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的DNA-蛋白质结构,对染色体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端粒酶是一种由蛋白质和RNA组成的核糖核蛋白复合物.端粒酶活性的测定方法主要是以TRAP为基础的改良法.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多数肿瘤、细胞癌变和衰老过程中都可检测到很高的端粒酶活性和端粒长度缩短.但同时也有许多不依赖端粒酶的端粒维持和细胞永生.目前,有关以端粒酶为靶位点的药物设计的研究已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2.
刘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0,32(5):163-167
端粒是位于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DNA序列,而端粒酶具有修复延伸端粒的功能,端粒和端粒酶对于维持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完整性至关重要。在参阅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对国内外关于端粒、端粒酶的研究进展情况予以汇总,特别突出端粒、端粒酶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调控作用,为人类更好地了解和开展有关端粒和端粒酶的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端粒(telomere,TLM)与端粒酶(telomerase,TL-MA)的研究受到国际医学生物学界的高度重视。原因是它们与细胞衰老、分裂和恶变有密切关系。因此有一些学者认为:TLM和TLMA系统的研究,将可进一步了解肿瘤的发生机制,对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以及估计预后都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1 端粒、端粒酶的结构及功能研究状况端粒是位于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DNA和蛋白质的复合体。人类染色体端粒由5’→3’方向简单重复的(TTAGGG)序列组成,重复次数约2000次。端粒具有以下生物学功能:(1)保证DNA的完整复制,使真正的遗传信息得到完整的复… 相似文献
4.
端粒和端粒酶的结构与功能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端粒是构成真核生物线状染色体末端重要的DNA-蛋白质复合结构,DNA由简单的串联重复序列组成.它的合成由一个特殊的具有反转录活性的核糖核蛋白端粒酶完成.端粒对染色体、整个生物基因组,甚至对细胞的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端粒酶是由RNA模板和蛋白亚基组成的核蛋白颗粒.它解决染色体的末端问题,归属于逆转录酶家族又和逆转录酶有一定的差别.端粒酶的过度表达和细胞的永生化和癌变直接相关.端粒酶的结构和功能决定了它在肿瘤与癌症治疗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随着组织细胞工程学的兴起,干细胞已成为研究的焦点。干细胞有限分化增殖限制干细胞应用,端粒、端粒酶与干细胞增殖分化密切相关。本文就端粒、端粒酶与干细胞作用的分子机制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端粒(telomere)位于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是末端DNA和蛋白质的复合体,随细胞的分裂而缩短,同时,细胞衰老也就开始.端粒酶(telomerase)是一种核糖核蛋白(RNP)DNA聚合酶,直接参与端粒区DNA的合成.通过激活端粒酶,可以延长端粒区,以抵消由于细胞分裂而导致的DNA片段的缩短,间接地延缓了细胞衰老现象.本文介绍了端粒-端粒酶假说与细胞衰老的关系.同时,也简述了端粒在动物克隆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体外转录并纯化酵母端粒酶RNA,明确缓冲液中组分对其构型的影响,初步研究四膜虫端粒酶相关蛋白p65与酵母端粒酶RNA的结合情况,为酵母端粒酶活性鉴定及构型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核酶的自剪切功能,通过在3′端引入HDV核酶序列获得完整的酵母端粒酶RNA;并用分子筛SuperDeX-200/16/60凝胶过滤纯化酵母端粒酶R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RNA Buffer组分中NaCl和MgCl2浓度对酵母端粒酶RNA构型的影响;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检测四膜虫端粒酶相关蛋白p65与酵母端粒酶RNA的结合情况。【结果】通过基因序列合成,结合PCR扩增方法获得了酵母端粒酶RNA基因,并将其构建到体外转录载体上;体外转录获得大量的酵母端粒酶RNA(Yeast-RNA-239);使用SuperDeX-200/16/60成功分离得到了纯净的Yeast-RNA-239。NaCl、MgCl2浓度对酵母端粒酶RNA构型有一定的影响,表现为没有NaCl或MgCl2时,RNA的构型均一且致密;随NaCl、MgCl2浓度的增大,RNA构型逐渐变得松散;而四膜虫端粒酶相关蛋白p65能与酵母端粒酶RNA有效结合。【结论】在体外成功制备了高纯度的酵母端粒酶RNA,NaCl、MgCl2浓度对其构型有影响,四膜虫端粒酶相关蛋白p65能够帮助端粒酶RNA正确折叠。 相似文献
8.
