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microRNA-188-5p(miR-188)在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过程中的调控作用,以期为乳腺癌相关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培养小鼠乳腺癌细胞(4T1),建立4T1细胞小鼠移植瘤模型,分离肿瘤组织和瘤旁组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188的表达情况;在4T1细胞中分别转染miR-188的模拟物(miR-188 mimics)、模拟物对照(mimics-NC)、miR-188抑制物(miR-188 inhibitor)及抑制物对照(inhibitor-NC),不转染的细胞为空白对照(Con),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miR-188的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划痕试验检测细胞的迁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相关凋亡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瘤旁组织中miR-188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肿瘤组织(P<0.05);细胞转染结果表明,与Con组相比,miR-188 mimics组miR-188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而miR-188 inhibitor组显著... 相似文献
2.
白细胞介素-10(IL-10)增高是口蹄疫病毒(FMDV)感染过程中显著特征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IL-10对FMDV感染小鼠外周血T细胞增殖及其表达效应功能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采用CCK-8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小鼠外周血T细胞增殖和T细胞表达效应功能相关细胞因子(TNF-α、IFN-γ和IL-2)。结果显示,与对照小鼠相比,FMDV感染小鼠(感染12、24、36和48 h)外周血T细胞对刀豆蛋白A刺激的增殖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FMDV感染小鼠的外周血CD4+T细胞表达TNF-α和IL-2均显著下降(均P<0.01),CD8+T细胞表达TNF-α、IFN-γ和IL-2也显著下降(P<0.01或P<0.000 1)。体内阻断IL-10/IL-10R信号或者敲除IL-10均能显著恢复FMDV感染小鼠外周血T细胞的增殖(P<0.05或P<0.01),但不影响CD4+和CD8+T细胞表达TNF-α、IFN-γ和IL-2。本研究首次揭示FMDV能抑... 相似文献
3.
生长停滞特异性基因产物6(Growth Arrest-Special Gene 6,GAS6)是酪氨酸激酶家族部分成员的配体,近年来,发现其在生物体内细胞调控中扮演关键角色,参与细胞的增殖、抗凋亡、迁移、识别和黏附等过程。本文就GAS6及其受体的结构、生物学作用及其对细胞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探讨GAS6基因对一些细胞疾病治疗和在畜禽上开展GAS6基因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5.
6.
本研究旨在探索免疫抑制剂环孢菌素A(CsA)对LPS诱导的子宫内膜基质细胞中促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母兔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经过体外培养和鉴定后,用1 μg/mL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构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炎症模型,0 μg/mL LPS处理作对照组。用0、50、100、200和500 ng/mL CsA处理后,分别检测IL-1β和IL-6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LPS显著诱导IL-1β和IL-6在子宫内膜基质细胞中的表达(P<0.05),CsA对子宫内膜基质细胞IL-1β和IL-6的表达无影响,但50、100、200和500 ng/mL CsA均极显著地抑制1 μg/mL LPS诱导的IL-1β和IL-6表达的上调(P<0.01)。因此,在子宫内膜基质细胞中,一定剂量的CsA能够有效抑制LPS诱导的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免疫应激。本研究为雌性生殖道遭受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引起免疫应激后用CsA治疗的可行性提供了依据,但在临床上的应用及其机制尚需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苏木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T细胞亚群和IL-6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观察苏木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T细胞亚群和IL-6的影响。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苏木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用兔黏膜免疫法造模。造模后各组分别以生理盐水、苏木乙酸乙酯提取物、SASP灌胃给药21 d。运用流式细胞术及ELISA法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IL-6的表达。