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山药地方资源主要农艺性状与品质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瑞平 《热带作物学报》2012,33(7):1309-1315
为了筛选出福建山药优良种质资源,为选育高产、优质的山药品种奠定基础,对收集自福建的24份山药农家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品质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永定薯、MYSY1长势较旺,有不规则、较大零余子,且产量最高。漳州直薯、漳州块薯和松溪薯长势旺,无零余子;漳州直薯和块薯产量较高,但口感一般;松溪薯产量较高,但肉质疏松、含水量高、易氧化,口感较差,烘干后黑褐色。明溪薯、MSSY资源和清流薯长势中,无零余子,采收期长,含水量较少,肉质紧密,断面白而粘液多,口感好,烘干后颜色较白;永安薯长势中,无零余子,含水量少,淀粉和冷浸出物含量较高,烘干后色泽好,但其肉质结实,口感欠佳,且茎块小产量低;JYSY2、JYSY10和JYSY12资源长势弱,有少量零余子。安溪薯、松溪薯及漳州块薯的块茎形状为块状,其它资源的为长圆柱形、圆柱形。经聚类分析将24个品种分成了3组。综合评价,MSSY资源、MYSY1资源、明溪薯和清流薯具有较好农艺性状和品质特性,开发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60Co-γ辐射对淮山药主要性状的诱变效应,开创淮山药育种的新路径,以南方生态型淮山药品种桂淮5号零余子为材料,开展60Co-γ射线辐射诱变研究,并根据育种目标对辐射第一代(M1)的变异性状进行选择。结果表明:(1)一定剂量范围内60Co-γ射线对淮山药零余子发芽、成苗有极显著的抑制损伤作用,辐射剂量与发芽率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0.8776x+103.37,据此其半致死剂量、临界剂量分别为60.8 Gy和72.2 Gy;(2)40 Gy辐射处理对淮山药零余子M1代群体萌芽及生长发育没有抑制作用,相反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3)辐照处理诱导零余子M1代群体块茎增长增粗、增加单薯重量。(4)辐照处理诱导零余子M1代个别单株块茎丛生分枝,薯形由长柱形变异为不规则的块状,单薯重量大幅度提高;100 Gy处理尤为明显,出现机率达到了该处理收获株数的90%。(5)辐射处理诱导零余子M1代出现具有双胞薯明显变异的单株...  相似文献   

3.
山薯试管零余子的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薯无菌苗茎段为试验材料,研究BA、NAA、JA、蔗糖浓度、光周期以及不同培养方式对试管零余子诱导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MS+2.0mg/L BA+0.1 mg,L NAA+80g/L蔗糖+5.0g/L,琼脂+1.5 g/L活性炭,12 h/d的光照时间(光照强度为2 000 lx)是试管零余子诱导较优的培养条件.经过2个月的培养,试管零余子诱导率达90%以上,零余子发生个数为1.44个/株.蔗糖浓度是影响试管零余子发生的最重要因素,高蔗糖浓度(80 g/L)能促进试管零余子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福建武平参薯与其同属植物山药中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薯蓣属的8个栽培品种,包括5种武平参薯和3种白山药,进行蛋白质、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的测定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8个薯蓣品种中,铁棍山药的营养价值最高,表现在蛋白质含量最高,达到鲜重的31.8 g/kg,氨基酸总量也最丰富,达到23.63 mg/g,在测定的17种氨基酸中,有12种氨基酸的含量高于其他7个薯蓣品种。武平紫参薯"武紫3号"营养价值仅次于铁棍山药,其蛋白质含量、12种氨基酸含量较高,仅次于铁棍山药,除此之外,武紫3号中的Fe、Ca、谷氨酸、赖氨酸、组氨酸、脯氨酸的含量均高于其他7个薯蓣品种。而8个薯蓣品种中营养价值最差的属普通山药,其蛋白质含量最低,只有12.0 g/kg,Zn、Ca及14种氨基酸的含量也最低,其次营养价值较差的是武平紫参薯"武紫2号",但是该品种产量极高,可作为很好的粮食作物。本研究提高了人们对武平参薯的营养价值的认识,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冀中南地区马铃薯种薯大小对商品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5~35 g大小的费乌瑞它脱毒马铃薯种薯为材料,研究了冀中南地区不同种薯大小对商品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重量的种薯播种产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以种薯重量为20~25 g的小型种薯株高平均值最大,产量最高;整薯播种比切块播种产量增加,增产幅度为1.2%~26.7%。冀中南地区生产商品马铃薯,应采用重量为20~25 g左右的小整薯作为种薯,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6.
