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有朋自远方来,进门上一盏茶,于是朋与我俱乐.这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习见的中国茶文化.今天我们豫园商城迎来了众多朋友,而且,朋友们是为茶而来. 江南新绿日,豫园上茶时.在黄浦区政府和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的主持、指导下,2008年上海豫园首届(国际)茶文化艺术节开幕了!在这个以豫园商城为展示平台的盛会上,来自中国"绿茶金三角"核心产区的安徽休宁、江西婺源、浙江开化县政府,分别为上海市民和广大游客带来了历史名茶"休宁松萝"、"婺源绿茶"、"开化龙顶",浙江安吉县政府也带来了刚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的"安吉白茶".我们的朋友将这些今春新鲜采摘加工的高山生态茶汇集到豫园,使我们豫园满园茶香扑面,满园友情流动!  相似文献   

2.
4月26—5月1日,由上海市闸北区人民政府等八个单位主办的’99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圆满成功,其间所赋诗章,现选抄如下。贺’99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开幕4月26日晚,’99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在上海商城剧院举行开幕式,别开生面,赋得绝句二首。(一)喜看传播茶文化,上海花开几度春。沪上茶香飘四海,迎来发展酬嘉宾。(99.4.26于上海商城剧院)别开生面开幕式,高歌国饮世纪风。诗词曲目融一体,群星荟萃耀九重。喜观中外茶道交流专场感赋4月27日晚,中外茶道表演队云集东海商都进行茶道表演交流,茶友同观,欣然感赋。中…  相似文献   

3.
历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简介1994年4月17日首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开幕式在闸北公园举行,节中有闸北公园游园活动,中国“当代茶圣吴觉农在上海”陈列室揭牌仪式,茶文化研讨会,茶艺表演交流,宋园茶艺荟萃,茶趣征文,经贸展销,风情旅游等。前来参加茶文化节的海外...  相似文献   

4.
2000年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升旗仪式暨新闻发布会,3月26日在不夜城白玉兰广场的上海广场长城假日酒店举行,标志着本届茶文化节全面启动。经文化部批准,由闸北区人民政府。上海市旅游事业管理委员会、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茶叶学会等八家单位联合主办的2000年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于2000年4月26日──5月2日在上海举行。 从3月31日──5月2日,在虹口多伦路名人街上的恒丰茶庄、在南京路步行街上的第一食品商店、友谊欧洲商城友谊茶庄,在老城厢中的湖心亭茶楼和华宝楼中心广场,在卢湾区的黄山茶叶店,在浦…  相似文献   

5.
如果以1989年9月18日上海市茶叶学会举办的茶文化研讨会为上海现代茶文化兴起的标志,那么上海现代茶文化已有17年的历程。这17年来,在政府部门、专业社团及社会各方面的通力合作下,上海现代茶文化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不仅打造出国际茶文化节、少儿茶艺以及社区茶文化活动等著名文化品牌,并成为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抓手,而且对倡导“国饮”、推动茶经济也是“功德无量”的。现在,上海人均茶叶消费从1990年代初的200克上升到900多克,全市茶叶店铺多达6000多家,各类茶馆有3000多家,就业人员也达到4、5万人等等。  相似文献   

6.
茶香四溢情系五洲——′97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活动纪实上海国际茶文化节组委会办公室陈铭华一年一度的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是以茶为载体,以茶会友,以友辅仁,以茶传情,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盛大节庆活动。上海国际茶文化节经文化部批准举办,自1994年以来已梅开四度,成...  相似文献   

7.
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上海现代茶文化的兴起,始于80年代末。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上海茶文化已呈兴盛景象。其中,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和少儿茶艺两大活动,在全国和海外都有较大的知名度。一、现代茶文化兴盛的主要表现1.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连续举办。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是唯一经国家文化部批准的茶文化节庆活动。从1994年4月举办首届起,每年4月都要举办一届,至2000年共举办7届。它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播民族高雅艺术为主旋律,突出茶文化主题,每届都要举行茶文化学术研讨、中外茶道交流、宋园“茶艺荟萃”、闸北公园茶文化游园、茶文艺演…  相似文献   

8.
经国家文化部批准,由上海市闸北区人民政府、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广播电影电视局、上海市旅游事业管理委员会、上海市文化局、上海市园林管理局、上海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上海市茶叶学会等八家单位联合主办的’99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于1999年4月26日至5月2日在上海隆重举行。一年一度的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自1994年在每年春暖花开、新茶飘香的四月份举办以来,现已连续成功地举办了六届,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本届茶文化节以“世纪茶风”为主题,以“品茶、说茶、观茶”为主要形式,展示各国各地区的茶俗风…  相似文献   

