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三十年来小麦早熟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冬小麦的早熟品种中,存在着不同的发育类型,不同发育类型的早熟品种,早熟性的主要生育阶段不同。早熟性是复杂的遗传特性,除受控制春化与光照阶段发育快慢、时间长短的基因制约外,还受拔节到抽穗开花、抽穗开花到成熟这两大生育阶段的早熟的基因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三十年来小麦早熟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冬小麦的早熟品种中,存在着不同的发育类型,不同发育类型的早熟品种,早熟性的主要生育阶段不同。早熟性是个复杂的遗传特性,除受控制春化与光照阶段发育快慢、时间长短的基因制约外,还受拔节到抽穗开花、抽穗开花到成熟这两大生育阶段的早熟基因的控制。早熟性不一定是春性,春性不一定都早熟,拔节早抽穗开花不一定早,抽穗开花早成熟不一定早。早熟性状的表现,是遗传型与环境互作的结果,不同环境中早熟不一定一致。半冬性早熟模式,是克服贵州小麦早熟不高产的最有效模式。探明了当前实现这一模式的最佳组合类型,育成了这一模式的新品种(系)投入生产。  相似文献   

3.
油菜早熟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王必庆  王国槐 《作物研究》2009,23(5):336-338
根据油-稻-稻三熟制和油菜机械化生产的要求,对油菜早熟品种需求急迫。通过探讨油菜早熟性的选择依据、早熟性遗传、早熟相关基因及甘蓝型早熟油菜选育的方法等,综述了油菜早熟性的研究进展,并就油菜早熟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作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4.
小麦品种早熟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诸多研究表明:(1)温度和光周期是制约小麦抽穗和成熟的重要环境因子,它们通过Vrn基因和Ppd基因起作用,影响着穗分化的进程;(2)春化是冬性小麦品种抽穗结实的必经阶段,低温和短日照都可使春化完成,小麦不同发育阶段营养和生殖器官内激素的种类和水平有差异,茎尖玉米霉稀酮含量达到高峰标志着春化完成;(3)小麦早熟性遗传为部分显性,染色体上有控制抽穗期的主基因;(4)小麦早熟性决定于各个生育阶段的长短,  相似文献   

5.
6.
诸多研究表明:(1)温度和光周期是制约小麦抽穗和成熟的重要环境因子,它们通过Vrn基因和Ppd基因起作用,影响着穗分化的进程;(2)春化是冬性小麦品种抽穗结实的必经阶段,低温和短日照都可使春化完成,小麦不同发育阶段营养和生殖器官内激素的种类和水平有差异,茎尖玉米赤霉烯酮含量达到高峰标志着春化完成;(3)小麦早熟性遗传为部分显性,染色体上有控制抽穗期的主基因;(4)小麦早熟性决定于各个生育阶段的长短,但主要是在二棱前期和后期.早熟高产育种应在最小营养生长期短及分蘖性强以保证穗数的基础上,力抓抽穗早或灌浆速度快这两条途径,以达到产量三因素乘积最大.  相似文献   

7.
8.
韩永松 《作物研究》1989,3(1):11-13
早熟性是水稻遗传改良的一个重要方面。实现每亩日产量5~6公斤的超高产育种计划,不仅要把理想株型同旺盛的生理功能相结合,还要有特定遗传背景的早熟基因资源。 美国水稻早熟育种一般以Belle Patna和Blue Belle为早源;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大多以TKM6及由TKM6/T(N)后代选育的IR747B2—6为早源。我国矮杆早籼的早热性主要来源于南特号及其衍生品种(顾铭洪等,1986)。  相似文献   

9.
10.
11.
金优F6是江西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早籼优质恢复系F6与金23A测配选育而成。生产实践表明,该组合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食味好等特点。2002年2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2.
早稻产量动态集成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作物产量历史丰歉气象影响指数、作物气候适宜指数、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分别建立早稻产量动态预报方法,利用这3种方法分别对1996―2005年湖南早稻产量进行动态模拟预报,在分析预报误差的基础上,确定每种方法的预报权重,建立动态集成预报方法。拟合检验结果表明, 集成预报方法的丰歉趋势预报正确率、产量预报准确率都较任意单一预报方法稳定,且有一定程度提高。利用上述方法分别对2006―2008年湖南早稻产量进行预报检验,结果表明,除2006年的丰歉趋势预报因早稻收获阶段遭遇台风出现错误外,集成预报法的丰歉趋势预报正确率、产量预报准确率都较高,且好于任意单一预报方法,能够满足业务服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早籼米酒精发酵的液化条件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早籼米酒精发酵中原料淀粉水解为还原糖的液化条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液化条件对早籼米中淀粉转化为还原糖的转化率有较大影响。最佳的液化条件为:料水质量比为1∶3.5,液化酶加量为50 U/g米粉,粉碎度为100目。  相似文献   

