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酿酒酵母培养物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以及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相近的28日龄断奶仔猪180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75 g/t金霉素+50 g/t吉他霉素+10 g/t维吉尼亚霉素,酿酒酵母培养物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5 kg/t的酿酒酵母培养物。试验期38 d。结果显示:1)酿酒酵母培养物组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与抗生素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2)酿酒酵母培养物组的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磷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与抗生素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酿酒酵母培养物和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盲肠微生物多样性均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但是均可以影响断奶仔猪盲肠微生物的菌群丰度。其中,对照组瘤胃球菌科UCG-005(Ruminococcaceae UCG-005)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抗生素组和酿酒酵母培养物组(P0.05)。而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酿酒酵母培养物显著降低了螺旋体门(Spirochaeates)的相对丰度(P0.05),而饲粮添加酿酒酵母培养物和抗生素均显著降低了克里斯滕森菌科R-7群(Christensenellaceae R-7 group)、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和密螺旋体属2(Treponema 2)的相对丰度(P0.05),饲粮添加酿酒酵母培养物组有提高普雷沃氏菌属2(Prevotella 2)(P=0.064)、普雷沃氏菌属7(Prevotella 7)(P=0.058)以及普雷沃氏菌属9(Prevotella 9)(P=0.072)相对丰度的趋势。与抗生素组相比,饲粮添加酿酒酵母培养物有提高普雷沃氏菌属7相对丰度的趋势(P=0.072)。与抗生素组和对照组相比,酿酒酵母培养物组四大主菌门的总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酿酒酵母培养物能够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提高养分消化率,改善盲肠微生物的菌群丰度,降低肠道致病菌的丰度,达到与添加抗生素相似的饲喂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讨发酵豆粕(FSBM)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48头21日龄断奶仔猪(杜×长×大,6.88 kg±0.13 kg),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对照组饲粮为基础饲粮,试验饲粮用6%FSBM等量替代基础饲粮中的豆粕。试验期为20 d。试验期间记录采食量和体重。试验第21天,每个重复选取2头猪屠宰,收集回肠食糜测定消化酶活性和肠道菌群结构,并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饲喂FSBM可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average daily gain, ADG),并显著降低了料重比(feed/gain, F/G)(P<0.05);(2)FSBM组断奶仔猪回肠中的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3)饲喂FSBM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回肠食糜中拟杆菌门、普雷沃氏菌科NK3B31类群、厌氧弧菌属、瘤胃菌科UCG-005、普氏菌属2、巨型球菌属、副杆菌属、Solobacterium及毛螺菌科UCG-004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了链球菌属的相对丰度(P<0.05);(...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Grape Seed Procyanidins,GSPs)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以及粪便菌群的影响。选取96头平均体重为70.16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按照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栏,每栏4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GSPs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00、150、200 mg/kg GSPs。预试期5 d,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的GSPs对育肥猪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但降低了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P<0.001);150、200 mg/kg GSPs组有机物的表观消化率低于对照组(P<0.001);随着GSPs添加量的增加,猪粪便中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P<0.05),拟杆菌门升高(P<0.05),变形菌门降低(P<0.05);添加GSPs后乳杆菌科、梭菌科、瘤胃菌科的UCG-005、UCG-002、UCG-014菌属的相对丰度降低,而普雷沃氏菌科_NK3B31_group、普雷沃氏菌科_UCG-001、拟普雷沃氏菌属、产粪甾醇真细菌的相对丰度增加。