以‘大西洋’、‘荷兰15’、‘夏坡蒂’3个加工型马铃薯为供试材料,探讨整薯与切块播种对河西走廊加工型马铃薯品种生长发育及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整薯播种较切块播种生长优势明显,出苗率高5~7个百分点,单株根数多2.0~3.2条,芽长长0.5~0.8cm,株高高2.3~2.7cm;整薯播种经济性状优于切块播种,平均单株结薯数多0.8~1.8个,单株主茎数多0.7~1.6个,平均单薯重高15.5~16.0g,大薯率高12.9~19.9个百分点,商品薯率高20.3~22.9个百分点,增产率18.17%~26.00%;整薯播种干物质、可溶性总糖、淀粉含量显著高于切块播种,分别高1.59~3.87,0.17~0.21和2.10~3.07个百分点。该研究结果为推广整薯播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2008年国家菜用(鲜食)春播大豆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系)为材料,试验分析了在辽宁种植的参试品种(系)的农艺性状、鲜荚性状、鲜荚产量及籽粒产量。结果表明,11个品种(系)从播种到鲜荚采摘生育日数为104~149d,株高为41.3~141.9cm,主茎节数为10.3~20.8个,单株荚重32.4~55.5g,标准荚数(两粒荚)178~247个/kg,标准荚长4.3~5.7cm,荚宽1.2~1.4cm,百粒鲜重49.4—72.5g,鲜荚产量10035~14769kg,拼,百粒干重21.9—34.5g,籽粒产量2386—3333kg/hm^2,有6个品种(系)为菜用大豆类型,适合在沈阳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以马铃薯晚熟品种“下寨65”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离体诱导微型薯直播田间繁殖块茎繁殖脱毒田间1~5代种薯的质量和效率。结果表明,生育阶段比同品种网室繁殖脱毒小薯同代脱毒种薯略迟;生长势、株高、茎粗、主茎分枝数、单株叶面积、根系数、匍匐茎数和匍匐茎长度等生长发育指标,PVX、PVY、PLRV和PVA等重要病毒害发病率及病情指数,干腐病和软腐病发病率,晚疫病发病率和叶面枯死率相同;未发现环腐病和黑经病。单薯重量平均45.1g,随田间种植代数增加而增大;单株结薯数、单位面积结薯数逐代减小,脱毒田间1~4代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逐代增加,繁殖效率与脱毒小薯相同,故离体诱导微型薯田间繁殖块茎繁殖脱毒种薯是经济有效且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采用马铃薯脱毒小薯不同粒级、不同密度、不同品种熟性三因子三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了原原种对一级原种的产量、单株平均结薯数及<25g小薯所占比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早熟、结薯少、薯块均匀的品种原原种播种密度在1.2万株/亩以上,晚熟和中晚熟、结薯较多薯块不均匀的品种在1.0~1.2万株/亩之间,且播种粒级大于0.5g/粒时,一级原种繁殖方可收到既高产又具较高的繁殖系数和较低用种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福建参薯类山药资源的尿囊素含量,以检测比较不同参薯类山药资源的尿囊素含量。结果表明:在相同栽培条件下,不同产地山药的尿囊素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采用YMC ODS-AQ色谱柱,尿囊素在0.3~2.1 μg间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96.4%(RSD=2.4%),精密度良好(RSD=1.2%),样品提取液在10 h内稳定(RSD=2.0%)。该方法简便可靠,可作为山药质量控制的检测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不同密度和种薯大小对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生态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种薯大小对马铃薯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以密度为主处理,种薯大小为副处理进行了二因素裂区试验。供试材料为品种东农303。不同密度间,块茎数和总产有显著差异,两性状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不同种善大小间,除净产量只达0.05显著水平外,其它性状均达0.01显著水平。株高、主茎数/每穴、块茎数随种薯大小的增大星线性增长,而总产、商品薯块茎数、商品薯产量、净产量随种薯大小的变化规律则只能用二次多项式来描述。采用新复极差法对各性状在不同密度及不同种薯大小下的表现作了多重比较。要想获得较高的商品薯产量及净产量,并考虑节约用种,提高繁殖倍数,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生态条件下,东农303的株行距应为30cm×70cm,种薯大小应为50~80g。  相似文献   

12.