9.
茶墨情缘──记老画家林晓丹与他的茶画作品安忆浙江著名国画家林晓丹先生,十几年来潜心创作以“茶”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引起国际友人和海外侨胞瞩目,成为当今中国茶文化热潮中的“新闻人物”。今年四月,“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期间,《林晓丹画展》应邀在外滩“亮相”,...  相似文献   

10.
论都市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上海市茶叶学会徐永成上海三年大变样,出了个茶文化节。这表明上海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需要茶文化。中华茶文化的传统特色同国际大都市现代化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都市茶文化。上海连续四届举办国际茶文化节,无论其规模、特...  相似文献   

11.
关于弘扬茶文化、引导茶消费的几点思考上海茶叶学会茶文化工作委员会卢祺义“茶香飘申城,茗艺进万家”。用这句话来概括’94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所取得的社会、经济两个效益,也许可算一种形象性的说法。由三家单位筹备将近一半的这一盛会,无论从宣传造势、资金筹措、培...  相似文献   

12.
国际和平和国际茶文化交流──'94上海国际茶文化节祝辞韩国茶道协会会长郑相九上海是个东方明珠,今天被邀请参加在贵地举办的‘94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本人感到非常荣幸。首先向高胜利总经理、魏威先生以及主办单位,深表谢意。我每次来上海总是感慨不浅。上海是在日...  相似文献   

13.
1、上海茶艺培训的起步阶段,上海茶艺培训工作起步较早,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期市茶叶学会成立以后,以“茶与健康”为主要内容的广泛意义的茶文化宣传培训工作就已逐步开始。1982年秋,最先意识到茶文化信息春汛的市茶叶学会,即组织了当时最有影响的一次品尝会,参加茶会的有科学、文艺、教育、茶业等各界代表人士和关心、支持茶文化事业的市委、市政府领导100多人,在社会上造成很大影响;1988年7月4日,40年来第一支台湾学术、文化、艺术、工商界所组成的“台湾经济文化探问团”赴大陆访问,7月8日,著名茶艺专家范增平先生到上海了解有关茶文化情况,首次与陶艺家许四海先生见面,并与新闻界人士一起研讨台湾茶艺的发展现状,演示了台湾茶艺,经新闻媒体报道后,使众多上海市民了解了台湾茶艺是怎么一回事:1989年6月,市茶叶学会、《劳动报》社在豫园古戏台举办了首届上海茶文化研讨会,品尝了安徽六安名茶“霍山黄芽”的冲泡技巧;1989年9月18日,市茶叶学会召开茶文化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著名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陈沂、谈家桢、峻青、哈华、钱梁等90余人,对宣传茶文化的意义以及上海开展茶文化活动提出许多宝贵意见。这是上海第一次高层次的、有重大社会意义的专题茶文化研讨活动,对上海茶文化包括茶艺的社会大培训实际上起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山长青水长流——与韩国茶人金裕信先生友谊记温州雁茗阁林晓丹我能认识韩国“韩中茶文化研究所”所长金裕信先生,感到十分的荣幸。那是1994年4月间,上海举办首届国际茶文化节时,学术研讨会在外滩上海茶叶学会会议大厅举行,当时我应邀将自己创作二十余幅以茶为主...  相似文献   

15.
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一次茶文化盛会──’94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活动总结’94上海国际茶文化节组委会秘书长高胜利历时五天的’94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业已胜利闭幕,主办单位筹划一年零二个月的这一盛大节庆活动的初衷以及历时年余的筹备工作都在活动过程中受到了检验,...  相似文献   

16.
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诗抄湖北天门茶圣陆羽研究会欧阳勋一九九七年四月二十六日——五月二日,上海举办了′97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余赋诗十三首,以纪盛况。出席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感赋春光灿灿白云开,茶友相邀沪上来。借得茶媒齐发展,弘扬国粹展雄才。(1997.4.25...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花卉协会主办,上海国际展览中心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The 9th Hortiflorexpo China)将于2007年4月11日~14日在上海国际展览中心和上海世贸商城举办。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花卉协会主办,上海国际展览中心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The 9th Hortiflorexpo China)将于2007年4月11日~14日在上海国际展览中心和上海世贸商城举办。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花卉协会主办,上海国际展览中心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The 9th Hortifiorexpo China)将于2007年4月11日-14日在上海国际展览中心和上海世贸商城举办。  相似文献   

20.
记’95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上海市闸北区图书馆卢棋义由上海市闸北区人民政府、上海市广播电视局、上海市旅游局、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茶叶学会等5家单位联合主办的’95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是继94年上海首届国际茶文化节的又一次茶事盛会。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