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分析总结了多年的实践和经验,提出以技术措施改善土壤本身的内部环境,以工程措施和生态措施改善土壤的外部环境,从而全面提高旱地土壤的肥力。  相似文献   

3.
免耕覆盖对旱地土壤肥力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5a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旱作条件下,免耕覆盖土壤0~15cm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高于常规耕作土壤,15~30cm土层,两种耕作方式相差不大或规律相反;免耕覆盖的土壤0~5cm的矿质氮和速效磷含量呈高于常规耕作处理的趋势,表层以下正好相反.长期实行免耕覆盖有使土壤养分在表层富集的现象.采用免耕覆盖措施的初期小麦产量明显低于常规耕作,几年后二者产量逐渐趋于相当.免耕覆盖是旱地具有节能高产潜力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玉米连作与长期施肥效应研究Ⅱ.连续施肥对玉米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吴硕(辽宁省农科院栽培所)本文系《玉米连作与长期施肥效应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关研究试材和试验方法同《玉米连作与长期施肥效应研究Ⅰ.增产效果与肥效分析》(见《辽宁农业科学》1996年第...  相似文献   

5.
6.
有机肥培肥措施对旱地土壤肥力和高粱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旱地高粱作物上连续3年定点实施不同有机肥施用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有机肥均能培肥旱地土壤,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以农家肥配合豆科绿肥翻压(处理C)土壤理化性状变化最明显,不施肥处理养分含量均呈下降趋势.3年高粱平均产量以处理E(施用商品有机肥)增产最显著;处理B、C、D有机肥还田总量不变,但高粱产量还是有明显差异.不施肥处理高粱产量逐年递减.说明,土壤养分资源是有限的,必须及时培肥.  相似文献   

7.
为了持续土地管理、保护大气、持续山地发展以及有效防止森林砍伐和荒漠化作用,土壤管理这一问题已显著地摆在21世纪议程之首。虽然在热带土壤的管理上已取得了很大进展,然而传统的土壤肥力改良的措施是通过投入肥料来克服土壤限制以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针对21世纪议程提出的土壤管理问题,一个新的战略已经形成。它更多地依靠生物作用,通过使种质适应土壤不利条件,增强土壤生物活性以及优化养分循环来尽可能地减少外部肥料  相似文献   

8.
研究结果表明,三熟制比两熟制、新三熟比老三熟的增产原因之一是新三熟在干物质积累动态,全年叶面积指数变化以及田间不同层次结构分布特性等方面均优于优三熟及两熟制,特别以春马铃薯/春玉米/夏甘薯和冬小麦/春玉米/夏甘薯表现更为突出,冬小麦/春大豆/夏甘是逊于前两者,但仍比老三熟及两熟制好。说明,提高复种指数,选出几种高光效作物进行间作套种,有利于在全年形成互补结构,这是实现旱地全年高产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
提高旱地甘蔗氮肥利用率的施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施用适量氮肥及配施磷钾肥条件下,用差数法测得旱地甘蔗尿素N当季利用率为36.6%,增产率为47.2%,每公斤N增产蔗茎82.6kg。单质氮、磷、钾肥料经加工造粒制成包膜专用肥料,其尿素N当季利用率为43.4%,比单施尿素的利用率提高14.1个百分点,尿素综合肥效提高68.2%;与施用单质氮、磷、钾肥料相比,尿素N利用率提高6.8个百分点,尿素综合肥效  相似文献   

10.
针对旱地地膜谷子生长后期脱肥早衰的问题,研究了配方施肥对地膜谷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旱地地膜谷子配方施肥比不施肥区增产73.80-1.5130kg 667m2,增产82.55%-16924%;经济最佳施肥量为每667m2施钝N5.70kg,P2O5 4.60kg,K2O5kg。  相似文献   

