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麦丛矮病(又称坐坡病)是由灰飞虱传毒引起的小麦病毒病,近年来有回升蔓延的趋势。冬前和早春是灰飞虱传播小麦丛矮病毒的两个高峰期,而早春防治小麦丛矮病的重点是棉茬麦田和间作套种麦田。其主要防治措施为:  相似文献   

2.
韩学俭 《植物医生》1996,9(1):10-10
麦类丛矮病的症状及其防治(陕西省农科院植保所扬陵712100)韩学俭1、病害症状小麦、大麦都有发生。典型症状是分蘖增多纤细而病株严重矮化。叶部有绿黄相间的条纹,以小麦居多;大麦则在顶部叶片上产生黄绿色条纹或斑点,病株一般不能拔节抽穗。这种病毒病害,由...  相似文献   

3.
4.
浙江中部地区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流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水稻黑条矮缩病再次回升流行的发生规律、分布格局、介体昆虫灰飞虱的种群动态及其相互关系、病害与产量的关系。感病秧苗、大田前期介体灰飞虱密度以及本田期再侵染是本田病害流行的3个重要部分,但早、晚稻有所不同;秧田期介体密度与移栽时、移栽后病害程度,本田初前期介体密度与抽穗期病害程度,株发病率与丛病率,病害程度与最终产量均有显著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水稻黑条矮缩病暴发流行原因分析——以河南开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黑条矮缩病最早于1963年在浙江省余姚的早稻上发现,1964-1966年在浙江、江苏和上海等地流行或局部危害,1967年后华东地区发病迅速减轻,20世纪70年代在浙江病区难以找到病株,但1991-2002年浙江杂交稻区水稻黑条矮缩病又再次流行成灾,随后发病面积下降。2006年以来在江苏、浙江、山东等稻区大面积发生,并迅速上升为当地水稻主要病害之一,给水稻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013-2014年,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河南沿黄部分稻区严重发生。本文从稻-麦连作的耕作制度,介体灰飞虱的越冬基数大、带毒率高,田间毒源丰富、易感水稻品种多,介体灰飞虱发生高峰与秧苗敏感期高度重合等方面,分析了水稻黑条矮缩病间歇性暴发流行的原因,以期为该病科学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研究表明,水稻播种时间不同直接影响田间灰飞虱发生量及黑条矮缩病发病率。苗期灰飞虱虫量的高低与黑条矮缩病发病率呈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在浙江嘉兴,水稻在5月上、中旬及以前播种的田块灰飞虱发生量较大,黑条矮缩病的为害也较严重,而播种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的田块为害明显减轻。通过水稻播种期的调整能有效减少传毒介体灰飞虱的发生与传毒,从而达到控制田间黑条矮缩病发生为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规律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室内对水稻不同品种、不同生育期接种带毒灰稻虱成虫 ,观察其传毒发病过程和调查田间自然发病结果表明 ,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早、晚稻不同品种上的抗性表现和在不同生育期的感染敏感性有差异。分析了秧苗期与本田期的侵染机率 ,提出了秧苗期是水稻黑条矮缩病治虫防病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8.
小麦丛矮病病原分子生物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9年4月,从河北邯郸、邢台、保定麦田采集表现小麦丛矮病症状的植株,经室内人工饲养的无毒灰飞虱饲食传毒,可致健康小麦表现叶脉间褪绿,矮化,分蘖增多,整株黄化等典型丛矮病症状。根据已报道的小麦丛矮病毒(Wheat rosette stunt virus,WRSV)各基因片段和北方禾谷花叶病毒(Northern cereal mosaic virus,NCMV)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利用反转录PCR (RT-PCR)方法,在上述3个标样中均检测到了NCMV,而未检测到WRSV。用RT-PCR扩增到NCMV全基因组序列,长度为13221nt,具有9个开放读框。核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该序列与日本报道的NCMV有93%的同源性;推导氨基酸序列与日本报道的NCMV有99%同源性;但核酸和氨基酸序列与WRSV无明显同源性。上述结果表明,从河北省小麦丛矮病株中检测到的病原是NCMV,首次通过分子生物学研究检测到中国小麦上感染有NCMV。  相似文献   

9.
秧田灰飞虱简化防治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与水稻秧田期全程药控相比,秧田灰飞虱简化防治,对控制水稻黑条矮缩病同样具有较好的效果;在水稻黑条矮缩病中等以下流行年份,灰飞虱简化防治技术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赵琨 《植物保护》1988,14(5):12-14
1979年以来,水稻条纹叶枯病逐年加重,1980—1983年,作者对该病的传毒媒介灰飞虱进行了带毒率测定。结果,流行3年的重病区草海农场,带毒率50.9—89.4%;流行2年的轻病区栋川则为42.0—57.5%。另,雌虫带毒率平均为27.6%,雄虫为72.4%;成虫带毒率为65.6%,若虫为43%。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春小麦赤霉病流行的预测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作者应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和逐步回归等方法,统计分析了1959年以来黑龙江省八五四农场设置的病圃所积累的23年的田间赤霉病病情资源与各种气象因子的关系。明确了当地小麦赤霉病流行强度变化主要受小麦抽穗扬花期的平均相对温度、降雨日数、日照时数3项气象因子所左右。据此建立了小麦赤霉病流行预测模型,模型的回检及实测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较准确地反映了当地小麦赤霉病的流行规律,可用于赤霉病流行强度的预测。  相似文献   

