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目的]为了全面揭示云南的蚂蚁物种多样性规律.[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研究滇西南地区的蚂蚁群落.[结果]滇西南地区5个垂直带共记录蚂蚁10亚科、65属、188种,缅甸尼兰蚁[Nylanderia birmana (Forel)]和宽结大头蚁(Pheidole noda Smith)为优势种.各样地蚂蚁群落主要指标为物种数...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四川大凉山东部的蚂蚁多样性规律。【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对该区域的蚂蚁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利用Estimate S9.1.0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抽样的充分性;利用多样性分析方法分析蚂蚁群落的组成、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相似性;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蚂蚁物种多样性与植被的关系。【结果】在大凉山东部8个垂直带上共采获蚂蚁35 630头,经鉴定隶属6亚科43属136种。各样地蚂蚁群落个体密度2.0~399.8头/m2(平均值96.9头/m2),在各垂直带的北坡底域效应显著,而在南坡多域效应表现明显;优势度指数在各样地间变化较大,总体呈多域效应现象;多样性指数受坡向影响较大,北坡多表现为中域效应现象,南坡多表现为多域效应现象;相似性系数0.158 5~0.583 3(平均0.259 8),处于中等不相似水平。【结论】纬度、坡向和海拔影响蚂蚁物种多样性。海拔是蚂蚁群落主要指标的决定因素,物种数目、个体密度和多样性指数总体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但同时受坡向、气候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尽管各垂直带均已受到不同程度的人为干扰,但相似性系数仍然较低,表明不同垂直带蚂蚁群落间差异明显,具有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疆天山中-西段蚂蚁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与海拔和植被的关系,以揭示新疆天山不同垂直带蚂蚁物种多样性规律。【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和搜索法研究新疆天山中-西段4个垂直带的蚂蚁群落,并利用Estimate S9.1.0进行抽样充分性检测,计算不同垂直带蚂蚁物种多样性的各指标,并应用SPSS 24.0分析蚂蚁物种多样性各指数与海拔和植被特征的相关性,如与海拔相关性显著,则同时使用线性和二项式模型进行拟合,基于拟合系数(R2)评价拟合度,并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在天山中-西段共采集到蚂蚁136 247头,隶属于2亚科12属29种,优势种为草地铺道蚁Tetramorium caespitum、黑毛蚁Lasius niger和丝光蚁Formica fusca。抽样充分性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调查样地中大多数蚂蚁物种被采集到,抽样充分;4个垂直带的物种丰富度为独山子垂直带(18种)>那拉提垂直带(14种)>库车垂直带(13种)>乌拉斯台垂直带(10种)。多样性分析显示:天山中-西段蚂蚁物种多样性随海拔升高总体呈下降趋势,4个垂直带的蚂蚁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与海拔变化显著负相关(P<0.05),均匀度指数与海拔的相关显著性不尽相同,二项式和线性模型变化趋势也普遍缺乏规律,优势度指数与海拔变化相关性不显著,但各垂直带二项式模型分析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群落相似性分析发现:蚂蚁群落相似性系数为0.166 7~0.600 0(平均为0.289 0),处于中等不相似水平,蚂蚁群落间分化明显。相关分析发现:蚂蚁物种数与乔木郁闭度显著正相关(P<0.05),多样性其他指标与植被特征相关性不显著。【结论】海拔显著影响该地区的蚂蚁物种多样.性,同时坡向、湿度、植被等也起到重要作用。新疆天山地区在植被类型以草丛和灌丛为主,气候炎热干燥,海拔较高且温差大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生态系统较脆弱,应加大对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图5表5参37  相似文献   

4.
为揭示四川省蚂蚁多样性规律,采用样地调查法研究了王朗自然保护区及邻近地区的蚂蚁物种多样性.观察蚂蚁27 788头,经鉴定,隶属于5亚科、37属、77种.蚂蚁群落主要指标为:物种数1~30种(平均12.7种),个体密度0.2~1 332.4头·m~(-2)(平均316.3头·m~(-2)),多样性指数0.000 0~2.219 8(平均1.223 1),均匀度指数0.024 8~0.999 6(平均0.550 8),优势度指数0.139 2~1.000 0(平均0.383 6).不同海拔蚂蚁群落间相似性系数在0.000 0~0.552 6之间,处于极不相似至中等相似水平.总体来看蚂蚁群落的物种数目、个体密度、多样性指数呈现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的趋势,同时存在多域效应现象.王朗自然保护区及邻近地区垂直带高差达2 920 m,栖息着丰富的蚂蚁资源.纬度和海拔共同影响蚂蚁物种的丰富度,气温决定植被的垂直分布,植被类型进一步影响蚂蚁物种的垂直分布,森林结构和人类干扰对蚂蚁群落有重要影响.除了自然保护区保护工作,应结合天然林保护工程,对自然保护区外的蚂蚁多样性进行保护,充分发挥蚂蚁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5.