11.
12.
为探索桃园生草对桃园土壤和桃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清耕处理为对照,进行了桃园不同生草方式比较试验。对桃园土壤养分含量、桃产量及果实品质等指标进行比较表明,桃园行间种植毛叶苕子、行间自然生草均可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也均能提高桃单果重,进而提高桃产量,但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Vc含量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在定西市唐家堡试验站进行的为期2年的旱作冬小麦单作田间试验,研究优化施肥、秸秆还田、免耕、膜上覆土、全膜垄沟种植和砂田等措施对作物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以及收获后土壤硝态氮残留,夏闲期残留硝态氮淋溶的影响.结果表明:底肥和追肥分段施用的优化施肥模式较不施肥和农户传统施肥模式可以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和施肥效果(P0.05),不施肥模式下产量仅能达到其他施肥处理水平的46%~92%,且收获指数最低;优化施肥结合全膜垄沟和砂田栽培模式增产效果最明显,分别比农户传统施肥模式增产43.4%和41.4%,水分利用效率提高56.9%和46.1%.全膜垄沟和砂田的栽培模式可提高小麦拔节期土壤水分,促进小麦对土壤氮素吸收,在小麦休闲期,全膜垄沟和砂田模式0~100cm土层累积的硝态氮分别增加了83.2和86.2kg/hm2,能够提供下季小麦吸收利用,避免土壤残留硝态氮向下层淋溶,从而实现高产稳产.全膜垄沟种植模式和砂田模式可以更好地提高冬小麦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降低了氮素在土壤中的残留,并且避免了土壤中的硝态氮的向深层淋溶.  相似文献   

14.
15.
耕地土壤肥力质量和施肥对稻麦产量的贡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技服务》2016,(12):68-69
以2010年苏州市15个稻麦轮作省级耕地质量监测点当年无肥区和常规施肥区稻麦作物产量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耕地土壤肥力质量和施肥对稻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10年苏州全市各稻麦轮作监测点的耕地土壤肥力质量对小麦产量的平均贡献率为49%;耕地土壤肥力质量对水稻产量的平均贡献率为60%。而施肥对小麦产量的平均贡献率为51%,而施肥对水稻产量的平均贡献率为40%。经综合计算得到2010年度土壤肥力质量对稻麦两季总产量贡献率为56%,施肥对稻麦两季总产量贡献率为44%。  相似文献   

16.
有机肥对提高旱地作物利用土壤水分的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干旱半干旱耕地施用有机肥可提高作物抗旱能力,有机肥与氮、磷、钾配合施用,可提高化肥利用率,增加产量。不同处理对作物的分蘖、株高、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亩产量均有一定的影响。在有机养分量相近时,可实现产量的最大值。有机肥可提高土壤有机无机复合量,但复合度下降,在有机无机配合施用时复合度明显增高,产量也大幅度增如。明确了决定土壤肥力的是土壤有机质和有机无机复合度两个指标。  相似文献   

17.
黄竹叶片营养与土壤肥力及产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科学合理施肥及集约经营管理黄竹林提供参考,对赣县大田乡不同配方施肥黄竹林的叶片养分含量与土壤肥力及产量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可明显提高竹林土壤的供肥能力,快速补充竹叶养分,增加竹林产量,而不同配方肥中又以矿渣肥2效果最好。影响竹叶N素含量的主要肥力因子及其影响顺序为:全N>速效N>有机质>全P。影响竹叶P素含量的肥力因子及其影响顺序为:速效K>全N>速效P>全K。影响竹叶中K含量的肥力因子及其影响顺序为:全N>全P>全K>速效N。黄竹竹叶N元素含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黄竹竹叶中N元素含量的临界值为20.46 g/kg,最适值为22.94 g/kg,可用于黄竹营养诊断。  相似文献   

18.
自2009年以来,苍南县在标准农田质量提升试点项目区的冬闲田上连续种植绿肥紫云英,鲜草翻压还田。经5a的紫云英连续还田,项目区地力提升明显,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27.6%,有效磷提高228%,速效钾提高128.6%,阳离子交换量提高23.8%,pH值变化不大;绿肥田后茬早晚稻化肥用量减幅大,其中早稻氮肥可以减少2/5,磷肥可以减少1/3,钾肥可以减少2/3;晚稻氮肥可以减少1/5,磷肥可以减少1/4,钾肥可以减少1/4。  相似文献   

19.
按0~20cm、0~30cm、0~40cm、0~50cm、0~60cm深度采集果园土壤,分析其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和pH值等理化性状,认为比照大田土壤,最能反映果园土壤肥力状况的采样深度为0~30cm或0~40cm,为果园土壤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统计学的方法,研究了湖北省主要农区近30年来耕地土壤肥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土壤酸化明显,土壤有机质、速效钾下降,土壤速效磷、碱解氮增加,尤其土壤速效磷显著增加。同时,提出了合理利用耕地、保护土壤肥力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