结果显示,模型组CD4+T细胞升高、CD4+/CD8+升高、IL-6的含量明显增高,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苏木组、SASP组CD4+T细胞降低、CD4+/CD8+降低、IL-6的含量明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苏木组与SASP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证明,苏木乙酸乙酯提取物通过调整T细胞亚群和降低IL-6含量,发挥对UC大鼠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猪塞内卡病毒A(SVA)感染、干扰素(IFN-α)处理对猪肾细胞(PK-15)微RNA(microRNA,miRNA)转录谱的影响,本研究分别构建SVA感染的PK-15(PK-15/SVA)、IFN-α处理的PK-15 (PK-15/IFN),SVA感染再经IFN-α处理的PK-15细胞(PK-15/SVA/IFN),通过荧光定量PCR(qPCR)分别检测各组细胞中SVA VP1及IFN-αm RNA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与PK-15相比,PK-15/SVA及PK-15/SVA/IFN细胞中SVA VP1基因的转录水平极显著升高(P<0.001),PK-15/SVA/IFN中IFN-α的转录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分析各组细胞mi RNA的转录谱,采用Spss软件统计各组细胞中转录差异miRNA的数量;利用基于负二项分布的DESeq2筛选各组细胞中转录显著差异mi RNA;采用miRanda、PITA和RNAhybrid 3个软件预测各组细胞转录显著差异miRNA的靶基因,通过miREvo和mird...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干扰素(interferon,IFN)和干扰素刺激基因在禽呼肠孤病毒(ARV)感染DF1细胞后的表达情况,试验将ARV病毒感染DF1细胞,观察细胞病变,收集感染后0、6、12、24、36、48、72、96 h的细胞样品,抽提反转录成cD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干扰素IFN-α和IFN-β及9种禽源常见干扰素刺激基因在感染后不同时间点在转录水平表达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在ARV感染DF1细胞后,DF1细胞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感染后12 h病毒开始快速增殖,在36~96 h维持在较高的水平;IFN-α和IFN-β在转录水平的表达量在感染后均表现为显著下调(P<0.05;P<0.01);IFI6、OAS、IFIT5、ISG12在转录水平表达量变化规律相似,均呈现显著上调表达(P<0.05;P<0.01),在感染后96 h达到峰值;其中IFIT5的上调幅度最大,感染后96 h的表达量是0 h的19.62倍(P<0.01);而Mx、IFITM3、PKR、Viperin、ZAP的表达量变化规律相似,均表现为显著下调表达(P<0.05;P<0.01),其中Mx、IFITM3、Viperin的下调幅度较大,PKR和ZAP下调幅度很小。说明在ARV感染DF1细胞后,干扰素及多种干扰素刺激基因在转录水平呈现规律性变化,与病毒在DF1细胞中复制存在一定的联系。结果表明,ARV感染后可以诱导多种干扰素刺激基因的表达,这些干扰素刺激基因在抵御ARV病毒的入侵,抑制ARV的复制、释放及病毒的清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为今后深入研究ARV的致病机理和宿主的抗病毒免疫应答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干扰素诱导抗病毒因子表达从而抑制病毒感染的能力依赖于细胞的抑制作用。RAS/MEK途径是细胞抑制作用的途径之一,因为在干扰素存在的情况下,Ras/MEK的激活使得病毒复制。本研究的机理如下:通过激活的Ras/激酶抑制干扰素效应发现,在Ras转化成NIH3T3(RasV12)细胞时,能诱导抗病毒蛋白的反应导致干扰素受损。抑制的Ras/MEK途径恢复了干扰素介导的诱导抗病毒基因,表明激活的Ras中断干扰素的上游抗病毒基因的转录通径。事实上,与矢量控制细胞相比,干扰素诱导磷酸化的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sTAT1)和2(STAT2)可抑制RasV12细胞。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探究牛结核分枝杆菌减毒株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BCG)感染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后,钙结合蛋白S100A4对细胞自噬的调控作用。以感染复数为10∶1的BCG感染THP-1细胞不同时间,用Western blot检测S100A4和LC3Ⅱ的表达,以确定最佳感染时间,并采用透射电镜观察自噬体数量变化。在BCG单独感染或与S100A4小干扰RNA共处理THP-1细胞12 h后,采用qRT-PCR检测S100A4及自噬相关因子——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II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Ⅱ, LC3Ⅱ)、自噬相关蛋白7(autophagy-related gene 7, Atg7)、Beclin-1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S100A4、LC3Ⅱ、Atg7、Beclin-1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利用mRFP-GFP-LC3检测自噬流,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中mRFP-LC3和mRFP-GFP-LC3点状聚集。结果显示:在BCG感染THP-1细胞不同时间后,S100...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为研究在新城疫La Sota疫苗免疫不全的情况下,重组鸡痘病毒(rFPV)表达的鸡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和髓细胞生长因子(MGF)是否具有免疫增强作用。10日龄SPF鸡随机分成8组(I~VIII),每组18只,每只接种1个半数保护剂量(PD50)的LaSota疫苗,同时免疫不同剂量的表达鸡IL-1β、IL-2或cMGF的rFPV(rFPV-IL-1β、IL-2、cMGF)。结果:rFPV表达的IL-1β、IL-2或cMGF可以消除鸡痘病毒在免疫早期对雏鸡体重增长的影响;一定剂量的IL-1β和IL-2可使鸡脾脏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总体水平提高;免疫21d后用新城疫的F48E8强毒经肌肉攻毒。一定剂量的IL.1B和IL一2(I和III组)能提高La Sota疫苗的免疫保护率,而cMGF却没有表现出这种作用。