14.
在黑龙江省北部黑河市,进行了9个早熟水稻品种比较试验研究。在对本年度气象因子分析基础上,通过对产量显著性分析和熟期综合分析,筛选出3个品种较适应当地气候,为当地水稻种植品种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高菜-早稻-晚稻"高产高效种植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经两年试验示范,“高菜-早稻-晚稻”种植模式能显著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提高粮食产量,是提高种植效益的经粮双丰收的高产高效模式。本文完善和总结了此模式的相应的高产高效配套技术,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机插早籼稻品种、播期、播种量、秧龄、栽插密度和施氮方式等关键技术试验研究,提出了浙江苍南机插早稻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即在选择中嘉早17、中早39、嘉育253等高产中熟品种的基础上,3月25至4月1日播种,播种量150~175 g/盘,秧龄控制在20 d左右,机插规格30.0 cm×12.4 cm(26.9万丛/hm2),施氮方式为基肥∶分蘖肥∶穗肥为5∶4∶1或4∶5∶1。  相似文献   

17.
利用湘中地区1980—2017年逐日气象资料,结合2007—2017年湘中地区双季早稻产量资料和3个水稻气象观测站的观测数据,采用M-K突变分析了湘中地区双季早稻播种适宜期调整,同时通过灰色关联法分析了双季早稻各生育期内农业气候因子对产量的影响,筛选出4个主要农业气候指标,并探索其适应性调整,最后利用气候指标适宜度评价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湘中地区1980—2017年春播期稳定通过10℃初日的突变点在1997年,湘中地区双季早稻的播期可由上世纪90年代制定的3下旬至4月上旬,提前至3月中旬至4月初,提前约7d;通过灰色关联法和多项式法确定影响双季早稻产量的主要农业气候指标及其阈值分别是:拔节至成熟期10℃以上积温≥1546.9℃、拔节至成熟期日照时数≥291.1h、秧田期10℃以上积温≥476.8℃和移栽至分蘖期平均气温≥19.8℃;最后气候指标适宜度评价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这些农业气候指标适宜应用到湘中地区双季早稻的实际生产中。本研究结果为湘中地区双季早稻气候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更新、产量预报和种植制度的调整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早稻不同栽培方式茎蘖成穗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早稻机插、抛秧与手插栽培的分蘖成穗规律,发现这3种栽培方式的分蘖利用均以第4、第5和第6叶位产生的分蘖为主;机插、抛秧和手插分蘖成穗率分别为80.0%、80.0%和95.8%,对产量贡献率分别为49.8%、46.6%和60.0%,说明机插栽培相比抛秧,其分蘖穗穗型较大,对产量贡献也大。  相似文献   

19.
东北杂交早粳稻在长江中游地区作双季早稻种植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个东北杂交早粳稻组合在长江中游地区(湖南)作双季早稻种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东北杂交早粳稻表现结实率较高、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较佳等优点,同时表现出丰产性一般、生育期较长、整精米率低等不足。提出在南方籼稻区籼改粳中,应选择耐高温能力强、米质性状对温度钝感、易脱粒的杂交粳稻组合或利用米质性状对温度钝感的热带粳稻、美国稻资源对国内现有杂交粳稻组合加以改良。  相似文献   

20.
利用返回式卫星的空间条件搭载水稻恢复系明恢63干种子,在海拔218~326km的高空飞行166.2h回收后种植,调查SP1、SP2代的性状表现,SP3代与其繁殖植的SP4代性状平均值的相关程度。结果表明:SP1代主要性状与CK差异不明显。SP2代群体的单株间9个主要农艺、经济性状变幅极差大,变异系数大,变异频率高;性状变异向有利和不利两个方向突变;部分性状的变异呈偏态分布,多向有利(增加)的方向发展;单株间出现早熟20d以上、大穗大粒等有利突变体。SP3代单株与其所繁殖SP4代的早熟、丰产的6个性状平均值,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已筛选出4个比CK早熟ll~2ld、丰产的新品系,可作为恢复系选择材料。因此,水稻干种子在空间条件下所产生的变异是可以稳定地遗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