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和回归分析法对 2022 年参加全国谷子品种区域适应性联合鉴定试验(华北夏谷区组)的19 个谷子品种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筛选更适宜华北夏谷地区种植的谷子新品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单穗重与穗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并均与穗粗、穗长呈极显著正相关,产量与单穗重、穗粒重呈显著正相关。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分析表明中杂谷 72、中杂谷 76、K175-2H、郑 18H1260、冀研谷 3 号均表现较好,适宜在华北夏谷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适宜华北夏谷区种植的优质谷子品种,对 2021 年参加全国谷子品种区域适应性联合鉴定(华北夏谷区组)试验的 22 个谷子品种的 13 个农艺性状进行分析评价,利用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和回归分析法对 22 个品种进行丰产、稳产及适应性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抽穗期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穗粗和穗粒重呈显著正相关。高产、稳产及适应性综合分析表明中杂谷 34、中杂谷 36、豫谷 36、张杂谷 26 号、中杂谷 55 和豫谷 42 同时具备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等特性,适宜在华北夏谷区推广。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8个引进谷子品种(系)进行2年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种植的谷子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引进谷子品种(系)中张杂谷13号、吨谷1号、清香谷子和安6178与对照豫谷18号相比在适应性、丰产性等方面表现较突出,可作为本地区优选谷子品种。  相似文献   

4.
采用Eberhart模式和方法分析了1988-1989年山西省中部地区旱地组区试中6个小麦,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结果表明,地点效应是影响小麦丰产性和稳产性的主要因素。各参试品种的丰产性存在相当大的差异,高产品种也是适应性强的稳产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没有相关性。晋麦34号(84-16r)是个丰产性好、适应广的稳产品种,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承单813是承德市农林科学院育成的中晚熟玉米新品种,2017年通过河北省春播中熟组审定(冀审玉20170100号),2018年通过国家东北中熟区审定(国审玉20180207号),2020年通过国家西北春玉米区审定(国审玉20200017号)。为明确玉米品种承单813的优势推广区域,以河北省春玉米组、国家东北中熟春玉米组、国家西北春玉米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汇总数据及多年多点的推广示范数据为材料,采用不同分析方法对玉米品种承单813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抗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国审玉米品种承单813是一个适应性广、丰产性较好、稳定性突出的中晚熟玉米品种。适合在玉米高产种植水平区域优势明显的东华北春玉米区和西北春玉米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6.
陶秀明  陶渠民 《种子》1994,(6):63-64
对早籼优质品种多点试验的结果进行了同质性测定,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及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测定,分析了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结果表明,中优早2号,浙辐37的丰产性较好、稳产性中等,适宜一般地区较大面积示范种植。中优早3号、早籼903丰产性较好,稳产性较差,适宜在环境条件较优、栽培管理水平较好的地区示范种植。浙辐218、浙908产量水平一般,但稳产性好,可在栽培条件偏差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对早籼优质米品种多点试验的结果进行了同质性测定、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及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测定,分析了品种的丰产性和穗产性。结果表明,中优早2号、浙辐37的丰产性较好、稳产性中等,适宜一般地区较大面积示范种植。中优早3号、早籼903丰产性较好、稳产性较差,适宜在环境条件较优、栽培管理水平较好的地区示范种植。浙辐218、浙908产量水平一般、但稳产性好,可在栽培条件偏差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杂交油菜新品种丰产性及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996-1998年的区域试验结果分析表明:黔杂93114(黔油11号)丰产性好,适宜在我省大部分地区种植,在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的好的地方种植,产量潜力更大;9407(贵杂3号)丰产性好,适宜在我省大部分地区种植;黔杂9601丰产性较好,适宜在条件较好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采用DPS处理系统对贵州省2010年水稻区试迟熟组D组的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天优华占(V1)和成丰A/R 894(V7)产量较高,同时具有良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适宜在贵州各个地区种植,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丰优185(V 2)、中浙优1号(V4)、两优T16(V 11)和宜香优20(V 12)具有较好的丰产性、稳产性以及适应性,适宜在贵州省部分地区推广,其他品种不具备大面积推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北京延庆山区半山区正在大力发展以谷子为主的杂粮生产,以加大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取得较好成绩。下面具体介绍延庆山区半山区谷子高产栽培技术,以飨读者。一、品种选种根据北京延庆地区种植习惯,选用抗倒伏、抗逆性强,丰产性、商品性和营养性均好的优良谷子品种。在山区,可以选择植株较矮的品种,如中谷1号、中谷2号、豫谷18号等,其株高平均1米左右;平原有浇水条件的地区,可以选择植株稍高的品种,如大青谷、辽谷、张杂谷5号等,其增产潜力较大,但需要加大有机肥用量;在景观浏览园区,可选用彩色谷子进行搭配种植,如黑珍珠、红谷1号、  相似文献   