由此可见,育肥猪日粮中添加GSP...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粮纤维水平对金华猪生长性能、盲肠菌群结构和短链脂肪酸(SCFA)含量的影响。试验选取45头平均体重为54.27 kg的健康金华猪,随机分为低纤维组(LF组)、中纤维组(MF组)和高纤维组(HF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LF组饲喂基础饲粮,MF组和HF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7.5%和15.0%苜蓿粉;LF组、MF组和HF组饲粮中的纤维水平分别为3.86%、4.55%和5.92%。试验期60 d。试验结束后,每个重复选取1头接近平均体重的猪进行屠宰,取盲肠内容物用于提取微生物基因组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特定的微生物类群进行定量分析,同时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菌群结构,并测定SCFA含量。结果表明:1)金华猪体重随着饲粮纤维水平的升高呈现上升的趋势(P0.05),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P0.05)。2)金华猪盲肠中的优势菌门是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软壁菌门(Tener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占90%以上,其中拟杆菌门相对丰度随饲粮纤维水平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3)在属水平上,优势菌属分别是拟杆菌目S24-7菌属(Bacteroidales S24-7 group norank)、拟普雷沃氏菌属(Alloprevotella)、普雷沃氏菌科UCG-003菌属(Prevotellaceae UCG-003)、毛螺菌科XPB1014菌属(Lachnospiraceae XPB1014group)和瘤胃球菌科UCG-005菌属(Ruminococcaceae UCG-005)等。其中,拟杆菌目S24-7菌属和拟普雷沃氏菌属的相对丰度随着饲粮纤维水平的升高而升高(P0.05)。4)与LF组相比,HF组金华猪盲肠中乳酸杆菌、梭菌群Ⅰ以及丁酰辅酶A乙酸辅酶A转移酶基因丰度显著升高(P0.05),丁酸和总SCFA含量也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见,适当提高饲粮纤维水平可提高金华猪盲肠中拟杆菌目S24-7菌属、拟普雷沃氏菌属相对丰度以及菌群发酵产丁酸关键酶丁酰辅酶A乙酸辅酶A转移酶基因丰度,从而提高盲肠中丁酸及总SCFA的含量,最终改善金华猪的平均日增重。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生茸期梅花鹿瘤胃发酵及菌群结构的影响。选取12头梅花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10 g/(头·d)复方中草药添加剂,预试期7 d,正式饲喂49 d。结果表明:(1)试验组瘤胃p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丙酸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试验组Chao1和Ace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在门水平上,试验组厚壁菌门和广古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未分类细菌和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属水平上,试验组克里斯滕森菌科_R-7菌属、醋酸菌属、瘤胃球菌属和瘤胃球菌科_NK4A214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添加10 g/(头·d)的复方中草药添加剂能够提高生茸期梅花鹿瘤胃p H,降低瘤胃菌群丰富度并改变菌群结构。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添加复方中草药对育成期梅花鹿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直肠菌群结构的影响。选取12头1岁龄体况良好的育成期雄性梅花鹿,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鹿。对照组(YC组)梅花鹿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YT组)梅花鹿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 g/(头·d)复方中草药的日粮。预试期7 d,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与YC组相比,YT组梅花鹿的茸重显著提高(P<0.05),粗蛋白质、粗脂肪、有机物和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提高(P<0.05),直肠菌群门水平上拟杆菌门和属水平上理研菌科RC9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门水平上厚壁菌门和属水平上瘤胃球菌科_UCG_005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日粮添加复方中草药有利于提高育成期梅花鹿的生产性能和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对直肠菌群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用发酵甘蔗渣替代甘蔗渣对肉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特性和瘤胃菌群的影响。选用14头体况良好、体重[(363.84±9.11) kg]相近的西门塔尔杂交公牛,随机分成2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CON组)饲喂含20%甘蔗渣的基础饲粮,发酵甘蔗渣组(FSB组)饲喂用20%发酵甘蔗渣替代甘蔗渣的饲粮。试验期为87 d,其中预试期7 d,正试期80 d。结果表明:2组肉牛的终末体重和干物质采食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FSB组肉牛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CON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CON组(P<0.05)。