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芳  杨锦琛  李丹 《农业展望》2024,(3):102-108
芦笋是中国出口市场的重要农产品之一,目前中国芦笋产业已发展成为具有竞争优势的新兴产业,在全球芦笋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研究基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和中国海关的中国芦笋出口数据,分析了近10年中国芦笋的出口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中国芦笋出口以鲜或冷藏芦笋、芦笋罐头为主,鲜或冷藏芦笋主要满足国内消费和销往邻近的中国地区和亚洲发达国家,以广东、湖南、云南、江苏、福建5省生产为主;芦笋罐头是中国出口创汇的主力军,主要由福建、山东、安徽、山西4个省份生产,销往西班牙、德国、荷兰、法国和丹麦等欧盟市场。近几年受发达国家贸易壁垒、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中国芦笋出口呈现明显下降趋势。根据对中国芦笋出口形势的分析结果,推动中国芦笋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提高芦笋精深加工技术、增加产品附加值,规模化发展、打造芦笋产业集群,积极应对贸易壁垒、提高芦笋国际市场竞争力,实施有机认证和标准化战略、提高芦笋质量安全标准,实施多元化战略、进一步拓宽芦笋出口市场。最后,对未来中国芦笋出口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取芦笋中总黄酮并分析芦笋保健茶活性成分的动态溶出情况,促进芦笋茶的推广与发展。[方法]以新鲜芦笋为原料,采用超声乙醇提取法提取芦笋总黄酮并测定它们在芦笋不同部位的含量。制作芦笋袋泡茶,从分子水平对芦笋袋泡茶活性成分的溶出进行动态分析。通过设定不同浸泡时间、不同温度条件以及不同芦笋袋泡茶投料量,测定浸出物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并通过正交试验来确定芦笋茶的最佳冲泡条件。[结果]在芦笋的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有差异,从芦笋顶端到根部逐渐递减;芦笋袋泡茶的最佳冲泡条件为芦笋袋泡茶投料量4.0 g,浸泡水温90℃,浸泡时间25 min。[结论]研究表明,今后可根据所需要的成分对芦笋进行合理的利用;同时可为芦笋茶的科学冲泡及芦笋类饮品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芦笋系百合科属多年生宿根植物。生长期可达15年。嫩茎鲜美芳香,柔软可口。芦笋具有丰富独特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作用。芦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质元素,含有较多的微量元素,享有“蔬菜之王”和“世界十大名菜”的美称。芦笋对心脏病、高血压等病症有一定的疗效,芦笋还是目前世界发现和公认的防癌抗癌效果最好的植物。芦笋除了鲜食、制罐头外,还可制成冻芦笋、芦笋汁、芦笋汁饮料、芦笋精冲剂、芦笋饼干、芦笋丹参酒等系列产品。[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对江苏省芦笋栽培、育种研究情况、芦笋育种核心技术、芦笋育种目标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同时,对今后的芦笋育种技术及产业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安达卢西亚Teboza芦笋栽培已经持续了很多年。目前,南美洲芦笋成为西班牙芦笋的替代品,从味道、运输距离上加以区分。近年来,西班牙在扩大芦笋种植面积。西班牙芦笋主要出口到荷兰、比利时和德国都是西班牙芦笋的主要出口国,但西班牙芦笋市场在逐渐扩大。例如,北欧国家  相似文献   

