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沙打旺根腐病菌致病力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分离自不同地区的沙打旺根腐病菌19个菌株的致病力测定得知:不同种的根腐病菌对沙打旺的致病力不同,尖孢镰刀菌的致病力较强,茄病镰刀菌次之,串珠镰刀菌的致病力最弱;同种根腐病菌的不同菌株其致病力也有一定差异,证明沙打旺根腐病菌存在着致病力的分化.菌株的致病力与地区分布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2.
根据禽流感致病力的不同,可分为非致病力禽流感(NPAI)、低致病力禽流感(LPAI)和高致病力禽流感(HPAI)3种.在我国,高致病性禽流感以H5N1亚型为代表,低致病性禽流感以H9N2亚型为主型.  相似文献   

3.
猪链球菌2型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猪链球菌2型(SS2)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可引起脑膜炎、败血症等疾病。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对致病因子和致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SS2的致病因子主要包括荚膜多糖、溶菌酶释放蛋白、细胞外因子和溶血素等,其致病机制涉及黏附机制、侵袭机制及感染途径等。  相似文献   

4.
仔猪水肿病的发生,既有其病原及致病机理上的核心病因,又有围绕着核心病因起作用的多种致病诱因。采取行之有效的综合预防措施,防控所能控制的多种外围致病诱因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黄斌 《蜜蜂杂志》2018,(11):26-28
主要阐述蜂病及引起蜂病的主要致病因子: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以及致病因子引起的一些蜜蜂常见病,最后总结防治蜜蜂病害必主要针对引起病害的致病因子对症下药,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由分枝杆菌引起的临床感染越来越多见,致病与非致病性的分枝杆菌不断地从临床材料中被分离出来。因为这些菌大部分对人鼠都有致病力,所以有必要对这些菌株,特别是对可培养的致病分枝杆菌的分类学、致病力、抵抗力等进行研究。由于分枝杆菌是细菌学中近年来才得到迅速发展的年轻分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分离自典型大肠杆菌病变和粪便的45株E.Coli通过4日龄雏鸡人工感染试验建立了大肠杆菌病的人工感染模型,并对菌株的致病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4日龄雏鸡颈部皮下接种0.2ml菌液,接种后,前65h内雏鸡死亡率≥60%的菌株为强致病力菌株;死亡率<60%,或出现典型大肠杆菌病变为中等致病力菌株;试验期不引起雏鸡死亡也无病变者为无致病力大肠杆菌。试验的13株分离自粪便的苗株,2株为中等致病力,11株为无致病力;32株分离自典型病变的菌,9株为强致病力菌,15株为中等致病力,8株为无致病力。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从鸡泄殖腔取样,分离大肠杆菌菌株,进行生化鉴定。结果显示34株菌株符合大肠杆菌的培养特性。将分离得到的34株大肠杆菌与购买的4株鸡大肠杆菌分别接种鸡胚,对致病力进行分析。结果采用数据处理软件SPSS分析90%置信区间,其中19株为致病力较强菌株(致死率大于上限38.4%),16株为致病力较弱或无致病力菌株(致死率小于下限25.1%),3株为中等致病力菌株(致死率在上限和下限之间)。通过套式PCR对38株菌的iss基因进行检测,阳性率为100%。结果表明,iss基因(increased serum survival gene)在鸡大肠杆菌中广泛存在,38株鸡大肠杆菌均有iss基因,但致病力大小不同,故推测致病力大小可能与iss基因的存在无关。  相似文献   

9.
猪链球菌是一种人兽共患病病原,能够引发人脑膜炎和中毒性休克,甚至死亡。随着人感染猪链球菌的病例增多,并出现小范围暴发趋势,人们对猪链球菌致病机制的重视度明显增加。通过近几年的研究,大量毒力因子被检测出来,部分毒力因子已明确被证实参与猪链球菌感染与发病过程。论文主要论述猪链球菌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介绍参与猪链球菌定植、传播、致病过程的毒力因子,并重点讨论了相关毒力因子在对应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尝试将毒力因子与致病机制相结合进行分析。通过总结毒力因子与致病机制的相关性,为猪链球菌具体致病机制的研究及猪链球病的防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高致病力禽流感的流行与防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禽流行性感冒 (AvianInfluenza)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烈性传染病。其易感动物包括各种家禽和野禽 ,综合征可为低致病力毒株引起的轻度呼吸系统疾病、产蛋下降到高致病力毒株引起的急性致死性疾病等多种形式。历史上造成高致病力禽流感大暴发的禽流病毒都属于H5或H7亚型 ,高死亡率和猝死是其主要特征 ,并导致感染鸡群的全军覆灭。与此同时 ,在世界各地也不乏有中低致病力H5、H7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广泛流行。不论以何种致病力形式出现 ,不同亚型禽流感病毒 ,尤其是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引发的禽流感的暴发与流行都给养禽…  相似文献   

11.
猪链球菌多样性及其致病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是猪链球菌病的主要病原菌,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体。2005年7月四川省集体感染事故发生后,全世界对该病原体有了极高的关注。在已知血清型中,2型是最常见的致病血清型,尽管最近对其研究不断增加,但对于致病因子和致病机理的了解仍有限。作者对SS的主要致病因子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采用自然沉降法对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孔雀生存环境进行了细菌总数的测定和病原菌的致病力观察。结果表明,从50份空气样本中分离到55个菌株,其中葡萄球菌31株,肠杆菌21株,链球菌3株。鉴定出18种病原菌,其中大肠杆菌、志贺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3种致病力较强;表皮葡萄球菌、发光致病杆菌、血链球菌3种致病力弱;其它的12种无致病性。  相似文献   