本研究表明rFPV表达的IL-1β和IL-2在一定的剂量下可以增强La Sota疫苗的免疫效果,具有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人宫颈癌细胞表达PD-L1对人外周血T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PD-L1质粒转染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将PD-L1+ HeLa细胞与PHA刺激活化的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MTT法检测T细胞的增殖水平,流式细胞术分析T细胞凋亡率和CD8+/CD4+T细胞比例;ELISA检测PD-L1+ HeLa细胞与PHA刺激活化的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上清液IFN-γ的含量.结果 MTT检测显示与PD-L1+ HeLa混合培养组的T细胞增殖光密度值为(0.31±0.02),明显低于与PD-L1 - HeLa混合培养组的T细胞和对照组T细胞,分别为[(0.62±0.02)和(0.59±0.03),P<0.01];T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与PD-L1 - HeLa混合培养组和对照组T细胞,分别为(32.7%、17.9%和18.3%);CD8 +/CD4+T细胞比值稍低于PD-L1 - HeLa混合培养组和对照组T细胞(分别为0.86、0.91和0.89);与PD-L1+ HeLa混合的T细胞培养上清液IFN-γ的含量低于与PD-L1 - HeLa混合培养组和对照组T细胞,分别为[(801.1±20.5) pg/ml、(1 006.2±30.2 )pg/ml和(1 070.2±113.3) pg/ml,P<0.01].结论 PD-L1明显抑制人外周血活化T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并下调其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针对小鼠RAW264.7细胞IRGl基N设计4个RNA干扰靶位,筛选出最佳干扰序列构建shRNA慢病毒载体质粒并包装获得慢病毒颗粒,进而经嘌呤霉素筛选获得稳转细胞系,实现IRGl基因在RAW264.7细胞基因表达的沉默。并通过布鲁菌l6M株及M5株感染基因沉默细胞对IRGl基因在布鲁菌感染中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慢病毒介导的shRNA高效、稳定地沉默了IRGl基因的表达,布鲁菌侵染RAW264.7细胞后IRGl基因表达上调。未试验为1RG1基因及相美调控基因抗布鲁菌病作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考察牛膝多糖(ABPS)对脂多糖(LPS)免疫应激下仔猪空肠上皮细胞(IPEC-J2)促炎细胞因子分泌和表达的影响,并探讨ABPS调控IPEC-J2免疫应激可能的作用机制。选用4~5代的IPEC-J2,培养基中分别添加0(对照)、300、600、900、1 200μg/m L ABPS和10μg/m L LPS,每组12个重复,每孔为1个重复。培养72 h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ABPS对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量的影响,采用实时定量PCR测定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mRNA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TLR4、NF-κB、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p-NF-κB)蛋白表达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300、600、900和1 200μg/m L ABPS组能显著减少IL-1、IL-6、IL-8和TNF-α的分泌量(P0.05);300μg/m L ABPS组能显著减少p-NF-κB蛋白的表达量(P0.05),900和1 200μg/m L ABPS组能显著减少TLR4、NF-κB的mRNA和NF-κB蛋白的表达量(P0.05)。由此可见,ABPS通过TLR4/NF-κB信号转导途径来调控促炎细胞因子的分泌,从而缓解免疫应激,低浓度ABPS通过直接抑制NF-κB磷酸化过程来降低免疫应激,高浓度ABPS则是通过抑制TLR4 mRNA、NF-κB mRNA和NF-κB蛋白的表达量来缓解免疫应激。 相似文献
20.
旨在探讨牛分枝杆菌疫苗株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BCG)感染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细胞后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对细胞焦亡的调控作用及分子机制。在BCG单独感染THP-1细胞或与ERS抑制剂TUDCA共处理细胞后,采用qRT-PCR检测ERS标志性分子GRP78,细胞焦亡标志性分子GSDMD、Caspase1、NLRP3、IL-1β和IL-18在mRNA水平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GRP78、Caspase12、GSDMD、Caspase1和NLRP3在蛋白水平的表达,采用ELISA检测IL-1β和IL-18的释放量,采用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表明:在BCG单独感染THP-1细胞不同时间后,GRP78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随感染时间延长而升高(P<0.01),GSDMD蛋白表达在24 h达到最高,IL-1β和IL-18在mRNA水平的表达呈时间依赖性(P<0.01)。在BCG单独感染或与TUDCA共同作用细胞24 h后,与未感染对照组相比,BCG感染组GRP78、GSDMD、Caspase1、NLRP3、IL-1β和IL-18 mRNA水平表达上调(P<0.05),GRP78、Caspase12、GSDMD、Caspase1和NLRP3蛋白水平表达上调(P<0.001),IL-1β和IL-18的浓度增加(P<0.01),细胞存活率下降(P<0.001),而经TUDCA预处理的BCG感染组与BCG单独感染组相比,以上分子的表达下降,细胞存活率上升(P<0.01)。综上表明,在BCG感染THP-1细胞后,引起的ERS对细胞焦亡具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