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饲养商品猪的目的在于向市场提供猪肉产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偏向吃瘦肉多的猪肉。从国际市场看,参与竞争也必须提供瘦肉率高的产品,因此,饲养瘦肉型商品猪是取得养猪经济效益的途径。目前,一些养猪先进的国家,肉猪的胴体瘦肉率较高,多为55%-65%左右,而我国的肉猪胴体瘦肉率则为40%-50%,远不能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求。肉猪的胴体瘦肉率的高低,受多种因素制约,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才能提高肉猪的胴体瘦肉率,增加瘦肉的产量。1引入优良种猪  相似文献   

2.
饲养商品猪的目的在于向市场提供猪肉产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偏向吃瘦肉多的猪肉。从国际市场看,参与竞争也必须提供瘦肉率高的产品,因此,饲养瘦肉型商品猪是取得养猪经济效益的途径。目前,一些养猪先进的国家,肉猪的胴体瘦肉率较高,多为55%~65%左右,而我国的  相似文献   

3.
提高肉猪胴体瘦肉率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提高肉猪胴体瘦肉率势在必行.介绍了提高肉猪胴体瘦肉率应采取的几项综合措施,即必须要在选种时注重胴体瘦肉率的选择、开展杂交、控制营养水平、改变饲养方式、创造适宜的环境温度和适时屠宰等.  相似文献   

4.
1选择猪种时,应注意该品种的胴体瘦肉率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讲,胴体瘦肉率遗传力很高,所以,选择胴体瘦肉率高的品种作为种猪,可以显著提高商品肉猪的胴体瘦肉率。猪的品种不同,胴体瘦肉率也不同,从整体而言,国外猪种以及我国的培育猪种的胴体瘦肉率明显高于我国地方猪种,所以选择优良的瘦肉型品种,如杜洛克、汉普夏、大白猪、长白猪等作为种用,同时加强种猪胴体瘦肉率的选育,可以明显提高肉猪的胴体瘦肉率。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过分追求胴体瘦肉率会带来一定的负效应,主要是肉的品质和猪的繁殖力会明显下降。因此,在实际生…  相似文献   

5.
猪的胴体瘦肉率是肉猪生产的关键技术指标,其高低受着品种、杂交、营养、育肥、环境、出栏等众多因素的影响;采用合理的育种选择、营养调控、饲养方式和环境控制等措施来提高其胴体瘦肉率,在推动优质猪肉生产和提高养猪经济效益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畜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提高商品肉猪胴体瘦肉率,降低猪肉内脂肪和胆固醇含量成为畜牧兽医科研人员的重要课题.我国养猪业的历史悠久,猪的品种很多,有着丰富的资源,但是我国的地方品种脂肪含量高,如何改良这些品种,适应现代人民的需求呢?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谈一谈如何来提高商品肉猪胴体瘦肉率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养猪大国 ,商品肉猪数占世界总数的38% ,但肉猪的出栏率和商品率很低。 1 992年肉猪出栏率仅 95 .2 8% ,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 1 0 9.47% )1 3个百分点。我国肉猪出栏胴体平均体重 76kg,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 kg,平均胴体率也较低 ,不仅造成出口的肉猪数量少 ,而且由于脂肪含量高而降低了收入。因此 ,必须解决当前肉猪生产存在的问题 ,采取对应措施。我国养猪的生产方式有 3种 :集约化规模经营、专业户生产、农家养猪。从当前看 ,我国肉猪主要来源于千家万户。农家养猪仍是肉猪生产的主体。由于科学养猪在广大农村不能很好的普遍展开 ,因…  相似文献   

8.
发展瘦肉猪是当代养猪生产的总趋势,是提高猪产肉速度、数量、质量和饲料转肉能力等的中心环节。富阳县自1984年推广瘦肉猪以来,取得了较大成绩。瘦肉型良种公猪比例已达到80%以上,胴体瘦肉率50%以上商品肉猪占出栏数65%以上,但胴体瘦肉率55%以上猪不多,约占7%左右。影响瘦肉猪发展,存在以下问题: 一、购销价格和办法不利。收购办法,停留在出肉率定级毛重计价水平,不能体现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动物蛋白质的需求日益迫切,已由喜欢吃肥肉变为喜欢吃瘦肉了。为了满足人们对瘦肉的需要,努力提高猪胴体瘦肉率已是势在必行。目前,一些养猪先进的国家,猪胴体瘦肉率都比较高,多为55%-65%。我国猪胴体瘦肉率较低,只有40%-50%左右。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肉猪的要求已从脂肪型过渡到瘦肉型.近年来由于片面追求提高胴体瘦肉率从而产生肉质变劣的问题,这使生产者和消费者越来越重视猪种的胴体品质,不仅要求瘦肉型猪种具有较高的胴体瘦肉率,而且更要有较好的胴体品质.  相似文献   

