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仔猪适宜补饲日龄及断奶后留栏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场对63窝588头新生仔猪和183头断奶仔猪分别进行“仔猪补饲日龄及断奶后的留栏效果”试验,目的是想通过早期补料,提高早期断奶仔猪的个体重和饲料采食量以及断奶后的仔猪适当在产栏留养一定日龄后转入保育栏舍,减轻仔猪的断奶应激,以便成功的实现仔猪早期...  相似文献   

2.
在集约化猪场中多采用一次性断奶法,仔猪断奶后在分娩舍内原圈饲养3 ̄4d左右转入保育舍饲养,仔猪离开母体,由原来的吃奶水和饲料转变为单纯吃饲料,再加上转栏和强弱分群等因素的突然变化无疑给仔猪的正常生理活动造成巨大的应激。在集约化养猪生产中,通常把断奶至60日龄左右仔猪的饲养阶段称为保育,仔猪保育的目的在于控制因为早期断奶给仔猪带来的强应激而造成的生长抑制和疾病发生等问题,帮助仔猪尽快提高生长速度,顺利进入育成育肥阶段。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教保料对杜梅断奶仔猪及保育前期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90头23日龄杜梅哺乳仔猪,预试期7d,30日龄断奶,并进入正试期。试验开始前将它们随机分为3组,每组3栏,每栏10头。对照组仔猪饲喂猪场常用的教槽料,试验1组和试验2组仔猪饲喂上海新邦公司提供的教槽料。第一阶段试验从30日龄到45日龄仔猪饲喂教槽料。第二阶段,选择生长性能与对照组仔猪差异不显著的试验1组,从46日龄到70日龄饲喂保育前期日粮。结果表明,优质教槽料可提高杜梅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降低杜梅猪教槽阶段的腹泻率;优质保育前期料可以提高仔猪后续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研究不同断奶日龄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体重和背膘接近的60头长大二元分娩后母猪及其仔猪用于试验研究,随机分为3处理,分别实行18d、25d和32d断奶方式,断奶后,所有仔猪在产床上饲养1周,饲喂同一种仔猪教槽料(1周),然后转入保育栏饲养,饲喂保育料(至70d结束)。结果表明:断奶日龄显著影响了仔猪断奶时和断奶1周时的体重(P0.05),与18d断奶相比,25d和32d断奶显著提高了断奶后1周内的日采食量(ADFI)和日增重(ADG)(P0.05),显著降低了断奶后1周内的腹泻率(P0.05);断奶日龄显著影响了仔猪70d的体重,断奶1周至70d之间的ADFI和ADG(P0.05);断奶日龄对仔猪断奶后1周至70d内的成活率和腹泻率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提示,断奶日龄显著影响仔猪断奶后的生产性能,断奶体重较大的仔猪,断奶后生长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5.
仔猪从分娩到保育减少转栏方案的应用解决了断奶仔猪转栏保育舍所造成的一系列经济损失:1)减少一次仔猪转栏所产生的各种应激伤害,2)降低了饲养成本;3)提高了仔猪成活率;4)减少了仔猪在转栏过程中传染病交叉感染;5)避免了对企业造成的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6.
断奶仔猪腹泻是现今集约化生产中常见疾病,严重制约猪场生产力。试验旨在研究预防腹泻类酵母在仔猪转栏时酵母的不同添加饲喂方式、方法预防仔猪腹泻的效果。试验选取168头体重和日龄相近的(杜×长×大)断奶仔猪,按照日龄、体重相近的原则,以窝次随机分为三个处理组,即处理组(对照组)60头、B组(处理一组)53头、C组(处理二组)55头,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一组饲喂基础日粮+酵母,处理二组转栏前饲喂基础日粮,转栏后饲喂基础日粮+酵母。试验周期为12 d,所有仔猪自由采食和饮水。结果表明,转栏后处理二组和对照组仔猪腹泻率明显增加。处理一组与对照组相比,转栏前饲喂抗腹泻酵母仔猪腹泻率明显降低;处理二组与对照组相比,转栏后腹泻率同比转栏前都上升,但随后饲喂抗腹泻酵母后试验腹泻率相对于对照组下降。  相似文献   