6.
芦笋茎枯病是影响当前芦笋生产的一项重要问题。芦笋茎枯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亚洲各芦笋产区几乎都有发生。近年来我国芦笋面积不断扩大,其危害程度也随之加重。一旦得了茎枯病,轻则减产,重则毁园绝收,给广大笋农造成巨大损失。同时,因为一旦感染茎枯病将很难根除,因此,芦笋茎枯病被称为"芦笋癌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对芦笋茎枯病的病原种类、发生规律、病害流行条件及防治方法等研究,对芦笋茎枯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防治方法进行综述,在理论和实践上为防治芦笋茎枯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芦笋弃料的营养价值和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研究了芦笋皮、枝叶及其老茎等弃料中蛋白质、氨基酸、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矿质元素等营养成分含量及其开发利用新途径.结果表明,芦笋皮和枝、叶富含营养成分,有开发利用价值;芦笋皮经机械破碎、压榨后,出汁率52.5%,含可溶性固形物3.5%;将芦笋原汁、菠萝计按1:0.6-1的比例配制成复合果蔬汁,不仅色泽艳丽,而且美味适口;真空浓缩芦笋原汁效果良好;用芦笋嫩枝、拟叶制成的芦笋茶.色、香、味均好;芦笋皮制成的笋粉可按2.0%-2.5%的比例添加到面粉中,提高面条营养价值.芦笋弃料的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工艺简便,生产芦笋罐头的食品厂都能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芦笋是多年生植物,一次种植多年采收。芦笋品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芦笋产量的高低及品质的优劣。芦笋在大田中,自然条件下也能授粉结籽,但这些种子分化严重,品质差,不能作种用。国内外芦笋生产中应用的芦笋品种多是单交种或双交种。近一二十年来,由于芦笋组织培养技术在芦笋育种中得到广泛应用,从而加速了芦笋良种的繁育推广,并利用该技术选育出了一大批产量更高、品质更佳、  相似文献   

9.
采用FAO的全球芦笋生产资料数据,定量分析近50 a来芦笋面积、单产和总产现状及变化。结果显示:1968—2017年,芦笋收获面积增长294.57%,年均增长5.89%,单产提高70.83%,年均增长1.42%,总产增长573.59%,年均增长11.47%,芦笋总产增长中,面积增长贡献率为99.35%,单产提高贡献率为30.52%,芦笋总产的提高,很大部分依赖于收获面积的扩大,而不是从单产上得到显著提升。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全球芦笋面积年增长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单产也保持了一定的年均增长率,这促使总产逐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世纪80、90年代和2000年以来总产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91%、9.41%、2.67%。在全球芦笋主产国中中国的收获面积和总产名列第一,中国已成为世界芦笋生产大国。针对全球芦笋生产态势,提出了未来中国提高芦笋产业竞争力的发展建议:提升芦笋质量,打造芦笋品牌;培育设施专用芦笋品种;加大芦笋科技投入,延长芦笋产业链;推行芦笋电商线上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专业芦笋示范园”最近在安徽阜阳建成。示范园交通便利、土质符合芦笋的生长要求,面积近500亩。世界芦笋产业发达国家的主要、最新、优质的芦笋无性系F1代品种,国内外高产优质芦笋栽培技术,国内外高产高效设施化芦笋栽培模式,都将高度集中凝缩在该在高科技示范园内。示范园采用我国自行设计的、全新的“刘氏悬索型薄膜节能经济型温室”,经济实惠,将中国传统温室的优点与哥伦比亚温室、以色列现代温室的先进技术融合在一起,独创而成新一代中国温室。在示范园,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地学习芦笋栽培的新品种、新技术、新理念,引导我国的芦笋产业尽快实现与国际接轨,提高我国芦笋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1.
1千克新鲜芦笋,卖价最高的时候不过12元,可经过深加工变成“芦笋茶”之后,身价马上增加二三百倍,用芦笋嫩尖制成的“芦笋茶”在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热销,每千克卖价竟然高达3000元。芦笋是黄陂的特产,芦笋主要走外销路线。然而,出口的芦笋,要求粗细在0.8厘米以上。这样一来,不符合标准的近3成芦笋就白白烂掉。去年,黄陂区研发出芦笋茶,即将芦笋的嫩尖制成茶出售。由于约100多千克芦笋嫩尖才能产出1千克成品茶,加上人工等费用。每千克芦笋茶可卖到3000多元。加工芦笋茶不失为一条致富好门道。  相似文献   

