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富璘 《饲料研究》2022,(2):150-153
瘤胃微生物主要由细菌、原虫、真菌等组成,日龄、品种、饲粮结构、饲粮添加剂和饲养方式均会对瘤胃微生物产生影响.从饲粮精粗比、营养水平、品种、饲养方式和饲料添加剂方面进行调控,能够改善瘤胃微生物区系,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文章对瘤胃微生物区系的组成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为反刍动物的科学饲养管理及营养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瘤胃微生物区系变化与反刍动物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微生物受宿主、环境、营养、管理等因素的影响,瘤胃微生物在反刍动物的生长发育、生产性能以及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4种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建立过程与机制,以及微生物区系变化对动物代谢的影响,并阐述了瘤胃的调控技术与机理,为瘤胃调控技术应用、生产性能及健康水平提升、环境减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刚出生的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的植入途径,对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建立过程,从日粮影响瘤胃微生物区系建立的主要因素论述了最新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应用酵母培养物调控瘤胃微生物区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龙玲  龚月生 《饲料工业》2002,23(11):26-29
通过调控瘤胃微生物区系来加强反刍动物对粗饲料的利用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存在许多方法用以调控瘤胃微生物区系,如应用离子载体和抗生素。但对于饲料工业中应用抗生素所引起的问题和寻求安全饲料的广泛关注,促使研究者致力于发展一种新型非抗生素或“天然”的饲料添加剂。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即直接饲喂微生物(DFM),完全满足发展需求,因而被推到了历史前台。DFM包括细菌、酵母(真菌)等,许多研究证明DFM使用效果良好,尤其是酵母培养物(YeastCulture,YC)。YC是经严格控制条件的液体、固体二级发酵或直接在固体培养…  相似文献   

5.
马健  范雪  陈晖  余雄 《中国奶牛》2019,(6):6-11
奶牛的瘤胃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对奶牛的生产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将日粮中的一些营养物质分解成微生物蛋白以及挥发性脂肪酸,为奶牛提供能量,维持其生产性能。测定奶牛瘤胃中的微生物变化,可以检测奶牛机体的变化,为奶牛疾病及代谢的诊断提供依据。此外,实现人工干预瘤胃菌群的组成,可以有效调控奶牛消化代谢,提高生产性能。本文归纳了奶牛瘤胃微生物的功能及其影响因素,介绍了瘤胃微生物移植方法及研究进展,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生命早期消化道中的微生物定植可影响动物机体,且具有长期健康效应,详细了解早期瘤胃微生物的定植状况对动物健康及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反刍动物自出生后开始与外界微生物接触,其瘤胃微生物菌群结构发生剧烈变化,且易受动物日龄、品种以及饮食结构的影响。反刍动物瘤胃含有复杂的微生物菌群,主要由厌氧细菌、古生菌、真菌和原虫构成。本文综述了反刍动物幼龄阶段瘤胃细菌、古生菌、真菌和原虫的定植组成及其变化,同时阐述了饲粮组成和饲料添加剂对幼龄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菌群的影响,旨在为幼龄反刍动物实现分阶段的营养调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瘤胃是反刍动物对饲料进行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瘤胃通过和微生物相互结合,使反刍动物能够对高纤维的植物进行消化吸收。反刍动物的生理活动状态、饲料吸收程度以及对于瘤胃疾病的诊断都与瘤胃运动相联系。基于此,本文以反刍动物瘤胃运动为出发点,以其影响因素以及调控措施为主要内容,探究反刍动物瘤胃真菌特点以及反刍动物瘤胃运动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其反刍动物瘤胃特点,提出相应的运动的调控措施,以期为反刍动物瘤胃调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试验研究了在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NFC/NDF)比饲粮条件下诱发奶山羊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ubacute rumen acidosis,SARA)过程中瘤胃微生物区系和瘤胃pH值的变化。该试验选用6只安装了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泌乳期关中奶山羊为试验动物,采用自身对照试验法,共分4期进行,每期10d,依次饲喂NFC/NDF比为1.02(Ⅰ期)、1.24(Ⅱ期)、1.63(Ⅲ期)、2.58(Ⅳ期)的4种饲粮,以逐渐增加饲粮精料的方法诱导奶山羊发生SARA。结果表明,随着饲粮NFC/NDF比的增大,瘤胃pH值显著降低(P〈0.05),并且瘤胃pH值下降幅度也随之加快;随着饲粮NFC/NDF比的增加,淀粉分解菌的数量增幅最显著(P〈0.01);饲粮NFC/NDF比为1.63时,瘤胃细菌总数、乳酸杆菌及坏死梭形杆菌的数量显著增加(P〈0.05),当该比值为2.58时,埃氏巨型球菌和反刍兽新月单胞菌的数量出现显著增多(P〈0.05);原虫数量在Ⅳ期降至最低,而牛链球菌的数量在整个试验期并未出现明显的波动。饲粮NFC/NDF比为1.63时,瘤胃内与碳水化合物分解有关的多数细菌的数量明显增加,SARA期时增幅更为明显,而此时原虫数量为最低。  相似文献   