云南大理苍山及邻近地区蚂蚁的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样地调查法揭示了大理苍山及邻近地区蚂蚁物种的多样性规律。该地区蚂蚁丰富度在我国处于中等水平,其物种数、多样性和均匀度基本符合山地蚂蚁多样性分布规律,即随着海拔上升而降低,优势度的规律正好相反,但在山体中部的蚂蚁群落拥有更高的多样性和均匀度;该地区多数蚂蚁物种具有明显趋阳性生境特点,其个体密度在郁闭度较低的针叶林内较大;蚂蚁群落间差异显著,但是相邻的同一植被间表现出较大的群落相似性,生境的多样化和植被的差异性促成了蚂蚁群落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田间系统调查,对重庆永川、南川和荣昌3个区县优质绿茶产区茶园蚁科昆虫群落进行了研究,鉴定出蚁科昆虫30种,其中重庆新纪录种29种,主要优势种有9种;不同海拔高度茶园物种丰富度指数为3~12,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最高为1.64,最低为0.15,Pielou均匀度指数最高为0.74,最低为0.09,Simpsom优势度指数最高为0.77,最低为0.09。  相似文献   

7.
高黎贡山位于横断山系最西边,是青藏高原向横断山区过渡地带,连接着东喜马拉雅地区、横断山地区和印度−缅甸地区3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生物物种高度富集,是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和具有国际意义的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为全面揭示高黎贡山的蚂蚁区系及物种多样性,本研究修订了前人研究报道中的错误, 2019—2021年通过系统的调查,合计记载高黎贡山蚂蚁9亚科、67属、245个已知种,比前人研究新增19属(占28.4%)、124种(占50.6%)。高黎贡山蚂蚁区系具有典型的东喜马拉雅地区、横断山地区和印度−缅甸地区区系汇聚特点,虽然北部山脊有少量古北界成分渗入,但是没有形成规模性群落,因此高黎贡山龙陵至贡山区域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应划入东洋界西南区范围。属级水平上与其他动物地理界的紧密度依次为古北界、澳洲界、非洲界、新北界和新热带界;种级水平上与其他动物地理界的紧密度依次为古北界、澳洲界、非洲界、新北界、新热带界,与其他动物地理区的紧密度依次为华南区、华中区、华北区、青藏区、蒙新区、东北区。高黎贡山蚂蚁物种多样性从北向南随着纬度降低,气温升高,蚂蚁物种多样性升高;东坡有效积温高于西坡,其蚂蚁物种多样性高于西坡;蚂蚁个体密度主要受湿度影响,适宜的湿度有利于提高蚂蚁群落个体密度;在自然保护区外,过多的人为干扰降低了蚂蚁的物种多样性。因此,高黎贡山蚂蚁物种多样性主要受气温、湿度、坡向和人为干扰影响。  相似文献   

8.