FSB组肉牛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和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CON组(P<0.05)。FSB组肉牛瘤胃液中氨态氮、菌体蛋白、丙酸、异丁酸、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高于CON组(P<0.05)。FSB组菌群中理研菌科_RC9_肠道群(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和普雷沃氏菌科_UCG-003(Prevotellaceae_UCG-003)相对丰度显著低于CON组(...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饲粮中性洗涤纤维(NDF)水平对山羊瘤胃细菌结构及组成的影响。选用6只山羊进行3×3拉丁方试验,依据饲粮NDF水平分为低(35.01%,LN组)、中(40.10%,MN组)和高NDF水平组(45.16%,HN组),每组2只。分3期进行饲养试验,每期试验20 d,其中预试期14 d,正试期6 d。正试期结束后采集山羊瘤胃内容物,提取细菌总DNA后,用细菌通用引物对16S rRNA的V4区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用Illumina Hi Seq250PE测序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测序结果用QIIME 1.8.0等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HN组的瘤胃液氨态氮(NH3-N)浓度极显著低于LN组和MN组(P<0.01);LN组瘤胃液乙酸/丙酸显著低于HN组(P<0.05),但MN组与其他2组无显著差异(P>0.05)。2)各组间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LN组observed species指数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其他2组间则无显著差异(P>0.05)。3)在门水平上,3组间所有细菌的相对丰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属水平上,HN组普雷沃氏菌科UCG-001(Prevotellaceae UCG-001)、普雷沃氏菌科UCG-003(Prevotellaceae UCG-003)和瘤胃球菌科UCG-014(Ruminococcaceae UCG-014)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HN组瘤胃球菌科NK4A214(Ruminococcaceae NK4A 214 group)、瘤胃球菌科UCG-005(Ruminococcaceae UCG-005)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LN组(P<0.05);HN组SP3-e08和Lachnoclostridium 10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LN组解琥珀酸菌属(Succiniclasticum)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MN组赖氨酸芽孢杆菌属(Lysinibacillus)、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叶杆菌属(Phyllobacterium)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食物谷菌属(Victivallis)的相对丰度极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1)。综合得出,饲粮NDF水平在35.01%~45.16%变化时,显著影响山羊瘤胃液NH3-N浓度和乙酸/丙酸,显著影响瘤胃Prevotellaceae UCG-001、Prevotellaceae UCG-003等多种菌属的相对丰度。  相似文献   

9.
饲粮中性洗涤纤维水平对山羊瘤胃细菌结构及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旨在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饲粮中性洗涤纤维(NDF)水平对山羊瘤胃细菌结构及组成的影响。选用6只山羊进行3×3拉丁方试验,依据饲粮NDF水平分为低(35.01%,LN组)、中(40.10%,MN组)和高NDF水平组(45.16%,HN组),每组2只。分3期进行饲养试验,每期试验20 d,其中预试期14 d,正试期6 d。正试期结束后采集山羊瘤胃内容物,提取细菌总DNA后,用细菌通用引物对16S rRNA的V4区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用Illumina Hi Seq250PE测序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测序结果用QIIME 1.8.0等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HN组的瘤胃液氨态氮(NH3-N)浓度极显著低于LN组和MN组(P0.01);LN组瘤胃液乙酸/丙酸显著低于HN组(P0.05),但MN组与其他2组无显著差异(P0.05)。2)各组间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LN组observed species指数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其他2组间则无显著差异(P0.05)。