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稞萤叶甲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青稞萤叶甲(Geinula antennata Chen)是川西北青稞、小麦的主要害虫。幼虫蛀食嫩茎,可转株为害,造成田间大量枯心,严重影粮食产量。为了弄清该虫的分布、为害、生活史、生活习性,探索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于1975、1978-1980、1984-1987年开展了系统饲养观察,田间调查、防治试验、示范研究。  相似文献   

2.
蓼光胸萤叶甲食性窄,繁殖力强,是以虫除草的昆虫资源。贵州省都匀地区一年发生4代,以成虫在枯枝落叶下或越冬植物基部过冬,翌年5月上旬产卵。幼虫3龄,取食叶肉。末龄幼虫在寄主叶背和枝茎上化蛹。成虫有假死性,取食叶片。卵产于叶背。易于人工饲养,可以进行大量繁殖和移虫。  相似文献   

3.
双沟黑斑叶甲是1985年在江苏东台沿海垦区发现食害留兰香及薄荷茎叶的新害虫。经1986年以来对其进行观察研究,确认该虫1a发生1代,以成虫越夏,以卵和成虫越冬。在温度14~17℃或土壤含水量40%以上时幼虫活动频繁,取食较多。防治措施主要是适时深耕、轮作换茬,必要时在2~3龄幼虫高峰期施用敌百虫和安绿宝等农药  相似文献   

4.
椰心叶甲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椰心叶甲的生物学特性、检疫及对其化学、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加强植物检疫是控制其传播的有效手段,综合防治才能控制椰心叶甲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龙眼长跗萤叶甲的发生为害情况调查及其防治“龙眼长跗萤叶甲”(暂定中名)MonoleptaOccilanisGressittetkimoto属鞘翅目叶甲科萤叶甲亚科萤叶甲属。近年在我区盛产龙眼的西南部几个县,较为普遍发生为害,龙眼枝梢被害后不能萌新芽;...  相似文献   

6.
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饲养观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丹参旋心异跗萤叶甲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虫在陕西山阳1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内越冬。越冬卵于翌年5月底开始孵化,6月底开始化蛹。成虫始见于7月中、下旬,发生盛期为8月上旬至下旬,8月上旬开始产卵越冬。卵、幼虫、蛹及成虫的平均发育历期分别为278.6、48.5、6.4 d及22.9 d。同时,对其产卵行为、交配行为、活动规律及取食为害进行了初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长腿食根叶甲曾经是贵州省低产稻田的主要根部害虫,近年来该虫在凯里市及贵州省多个稻区均有发生,且发生面积逐年扩大。长腿食根叶甲一旦暴发成灾,对水稻和多种水生经济作物造成严重的损失。介绍该虫的分布、为害、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李国钰 《植物医生》1997,10(5):33-34
绿翅短鞘萤叶甲的发生危害及防治初步研究李国钰(四川省甘孜州农科所康定626000)一、分布与危害短鞘萤叶甲(GeinulajacobsoniOgloblin)是四川白玉县麦类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海拔3150~4000米的一季麦作区内均有分布。以幼虫...  相似文献   

9.
通过田间观察及气象因子分析,龙眼长跗萤叶甲成虫的发生与龙眼抽梢时间密切相关,而与温湿度无密切关系。该虫在广西南宁一年出现两个高峰期:3月下旬至4月中旬,6月下旬至9月下旬。室内外药剂筛选结果表明,90%晶体敌百虫、80%敌敌畏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10%氯氰菊酯乳油、20%速灭杀丁乳油、48%乐斯本对龙眼长跗萤叶甲成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丽斑脊甲的形态特征,寄主范围,及其生物学特性和生活史,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