7.
保育猪又称为断奶仔猪,是指仔猪从断奶至70日龄左右的仔猪,这一时期的猪由于断奶应激,转舍应激以及换料应激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引起保育猪生病或者死亡。因此,在这一时期的猪要做好详细且周到的饲养管理才能保证保育猪的健康生长。保育猪在生长速度上较为迅速,采食量也会加大。保育猪是养猪阶段最为重要的阶段,因此在饲养管理上要做好周全的饲养管理。本文主要从保育猪的断奶方法和转舍、保育猪的营养管理、保育猪的环境控制以及提高保育猪免疫能力措施来综述保育猪的饲养管理,以期为养猪企业在保育猪这一特殊时期的饲养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1进行科学断奶,防止断奶应激 对仔猪断奶可实行"三维持、三过渡"的原则."三维持"一是仔猪断奶后不直接转入保育舍而是维持在原圈饲养(将母猪转移)一周,然后再转入保育舍饲养.二是仔猪转入保育舍后,维持原用饲料(乳猪料)继续饲养1~2周.三是维持原窝转群和分群,不轻易进行并群或调群.  相似文献   

9.
工厂化养猪多采取一刀切断奶法.以便全进全出这种方“法有利于做空舍清毒.但这种断奶方法对母仔均不安全.仔猪易发生腹泻.母猪易发生乳房炎。在不破坏全进全出的基础上、笔者采取挑选式断奶法。对26日龄以上、体重达70kg的仔猪实施断奶。其余较小仔猪待到35日统—断奶*断奶后仔猪在产房空栏内放置2~3天后转至育仔舍饲养。1减小转群应激仔猪断奶是仔猪出生以后第1次应激.能否顺利通过这个危险期.对于仔猪日后的生长至关重要,因此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减轻转群应激。1.1转群前控料在转群前12h,要控制仔猪采食量、使仔猪有一种饥饿感…  相似文献   

10.
应激反应对断奶仔猪腹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断奶仔猪腹泻是养猪生产中常见疾病之一,是一种复杂的疾病群。仔猪断奶后腹泻的原因比较复杂,由于诸多应激因素的影响,导致仔猪断奶后2周腹泻的发病率高达30%。为了降低断奶仔猪腹泻发病率,提高仔猪成活率,特将断奶后诸多应激因素对仔猪腹泻的影响与防治措施总结如下,以供参考。1应激反应1.1仔猪断奶后离开母猪的精神应激。1.2仔猪由舒适的产房,特别是由保育箱迁到保育舍;由依  相似文献   

11.
1原栏留养 哺乳仔猪28~30日龄时,一般应及时断奶并转入保育阶段.断奶仔猪最好原栏留养1~2 d.然后转入同一保育栏,不要合群并栏,以防以大欺小.  相似文献   

12.
在集约化猪场中多采用一次性断奶法,仔猪断奶后在分娩舍内原圈饲养3~4d左右转入保育舍饲养,仔猪离开母体,由原来的吃奶水和饲料转变为单纯吃饲料,再加上转栏和强弱分群等因素的突然变化无疑给仔猪的正常生理活动造成巨大的应激。在集约化养猪生产中,通常把断奶至60日龄左右仔猪的饲养阶段称为保育,  相似文献   

13.
早期断奶仔猪腹泻发病率可达 3 0 %,成了当前困扰养猪生产的一大难题。它不仅使猪的死亡和药费增加 ,而且还严重影响了存活猪的生长。随着集约化生产断奶日龄的不断提前 ,该问题更为突出。为降低断奶仔猪腹泻发病率 ,提高其增重和饲料报酬 ,我们根据国内外研究并结合我们的经验 ,将断奶仔猪腹泻的病因和防制措施总结如下 ,供同仁参考。1 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的病因1 .1 仔猪的断奶应激仔猪断奶后离开母猪的精神应激 ,仔猪由舒服的产房到保育舍 ,由依附着母猪的生活变成独立生活的环境应激 ;仔猪由吃奶和乳猪料到完全吃断奶料的饲料应激 ;断奶…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探讨微生态制剂对哺乳和断奶仔猪的健康和生长性能的影响.本研究分2个试验阶段:第1阶段,仔猪从7日龄开始诱食教槽料,28日龄断奶,然后再继续饲喂教槽料1周;第2阶段,仔猪饲喂保育料,重点研究微生态制剂对35~60日龄断奶仔猪的影响.结果表明:1)无论是在哺乳仔猪的教槽料或是在断奶仔猪的保育料中加入微生态制剂和抗...  相似文献   

