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喀斯特地区的生态恢复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退化生态系统生态恢复与重建问题的探讨,根据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确定恢复与重建的最终目标是形成生态与经济的和谐统一.结合喀斯特地区特殊的地质背景和土地退化特点及过程分析,认为植被恢复是喀斯特山区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根本途径.按照山地生态因子分配规律和基岩裸露程度的差异,分别提出了不同的生物恢复途径和对策.针对山区农村经济、能源和耕地矛盾,配套相应的工程措施,可有效减少或降低人为干扰.恢复对策强调系统性和整体性,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互相补充和促进.  相似文献   

2.
喀斯特森林是指在森林气候条件背景下,喀斯特地貌上发育的一种脆弱的特殊的森林生态系统。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已导致喀斯特森林的大面积退化。主要从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退化的定义、引起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退化因素、退化喀斯特森林恢复原则、理论、恢复过程、恢复评价及恢复技术等方面综述了当前退化喀斯特森林恢复的一些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的过程和格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30个不同演替阶段的群落样地,用主分量分析(PCA)进行群落类型划分,用连续带分析构建自然恢复系列。研究了自然恢复过程中群落数量特征、生物量、更新层特征变化过程以及种群的格局和类型,讨论了今后演替进程研究的重点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生态恢复方式对喀斯特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不同生态恢复方式对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2012年2月对喀斯特地区撂荒地、退耕还林地和自然林(对照)进行了土壤节肢动物调查。结果表明:在调查区共捕获土壤节肢动物25 898只,隶属7纲18目95科146类。各生境土壤节肢动物类群数和密度-类群指数无显著差异,自然林和退耕还林地个体密度显著高于撂荒地。撂荒地土壤节肢动物优势类群组成与自然林、退耕还林地明显不同,自然林和退耕还林地土壤节肢动物优势类群组成相对接近。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生态恢复方式对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特征有显著影响,植被差异是影响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的主要因素,退耕还林更有利于土壤节肢动物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喀斯特地区生态恢复与社区参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从生物和技术角度考虑的生态恢复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概述,指出了社区参与和社区本土知识的重要性,提出了社区参与的精髓就是要以人为本,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式达到社区村民积极参与喀斯特地区生态恢复的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6.
西南喀斯特典型生态系统土壤特征与植被适应性恢复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西南喀斯特区域是特殊地质背景制约的脆弱生态带。论文以西南喀斯特地区典型生态系统不同退化/恢复阶段物质循环与植被恢复响应为主线,研究生态系统中的水分和养分过程,包括坡面降雨-入渗-产流-土壤水分再分布过程、土壤水分养分空间分异特征、微生物种群结构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初步揭示了"地下过程为主、地表过程为辅"的水土物质迁移规律与峰丛坡地土壤水分养分状况高于洼地的趋势;通过不同演替阶段、石漠化程度植被生态系统监测,初步揭示植被生态适应性与植物多样性的时空格局,提出发展草食畜牧业、构建农牧复合生态系统的替代型喀斯特区域生态重建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西南喀斯特脆弱生态系统退化原因与生态重建途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总结论述了西南喀斯特地区地貌类型以及生态环境特点,自然和社会经济特征,分析了该脆弱生态系统退化的驱动机制。针对该地区贫困与生态环境退化现状,提出了喀斯特地区以协调解决人地矛盾,减少生态压力为目标的生态重建思想,并探讨了生态重建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土地整理是一种综合性的区域开发活动,在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环境产生直接和间接、有利和有害的影响。在综合分析有关资料的基础上,从生态结构的合理性、生态功能的稳定性、生态环境的适宜性3个方面构建了由植被覆盖率、景观破碎度等17个指标组成的生态环境干扰强度评价指标体系,对土地整理前后的区域生态环境进行了分析,旨在为调节土地整理过程中人类活动的干扰强度和干扰方式以及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贵州是世界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完整的地区之一,全省可溶性碳酸盐类岩的出露面积达13万km2,占土地总面积的73%.贵州西部的六盘水和毕节地区的17个县域,绝大部分是较高比例的喀斯特地貌县(喀斯特面积60.45%~95.17%),植被覆盖率低于19%(不少地区低于5%),是贵州省裸露型、半裸露型石漠化的集中出现区,旱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60%以上[1].贵州省水城县属典型的喀斯特生态系统脆弱区,喀斯特山区生境严酷、环境承载力低,农村人口众多,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生态建设的重点县和国家级贫困县之一.  相似文献   

10.
从乔木层区系角度探讨不同人为干扰尺度(天然栲树林ck,择伐更新A级,天然更新B级,人促更新C级和杉木林D级),对福建武夷山栲树林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ck,A级和B级乔木层都是以栲树为优势种,C级顶极种栲树处于第二优势种,阳性树种裂斗锥处于第一优势种,D级受人工种植的影响百木层优势种发生根本性变化而以杉木为优势树种。通过乔木层区系分析,随着人为干扰尺度的加大,乔木层种类组成,各种含种数和含属数,属的分布类型及与毗邻地区的共有种上升到B级或C级下降或呈“S”型下降,特别D级杉木林乔木层由于以人工种植杉木为估势种控制着整个群落的性质的环境,导致分析的各方面指标与ck天然栲树林相距甚远,目前较难恢复到栲树顶极群落,其余更新方式将能恢复到栲树顶群落,表3图4参9  相似文献   

