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正>2013年12月5日,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刘振亚在《科技日报》头版发表长篇署名文章《智能电网与第三次工业革命》。该文创新提出"智能电网承载并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观点,集中阐述发展智能电网推进能源转型升级,推进新能源技术、智能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智能电网全面融合,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对于促进我国把握和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潮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2014年1月6日,国家电网公司第二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暨2014年工作会议在北京开幕。会议总结2013年工作,分析形势,安排2014年任务,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深化"两个转变",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承载和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全面建成"三集五大"体系,加快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努力创建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开创公司和电网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要闻     
<正>国家电网公司召开二届五次职代会暨2014年工作会议1月6日,国家电网公司第二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暨2014年工作会议在京开幕。会议总结2013年工作,分析形势,安排2014年任务,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深化"两个转变",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承载和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全面建成"三集五大"体系,加快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努力创建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开创公司和电网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正>智能电网是当今世界电力、能源产业发展变革的体现。我国自2009年起开始这方面的试点研究。国家科学技术部在《智能电网重大科技产业化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中指出,智能电网是实施新的能源战略和优化能源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涵盖发电、输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环节,将广泛利用先进的信息和材料等技术,实现清洁能源的大规模接入与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确保安全、可靠、优质的电力供应。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能源生产、运输、存储、消费等环节正在悄悄发生变化。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的ICT技术的发展,不断丰富着能源人的观念。从智能电网到能源互联网,从石化智能工厂到煤炭大数据平台,从用户侧智慧用能到汽车充电设施互联互通,我国能源产业正在变得更加"智慧"。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互联网理念、先进信息技术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正在推动能源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的兴起。"随着能源革命的兴起,随着多元供给体系的建设,综合了电、煤、油、气、水、核、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2015年7月6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促进智能电网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初步建成"安全可靠、开放兼容、双向互动、高效经济、清洁环保"的智能电网体系,满足电源开发和用户需求,全面支撑现代能源体系建设,推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电网装备体系。  相似文献   

7.
该文概述了智能电网技术和分布式能源的基本情况,并以此为基础,总结提出了智能电网框架下三种具体的分布式能源发展方式。最后给出了实现智能电网与分布式能源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国家电网公司从能源电力可持续发展出发,创新提出并大力实施"两个转变"战略,打造坚强智能电网,着力推动能源和电力发展方式转变。国网嘉善县供电公司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发展战略,在智能电网发展上取得了成效。嘉善县以建设智能电网为基础,强化技术创新和智能化便民服务,全力保障社会安全用电、绿色用电。2013年,嘉善县完成智能电网投资1.4亿元,已累计保  相似文献   