根据GenBank(AY505015)报道的鸡端粒酶反转录酶序列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以鸡淋巴瘤细胞(MDCC-MSB1)总核酸为模板进行PCR。PCR产物连接到pMD19-T载体进行测序,通过BLAST对GenBank进行同源性搜索,并用DNAMAN分子生物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测得MDCC-MSB1启动子区全长为997 bp,其中G C占50.78%。与国外报道的端粒酶反转录酶(AY505015)启动子区序列同源性为99.22%。与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启动子区相比:二者在起始密码子之前约250 bp均有1个E-box,但在chTERT启动子区新增加了4个c-Myb位点,而3个c-Ets2和WT1位点缺失,其他基序二者的分布基本相似。二者启动子区富含CpG岛,延伸到编码区。 相似文献
9.
人端粒酶活性的调控机制及其新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丛羽生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8,30(4)
端粒酶活性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消失,人的绝大多数体细胞没有端粒酶活性,因而随着体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端粒长度在不断缩短.当端粒缩短到一定程度时,细胞无法维持正常的端粒结构而导致细胞的衰老,而当细胞衰老调控机制失控的情况下,端粒的极限缩短将导致细胞死亡或癌变.端粒酶的活性在细胞癌变的过程中被重新激活以维持端粒的长度和结构,以及细胞无限增殖化的能力,与衰老及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随着人们对端粒酶认识的深入,新研究进展显示端粒酶具有独立于端粒之外的新功能,端粒酶在DNA修复、促进细胞存活、基因转录及刺激干细胞增殖等方面不依赖于端粒的新功能的发现,为阐明端粒酶在衰老及癌变中重要功能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端粒酶与体细胞重编程是当今生物界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研究端粒酶能揭示生物体胚胎早期发育、衰老和癌症发生的机制;细胞重编程则有望从根本上解决体细胞克隆技术问题,从而开启生命再造新时代。文章通过对端粒酶与体细胞重编程及二者互作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详细阐述,发现细胞重编程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效率低下,其根本原因是对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了解;而最新研究证实,生殖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发生时序性变化可能在胚胎发育及细胞重编程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因此,揭示细胞重编程机制是今后研究工作的重心,尤其是揭示端粒酶在胚胎发育过程的分子调控机理及端粒酶调控细胞重编程可能开启的信号通路,对提高细胞重编程效率,推进克隆动物的生产实践并开启生命再造,以及为治疗癌症等人类重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研究芦荟多糖对鸡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采用环磷酰胺复制雏鸡免疫抑制模型,通过多项免疫学指标检测,探讨芦荟多糖对正常、免疫抑制及新城疫疫苗免疫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芦荟多糖可以增加健康雏鸡的增重,促进免疫器官胸腺、脾脏和法氏囊的发育,特别是胸腺的发育,对正常雏鸡血清IFN-γ和血清IL-2具有一定的诱生能力;芦荟多糖对于环磷酰胺引起的雏鸡免疫抑制试验显示,可以明显增加免疫抑制雏鸡的增重,能促进血清IL-2和IFN-γ的诱生,提高机体的抵抗力,特别是在高剂量对IL-2的诱生作用上差异显著(P〈0.05);芦荟多糖能够提高ND抗体水平。[结论]芦荟多糖可以改善正常雏鸡的免疫状态、增重和细胞因子诱生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不同品种鸡汤风味品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苏北土鸡、雪山鸡和817肉鸡为原料加工鸡汤,研究其感官品质、游离氨基酸和核苷酸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品种的鸡宰后分别成熟0.5 h与24 h的样品煲汤,在感官风味上没有明显差异,但不同种类鸡汤之间感官差异显著,其中苏北土鸡汤的整体滋味及香气较好,雪山鸡汤滋味略有不足但肉质更好,817肉鸡汤总体评价相对较差;在游离氨基酸含量方面,随着鸡肉宰后成熟时间的延长,所制成的汤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有增加的趋势,且不同品种差异显著;在核苷酸含量方面,不同品种鸡汤中的核苷酸CMP、IMP和AMP差异较大,其含量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苏北土鸡汤、雪山鸡汤、817肉鸡汤。由此可知,苏北土鸡煲汤的整体风味最佳,雪山鸡次之,817肉鸡煲汤风味较差,不适合作煲汤类产品。 相似文献
14.