9.
试验研究了在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NFC/NDF)比饲粮条件下诱发奶山羊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ubacute rumen acidosis,SARA)过程中瘤胃微生物区系和瘤胃pH值的变化.该试验选用6只安装了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泌乳期关中奶山羊为试验动物,采用自身对照试验法,共分4期进行,每期10d,依次饲喂NFC/NDF比为1.02(Ⅰ期)、1.24(Ⅱ期)、1.63(Ⅲ期)、2.58(Ⅳ期)的4种饲粮,以逐渐增加饲粮精料的方法诱导奶山羊发生SARA.结果表明,随着饲粮NFC/NDF比的增大,瘤胃pH值显著降低(P<0.05),并且瘤胃pH值下降幅度也随之加快;随着饲粮NFC/NDF比的增加,淀粉分解菌的数量增幅最显著(P<0.01);饲粮NFC/NDF比为1.63时,瘤胃细菌总数、乳酸杆菌及坏死梭形杆菌的数量显著增加(P<0.05),当该比值为2.58时,埃氏巨型球菌和反刍兽新月单胞菌的数量出现显著增多(P<0.05);原虫数量在Ⅳ期降至最低,而牛链球菌的数量在整个试验期并未出现明显的波动.饲粮NFC/NDF比为1.63时,瘤胃内与碳水化合物分解有关的多数细菌的数量明显增加,SARA期时增幅更为明显,而此时原虫数量为最低.  相似文献   

10.
试验研究了在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NFC/NDF)比饲粮条件下诱发奶山羊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ubacute rumen acidosis,SARA)过程中瘤胃微生物区系和瘤胃pH值的变化。该试验选用6只安装了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泌乳期关中奶山羊为试验动物,采用自身对照试验法,共分4期进行,每期10d,依次饲喂NFC/NDF比为1.02(Ⅰ期)、1.24(Ⅱ期)、1.63(Ⅲ期)、2.58(Ⅳ期)的4种饲粮,以逐渐增加饲粮精料的方法诱导奶山羊发生SARA。结果表明,随着饲粮NFC/NDF比的增大,瘤胃pH值显著降低(P<0.05),并且瘤胃pH值下降幅度也随之加快;随着饲粮NFC/NDF比的增加,淀粉分解菌的数量增幅最显著(P<0.01);饲粮NFC/NDF比为1.63时,瘤胃细菌总数、乳酸杆菌及坏死梭形杆菌的数量显著增加(P<0.05),当该比值为2.58时,埃氏巨型球菌和反刍兽新月单胞菌的数量出现显著增多(P<0.05);原虫数量在Ⅳ期降至最低,而牛链球菌的数量在整个试验期并未出现明显的波动。饲粮NFC/NDF比为1.63时,瘤胃内与碳水化合物分解有关的多数细菌的数量明显增加,SARA期时增幅更为明显,而此时原虫数量为最低。  相似文献   

11.
影响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的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讨论了影响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15种因素,为反刍动物蛋白质代谢的深入研究和饲养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反刍动物瘤胃是消化过程中的重要器官,它可以分解植物的纤维供宿主利用,而牦牛相较于其他反刍动物而言,有更高的纤维利用率。到目前为止,人们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对瘤胃微生物进行鉴别分析,已经有大量微生物的功能被发现,但绝大部分微生物的功能还未被确定。瘤胃微生物作为巨大的潜在资源,如果可以在牦牛瘤胃内调节甚至在不同家畜瘤胃内移植,将会推动我国畜牧行业的进步。为此,文章介绍了牦牛瘤胃微生物的种类及功能,并对瘤胃微生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反刍动物瘤胃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其中瘤胃微生物与宿主之间、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处于一种既协同又制约的动态平衡关系.微生物间的关系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反刍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和利用.笔者将微生物的特点、微生物间的关系以及微生物对饲料的降解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分子生物学方法在瘤胃微生物研究中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大豆寡糖对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旨在研究大豆寡糖对绵羊瘤胃细菌总数、纤维分解菌数、甲烷产生菌数和瘤胃原虫数的影响.选用9只带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试验羊,随机分为3组,饲喂相同的基础日粮,并在此基础上分别灌注占干物质采食量(DMI)1.2%、0.6%和0.0%的大豆寡糖.细菌和纤维菌的计数采用Hungate的滚管法;甲烷菌的计数采用最大可能计数法进行;原虫计数采用血球计数室计数法.结果表明,灌注大豆寡糖提高了瘤胃纤维分解菌的数量,降低了甲烷产生菌的数量.这表明大豆寡糖对绵羊瘤胃微生物区系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有利于中性洗涤纤维(NDF)在瘤胃内的降解和减少饲料能量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断奶犊牛瘤胃微生物区系建立和发育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瘤胃微生物区系对瘤胃行使正常的反刍消化功能起着重要作用。犊牛瘤胃在尚未发育阶段,其瘤胃中含有的微生物在断奶期间会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发生巨大变化,且逐步建立并发育形成成熟的瘤胃微生物区系。稳定完善的微生物区系的建立有利于获得后期产奶潜力和饲料利用率的最大化,因此深入探讨犊牛断奶期间瘤胃微生物区系建立发育的影响因素对科学研究和实际生产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断奶期间犊牛瘤胃微生物区系建立与发育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犊牛早期科学饲养管理、营养调控以及断奶期间的精细养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瘤胃微生物象所有的生命有机体一样,需要不断地从它的外部环境中吸取所需要的各种物质,才能合成本身细胞物质和提供机体进行各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使机体能进行正常的生长和繁殖。因此,瘤胃微生物也需要矿物质。据Durand和Kawashima(1982)报道,矿物质通过调节反刍动物瘤胃的渗透压、pH值等内环境条件,提高瘤胃微生物的活力。矿物质对瘤胃微生物的影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高羊毛氨酸硒(SeHLan)和亚硒酸钠(SS)对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瘤胃发酵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用健康的泌乳日龄(181±18)d、日产奶(33.88±3.44)kg/d、(3.25±1.27)胎的荷斯坦泌乳奶牛32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16头,分别饲喂添加SS、SeHLan的全混合日粮(饲粮中硒实测值...  相似文献   

