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Mahattanatawee等采用气相色谱-吸闻法、气相色谱-质谱法和气相色谱-脉冲火焰光度检测器研究了3个主要荔枝品种(Mauritius、Brewster和Hak Ip)的挥发性物质。硫检测仪检测到59种挥发性物质,包含11个波峰,鉴定出8种含硫挥发物是:硫化氢、二甲基硫、二乙基二硫酸、2-乙酰基-2-噻唑啉、2-甲基噻唑、二甲硫基甲烷、二甲基三硫醚和甲硫基丙醛。  相似文献   

2.
天葵块根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雪平  李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0):1864-1864,1866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天葵块根中提取的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共测出了31种物质的峰线图,鉴定了其中12种物质的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3.
衰落桂花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对两种衰落的桂花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性物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桂花挥发性物质的化学组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个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从金桂挥发性物质中分离出了56个组分,鉴定出了53个组分,从银桂挥发性物质中分离出了58个组分,鉴定出来了55个组分,金桂和银桂挥发性物质的组分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金桂和银桂挥发性物质进行了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金桂和银桂的挥发性物质对·OH均有明显地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4.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老瓜头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老瓜头全草中提取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联机分析,分离出了40个色谱峰,鉴定出33种物质,占总峰面积的97.92%,其中4-甲基-4-羟基-2-戊酮(43.70%),D-苎烯(7.44%)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5.
黄凤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035-16037
气相色谱法作为一种重要的分离分析方法,在石油化工、医药卫生、环境监测、生物化学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研究介绍了气相色谱技术的概念、原理以及相关参数,同时介绍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顶空气相色谱技术、全二维气相色谱技术、气相色谱-红外光谱联用技术等在医药方面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近年来气相色谱技术在中药材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气相色谱技术及其检测方法,并对新技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近年来气相色谱技术在中药材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气相色谱技术及其检测方法,并对新技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刘剑  姬厚伟  韩伟  叶冲  王芳  张亚恒 《安徽农业科学》2013,(32):12718-12721
[目的]建立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应用于卷烟烟丝中关拉德反应的风味物质快速分析的方法。[方法]将供试样品经120℃、30min静态顶空后,采用DB-624柱,气相色谱-质谱全扫描检测。[结果]试验共检测出卷烟烟丝中关拉德反应风味物质60种,其中包含醇类、醛酮类、酸类、酯类、杂环类和其他类,采用峰面积归一法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论]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风味物质损失少等特点,应用于实际样品检测取得了良好效果,并适用于美拉德反应机理和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9.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未发酵半干罗非鱼和经酵母菌发酵半干罗非鱼中的挥发性物质进行研究,优化了固相微萃取的条件.结果显示:样品在50℃条件下.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二乙烯基苯(PDMS/DVB)涂层的萃取头萃取50 min,可得到较好谱图.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在未发酵罗非鱼与酵母菌发酵罗非鱼中分别检测出74,59种挥发性物质.酵母发酵半干罗非鱼与未发酵半干罗非鱼的挥发性物质有显著差异.酵母发酵半干罗非鱼中苯乙醉相对含量明显高于未发酵半干罗非鱼.  相似文献   

10.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杨树叶片的挥发性物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45℃恒温下,采用固相微萃取方法萃取黑杨叶片的挥发性物质,然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挥发性物质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化学成分主要为邻羟基苯甲醛、顺-3-己烯酯、顺-3-己烯醇、水杨酸-2-乙基己基酯等.  相似文献   

11.
呼和浩特市紫丁香盛花期预报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呼和浩特市紫丁香盛花期的预测模型,为其花期预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呼和浩特市1965~2007年紫丁香物候观测资料及相应气象资料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紫丁香盛花期预测模型。[结果]通过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紫丁香盛花期的4个气象因子。建立的预测模型为:Y=6.674-0.571X2-1.208X8-0.264X15+0.419X17(Y为盛花期距4月20日天数,X2、X8为2月中旬、4月中旬平均温度,X15、X17为3月中旬、4月上旬日照时数)。用所建立的预测模型对1965~2007年紫丁香盛花期进行回测,准确率较高。[结论]影响紫丁香盛花期的主要气象因子是2月中旬4、月中旬平均温度和3月中旬、4月上旬日照时数。所建立的预测模型能准确预测呼和浩特市紫丁香的盛花期。  相似文献   