马立克氏病鸡血清中端粒酶、SOD活性与MDA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人工感染MDV诱发肿瘤过程中血清端粒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和丙二醛(MDA)含量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MDV感染后第8天,临床症状和剖检可视症状出现前。血清开始出现端粒酶活性;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端粒酶与总SOD活性和MDA含量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并且端粒酶活性与总SOD活性变化之间呈显正相关关系。这一结果为弄清病毒性肿瘤的形成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武定鸡、茶花鸡肉用性能及肉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武定鸡,茶花鸡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体态结构及肉的品质,进一步研究两品种肉用性能和各种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由于种质特性不同,体态结构有差异,武定鸡为0.14~0.15,茶花鸡为0.16~0.19;屠宰率,全净膛率,胸、腿肌率,净肉率,两品种间同龄,同性对应相比均无显著差异。各品种内500日龄的净肉率极显著高于90日龄;肌肉中蛋白质,脂肪含量也是500日龄母鸡高于90日龄同品种的公母鸡,而含水量则下降。谷氨酸的含量,武定鸡的公母分别是18.23%,17.23%;茶花鸡的公母是17.43%,19.07%;已报道的太和鸡是18.31%,17.65%,三者极为近似.赖氨酸武定鸡胸、腿肌分别为9.33%,9.45%;茶花鸡为8.94%,9.41%;太和鸡为8.84%,9.08%;武定高于太和鸡和茶花鸡。 相似文献
16.
版纳斗鸡血液免疫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了60日龄和547日龄云南西双版纳斗鸡的IgG,IgM,IgA,C3,C4,E玫瑰花环、E总花环等常规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60日龄雄性斗鸡的IgG,IgM含量分别比雌性斗鸡高6.3%和10.7%, IgA含量却明显低于雌性斗鸡;C3,C4含量分别比雌性斗鸡高14.6%和17.5%;活性E花环和总E花环分别比雌性斗鸡高40.6%和63.1%,差异显著(P≤0.05)。547日龄雄性斗鸡的IgM含量比雌性斗鸡高33.1%,差异显著(P≤0.05),而IgG,IgA含量却无明显差异(P≥0.05);雌性斗鸡的C3,C4含量分别比雄性斗鸡高43.6%和36.8%;雄性斗鸡的活性E花环和总E花环分别比雌性斗鸡高62.7%和43.1%,差异明显(P≤0.05)。雄性斗鸡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水平、补体含量均明显比雌性斗鸡要高。雄性斗鸡Ig G,Ig A,Ig M含量在60日龄和547日龄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547日龄的C3,C4含量、E活性花环、E总花环与60日龄比较有上升趋势;雌性斗鸡 C3,IgG,IgM含量在547日龄与60日龄比较有下降趋势;而IgA则比60日龄上升57.7%;C4含量、E活性花环率均有所上升,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53在鸡马立克氏病的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技术,观察抑癌基因p53在鸡马立克氏病肿瘤组织及体外培养感染马立克病毒的鸡胚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结果]在体外培养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感染马立克氏病毒后,感染的CEF呈阳性。在马立克氏病的发生过程中,突变型抑癌基因p53在病鸡的肝脏、肾脏、肿瘤、心脏、脾脏、肺脏、胸腺及法氏囊中均可检出中等量的表达。p53发生突变时所产生的p53蛋白突变体的半衰期比未发生突变时要长。[结论]突变型p53基因具有直接转化细胞和阻碍野生型p53发挥作用的特点,致使突变的DNA得以积累,最终导致癌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获得高纯度鸡免疫球蛋白(Ig),并保持其生物学活性。[方法]比较几种纯化鸡血清免疫球蛋白(IgG)的方法。用饱和硫酸铵(NH4)2SO4沉淀法或乙醇沉淀法提取鸡血清IgG,经透析除盐,将初提物过sephadexG-200柱进一步分离IgG,经免疫电泳和SDS-PAGE电泳进行纯度鉴定。[结果]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NH4)2SO4盐析和乙醇沉淀法获得的鸡IgG经sephadexG200柱分离获得高纯度的鸡IgG。[结论]该研究为找到较好的纯化鸡血清IgG方法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采取不同免疫方法,对不同采样时期的血清及乳汁进行鸡 I B D抗体效价检测,筛选出以 I B D弱毒苗加油乳苗同时接种,2 次免疫的方法制得的血清及乳汁中抗体效价较高,血清效价最高可达1∶64,乳汁中抗体效价最高可达1∶32。此结果为研制乳汁抗 I B D抗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实验性免疫应激对雏鸡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鸡新城疫I系疫苗 (NDI)免疫剂量不同 ,将 2 0 0只 2周龄健康雏鸡随机分成 4组 ,检测免疫器官中IgG抗体生成细胞的动态变化及接种后ND抗体消长的变化。结果 :①试验组雏鸡的胸腺、法氏囊、脾脏、盲肠扁桃体中IgG抗体生成细胞持续增多 ,第 2 1d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 (P<0 .0 1)。②接种后 ,试验组ND抗体从第 3d开始下降 ,第 5d降到最低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 <0 .0 1) ,第 9d试验组ND抗体开始回升 ,第 2 1d试验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