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饲料博览》2005,(2):53-53
在北方,母鹅产蛋至6~7月份,产蛋量明显减少,蛋形变小,畸形增多,羽毛干枯,公鹅性欲下降,配种能力变差,种蛋受精率降低,即公、母鹅分别进入休产、休配期。此时可淘汰产蛋量低的种鹅,留一部分高产种鹅为下一年产蛋作准备。  相似文献   

2.
1.放牧不要太远鹅是草食水禽,而且有回穴产蛋的习惯,因此不要将产蛋鹅放牧太远。母鹅不吃草,头颈伸长、鸣叫等是其恋巢的表现,这时要将母鹅及时赶回棚内产蛋。2.供给足够的饲料从母鹅产蛋前4周开始,应给其喂谷物占25%~30%、青草、菜叶占70%的混合饲料,每天每只喂250~300克,并全面供应足够的优质粗饲料,如秕谷、干草粉等。有放牧条件的,应以放牧为主,适当喂少量精料。3.加喂夜食晚上喂食是提高母鹅产蛋率的重要措施,特别是产蛋前期和产蛋期一定要加喂夜食,每夜喂1~2次,可使每只母鹅年蛋40~80枚。4.留好公鹅公鹅好斗,编群最在母鹅产蛋前(…  相似文献   

3.
<正>初春气温低,气候多变,多数蛋鹅产蛋下降甚至停产,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为使蛋鹅持续产蛋,必须创造良好的饲养环境,精心管理。1.保温增光。保持环境温度是维持母鹅初春产蛋的关键。初春鹅舍温度应保持在8~10℃,每天需光照15~16小时。  相似文献   

4.
鹅"蛋子瘟"病又称传染性卵黄腹膜炎。是由大肠杆菌侵入产蛋期公、母鹅的生殖系统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母鹅治愈后丧失产蛋力,公鹅生殖器也会受到很大伤害,母鹅基本失去种用价值。本病一旦发生,整个种鹅场基本失去生产能力,因此预防该病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正>开产至淘汰期内的种鹅,也称成年鹅。饲养种鹅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数量多、质量好的种蛋。一、种鹅的特点种鹅食欲强、食量大,尤其是采食青草、贝壳、螺蛳等能力极强,应保证让其吃饱,特别是保证矿物质饲料的供给,否则会影响产蛋。公鹅善斗,性欲旺盛,临产前应调整好公、母鹅的比例。母鹅在固定地点产蛋的习惯性很强,故在开产前应准备好产蛋棚和产蛋窝。母鹅有很强的就巢性,应采取措施促其醒巢。产蛋期鹅行动迟缓,放牧时不  相似文献   

6.
正农村养鹅多采用分散饲养,规模多从几只到几十只不等,由于饲养规模较小,对产蛋母鹅的饲养管理不当,常造成产蛋率低。现结合生产实践,将蛋鹅饲养应注意的五个环节介绍如下:1.放牧不要太远鹅是草食水禽,有放养条件的也不要将产蛋鹅放得太远,因鹅有回穴产蛋的习惯,如果看到母鹅不吃草,头颈伸长、鸣叫则是恋巢的表现,就要把它赶回棚内产蛋。2.供给足够饲料产蛋前四周开  相似文献   

7.
宿景民 《农村百事通》2007,(20):41-41,77
1.东北仔鹅。原产于东北松辽平原,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该鹅体型较小、紧凑,体躯呈蛋圆形,颈细长,有小肉瘤,头上有缨状头髻,颌下偶有咽袋,全身羽毛白色。成年公鹅体重4-4.5公斤.母鹅3~3.5公斤。该鹅以产蛋多而著名,母鹅180日龄开产、年产蛋100~180枚.蛋重131克.蛋壳白色,公母配种比例以1:5~7为宜。  相似文献   

8.
高文波 《新农业》2001,(7):26-27
豁鹅,因其上眼睑有一疤状豁口而得名,属我国最高产的小型白色鹅种,是辽宁省地方优良品种,豁鹅体形小而紧凑,体躯卵圆形,背平宽,腹部略下垂。成年公鹅体重3.7~4.5公斤,成年母鹅3、1~3.8公斤.屠宰率75%~81%:开产7~8月龄,年产蛋量100个左右(是其它鹅种的2~3倍1,蛋重120~130克。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促进养鹅业的健康发展,应该加强对鹅病的研究,提高科技人员的诊断和防治水平,本文将鹅消化系统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做一介绍,旨在及时诊断疾病、合理用药,就能预防和控制鹅病,提升养鹅经济效益。1强化高危消化道疾病疫苗免疫针对性接种多价大肠杆菌疫菌苗,重点防范种用产蛋母鹅,于产蛋前15~20d每只肌注1ml,其所产蛋作为自繁  相似文献   