12.
芦笋营养价值丰富、保健功效明显,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发展前景广阔。本文结合芦笋的适生条件分析,提出了芦笋的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芦笋优质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世界芦笋生产及贸易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笋是一种兼具营养食用价值和医疗保健功能的高档蔬菜。本文综合利用中国海关和国际芦笋学会1992—2013年统计数据,对世界芦笋区域分布、生产、加工及贸易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当前芦笋种植主要分布在亚洲和欧洲,两者芦笋种植面积占世界近2/3的市场份额。其中,亚洲芦笋种植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欧洲以德国、西班牙和法国为代表,北美洲以美国和墨西哥为代表,南美洲以秘鲁为代表。世界芦笋出口市场以中国、秘鲁、墨西哥、西班牙和希腊为主,芦笋进口市场主要分布在美国、欧盟、日本和亚洲部分国家,其中芦笋罐头出口以中国为主导,鲜芦笋出口以秘鲁为主导。受消费习惯影响,欧盟国家为白芦笋罐头的主要进口国,美国为保鲜和速冻绿芦笋主要进口国。  相似文献   

14.
通过评价洛浦县不同品种芦笋的营养品质,为新疆芦笋品种选择及栽培管理提供参考。本试验测定了翡翠明珠、阿波罗、阿特拉斯、哥兰德、金冠共5个芦笋品种的光合色素、营养成分及矿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翡翠明珠的多项营养品质指标在受试品种中最高,与其他品种芦笋存在显著差异,翡翠明珠芦笋品质较好,适宜在新疆温室大棚中栽培,可作为新疆芦笋的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15.
化肥施用对绿芦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海翔  杨斌  焦彩菊 《山西农业科学》2011,39(12):1263-1265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磷钾肥对绿芦笋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芦笋支数、单支质量以及总产量均以NPK处理最高;PK,NK以及NP处理的芦笋支数、单支质量均不同程度降低,最终导致减产。芦笋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以及不同矿质元素含量均以NPK处理最高。可见,平衡的养分供给不仅可以提高绿芦笋产量,而且还可以有效改善芦笋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我国芦笋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芦笋是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抗旱耐寒、适应性强,是当前我国农业结构调整中利于农民创收的好项目.随着国际芦笋产业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迎来了芦笋产业发展的春天.综述了目前我国芦笋种植生产及加工现状,对我国芦笋产业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同时分析了我国芦笋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将不同品种3年生芦笋宿根和5年生芦笋宿根移栽至日光温室,定期采收芦笋嫩茎,比较其秋冬茬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和经济系数.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年限的芦笋宿根对鲜笋产量影响不同,除个别品种外,3年生芦笋的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及经济系数普遍高于5年生.这种差异可能与试验前芦笋宿根原生长地土壤肥力有关.  相似文献   

18.
芦笋混浊汁的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比较了两种加工工艺对芦笋混浊汁风味的影响,探讨了影响芦笋混浊汁贮存稳定性的因素。结果表明:同采用传统阿氏杀菌的芦笋混浊汁相比,应用巴氏瞬时杀菌的芦笋混浊汁具有浓郁的芦笋风味,无异味;均质或添加耐酸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海藻酸丙二醇酯(PGA)、黄原胶等稳定剂能明显提高芦笋混浊汁贮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芦笋种植业,笋农们有句口头禅:"种芦笋想丰收,好品种、真技术,到曹县找刘师傅。"笋农们口中说的"刘师傅",就是山东省曹县芦笋协会副会长、曹县华东芦笋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保真。他专心从事芦笋选育和栽培技术研究25年,培育的芦笋王子、新王子、2000-3、盛丰4个国产优良芦笋杂交新品种,比一般的进口芦笋品种产量高、抗病性强,每亩年增收3400多元;他不断探索与创新,研究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芦笋快速高产栽培新技术",使芦笋移栽后半年就可开始收获,打破了旧的芦笋种植模式中第一年没有收益的被动局面;他发明的白芦笋采收器,造价仅十几元,采笋效率却提高了1倍,采收用工成本节省了一半。刘保真虽然是名普通的农业基层科技工作者,是名平凡的芦笋技术员,却为我国芦笋产业的发展和做大做强作出了很大贡献。本期访谈,就听刘保真总经理讲述我国芦笋产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吧!  相似文献   

20.
芦笋具有低糖、低脂、高纤维、高营养价值等特点,享有“蔬菜之王”的美誉,是深受全球各地消费者喜爱的蔬菜。目前,国内外在芦笋育种技术、分子育种和抗病育种等方面的研究逐步深入。本文作者通过对芦笋育种进行综述,并提出后期芦笋育种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芦笋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