11.
以农耕地为对照,对三峡库区兰陵溪小流域7种植被恢复模式生态功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模式土壤种子库主要为草本植物种子.农耕地、柑橘林地种子库密度较高,分别达到12 043粒/m2和10 160粒/m2;针阔混交林、板栗林、栎林、马尾松林地土壤出现灌木和乔木种子,导致其种子库物种丰富度较高.种子库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为针阔混交林,达到3.9.各模式间种子库组成成分相似性变化范围为37.50~86.67,无较大的异质性,农耕地与其他模式的相似性最小.各植被恢复模式均可提高林冠层对降水的截持作用.单场降雨量为3.12~43.80 mm时,各模式平均林冠截留率为18.04%~24.36%,马尾松林、栎林和针阔混交林等3种模式的林地枯落物吸持水量为1.97~4.55 mm.各模式林地土壤最大蓄水量大小依次为竹林(402.29 mm)>茶园(349.34 mm)>农耕地(330.55 mm)>柑橘林(272.65 mm)>针阔混交林(242.93mm)>栎林(201.20 mm)>板栗林(175.08 mm)>马尾松林(144.97 mm).坡耕地经植被恢复后,地表径流量和径流系数平均分别减少82.04%和83.72%.土壤侵蚀模数减小1 608.87~1 876.66 t/(km2·a).各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质量均高于农耕地,土壤质量指数分别为板栗林(0.562 9)>马尾松林(0.512 1)>柑橘林(0.492 1)>栎林(0.448 5)>针阔混交林(-0.258 7)>茶园(-0.453 5)>竹林(-0.638 5),均高于农耕地土壤质量指数(-0.664 9).各植被恢复模式的生态功能综合评价值均高于农耕地,其中针阔混交林为生态公益林恢复的最优模式,板栗林为经济林建设的最优模式.  相似文献   

12.
姚安县典型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长江上游云南紫色土区小流域水土流失造成的退化生态系统的人为诱导修复进行了监测与评价.结果显示,有自然恢复条件的小流域退化生态系统,经过4年人为参与的不同措施修复,流域生态系统类型、结构和功能都得到一定程度改善.生态系统类型增加,较稳定和趋于正向进展演替的生态系统类型的水平分布面积扩大,人为重点修复生态系统类型的立体垂直结构逐渐显现,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增加,土壤理化特性得到改良,土壤侵蚀减弱,森林覆被率提高,修复效果明显.干扰荒草地、人工林、自然恢复和坡改梯措施的土壤流失量3年内分别减少46.9%-50.1%,49.6%-59.3%,29.5%-66.4%和65.1%-76.1%.  相似文献   

13.
生态系统退化是阻碍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之一,它使资源日益枯竭,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失去生态基础。初步介绍了退化生态系统生态恢复模式与技术的研究现状,从系统的角度出发,针对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退化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环境,根据区域土地利用格局,运用功能分区的原理,初步集成组装了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模式的4种模式及相应的技术体系并对其进行探讨,为区域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自然与人为干扰共同作用于四湖地区的涝渍生态环境。自然干扰因子包括地质构造运动、气候及水文改变等,人为干扰因子主要是指农业政策、人口压力、水利工程及环境污染等。在自然干扰条件下涝渍低洼地呈现出有规律的演变,而不合理的人为干扰程度直接决定了涝渍生态系统的退化程度。  相似文献   

15.
2016年5月中旬在江西赣南塘背小流域选取3种典型水保措施治理下的林地,通过对其乔灌草物种组成调查、生物多样性指数计算和统计分析,研究塘背小流域各代表性林地在治理30 a后的植物恢复状况。结果表明:3种水保措施条件下植被覆盖度均有变化,不同之处在于相对于仅采用“封禁”措施的林地,采用“工程+植物+封禁”措施的林地植物群落发展较快、种类较为丰富。表明仅采用封禁措施的植被恢复无显著变化,采用植物或工程措施都能够加速植被恢复,同时采用水平竹节沟和乔、灌、草相结合种植的水保措施能最大化加速水土流失区的植被恢复。  相似文献   

16.
小流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对于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运用标准样方调查法和遥感解译法调查了沙堆河小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其中包括植物群落特征及水土流失现状,调查结果表明:沙堆河小流域范围内分布的主要植物群落有12种,分别为水蓼群落、白茅群落、灯心草群落、毛竹群落、杉木群落、盐肤木群落、马尾松群落、樟群落、荞麦群落、狼尾草群落、茶群落、杨梅群落;沙堆河小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为40.33km2,占土地总面积的45.20%,平均土壤侵蚀模数1085 t/km2·a,年土壤侵蚀总量968万吨,水土流失情况严重。因此需要对植物演替进行适度人工干预,有针对性的布局沙堆河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措施,该研究结果可为建设通沙堆河生态清洁小流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云南金沙江流域受干扰退化后有代表性的天然植被类型进行调查,分析了导致天然林退化的干扰成因,探讨了该区域强度过伐林、恢复初期的天然次生林、疏林、灌木林以及破坏严重的退化生态系统的退化类型。把人为干扰程度分为微度干扰、轻度干扰、中度干扰和强度干扰等4个等级。对退化天然林类型进行划分,包括微度退化的林分24类,轻度退化的林分类型14类,中度退化林分14类,重度退化林分19类。表2参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