3)在门水平上,3组间所有细菌的相对丰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属水平上,HN组普雷沃氏菌科UCG-001(Prevotellaceae UCG-001)、普雷沃氏菌科UCG-003(Prevotellaceae UCG-003)和瘤胃球菌科UCG-014(Ruminococcaceae UCG-014)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HN组瘤胃球菌科NK4A214(Ruminococcaceae NK4A 214 group)、瘤胃球菌科UCG-005(Ruminococcaceae UCG-005)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LN组(P0.05);HN组SP3-e08和Lachnoclostridium 10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LN组解琥珀酸菌属(Succiniclasticum)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MN组赖氨酸芽孢杆菌属(Lysinibacillus)、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叶杆菌属(Phyllobacterium)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食物谷菌属(Victivallis)的相对丰度极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1)。综合得出,饲粮NDF水平在35.01%~45.16%变化时,显著影响山羊瘤胃液NH3-N浓度和乙酸/丙酸,显著影响瘤胃Prevotellaceae UCG-001、Prevotellaceae UCG-003等多种菌属的相对丰度。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补饲复合麦苗鸡肉冻干对猫血液指标、毛发排出以及肠道健康的影响。试验选取20只健康成年临清狮猫,随机分成2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对照组每天饲喂100 g基础饲粮,试验组每天饲喂90 g基础饲粮+10 g复合麦苗鸡肉冻干。预试期4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1)试验组基础饲粮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补饲复合麦苗鸡肉冻干对猫其他采食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血液单核细胞百分比、血小板数目以及血小板压积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粪便氨态氮浓度显著降低(P<0.05),粪便毛发含量评分显著提高(P<0.05),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粪便毛发排出占比均显著提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粪便梭杆菌门丰相对度显著提高(P<0.05)。巨型球菌属、拟普雷沃氏菌属、氨基酸球菌属、阿克曼氏菌属、梭杆菌属、栖粪杆菌属、Lachnoclostridium、拟杆菌属、毛螺菌属在试验组粪便中富集,普雷沃氏菌属9、大肠杆菌-埃希志贺菌属、瘤胃球菌属gnavus组、分枝杆菌属、霍德曼氏菌属在对照组粪便中富集。综上所述,复合麦苗鸡肉冻干促进了猫对毛发的排出,这对于预防和减少毛球堆积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复合麦苗鸡肉冻干还提高了猫血液单核细胞百分比和血小板数目,降低了粪便氨态氮浓度,并对粪便微生物结构产生了积极影响,增加了有益菌群相对丰度,减少了有害菌群相对丰度。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NFC/NDF)对卡拉库尔羊营养物质消化率和瘤胃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选取18月龄、体况良好、体重[(35.0±3.3) kg]相近、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卡拉库尔羊(去势公羊)1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只,分别饲喂4种饲粮,饲粮NFC/NDF分别为0.54(1组)、0.96(2组)、1.37(3组)、1.90(4组)。试验分为4期,Ⅰ期(1~26 d)、Ⅱ期(27~52 d)、Ⅲ期(53~78 d)和Ⅳ期(79~104 d)。试验每期均为预试期15 d,正试期11 d,其中消化试验8 d,瘤胃内容物收取3 d。各期均测定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瘤胃菌群结构。结果表明:1)4期试验中,3组和4组干物质(DM)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1组和2组(P0.05),有机物(OM)表观消化率除Ⅰ期3组和4组显著高于1组和2组(P0.05)外,其余3期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均为3组最高,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4期试验中,2组瘤胃菌群结构均与1组、3组和4组差异较大,不同时期同组的菌群结构分布相对集中。纤维降解菌属、半纤维降解菌属和淀粉降解菌属的相对丰度分别在2组、3组和4组达到最高。由此可知,饲粮NFC/NDF为1.37时,可提高营养物质消化率;NFC/NDF为0.96时,菌群结构改变较大,同组饲粮菌群结构未随试验期数发生太大改变;4期试验中,纤维降解菌、半纤维降解菌和淀粉降解菌在属水平上的相对丰度分别在NFC/NDF为0.96、1.37和1.90时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探究海带粉作为饲料原料对饲喂高精料饲粮奶牛瘤胃发酵参数及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为(605±36)kg的健康泌乳中后期荷斯坦奶牛15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5头。采用随机试验设计,3组奶牛分别饲喂45%低精料饲粮、55%高精料饲粮和55%高精料+5%海带粉饲粮。试验期为35d,于试验末对晨饲前奶牛经口腔采集瘤胃液,测定其pH,氨态氮、微生物蛋白、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菌群结构。结果显示:1)相比55%高精料饲粮,在55%高精料饲粮中添加5%海带粉后,瘤胃中pH显著升高(P<0.05),氨态氮和微生物蛋白的浓度显著降低(P<0.05),总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以及挥发性脂肪酸中丁酸、异丁酸和异戊酸的比例显著增加(P<0.05)。2)在55%高精料饲粮中添加5%海带粉降低了样本独有的操作分类单元(OUT)数量,但对瘤胃细菌α多样性的影响不显著(P>0.05)。