10.
用从病鹅分离到的经血清学鉴定4株不同抗原型的大肠杆菌制备的氢氧化铝甲醛苗,经二年多免疫效力试验和对近69万只种鹅现场使用,证明其安全有效。每鹅在产蛋前15天左右肌肉注射1毫升疫苗,即可达到预防此病的目的。免疫后5个月作人工感染试验,免疫组发病率只有5%,而对照组发病率则为85%,用于病鹅群,7天后无新病鹅出现,有效地控制了本病的流行。应用上述4个菌株的培养物,产卵期的母鹅阴道灌入接种和公鹅阴茎浆膜下注射均可出现与自然病例相同的典型病理变化。患病母鹅输卵管粘膜充血和出血,蛋白分泌部有蛋白碎片和团块滞留。严重病例,整个输卵管腔内塞满凝固的蛋白或卵黄。腹腔充满淡黄色腥臭的卵黄水和凝固性的卵黄块,浆膜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附着等特征性变化。阴茎体有结节或结痴。  相似文献   

11.
沈慧 《农家顾问》2009,(11):44-45
种鹅食欲强、食量大.尤其是采食青草、贝壳、螺蛳等能力极强.应保证让鹅吃饱.特别是保证矿物质饲料的供给。公鹅善斗.性欲旺盛.临产前应调整好公母鹅的比例。母鹅在固定地点产蛋的习惯性很强.故在开产前即应准备好产蛋棚和产蛋窝。母鹅有就巢性,应采取措施,促其醒巢。产蛋期鹅的行动迟缓.放牧时不宜快赶。  相似文献   

12.
鹅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在养鹅区成年鹅发病较为普遍,尤其是母鹅,产蛋期间发病的死亡率很高.俗称"蛋子瘟".公鹅感染大肠杆菌病后主要表现为阴茎肿大,有大小不一的结节.通过交配可在鹅群中传播.是该病临床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大肠杆菌病是家禽类养殖户常见疾病,对禽类养殖产业的危害十分严重。鹅是大肠杆菌易感动物,尤其对雏鹅和产蛋母鹅危害突出,常常造成鹅成批的死亡。如何科学防治鹅大肠杆菌病就成为摆在养殖户面前的一道难题。该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一例家庭散养的鹅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能为养殖户开展该种疾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口味也随之改变,越来越多的人都对鹅产品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因此饲养种鹅成了促进养殖业发展的又一途径。养好种母鹅,获得优良的种蛋,将直接影响到其生产性能发挥及下一代的生长发育。笔者根据种母鹅的产蛋前期,产蛋期,孵化期,休产期的不同阶段特点,分别将饲养管理简要介绍如下:1产蛋前期的饲养管理1.1产蛋前期,后备种母鹅的饲  相似文献   

15.
母鹅蛋子瘟,又名卵黄性腹膜炎或鹅大肠杆菌性生殖器官病,是产蛋母鹅感染大肠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通常是在产蛋期间发病,死亡率很高,所以群众称之为“蛋子瘟”。本病的特点是输卵管感染发炎,卵黄破裂,  相似文献   

16.
种鹅在产蛋结束后,进入休产期,在自然条件下,母鹅从开始脱羽到新羽长齐需较长时间,换羽有早有迟,其后的产蛋也有先有后。为了缩短换羽时间,提高种鹅利用率,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可采用人工强制换羽。种鹅通过强制换羽,可以促进生理新陈代谢,提高种鹅抗应激能力,且不会影响下个产蛋年的产蛋量,使下个产蛋年产蛋开产齐、蛋  相似文献   

17.
1.加强活动:冬季母鹅运动量少,为防止鹅体过肥而影响产蛋,加强母鹅运动,选择晴朗天气把母鹅赶到适宜运动的场所,让其多晒太阳、多运动。2.供足营养:母鹅冬季体能消耗增加,需要提高饲料的  相似文献   

18.
临近开产的母鹅一股有以下特征:羽毛紧凑有光泽,尾羽平直;后腹宽大而下垂、松软且有弹性,耻骨间距宽:喜欢吃矿物质饲料如贝壳、田螺壳、石灰石、煤灰渣等:母鹅在公鹅身边点头寻求交配, 行动缓慢、性情温顺。此时应在管理上抓好以下几点: 1、公、母比例合理,嬉水促“性”:鹅“性”头越大,产蛋越多,搭配合理的公鹅,每天放到江、河或塘中嬉水。能促进鹅的“性”头,并能提高种蛋受精率。一般种鹅群中公母比例是1:5~ 7。公鹅对母鹅有性刺激作用,可促进母鹅性机能活动。  相似文献   

19.
1 种鹅蛋子瘟(鹅大肠杆菌病) 1.1 主要症状.本病主要发生在产蛋期,鹅群开产后不久,部分产蛋母鹅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两脚发软,不愿行动,下水后只在水面上飘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养鹅业的发展,鹅病也逐步增多。过去,鹅的传染病较为常见的主要是小鹅瘟,鹅鸭瘟病、鹅口疮、禽出败、蛋子瘟(发生于产蛋母鹅)、副伤寒、流行性感冒、曲霉菌等。90年代中后期以来,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传染病,如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鹅副粘病毒、鹅流感、鹅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