12.
小麦纹枯病流行预测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作者根据小麦纹枯病在冬麦区发生具有明显阶段性的特点,利用1984~1993年连续10年在纹枯病常发区山东省文登市的多品种、多地点的病情系统调查数据,采取统计学和流行学相结合的方法,组建了具有预测秋苗冬前发病率和返青后生长期病情指数的回归模型。并通过对小麦纹枯病普遍率和病情指数相关性的研究,将二阶段的模型耦联,完成对小麦整个生长期的病害流行动态全过程的预测。  相似文献   

13.
 小麦丛矮病毒检测技术的研究对研究小麦丛矮病的发生规律以及测报等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半干旱地区春旱对春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春旱使春小麦营养生长滞后,提前进入生殖生长,抽穗率降低,退化小穗的比例增加,造成大幅度减产。从春小麦的水分生态位适宜度看,五月上、中旬为水分伤害的第一个阈值点,五月下旬至六月初为水分伤害的第二个阈值点。后者是常住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湖北小麦白粉病常发区——鄂北麦区进行的2a观察试验表明:防治小麦白粉病的基础工作是播种期用粉锈宁拌种。轻病年1次拌种即可控病增产;中等发病年,须在拌种基础上,后期再进行粉锈宁喷雾防治1次,遗漏拌种田也可在孕穗期喷雾防治1次补救;重发病年,除拌种田须后期喷雾防治1次外,未拌种田应在孕穗期和扬花期连续进行2次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16.
华北冬小麦条锈病流行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小麦条锈病(Puccinia glumarum Erik.et Henn.)是我国冬小麦区小麦最主要的病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1950的年曾在全国范围内大流行,据估计损失约在一百三十亿斤左右。  相似文献   

17.
河南小麦白粉病逐年春季流行时间动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80-1997年对河南小麦白粉病春季流行的时间动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逐年春季流行程度波动较大,中度以上流行年份有9年,但流行程度之间没有明显的周期性。(2)逐年春季流行的时间动态有明显差异,特大流行年份白粉病发病特早,指数增长期和逻辑斯蒂期比其它年份长30d以上,表观侵染速率达0.16以上;大流行年和中度流行年份的始发期相同,表观侵染速率前者达0.16,后者只有0.12-0.14;轻度流行年始发期晚,指数增长期和逻辑斯蒂期短,表观侵染速率低,导致最终病情指数低。(3)小麦越冬返青期的降水量、雨日、水份积分指数、相对湿度对白粉病的始发期有显著影响,但白粉病的最终流行程度主要取决于小麦拔节孕穗期的水份积分指数、温雨系数、降水量、雨日和温度。  相似文献   

18.
我国小麦条锈菌生理专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根据大量的鉴定结果,进一步证明德国的小麦条锈菌鉴别寄主,除个别品种外,不能反映我国条锈菌交异的实际情况;为此,选出了比较适合我国情况的一套鉴别寄主,它们是:Trigo Eureka F.G.S.、Fulhard、Strubes Dickkopf、保加利亚春麦 Lutescens128、碧蚂1号、西北丰收、西北54号、玉皮、甘肃96号。应用所选出的鉴别寄主、四年来共分析了325个标样,它们可划分为10个不同的生理小种,定名为条中1号到10号。条中1号的出现频率最高、分布最广,它能侵染碧蚂1号、西北54号、西北丰收、农大183、石家407等品种及含有3037血统的许多品系。近年来碧蚂1号抗锈性退化即系由于该小种的猖獗。条中8号出现频率仅次于1号,它的特点是对玉皮、甘肃96号有很强致病力。条中2号出现频率虽很低,但它能侵染重要推广品种西农6028。条中3号对碧蚂1号、石家庄407、玉皮、西农6028都没有致病力,这一小种1957年出现频率很高(37.3%),但以后几年未再鉴定到;作者等推测它可能是条中1号取得优势以前的一个主要小种。已经获得的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小麦抗条锈病育种工作应以条中1号、2号和8号三个小种作为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19.
春麦田除草剂的应用与杂草群落演替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作者采用定点定位试验,对春麦田除草剂应用与杂草群落演替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杂草群落多样性麦田,小麦连作并分别连续5年施用同一种除草剂,原杂草群落中占优势的靶标杂草得以控制,而非靶标杂草和抗、耐药性杂草因失去竞争和制约对象而猖獗发展,发生量较原来增加几倍至几十倍,并形成优势种群,对小麦造成新的更严重的危害。一种除草剂在同田块连续施用4年,由于杂草群落演替,抗、耐药杂草兴起,除草效果显著下降而失去其使用意义。作者提出除草剂配套使用、轮用、混用等措施,并配合以合理的轮作制度,以减轻杂草群落长期受到单一的定向选择性压力。  相似文献   

20.
供试新农药均为三唑类杀菌剂。试验和示范结果表明,保丰宁和粉锈铜与生产上已经推广的粉锈宁在用量相同情况下,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和增产效果相近;植保宁的防效稍差,但大面积示范结果与粉锈宁无显著差异。温室和田间试验表明,三唑醇比粉锈宁等药剂用量减少一半,防效相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