15.
(一)进行科学断奶,防止断奶应激对仔猪断奶断奶可实行"三维持、三过渡"的原则. "三维持":一是仔猪断奶后不直接转入保育舍而是维持在原圈饲养(将母猪转移)一周,然后再转入保育舍饲养.二是仔猪转入保育舍后,维持原用饲料(乳猪料)继续饲养1~2周.三是维持原窝转群和分群,不轻易进行并群或调群.  相似文献   

16.
<正>仔猪断奶后腹泻是仔猪在断奶后非传染病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据笔者对隆德县13个规模养猪场1 220头断奶后仔猪腹泻情况的调查,由于饲养管理水平的不同,发病率为8.7%~42.6%,病死率为2.8%~11.7%。病愈仔猪生长迟缓,饲料报酬低,给养猪生产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1病因1.1母仔分离应激断奶后仔猪从分娩栏到保育栏,母仔分  相似文献   

17.
正一般的猪场会在仔猪断奶后赶母留仔,仔猪仍在产房饲喂2周的时间,再转入保育舍。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减少断奶换料应激,减少仔猪腹泻和浪费,迅速提高采食量,达到预期增重目标。1产房的饲喂设施目前,很多中小规模猪场产房设施比较简陋,有的甚至没有仔猪专用料槽,而是让仔猪使用母猪的料槽采食。由于母猪料槽  相似文献   

18.
仔猪断奶后的腹泻是养猪生产中最普遍的一种疾病,尤其是21—35日龄早期断奶的仔猪更多见,是集约化养猪生产中比较棘手的问题,也给养猪生产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将断奶仔猪腹泻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综合介绍如下,以供参考。1.发病原因1.1 断奶应激 断奶应激主要来源于心理应激(由母猪与仔猪分离引起)、营养应激(由仔猪从哺母乳转向干饲料所引起)和环境应激(由仔猪从分娩栏转到保育栏引起)三个方面,特别是营  相似文献   

19.
<正>本试验旨在探讨微生态制剂对哺乳和断奶仔猪的健康和生长性能的影响。本研究分2个试验阶段:第1阶段,仔猪从7日龄开始诱食教槽料,28日龄断奶,然后再继续饲喂教槽料1周;第2阶段,仔猪饲喂保育料,重点研究微生态制剂对35~60日龄断奶仔猪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王琤 《饲料广角》2009,(22):27-30
本试验主要研究加热的糊状饲料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其采食行为的影响。试验使用具有自动通风性能.含有4个独立栏舍的保育栏。栏舍中提供传感器控制的自动喂料系统.该系统可将糊状饲料在食槽中立即混合。仔猪断奶后的第1周.每个保育栏中有2个栏舍的饲料与36℃的温水混合后饲喂仔猪。这种加热后的糊状饲料在自动喂料系统的出V1处的温度为34℃(试验组):其他2个栏舍的对照组饲料与未经加热的水混合后.在自动喂料系统的出口处的温度为14℃。从仔猪断奶后的第2周开始.4个栏舍的饲料与未经加热的水混合.在自动喂料系统的出口处的温度为14℃。试验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期间.与对照组仔猪相比.试验组仔猪增重3.98±1.66kg(P=0.047);在保育期间,试验组仔猪增重0.98±0.23kg,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47)。对照组仔猪在保育期间的采食量为37.15±0.15kg.试验组仔猪的采食量为42.56±0.15kg(P=0.023)。仔猪断奶后的第1周时间内,通过加热糊状饲料的方式.仔猪的生长性能以及采食量都增加.但饲料的转化率和仔猪的采食行为不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