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战略任务,这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笔者通过长期从事城镇规划建设工作的思考和定西城镇建设的现状,认为西部地区推进城镇化进程应有“五项举措”。一、抓经济、促进发展,是小城镇建设的基础发展小城镇的关键在于繁荣小城镇的经济,这是小城镇发展的基础。城市从来都是先有“市”而后有“城”。规划小城镇要着重考虑这个问题。要以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为重点为,在小城镇形成当地特点的支柱产业,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向小城镇集中,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体系。按照“政策引导、有序流动、加强管理、改善服务”的方针,做好农民各  相似文献   

2.
凡到过黑龙江农垦九三分局局直的人,无不为它洁净、美丽的小城镇风光所吸引。近几年,九三分局作为在北方高寒地区崛起的生态小城镇,先后被省农垦总局授予“农垦小城镇建设示范单位”、“垦区建设先进城镇”等荣誉称号,2000年又获全省城市建设管  相似文献   

3.
一、对吉林省小城镇实施跨越发展的认识 吉林省小城镇建设跨越发展战略是“吉林经济的跨越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全面、深刻理解“吉林经济的跨越发展”战略,才能把握小城镇建设跨越发展战略的方向。 (一)正确理解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吉林经济的跨越发展”战略 1  相似文献   

4.
<正> 1 小城镇建设中的体制障碍1.1 现行土地制度对小城镇发展的制约1.1.1 小城镇建设用地制度是“公平有余,效率不足”。发展快的小城镇建设用地紧缺,而滞后地区的用地指标却只能“睡大觉”。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有的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缓慢,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农民大量出县、出市乃至出省打工,在农村中出现了许多的“空心村”和抛荒的耕地,当地政府又无力整理,造成大量土地闲置浪费。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却因建设  相似文献   

5.
小城镇是连接农村与城市的桥梁,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基地。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成为全国各地共同行动的大背景下,小城镇建设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佳木斯市一些地方把优先发展小城镇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抓手,本文以汤原县汤旺乡的大胆实践为例谈一下加快“撤并自然屯、壮大中心村、发展小城镇”模式的经验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沈晓红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3):10-11,119
我国的小城镇建设虽已有了很大发展,但还存在规模小、管理水平低、基础设施差等问题。在“十一五”期间,必须要从认识、定位、规划、政策等四个方面加快小城镇建设。  相似文献   

7.
小城镇建设环保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小城镇建设的快速推进,城镇居民的环保意识相对滞后。“三废”的无节制排放,乡镇企业遍地开花,生态环境的破坏,环境管理薄弱是小城镇建设存在的一系列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本就如何解决小城镇建设环境问题,提出要坚持建设与生态保护并重,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小城镇建设的快速推进,城镇居民的环保意识相对滞后。“三废”的无节制排放,乡镇企业遍地开花,生态环境的破坏,环境管理薄弱是小城镇建设存在一系列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本文就如何解决小城镇建设环境问题,提出要坚持建设与生态保护并重,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小城镇是“三农”工作的物质载体。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点,是亿万农民安居乐业的家园,直接体现着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状况、农村面貌、农民生活乃至农村文明的总体水平。面对2006年用于新农村建设的中央财政3397亿元专项资金。北京大学中国地方政府研究院执行院长彭真怀研究员通过1年多的实地考察调研.提出了“建设新农村背景下优先发展小城镇的政策建议”。他认为,把优先发展小城镇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以小城镇为单位集中整合。打捆使用。不仅符合客观实际,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合力。而且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曾经指出:“现代化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要加速我国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就必须大力推进农村与城镇建设。 一、小城镇的意义和作用 农村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的实践表明:1.小城镇是乡镇企业发展的基地,对于乡镇企业相对集中建设,连片开发,形成规模经营和聚集效益,发展二、三产业,起着重要的载体作用。2.小城镇是商品集散地,可以把城市和乡村两个市场结合起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强调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我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我们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央对加快城镇化的各项要求和部署,充分认识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以小城镇为纽带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饶东古镇”沙溪镇系全国500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也是江西省20家综合改革试点镇。近年来,沙溪镇从小城镇、大战略出发,围绕经济发展这个主旋律,敢于让个体私营经济“唱大戏”,极大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到1998年底,全镇个体工商户已达1535户、私营...  相似文献   

13.
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小城镇也迅速崛起,进入1990年以来,全国更是兴起了一股建设小城镇的热潮。到1999年,小城镇已近6万多个,建制镇已从1978年的2173个发展到目前的1.8万个,增长了7倍多。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这一决策,充分肯定了小城镇建设的地位和意义,对加速农村小城镇的建设,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发展小城镇,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城镇化道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针对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综合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城市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翁娟 《甘肃农业》2006,(7):50-5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旨在建立人与自然、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与协调发展。小城镇建设有利于繁荣小城镇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等,同时也将极大促进城乡和谐,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来对小城镇建设的思路进行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城镇化战略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的弊端问题。甘肃省作为一个内地传统的农业省份,自然条件差,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不仅要解决出现的问题,而且要因地制宜,按三个阶段层层推进小城镇建设,按照“一路、二水、三市场、四通讯”的办法,加大对重点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按“一圆三模式”理念编制小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小城镇公益事业发展目前面临资金不足和组织困难两大难题,有效地破解这些难题将有利于发挥小城镇幅射带动功能,推动城镇化进程。四川省盐亭县玉龙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积极创新,以独具特色的“4+2”模式推进小城镇公益事业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为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公益事业建设提供了一个有益范例,同时也为乡村全面治理提供了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的本质是乡村城市化。城市化包括同时发生的两个过程:一个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集中;另一个是农村生产、生活质量的逐步城市化。小城镇建设是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据统计,2000年我国的建制镇有1.9万多个,有2亿多人口生活在小城镇。在我国目前4亿多的市镇人口中,小城镇已撑起了“半边天”。淄博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城市化战略,是一个极具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研究小城镇,发展小城镇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一、找准小城镇的规模定位,搞好规划建设 小城镇建设,首先要根据目前状况、地理位置、发展潜力等确定科学适度的规模,才能搞好规划建设。山东省小城镇发展目标是,争取到2010年有100个左右的中心镇驻地人口达到5万人以上的规模。  相似文献   

19.
县域经济是具有农村地域属性和资源禀赋特征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发展的状况直接决定着小城镇建设的进程,而小城镇的发展又会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发展县域经济,推动县域工业化,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  相似文献   

20.
集中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选择。当前我国小城镇特色建设面临着特色挖掘不突出、特色彰显能力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功能弱、创新精神不足以及缺乏活力等问题。小城镇特色建设必须坚持以适合人民生活为宗旨,以大中城市周边合理布局为基础并注重乡土重建,充分发挥原住民在小城镇特色挖掘上的主体作用,注重通过创新精神去激活发展动力,在保护和开发并重的前提下发挥政府搭建平台、城镇居民共同参与、开发资本“走进来”的三方协同作用来加强小城镇特色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