作为一个完整的生物地理区域,建立生物区域自然保护区网络。并简要介绍了利用景观生态学、种群生存力分析等理论和景观规划途径、GIS分析等先进方法从区域层次确立自然保护区网络,在网络的每个节点(保护区)研究核心区面积、形状,以及网络与节点的连接(廊道)的程序、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中华水塔”的主体,行政区域包括玉树藏族自治州和果洛藏族自治州的全部、黄南藏族自治州和海南藏族自治州的部分县,共16个县,总面积36.3万平方公里,其中自然保护区面积15.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2.31万人。值得一提的是,分布在三江源的森林资源起着涵养水源、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7,(6):20-26
文章通过对5a内三江源区沙化土地消长变化情况,具体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分析该区域沙化动态,得出影响三江源地区沙化的原因,提出如何治理该区域沙化土地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遥感数据分析林区的植被和土壤侵蚀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兴安岭根河林业局潮查林场为试验区,选择合适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的卫星遥感TM数据,从中提取植被类型等有关特征及其空间分布等信息,并将有关的信息转化为通用水土流失方程(USLE)中的地面覆盖因子,计算试验区的土壤侵蚀量,进行侵蚀强度区分,生成土壤侵蚀强度图.结果表明:试验区的水土流失主要受坡度的影响.土壤侵蚀强度图与林相图进行空间叠加分析,获得土壤侵蚀严重的小班分布,从而为试验区的水土保持和流域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不同年代的卫星数据监测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是一种快速、有效评价生态环境建设效果的好方法.利用自动、半自动的解译方法,解译和生成了2003年度安宁市的生态环境本底数据;以此为基础,通过叠加分析与综合判断,解译和生成了安宁市1996年的生态环境本底数据.对比分析显示研究期间内安宁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林地面积明显增加,荒山荒地大大减少;水域面积和工矿等其它用地面积有所增加,农业用地面积减少.这表明贯彻实施国家的退耕还林工程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对加速安宁市生态环境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2000年Landsat5、2013年Landsat8两个时相遥感影像,利用像元二分法模型反演获得2个时期的植被覆盖度,并通过研究区域内2期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近13年的区域植被覆盖度转移矩阵、植被改善/退化状况及驱动力,定量分析了长株潭核心区13年植被覆盖度的时序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长株潭核心区近13年植被覆盖度保持总体稳定并有所改善,平均覆盖度由2000年的0.573 9上升到2013年的0.601 5,植被退化区主要集中在长沙、株洲、湘潭3市城区及周边区域,另外长株潭绿心区植被覆盖度也有小幅下降;长株潭核心区植被覆盖与气候变化有一定关联,但人口增长、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城市化进程以及政策等人为因素是影响植被覆盖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基于青海省黄南地区MODIS遥感影像图,通过Arc GIS提取区域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结合青海省林业资源调查结果,分析区域NDVI和黄南地区灌木林优势树种生物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NDVI与灌木林生物量显著性相关,拟合两者的回归模型,金露梅、沙棘、山生柳、杜鹃树种的最优模型分别为三次函数曲线,幂函数曲线,复合函数曲线和三次函数曲线模型。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利用遥感影像的宏观性,基于植被分类资料数据,依据实验区域遥感影像及衍生影像本身特点,实现大区域样本快速提取。[方法] 实验参考1:100万植被图、WESTDC中国土地覆盖图,结合实验区域2001年MODIS时序NDVI影像的非监督分类结果,利用矢、栅数据的空间特征,将实验影像非监督分类的类型信息关联为随机样点属性,依据该属性中包含的非监督分类类型数和各类型的样点比例,对比类别间样本可分离性指标、标准差变化,实现样本纯化。[结果] 纯化后的植被样本与WESTDC中植被空间分布基本一致,主要植被类型空间分布精确程度为84.82%。将纯化前后的样本输入最大似然分类器,总体分类精度提高了32.52%。[结论] 该采样方法适用于宏观大区域植被样本数据的快速提取。同时,节省了大区域植被类型调查消耗的人力物力资源和时间,提高了采样效率。 相似文献
17.
在遥感图像的应用中,当研究区处于几幅图像的交界处或研究区较大需多幅图像才能覆盖时,常常需要把覆盖研究区的那些图像进行配准并把这些图像镶嵌起来,才能更好地统一处理、解译分析和研究.以航空像片为例,利用图像处理软件ERMAPPER 6.2对图像进行数字镶嵌并作无缝接边处理.结果表明:这样,大大改善了镶嵌后图像的质量,解决了手工镶嵌图像中接缝偏移、色调不均匀、地质界线延伸、影像错位等许多问题 (大幅图像尤其明显),为后期的图像处理创造良好的基础.目前出现的米级高分辨率的卫星图像同本次采用的航空像片在波段和分辨率上具有相似性,因此本研究对这些高分辨率卫星图像的镶嵌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遥感信息与林地特征匹配性、遥感数据空间分辨率与监测尺度适宜性、遥感监测技术与林地分类体系适应性的基础上,从选取遥感数据、改进遥感影像处理方法、优化监测技术流程等方面着手,给出了提高林地监测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
在阜新市运用以2 km×2 km网交叉点设置点样地,进行遥感影像判读,在判读结果基础上统计估算出森林覆被率和森林面积。并对估算结果进行相关系数分析和F值检验,结果显示:估算结果与林地变更结果之间相关性高,不存在显著差异。运用遥感技术进行阜新市森林资源估算结果准确、科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