1889—2020年,国内外蚁类学家实际记载西藏蚂蚁5亚科、22属、54种;本研究记载西藏蚂蚁10亚科、57属、183种,比前人研究新增5亚科、35属、129种,新增记录的5个亚科是钝猛蚁亚科(Amblyoponinae)、刺猛蚁亚科(Ectatomminae)、行军蚁亚科(Dorylinae)、细蚁亚科(Leptanillinae)、伪切叶蚁亚科(Pseudomyrmecinae),显著丰富了西藏的蚂蚁区系研究。西藏蚂蚁区系是古北界与东洋界成分的混合体,以东洋界成分占优势,古北界成分相对贫乏,与其他动物地理界存在一定渊源关系;属级水平上与其他动物地理界的紧密度依次为澳洲界、非洲界、新热带界、新北界;种级水平上与其他动物地理界的紧密度依次为澳洲界、新北界、非洲界、新热带界。蚂蚁物种多样性主要受气温和降雨影响,从北向南随着纬度降低,气温升高,蚂蚁物种丰富度升高;从西到东随着经度升高,降雨量增加,蚂蚁物种丰富度上升。依据西藏境内古北界、东洋界物种的垂直分布信息,提出以喜马拉雅山南坡和藏东南地区海拔2750 m等高线作为古北界与东洋界的划界标准,为中国动物地理区划提供参考依据。光亮黑蚁(Formica candida Smith)的垂直分布达到5183 m,是目前已知世界蚂蚁垂直分布的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喜马拉雅山蚂蚁群落的生态学规律,采用样地调查法对喜马拉雅山底雅段和札达段的蚂蚁群落进行调查.共观察蚂蚁5355头,隶属于2亚科5属7种,其中底雅段7种,札达段3种.对该地区蚂蚁物种丰富度进行估计,结果表明底雅段和札达段的蚂蚁物种丰富度较低.底雅段南坡的蚂蚁物种数目、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Fish...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揭示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蚂蚁多样性规律。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研究该自然保护区及邻近地区蚂蚁群落与物种分布格局。结果在9块样地中采获蚂蚁8亚科49属104种,其中优势种3个,较常见种12个,较稀有种30个,稀有种59个。在蚂蚁群落中,爪哇扁头猛蚁 (Ectomomyrmex javanus Mayr)垂直分布范围最大,多数蚂蚁物种生态适应幅度狭窄,选择在地表觅食、土壤内筑巢。随着海拔上升,各样地中蚂蚁物种数总体下降,5类生境中季雨林物种最丰富(61种),中山常绿阔叶林物种最贫乏(13种)。蚂蚁群落多样性主要指标均表现出多域效应现象,各样地蚂蚁群落间相似性处于极不相似至中等不相似水平。结论研究区域蚂蚁群落结构和物种分布主要受气候、植被类型和人为干扰影响,低海拔生境植物丰富、食物充足,蚂蚁物种丰富度较高;人为干扰破坏了栖息生境,蚂蚁物种多样性降低。大部分蚂蚁物种生态适应幅度狭窄,对生境的选择较严格,与自身的身体构造和生态适应性有关。总体来看,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邻近地区蚂蚁资源较丰富,不同生境间蚂蚁群落分化明显,具有不同生态功能和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查明无量山的蚂蚁物种资源,采用样地调查法调查无量山4个垂直带21块样地105个样方的蚂蚁资源。共采集蚂蚁标本2 113号,鉴定蚂蚁物种共91种,分属于6亚科30属,样地中平均每平方米有蚂蚁20.1头。种类最多的蚁亚科有11属37种,占总物种数的40.7%;其次是切叶蚁亚科9属35种,占总物种数的38.5%;大头蚁属和弓背蚁属种类最多,均有10种,单种属有13属;巴瑞弓背蚁分布最广,在9块样地中有分布,其次是横纹齿猛蚁和中华大头蚁,在7块样地中有分布,仅在1块样地中出现的蚂蚁有38种;个体数低于10头的蚂蚁有43种,其中12种蚂蚁只有1头个体。结果表明,无量山蚂蚁资源十分丰富,具有较大的保护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哀牢山西坡蚂蚁的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样地调查法对云南省哀牢山自然保护区西坡4个垂直带、8个水平带28块样地蚁科昆虫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其多样性在垂直带上的分布规律,以及不同样地间蚂蚁群落的相似性。研究结果表明,哀牢山西坡样地中蚂蚁物种数目介于1~43种。蚂蚁物种数目、多样性及个体密度在垂直带上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即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优势度与多样性的变化规律一致,均匀度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但也出现了一些非规律性的例外,可能与植被的次生化和片断化有关。样地的85组相似性系数中,有3组相似性系数处于0.25~0.50,为中等不相似水平并接近极不相似,占3.5%;其余82组为极不相似水平或无任何相似,占96.5%。在北段2250m、中北段2500m、中南段2250m海拔以上植被类型和其它植被类型之间,基本上没有任何相似之处,在这些海拔之下则基本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说明生境的异质性对蚂蚁群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滇西北怒山西坡蚂蚁群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样地调查法探讨滇西北怒山西坡蚂蚁群落特点与物种多样性。该区域是我国蚂蚁区系比较丰富的地区,亚科和属的丰富度比较明显,其物种丰富度具有随海拔升高而递减、从南向北递减的基本规律。蚂蚁的物种丰富度、个体密度和物种多样性主要受小生境积温和森林结构制约,结构良好、积温较高的小生境拥有更高的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积温较高的阳性小生境拥有更高的蚂蚁个体密度。蚂蚁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均反映出滇西北怒山西坡具有显著的生境多样性特点,同时也反映出该区域的山体中下部已经受到人类活动的’深度干扰。  相似文献   

14.