18.
茶皂素对奶牛瘤胃发酵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茶皂素对奶牛瘤胃发酵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用12头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均饲喂基础饲粮,各组分别灌服0(对照)、20、30、40 g/d茶皂素,茶皂素与水混匀灌服,进行预试期14 d,正试期35 d的饲养试验。正试期期间每隔7 d,在晨饲前1 h用口腔采样器采集瘤胃液测定瘤胃发酵指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法测定瘤胃微生物含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茶皂素显著降低了瘤胃液p H(30、40 g/d组)、氨态氮的浓度(20、30、40 g/d组)(P0.05),但均未超过正常范围值;茶皂素显著提高了微生物蛋白(30、40 g/d组)、丙酸(20、30、40 g/d组)和丁酸浓度(20、30、40 g/d组)(P0.05),30 g/d组的微生物蛋白浓度提高了20.20%;但茶皂素对总挥发性脂肪酸和乙酸浓度的影响不显著(P0.05)。2)与对照组相比,茶皂素各组的瘤胃液原虫、溶纤维丁酸弧菌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甲烷菌、白色瘤胃球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黄色瘤胃球菌、真菌含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综上所述,补饲茶皂素改善了奶牛瘤胃发酵模式,并显著影响了奶牛瘤胃微生物区系,30 g/d的剂量对奶牛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沙葱、沙葱水溶性提取物和脂溶性提取物对肉羊瘤胃发酵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用24只体况良好、体重为(37.1±0.5) kg的杜寒F1杂交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沙葱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沙葱粉[10.0 g/(d·只)],脂溶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沙葱脂溶性提取物[2.8 g/(d·只)],水溶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沙葱水溶性提取物[3.4 g/(d·只)]。饲养试验共持续75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在正试期的第0、30和60天晨饲后2 h通过口腔采集瘤胃液测定瘤胃发酵参数和瘤胃微生物的含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在60 d时,饲粮中添加沙葱及其提取物显著提高了瘤胃液pH(P<0.05),降低了瘤胃液氨态氮的浓度(P>0.05),但均未超过正常范围;饲粮中添加沙葱显著提高了瘤胃液菌体蛋白浓度(P<0.05)。2)与对照组相比,在60 d时,饲粮中添加沙葱和其脂溶性提取物显著提高了瘤胃液丙酸浓度(P<0.05),添加沙葱显著提高了瘤胃液丁酸浓度(P<0.05)并显著降低了异丁酸的浓度(P<0.05),乙酸、戊酸和异戊酸浓度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与对照组相比,在30、60 d时,饲粮中添加沙葱及其提取物显著提高了产琥珀酸丝状杆菌和黄色瘤胃球菌含量(P<0.05),对溶纤维丁酸弧菌、甲烷菌、白色瘤胃球菌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在60 d时,饲粮中添加沙葱水溶性提取物显著提高瘤胃液真菌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沙葱显著降低瘤胃液原虫含量(P<0.05)。综上,沙葱及其提取物改善了瘤胃发酵模式,显著影响了肉羊瘤胃微生物区系。  相似文献   

20.
全饲粮颗粒料对羔羊瘤胃代谢产物浓度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 2 7只陶塞特 (♂ )与藏羊 (♀ )的杂交一代 (3 5~ 4月龄 )公羔分为 3个试验组 (A、B、C) ,每只为一个重复 ,研究了1、0 9、0 8倍NRC能量、蛋白质水平的全饲粮颗粒料 ,对肥育羔羊的瘤胃氮代谢参数及血清尿素氮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各组间瘤胃液pH平均值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A组瘤胃液总氮平均含量显著高于C组 (P <0 0 5 ) ,有高于B组的趋势 (P =0 0 6 1) ;A组瘤胃液氨氮、血清尿素氮平均含量显著低于B、C组 (P <0 0 1或P <0 0 5 ) ;A组瘤胃液蛋白氮平均含量显著高于B、C组 (P <0 0 5 ) ;A组瘤胃液尿素氮平均含量明显高于B组 ,有高于C组的趋势 (P =0 0 6 0 )。可看出 ,A组瘤胃氮代谢状况优于B、C组 ,B组也比C组为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