11.
当前养猪生产中如何提高饲料利用率,瘦肉率和生长速度是饲养肉猪的主要目标,也是提高肉猪生产水平,增加肉猪饲养经济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正>优化商品肉猪的瘦肉率不仅会降低养猪生产的生产成本,而且还会影响其收入,因此是当今猪肉生产中的关键要素。连同本系列对提高商品肉猪的胴体重和母猪生产力的相关技术介绍,读者将有机会开发出新的方法,以优化猪场的产能。优化瘦肉率是我们提高猪肉生产能力的一个首要成功因素,同时也是利用最大化生产能力使整个生产系统利润最大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正>要优化商品肉猪产肉性能,则需要清楚地了解猪的胴体性能、母猪生产性能和瘦肉率。所有这些性能的改善对养猪生产的成本支出、收入和利润会产生巨大的影响。Konrad Broekman将在本文分享他有关提高屠宰率的相关知识,以帮助大家优化当今商品肉猪的屠宰率。1屠宰率是优化商品肉猪产肉性能的重要组成因素本文我们将介绍优化屠宰率,它是影响产肉性能这一指标的首要关键因素。产肉性能考虑的因素对养猪生产者、加工者和消费者都很重要,本文将向我们介绍,胴体重上  相似文献   

14.
1规模化猪场 猪场规模不同,管理措施的重点就会不同,规模化猪场养猪技术较强。我国目前先进的规模化猪场,生产线均实行均衡流水作业式的生产方式,采用先进饲养工艺和技术,其设计的生产性能参数一般选择为平均每头母猪年生产2.2窝,提供20头以上肉猪,母猪利用期平均为3年,年淘汰更新率30%左右。肉猪达90-100千克体重的日龄为161天左右,配种分娩率85%,胎均活产仔数10头,全期成活率90%以上。肉猪屠宰率75%,胴体瘦肉率65%。  相似文献   

15.
二元杂交商品猪胴体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00头二杂商品肉猪为研究对象,利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确定了影响二杂商品肉猪瘦肉率的主要胴体性状是眼肌面积、胴体长和平均背膘厚。3个性状对瘦肉率单独作用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509 1、0.057 1和0.055 0。此外,眼肌面积和平均背膘厚间的互作效应对瘦肉率产生的共同决定系数为0.201 5。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获得了估测二杂商品肉猪胴体瘦肉率的最优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在不同肥育阶段使用不同剂量的β-兴奋剂对肉猪肥育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①各试验组的饲料转化率均高于对照组,提高范围在14.50%~20.66%,但各试验组的日增重均低于对照组;②在相同使用阶段(60—90 kg)不同添加剂量的各试验组间,以每公斤饲料添加10 mgβ-兴奋剂为佳,猪胴体瘦肉率和饲料转化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9.09%和14.73%;③在相同添加剂量(25mg/kg)不同使用阶段的各试验组间,以在60—75kg阶段添加效果较佳,猪胴体瘦肉率比对照组提高8.37%。试验说明,在60—90kg阶段的肉猪饲料中,按每公斤10mg的剂量添加β-兴奋剂,可显著提高肉猪胴体瘦肉率和饲料转化率,但添加剂量过大则会抑制肉猪生长,降低胴体瘦肉率。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对580头猪(皖北猪)进行现场测定,测量性状为背膘厚度(P1)和背膘厚度(P2)。随机挑选120头,实测胴体瘦肉率。分别用这120头商品肉猪的实测胴体瘦肉率为依变量Y(%),P1,P2两个性状的不同组合为自变量,进行一元和二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实测瘦肉率与估测瘦肉率的相关系数R=0.9336,平均胴体瘦肉率为46.60%,平均胴体重为53.24 kg;胴体瘦肉率与P1,P2和胴体重呈负相关,相关值分别为-0.9282,-0.9187,-0.4063。  相似文献   

18.
提高商品肉猪瘦肉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是发展对外贸易的需要,也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需要,肉猪瘦肉率的高低,受多种因素制约,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提高肉猪的瘦肉率,增加瘦肉的产量。笔者根据自身从事近20年畜牧兽医工作的实践,就提高商品肉猪瘦肉率的途径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上接1999年第12期) 6 怎样提高商品猪瘦肉率 提高商品猪胴体瘦肉率,是当前工厂化养猪生产的重要课题,大致可以采取下列8项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猪肉品质,尤其是对肉猪瘦肉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随着养猪技术水平和相关理论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生产瘦肉型猪对降低饲养成本、提高效益的重要性。因此,提高肉猪瘦肉率的技术性措施就显得很重要。下面,就提高肉猪瘦肉率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