调查了无量山4个垂直地带21个样地7种植被类型的蚂蚁群落多样性,有5亚科19属41种蚂蚁在样地中表现为优势种,其中举腹蚁属为优势种最多的属,共有7个优势种,优势性最好的物种是巴瑞弓背蚁,分别在4块样地中都表现为优势种.总体上,无量山西坡的蚂蚁群落多样性明显优于东坡,北段的蚂蚁群落多样性优于南段;西坡与东坡、南段与北段的蚂蚁群落都属于中等不相似水平;各项重要群落指标在不同海拔高度上表现为明显“中部优、两头差”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即海拔1 750 m样地最优,并在1 750m基础上随海拔的升高和降低都逐渐变差;各项重要群落指标在不同植被类型中呈现思茅松林最优、河谷稀疏灌木草丛最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玉龙雪山土壤发生特性及其系统分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方案为指南,对位于滇西北地区玉龙雪山不同海拔高度的典型土壤剖面进行系统分类研究。结果表明:玉龙雪山土壤质地以壤土和粘土为主,海拔由低至高,土壤质地由粘土、壤质粘土逐步过渡到砂粘土、砂壤、壤土;土壤CEC值在1.96~69.59cmol·kg^-1之间,且随海拔升高而逐渐增加,其中以腐殖质层最明显;土壤游离铁含量为2.17~31.15g·kg^-1,活性铁含量为0.15~6.35g·kg^-1,铁游离度为19.89%~59.48%,铁活化度为5.02%~62.20%。由于受母质类型的影响,土壤铁游离度和活化度均随海拔升高无明显变化规律。参考玉龙雪山的自然环境条件及土壤发生特性,将其土壤垂直带谱结构划分为:常湿雏形土(海拔3400~4200m)、湿润铁铝土(海拔2700—3400m)、湿润雏形土(海拔2500~2700m)、湿润铁铝土(海拔2500m以下)。  相似文献   

16.
井冈山自然保护区南方红豆杉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对井冈山南方红豆杉群落不同样地、不同层次、不同人为干扰程度下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群落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偏低,在各样地间多样性指数测值变幅较大;测度南方红豆杉群落物种多样性时,各种多样性指数基本表现出相同的趋势;总体来看,南方红豆杉群落物种多样性在群落不同层次的变化规律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各层次变化幅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人为因子的干扰对南方红豆杉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哀牢山西坡4个垂直地带8种植被类型的土壤蚂蚁群落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如下:共有74种土壤蚂蚁,其中42种为优势种;土壤蚂蚁群落多样性随海拔高度增加呈规律性的变化:优势种所占比例逐渐递增,优势种数目降低、物种数目递减、物种多样性指数降低;在8种植被类型中,土壤蚂蚁个体密度、优势种数量、物种数目、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在思茅松林、针阔叶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3种植被类型中较高,而在干性常绿阔叶林、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苔藓矮林、河谷稀树灌木草丛和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4种植被类型中较低。  相似文献   

18.
色季拉山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西藏东南部地区色季拉山样地的调查,从不同类型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与海拔、坡向的关系等方面对其植被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该特定的地带性地区,植物群落层次结构受海拔、坡向的影响,群落物种多样性程度为阴坡低于阳坡;森林群落内不同生长型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在阴坡大小顺序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在阳坡则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随海拔的升高,阴、阳坡的物种组成差异缩小,植被群落类型和植物组成也相似,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表现出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赵秀勤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8):3292-3293
采用陷阱诱捕法,在商丘黄河故道地带性植被区5种生境中共采集蚂蚁590头,隶属3亚科6属7种,优势种为黑头酸臭蚁[Tapinoma melanocephalum(Fabricius)]、红林蚁(Formica sinae Emery)、掘穴蚁(Formica cunicxularia Latreille)、黄立毛蚁[Paratre chinaflavipes(Smi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