在门水平上,与44%低精料饲粮相比,55%高精料饲粮显著增加了瘤胃中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P<0.05),显著降低了瘤胃中SR1_Absconditabacteria的相对丰度(P<0.05);而在55%高精料饲粮中添加5%海带粉后,瘤胃中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瘤胃中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同时进一步显著增加了瘤胃中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P<0.05)。在属水平上,相对于45%低精料饲粮,55%高精料饲粮显著增加了瘤胃中瘤胃球菌属2(Ruminococcus_2)和毛螺菌科NK3A20类群(Lachnospiraceae_NK3A20_group)的相对丰度(P<0.05),显著降低了瘤胃中普雷沃氏菌属1(Prevotella_1)和普雷沃氏菌科UCG-003(Prevotellaceae_UCG-003)的相对丰度(P<0.05);在55%高精料饲粮中添加5%海带粉后,进一步显著降低了瘤胃中Prevotella_1的相对丰度(P<0.05),并显著增加了瘤胃中Ruminococcus_2的相对丰度(P<0.05)。综上可见,在55%高精料饲粮中添加5%的海带粉可以改善饲喂高精料饲粮奶牛的瘤胃发酵环境,调整瘤胃菌群结构,对瘤胃细菌多样性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探究复合中草药添加剂对芦花雏鸡生产性能、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芦花鸡600只(公母各半),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3%复合中草药添加剂,预饲期7 d,试验期为35 d。结果表明:(1)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显著提高,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试验组血清IgA和IgM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IL-2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3)试验组14、28、42 d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均提高(P>0.05);(4)试验组变形菌门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软壁菌门丰度均提高(P>0.05);试验组拟杆菌属和别样杆菌属丰度提高,Butyricimonas属和螺旋杆菌属丰度降低(P>0.05);(5)脾脏IL-2 mRNA表达量无显著变化(P>0.05)。综上可见,该复合中草药添加剂不仅促进了芦花雏鸡免疫器官发育,改善了肠道菌群组成,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且提高了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利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技术研究甘露寡糖对奶牛瘤胃菌群结构的影响。选择泌乳阶段相近、胎次相同的泌乳早期奶牛4头,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同时添加60 g/头甘露寡糖,通过口腔灌注添加。采用2×2交叉试验设计,每期21 d,预试期14 d,采样期7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甘露寡糖极显著提高了瘤胃液乙酸的浓度(P0.01),乙酸/丙酸提高了8.47%(P0.05)。2)与对照组相比,门水平上,试验组蓝藻门相对丰度极显著降低(P 0.01),装甲菌门的相对丰度极显著提高(P 0.01);属水平上,试验组厌氧螺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 0.05),梭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锥形杆菌属的相对丰度极显著降低(P0.01),瘤胃球菌属、假丁酸弧菌属以及毛螺菌属的相对丰度分别增加24.34%、12.83%、31.80%(P0.05),普雷沃氏菌属的相对丰度降低4.66%(P0.05),未注释韦荣氏菌属的相对丰度提高143.11%(P 0.05),脱硫弧菌属的相对丰度提高4.88%(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甘露寡糖降低了瘤胃细菌的多样性,对纤维素降解菌群、半纤维素降解菌群影响明显,显著提高了瘤胃液乙酸浓度,提高了瘤胃液pH,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娟姗牛应激条件下肠道菌群结构的调控机制,本研究选择非应激期(JR1)和应激期(JR2)各6头牛作为实验组进行测定,2组间肠道微生物多样性采用微生物16S r RNA基因测序技术对差异微生物功能进行初步预测。结果显示:Alpha多样性对2组样品6种指数检测结果均明显降低(P>0.05),说明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对肠道微生物的丰富度无明显影响,但可降低其物种多样性。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为门水平上的2个优势菌门,属水平上有瘤胃球菌属UCG-005、理研菌科-RC9菌属和瘤胃球菌属UCG-010为3个优势菌属。组间差异性分析得出,在属水平上JR2组粪便微生物中的Christensenellaceae R-7 group、Lachnospiraceae AC2044 group、Ruminococcus 2、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ceae UCG-004的丰度高于JR1组(P<0.05)。代谢通路富集预测分析显示,主要参与氨基酸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环境改变、能量代谢、代谢疾病、免疫系统等。采用STAMP差异分析比较2组样品之间功能的丰度,JR2组...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分析不同发育阶段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牛瘤胃菌群结构多样性,试验采用16S r 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抽提的4个阶段健康奶牛瘤胃内容物的细菌基因组总DNA进行OTUs聚类、超1(Chao1)指数、香浓(Shannon)指数及OTUs交叠分析。