1前言临沂市兰山区位于北纬34°55'~35°20',东经118°06'~118°39',属马铃薯二季作区。为尽快解决我区国马铃薯种性退化造成产量低而不稳的被动局面,我们于1989年起与山东省农科院合作,进行脱毒马铃薯各代种薯进行系统繁育和推广。至1996年8年累计繁殖各代脱毒种薯600万kg,推广种植脱毒马铃薯3400hm2。据临沂市科委实地测产验收,春种脱毒马铃薯品种鲁引1号覆盖地膜,平均产量36167kg/hm2,较种植当地不脱毒薯种增产66.7%,平均增产12525kg/hm2,累计增产马铃薯4258万kg,增加社会效益5100多万元。8年来我们先后引进繁殖推…  相似文献   

13.
一、旱育稀植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1996年武夷山农场双季早稻推广旱育稀植211.2hm2,平均产量4827kg/hm2,比普通栽培增产25.8%;中稻推广10hm2,平均产量3706.skg/hln2比增27.5%虽双季晚稻推广100m2,平均产量5740.skg/5m2,比增16.5%。总产增收增产稻谷29.8936万kg增收节支61.3885万元。二、早育稀植的增产权理1.秧苗素质高,抗逆性强据威优77旱育秧和水育秧对比,同在3月8日播种,31d秧龄移栽时考查(表l),表1不同育秧方式的秧苗条质旱育秧叶龄增0.2叶,苗高矮1.05cm,基茎粗增0.39cm,百苗鲜重增1巳is,干重增4.6g…  相似文献   

14.
杨子山 《中国棉花》2009,36(9):28-28
2003—2006年,Fast B J等在二代抗草甘膦棉田开展了长芒苋化除适期试验。试验田土壤pH7.1,有机质0.6%。对6cm以下、6~10cm及10cm以上长芒苋,草甘膦的用量分别为0.8,1.1,1.3kg·hm^-2;出苗后0~63d,间隔7d,共设9个用药时期;杂草密度为17株·m^-2结果表明,在出苗后0~21d用药,棉花产量损失缓慢增加到3%,  相似文献   

15.
薛津 《大豆科学》2000,19(3):291-292,290
1 东农44 1.1 品种来源   东农44是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采用有性杂交选育而成。1992年以北丰3号为母本,呼丰5号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1992年冬季南繁加代F1,1993年F2代选择单株后,冬季南繁加代F3,于1994年F4代决选品系。品种代号东农93F-2。 1.2 产量表现   1997-1998年区试,平均公顷产量为2007.9kg,比标准品种东农40增产15. 6%。1999年生试,平均公顷产量为2265.8kg,比标准品种东农40增产15.9%。1.3 特征特性   白花、尖叶、灰色茸毛。植株高度为80-90cm,亚有限结荚习性,一般有1个分枝,株形收敛,杆强不倒。底部结荚高度10cm,3、4粒荚多,耐寒性强,不炸荚。品质优良,种皮黄色有光泽,种脐无色,百粒重20g左右;蛋白质含量平均为43.61%,脂肪含量平均为21.34%,是蛋白质、脂肪含量兼优的大豆品种。 1.4 栽培要点   适合于65cm垄距的垄上双行及45cm行距的垄上单行种植,公顷保苗37.5万株左右。在适应区一般在5月下旬播种,9月上旬收获。适宜在平地山坡地的中等及中上等肥力的土地上种植。  相似文献   

16.