12.
以紫丁香为原料,对紫丁香多酚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得到最适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5%、料液比1∶50、浸提温度70 ℃、浸提时间50 min,此工艺条件下紫丁香多酚的得率为(1.73±0.05)mg/g。采用生物活性追踪法研究发现紫丁香多酚中抗氧化活性最强组分的极性为弱极性,当这部分样液质量浓度为70 μg/mL时,总还原能力为0.64±0.01,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为(79.44±0.67)%。研究发现经人工胃液处理后,紫丁香多酚抗氧化活性最强组分的抗氧化能力上升,而经人工肠液处理后其抗氧化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3.
西宁丁香栽培品种的物候现象与园林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西宁丁香栽培品种的物候观测,掌握了丁香的一些生长发育规律和生活习性,为丁香的生产繁育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丁香的园林应用和城市绿化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丁香属植物是重要的园林观赏植物。 试验测定了丁香属12种植物鲜花粉在室温(25℃)、冰箱(4℃)、液氮罐(-196℃)中保存不同时间的花粉活力。研究结果表明,在25℃保存条件下,11种花粉可保存至7 d,其中有5种保存30 d后仍有活力;在4℃条件下,12种丁香花粉均可保存至30 d,其中红丁香和紫丁香保存180 d后仍有生活力,但萌发率显著低于新鲜花粉萌发率,分别为219%和15%;在-196℃条件下,有11种花粉能够保存至180 d,且基本与新鲜花粉萌发率无显著差异。因此,超低温保存是较长期保存丁香属植物花粉活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用赤霉素(GA)诱导紫丁香提前开花和延长其花期,为丁香的花期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50、300、1000 mg/L 3个GA处理涂抹露地栽培和设施栽培两种环境下的紫丁香顶位芽,调查GA对紫丁香花芽鳞片脱落期、现蕾期、初花期、盛花期的调控效果。【结果】用GA涂抹紫丁香顶位芽,可使设施栽培紫丁香提前2-3 d进入鳞片脱落期,对露地栽培紫丁香开花影响不明显;与露地栽培相比,设施栽培紫丁香从现蕾期到初花期的时间明显缩短,300 和1000 mg/L处理可使紫丁香花期提前4 d。【结论】GA能有效促进设施栽培紫丁香提前开花,但对延长紫丁香花期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制出可用于草莓的抑茵保鲜的可食性果蔬保鲜抗菌膜.[方法]先用浓度为80%的乙醇溶液分别提取大黄、地榆、丁香和肉桂,然后进行中草药抑茵试验探索其对草莓灰霉菌的抑菌效果;再以膜的力学性能、吸水率、水蒸气透过率以及抑菌性能为依据,分别确定海藻酸钠的浓度、交联剂的种类、交联剂溶液的浓度、交联时间和丁香与海藻酸钠的比例;最后,将可食性抗菌膜处理草莓后,分别测定草莓腐烂率、失重率、呼吸强度和维生素等指标的变化,来探索抗茵膜的保鲜效果.[结果]试验表明,丁香和肉桂具有广普抑菌性,其中丁香的抑菌性最佳,尤其对草莓灰霉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海藻酸钠的浓度为2%,交联剂为4%的CaCl2、交联20 min以及丁香与海藻酸钠比例为7:43时抗菌膜具有最佳的物理和抑菌性能;保鲜组草莓烂果率、失重率、呼吸强度和维生素等指标的变化速度均低于空白对照组,保鲜效果较好,草莓在室温下能保存3d,比空白对照组能延长保存2d.[结论]可食性果蔬保鲜膜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保鲜效果好、易降解、可食用、对环境无污染,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果蔬保鲜膜.  相似文献   

17.
Emaraviruses are multipartite negative-sense single-stranded viruses that usually infect flowering plants. Using unbiased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 approach, a novel virus from lilac leaves with yellow mottle symptom was identified. Five viral genomic RNA segments were detected and completely sequenced. The molecula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iral RNAs and proteins resemble those of members of the genus Emaravirus. The virus was found to be mechanically transmissible to Nicotiana benthamiana. Sequence alignment and phylogenetic analyses of the virus support the proposal of creating a new species in the genus Emaravirus for which the name lilac chlorotic ringspot-associated virus(LiCRaV) is proposed.  相似文献   

18.
饰棍蓟马[Dendrothrips Drnatus(Jablonowsky)]是丁香的重要害虫之一,在北京地区一年发生7~9代,以雌成虫在树下表土、枯枝落叶及老树皮缝隙中越冬。次年3月下旬至4月初出蛰的越冬成虫集中在树基部及内膛部分的芽苞上取食,展叶后则在叶片上为害。若虫在叶片的下面、成虫在叶片的上下两面都可取食为害,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及观赏价值。温暖和比较干燥的环境对其发生为害有利,高温多雨有抑制作用。在越冬成虫出蛰期用10%西维因粉剂、40%氧化乐果乳油和5%氯氰菊酯乳油防治,效果均很好。冬季结合园林清洁扫除枯枝落叶,早春灌水、翻土,可消灭大量越冬成虫。加强水肥管理可提高植株的抗害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丁香开花授粉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华北紫丁香及其变种白丁香的开花生物学特性和授粉试验表明:白丁香的单花序花期为5~7d,全树花期为7~11d,紫丁香比白丁香花期晚1~2d.丁香花的花粉室温下放置24h发芽率为0,自然结实率、自花授粉及异花授粉结实率都较高,相互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大通县引进丁香美化街道景观的现状和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通县近年引用丁香美化街道景观的现状、成效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引种丁香美化街道景观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