9.
<正>1智能电网和能源网的融合模式智能电网和能源网的融合从狭义上说,是指能源传输网络的融合,通过融合,可以改变能源输出的模式~([1])。从广义上看,它也是一个建设能源系统的过程。智能电网和能源网融合过程中会涉及到三个网络,三个网络是三个行业的力量代表,即电力行业、互联网行业和其他能源行业。三个行业之间进行博弈的结果会影响到今后的融合发展方向,从不同行业的角度看,主要分为三种融合模式,分别是"智能电网2.0"、"互联网+能源网"和"互联能源网"。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持续发展,电力输出作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能源资源,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传统配电网规划符合当时的时代发展需求,但是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传统配网规划已经落后、脱节与现阶段的供电需要不相适应。在时代的发展下电力企业需要积极推动智能配电网的发展,将智能配电网技术快速融入电网规划之中满足新时代下人们的需求。因此笔者从智能配电网和智能自动化等方面出发,总结了智能配电网技术在现阶段的运用,在深入研究与探析的过程中推动电网规划的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13国际智能电网论坛于9月24~25日在德国柏林举行,来自40个国家的500余名代表云集于此,智能电网已成为世界性话题。"智能电网高层视野"是本次论坛的主题,各国代表将交流智能电网发展最新成果,研讨电网发展方向。论坛是一扇窗口,透过这扇窗口,我们看到了智能电网在全球迅速发展的壮观场景。论坛对于推动世界电力事业进步,促进能源、经济、环境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分布式发电技术与智能电网技术,探讨了这两种技术协同发展的策略,旨在为相关电力企业的工作提供参考,更好地将这两种技术融合在一起,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稳定的电力能源服务。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电网发展面临一系列新课题、新挑战:电网"两头薄弱"问题亟待解决,新能源和分布式电源发展迅猛,社会用电友好互动要求不断提高。应对挑战,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本在于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从本质上看,坚强智能电网就是以坚强网架为基础,集成现代网络技术、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联接大型能源基地、分布式电源和各类电力客户的"能源互联网",是功能强大的能源转换、高效配置和互动服务综合平台。当前,要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实现安全、高效、清洁、友好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耿宵慧 《南方农机》2023,(22):173-175
【目的】在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将光伏、风能、生物质能、可再生能源与传统发电方式有效结合,使农场科学地改变用电行为和用电方式。【方法】基于此,笔者提出了一种智能农场与智能电网的集成方案,概述了智能农场的概念与功能特点、智能电网的构成,并基于二者的作用原理构建了智能农场与智能电网的集成模型。【结果】该模型利用了智能农场精准测量的特点,使得农场侧可以参与到电网的需求侧管理当中;利用智能农场对农作物废弃物发电能力和成本的评估,可以实现农场侧和电网侧电能的双向流动。【结论】智能农场所代表的信息化、数字化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但仍应关注数据恢复和采集技术、数据的实时处理技术、通信安全、无人机技术研发等方面的风险和挑战,进一步提高农场经营效益,促进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2019年年初,国家电网公司创造性提出"三型两网、世界一流"战略目标,体现了公司党组高度的政治担当和责任担当。"三型两网"战略的本质是基于互联网思维,发挥电网的枢纽作用,推动坚强智能电网与泛在电力物联网协同并进,构成能源互联网平台,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和全社会共享发展成果,全面体现了开放、合作、共赢的新思维、新理念。其中,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是推进"三型两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关键  相似文献   

16.
《农村电气化》2011,(3):17-21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三新”农电发展战略,落实公司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总体要求,明确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技术标准,指导今后农网改造工程顺利开展,国家电网公司于2008年10月委托河北省电力公司承担《衣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的编制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7.
赵一  杜敏 《农电管理》2013,(Z1):23-24
2012年3月,北京市正式发布《智慧北京行动纲要》,要求从"数字北京"向"智慧北京"全面跃升。考虑到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求与北京电网的网架结构特点,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大力推广智能变电站建设、用电信息采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配电自动化改造、输变电状态监测系统、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6大类项目,助推智慧城市建设。智能电网,助推绿色发展2013年1月,北京市第一个家用光伏发电系统在顺义区成功并网,该系统属于非晶硅薄膜光伏发电设备,安装在用户自家屋顶和阳台,经过将近一年时间的运行,运转一切正常。这充分说明,智能电网能够有效促进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3D打印技术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D打印技术被称为第三次工业革命,一度颠覆了传统意义打印技术的定义,并被广泛应用多个领域和行业,也由此促进了包括3D打印机生产制造、耗材研究供应、标准件生产、软件计算模拟、评价标准制定等在内的技术研发进程。文章综述了国内外3D打印技术在工程领域的研究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9.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这一目标,高职院校应该加紧培养智能制造技术人才,适应新时代制造业发展。基于此,文章对智能制造技术人才培养对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智能配电网的实用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应对能源、环境、气候、技术、经济、社会等各方面挑战,美国和欧洲率先进行了智能电网的研究和建设,我国也提出要建设“坚强智能电网”。配电网的智能化是我国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有效解决我国配电网架构薄弱、自动化水平较低的有效途径。本文就智能配电网故障恢复与处理、通信、微网技术、配电网EMS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实用化探讨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