13.
1 病毒的致病型1型 MDV表现出不同的致病型 (pathotypes)。一些病毒分离株仅引起轻微的 MD症状 ,而另一些毒株 ,特别是最近分离的野毒株甚至可在免疫过的鸡群或有遗传抵抗力的鸡群引发非常严重的疾病。根据在免疫鸡和非免疫鸡的致病性试验 ,将病毒划分为若干个致病型。现已确定了特定的标准 ,以此根据试验毒株和原型参考毒株间引起的发病率上的统计差异的比较 ,来鉴别任一分离毒株的致病型。表 1  MDV的致病型致病型表示标准原型参考株弱  毒 m HPRS-1 4 ,cu-2强  毒 v JM,GA超强毒 vv Md S,RBIB特超强毒 vv+648A  对过去…  相似文献   

14.
苜蓿假盘菌致病力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我国苜蓿(Medicago satiua)品种资源中首次成功筛选出9个具有栽培代表性的品种,即宝鸡苜蓿、泾阳苜蓿、沙湾苜蓿、沙河苜蓿、晋南苜蓿、天水苜蓿、龙牧一号、保定苜蓿和伊鲁瑰斯,作为苜蓿假盘菌(Pseudopeziza medicaginis)的生理分化鉴别寄主。采用室内接种盘倒扣接菌法,根据在鉴别寄主上的发病等级,将采自我国苜蓿主产区的7个苜蓿褐斑病菌菌株划分成5个致病类型,其中致病类型A为强致病类型,致病类型E为弱致病类型,C、D和G组致病类型介于两者之间。研究结果为我国苜蓿品种抗性鉴定、苜蓿褐斑病流行监测和品种合理布局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1病原体 本病病原为原虫中的艾美耳科艾美耳属的球虫。已经记载的鸡球虫种类共有13种之多,我国已发现9个种。不同种的球虫,在鸡肠道内寄生部位不同,其致病力也不相同。柔嫩艾美耳球虫寄生于盲肠,致病力最强;毒害艾美耳球虫寄生于小肠中1/3段,致病力强;巨型艾美耳球虫寄生于小肠,以中段为主,有一定的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暑邪是六淫中的一种重要的致病因素,其发病特点为发病快,致病率高,发现或处理不及时死亡率高,与其他的致病因素不同,只有外感,没有内生,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生在夏季。1清热利湿法1.1病因病机从本质上来说,暑邪致病和湿热分不开。热是夏天的主气,热邪突然下迫,使机体清窍闭合,影响肺的宣发,机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在淡水小龙虾规模养殖上还处在尝试和发展阶段,为能更好地保障淡水小龙虾养殖生产安全,笔者通过实践和收集整理淡水小龙虾的致病因子,总结了我省淡水小龙虾养殖生产中常见疾病防治技术措施. 1 致病因子 淡水小龙虾在养殖生产中引发疾病诱因很多,但主要外界致病因子和机体内部致病因子.外界致病因子主要包括因机械性损伤、温度突变等致病的物理因素,溶解氧、水体中的pH值、农药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对水体的污染引起疾病的化学因素,各种致病微生物(病毒、细菌和真菌)和寄生虫(原生动物、线虫等)引起疾病的生物因素,在养殖生产中因操作不当,不能严格按照饲养管理或操作技术规程进行,导致淡水小龙虾疾病发生的人为因素.机体内部因子主要指的是淡水小龙虾自身防御能力、免疫能力、机体反应性和遗传特性等.但需要注意的是,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是密切联系的,不是孤立地起作用的.因此,在淡水小龙虾养殖生产中要对各种致病因子给予综合考虑,防重于治,防治结合,尽最大限度保证淡水小龙虾养殖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8.
第三讲动物寄生虫病的免疫病理和致病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寄生虫对动物的致病作用早已被人们发现 ,早期人们对动物寄生虫的致病作用归纳为 5方面 ,即吸取宿主营养 ,吸食宿主血液、体液和组织细胞 ,产生对宿主有害的毒素 ,机械性障碍与破坏 ,以及引入其他病原体。自 2 0世纪中叶 ,随着免疫学的发展 ,寄生虫致病的免疫学机理也逐渐被揭示 ,形成了寄生虫病的免疫学病理。 2 0世纪 70年代以后 ,随着分子生物化学的发展 ,动物寄生虫致病的分子机制得到较深入的阐明 ,动物寄生虫病理学提高到了分子水平。这里对这方面的致病机理作个概括介绍。1 .动物寄生虫导致宿主的超敏反应 (变态反应 ) 寄生虫及其分…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禽脑脊髓炎病毒强毒VR株对SPF鸡的致病性,开展了不同接种途径和不同日龄SPF鸡的致病力试验。不同接种途径致病力试验结果表明,AEV VR株口服后不能引起发病;刺种、肌肉注射途径接种随着日龄增大,发病率降低;脑内注射途径接种可引起试验鸡全部发病。最小致病量试验结果显示,VR株脑内注射攻毒的最小致病量为10~(2.0) EID_(50)。不同日龄SPF鸡的致病力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试验鸡日龄的增大,其致病力略有差异,日龄越小,发病率越高。结果表明,AEV VR株脑内攻毒70日龄内SPF鸡的发病率为80%及以上,攻毒剂量为10~(4.0)EID_(50)。  相似文献   

20.
链球菌血清型繁多,抗原结构复杂,能产生多种致病因子,可引起多种人畜共患病。主要对链球菌致病机理及其所致人畜共患病的防治予以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