鉴定了抗瘟粉用型甘薯新品种泉薯76的主要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机理,旨在为其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泉薯76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平均鲜薯产量在33.683~40.817t/hm2,为对照种金山57鲜薯产量的93%~130%;平均薯干产量在9.320~11.429t/hm2,为对照种的97.5%~139.1%;平均淀粉产量在5.594~7.143t/hm2.比对照增产1.7%~42.2%。特性研究表明,泉薯76全生长期平均叶面系数为3.739,比对照种金山57高26.8%;平均净同化率为2.724g/(m2·d),比对照高15.2%;叶面系数和净同化率均较高是其高产的最显著的生理特性。此外,泉薯76抗薯瘟病和蔓割病;薯块干物率约28.0%,比金山57高1.1~1.7个百分点;出粉率为16.6%~17.2%,比金山57高1.0~2.8个百分点;鲜薯蒸熟食用,质地细腻,味道香甜,综合食味评分优于金山57;薯块具有良好的耐贮性能和萌芽性能。因此,泉薯76可作为优质食用型和淀粉加工型品种在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17.
棉花漂浮育苗播种方法对成苗及棉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简化棉花漂浮育苗技术,2006-2007年在湖南农业大学以农杂66F1棉花品种为材料进行了棉花不同摆放方式、不同覆盖厚度和不同播种深度的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棉花干子干播以横放效果最好,出苗率和成苗率高,戴帽率低,且棉苗茎粗、主根长、一级侧根数、茎鲜重和根鲜重均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棉花基质不同覆盖厚度试验中,以覆盖厚度1.0~1.5cm为佳,出苗率达到90.0%以上,戴帽率在5.0%以下;棉花漂浮育苗当覆盖基质均为1.5cm时,播种深度在1.5~2.0cm棉苗出苗率和成苗率都在90.0%以上,棉苗戴帽率仅为1.0%。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马铃薯极早熟品种“东农303”脱毒种薯为试验材料,将种薯分成(20±5)g和(30±5)g两组,分别按5个密度进行种植(行距均为70cm,株距分别为12.5、15.0、17.5、20,0和22.5cm).试验结果表明,在哈尔滨的自然条件下,马铃薯块茎产量和单位面积块茎数目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单个块茎重量则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大种薯(30±5)g播种可以获得较高的块茎产量.在本试验中,种薯重量为(30±5)g、株12.5和15.0cm时,获得了较高的块茎产量和较多的块茎数.通过对植株地上部鲜重和叶面积指数变化的分析,表明高密度群体具有发育快、生长旺盛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水稻应用光合菌肥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合菌肥原液与水配成1:1的稀释液拌种,装塑料袋封口12h后播种。移栽前、返青前、抽穗前用120—150倍液各喷两次。秧苗百株干重增加1.4g;根增加0.96条;千粒重增加1.6g;产量增加48.8kg/667m^2。光合菌肥可作为生产无公害的绿色食品水稻的生物肥料。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秸秆覆盖对黑土区土壤水热及大豆生长状况的影响,以垦丰16为试验材料,基于大田试验,分别设置秸秆表面覆盖(T1),0~10 cm土层秸秆还田覆盖(T2),10~20 cm土层秸秆还田覆盖(T3)和无秸秆覆盖(CK)4种处理。通过测定大豆生育期内的耕作层土壤温度及含水率,以及大豆株高、茎粗和叶面积等生长指标,对比分析不同秸秆覆盖处理对土壤水热、大豆生长及产量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生育期初T1处理0~10 cm土层含水率明显高于T2及T3处理;在10~20 cm差异逐渐缩小,20~30 cm土层差异变大;秸秆覆盖会影响播种初期的出苗率,而在播种10 d后T1处理的出苗情况最好;T2处理的大豆株高、茎粗、LAI及产量表现最佳。通过统计学分析不同秸秆覆盖之间的差异,秸秆覆盖具有一定的阻碍热量传递的作用,有利于土壤含水率的提高,对大豆生长状况、光合特性及产量产生影响,0~10 cm土层秸秆还田覆盖为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