11.
选用15个大粒花生品种和6个中粒花生品种,于2009至2010年在京郊4个花生产区对其农艺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粒花生品种的产量高于中粒花生品种,大粒花生濮科花9519产量最高(3697.5kg/hm2),产量在3600kg/hm2以上的品种有8个。中粒花生品种河北1号(冀花4号)的产量最高,为3421.5kg/hm2。大粒花生品种中的濮科花9519、花育25号、豫花9327、河北2号和中粒花生中的河北1号(冀花4号)、花育26、花育20号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宜在北京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一年两点随机区组设计对15个加工型甘薯品种进行引种筛选试验,综合分析植株生长、丰产性、稳产性,筛选出产量潜力高、适应性强的品种。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生物学特征、农艺性状、结薯特性、丰产性、稳产性存在明显差异,15个品种综合评价初步可分为好、较好、一般、较差、不好5类,商薯19、豫薯13综合评价好分别适宜在思南、玉屏推广种植,综合评价较好的黔薯11号、黔薯1号、黔薯2号比较适宜在玉屏县田坪镇生态条件下推广种植,综合评价较差甚至不好的豫薯9号、西成薯007、渝薯17、鄂薯6号等品种可淘汰。  相似文献   

13.
大豆新品种豫豆二号是用“郑7104×滑县大绿豆”进行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具有丰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广、抗病性强、耐肥、抗倒和对光温反应迟钝的特点.在河南省以及相邻地区种植,生育期100—105天,麦田套种和夏播皆可.本文利用一年多点和多年多点试验资料,通过方差分析、模糊数学评判等综合评价了豫豆二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和抗病、抗倒性能,进一步探讨了豫豆二号高产的生物学特性和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开农41号花生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2年、2003年河南省夏播花生区域试验结果,通过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分别时开农41号和对照豫花6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开农41号是一个丰产、稳产、适应性强的品种.  相似文献   

15.
优质水稻新品种新稻11号的丰产稳产性及产量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稻 11号 (新稻 97254)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用品质特优、抗病性好的日本品种黄金增为母本,与分蘖力强、高产优质、遗传基础丰富的本地当家品种豫粳 6号 (新稻 90247)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2000- 2001年参加河南省粳稻区域试验, 2002年参加河南省粳稻生产示范, 2003年 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开始在河南省沿黄稻区推广.为进一步挖掘新稻 11号的增产潜力,探讨其高产栽培途径,加速其推广种植,对该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及产量结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对铜仁地区引进的12个红薯新品种进行一年多点区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品种间产量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波选-15、薯7-12,紫薯1号3个品种增产较高,丰产性较好;铜薯224和豫薯抗病一号稳定性好;初步评价得出以波选-15、薯7-12的丰产性稳产性较高,适宜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7.
张杂谷品种在白银市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伏艳春 《中国种业》2018,(10):51-55
2016年从张家口市农科院引进适宜西北早熟区种植的张杂谷系列品种,在白银不同生态区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除张杂谷10号在高海拔旱山区不能正常成熟外,其余品种表现出较好的生态适应性。通过对物候期、生物性状、产量表现等综合性状进行分析比较,优选出适宜白银市海拔1700m以下灌川区推广种植的张杂谷5号和海拔1900m以下旱山区地膜条件下推广种植的张杂谷12号,为张杂谷品种在白银市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适宜在豫西地区环境条件下推广的最优花生品种,给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选择在往年试验中表现突出的品种,采取随机区组、3次重复的试验方法进行了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荚果、果仁产量高低趋势基本一致,果仁产量比参试品种平均产量增产超过5%以上的有‘豫花9326’、‘漯花4087’、‘濮花9519’、‘豫花15’、‘秋乐177’、‘豫花9719’、‘商花6号’,果仁产量比参试品种平均产量减产超过5%以上的有‘白沙1016’、‘远杂9102’、‘商花5号’,其余品种介于二者之间,依据各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抗性等经济性状进行了综合评定,筛选出目前在豫西地区春花生田中最佳的种植品种为‘豫花9326’、‘漯花4087’、‘濮花9519’、‘豫花15’、‘商花6号’。  相似文献   

19.
以甘肃省鲜食糯玉米区域试验资料为基础,对陇糯1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及蒸煮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陇糯1号是一个适应性广,丰产、稳产性好,口感极佳的鲜食糯玉米新杂交种,在甘肃省推广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20.
付梅  李云  王承星  袁雪娇  冯文豪 《种子》2019,(7):126-130
采用1年2点随机区组设计对15个甘薯品种进行引种筛选试验,综合分析植株生长、丰产性、稳产性,筛选出产量潜力高、适应性强的品种。结果表明,15个品种特征特性差异明显,15个品种萌芽性中等以上,比紫云红心薯(对照)极显著增产的有龙薯9号、苏薯14、黔薯8号、黔薯5号、苏薯16,且大、中薯产量高,较对照增产显著。龙薯9号、黔薯8号、黔薯5号适宜在凯里地区种植,苏薯16适宜在习水地区种植,苏薯14的稳定性较好,可在两地种植。鲜食品种推广还应兼顾食味品质和商品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