结果表明:哺乳犊牛瘤胃中主要以普氏菌属-7(46.0%)、毛罗菌科NK3A20(8.9%)、罗氏菌属(4.9%)为主;断奶犊牛瘤胃中主要以普氏菌属-7(31.0%)、毛罗菌科NK3A20(16.0%)、理研菌科RC9-gut-group(2.3%)为主;青成牛瘤胃内的普氏菌属-1(8.5%)、丹毒丝菌科UCG-004(7.5%)、反刍杆菌属(6.4%)、琥珀酸弧菌科UCG-002(5.4%)、普氏菌科UCG-003(4.9%)、理研菌科RC9-gut-group(4.6%)的相对丰度较高;成年牛瘤胃内的普氏菌属-1(38.0%)、琥珀酸弧菌科UCG-0019(4.5%)、理研菌科RC9-gut-group(2.3%)、普氏菌科UCG-003(2.2%)、琥珀酸弧菌科UCG-002(2.1%)、普氏菌属-7(1.5%)相对丰度较高。说明4个阶段中国荷斯坦奶牛瘤胃菌群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哺乳犊牛与断奶犊牛瘤胃菌群属丰度低、结构简单,青成牛与成年牛瘤胃菌群丰度高、结构复杂。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不同预处理玉米秸秆型全混合日粮(TMR)对肉牛生产性能和菌群结构的影响,本研究选取28头(350.23±23.17)kg西门塔尔杂交公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7头,分别饲喂含揉丝秸秆(Containing kneaded straw group, JG组)、膨化微贮秸秆(Puffed straw group, PH组)、菌酶协同秸秆黄贮(Straw yellow silage group, HZ组)和全株玉米青贮(Whole corn silage group, QZ组)的TMR,预试期10 d,正试期56 d。结果表明:较JG和PH组,QZ和HZ组肉牛的平均日增重、干物质采食量、干物质消化率、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瘤胃丙酸含量和普雷沃氏菌属_1(Prevotella_1)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而瘤胃球菌NK4A214群(Ruminococcaceae_NK4A214_group)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普雷沃氏菌属_1与丙酸呈显著正相关(P<0.05),瘤胃球菌NK4A214群与乙酸和乙丙比(A/P)呈显著正相关(P<0.05)。因此...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乳酸片球菌对生长猪生长性能、粪便菌群、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23.21±0.84) kg的"长×大"二元杂交生长猪14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4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70×10~9CFU/kg乳酸片球菌冻干制剂。预试期为5 d,正试期为34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试验组生长猪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5.64%(P0.05),料重比降低了4.62%(P0.05);2)试验组生长猪粪便中乳酸菌数量显著提高(P0.05),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3)乳酸片球菌能够提高生长猪粪便菌群的物种丰富度,增加厚壁菌门及普雷沃菌属、巨球菌属和乳酸杆菌属的比例;4)试验组生长猪血清中总蛋白、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A含量分别提高了13.45%(P0.05)、14.91%(P0.05)、20.91%(P0.05)和44.00%(P0.05),血清尿素氮、结合珠蛋白含量分别降低了19.46%(P0.05)和38.71%(P0.05)。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乳酸片球菌(添加剂量为2.70×10~9CFU/kg)能够改善生长猪的肠道菌群组成,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从而提高生长猪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对产蛋后期蛋鸡养分消化率、免疫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取60周龄健康海兰灰蛋鸡8 64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 44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复合微生态制剂,预饲期1周,正试期4周。结果表明:(1)试验组粗蛋白和磷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8.24%和8.41%(P0.05);(2)试验组血液免疫球蛋白Ig G含量较对照组提高了13.41%(P0.05);(3)试验组盲肠微生物种群数量和有益菌丰度与对照组相比有升高的趋势,有害菌丰度呈降低趋势,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1‰复合微生态制剂可提高蛋鸡后期的养分消化率和免疫能力,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改善机体健康。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对鸡盲肠菌群的影响,采集对照组和球虫感染组雏鸡盲肠内容物,提取DNA,16S rDNA测序分析鸡盲肠菌群丰度、多样性的变化,采用粪菌移植验证正常鸡肠道菌群对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的保护作用。16S rDNA测序结果显示,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后盲肠内菌群丰度、多样性显著降低。在门水平上,感染前,两组雏鸡盲肠的优势菌门均为厚壁菌、变形菌、放线菌;感染后厚壁菌门丰度下降,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的丰度上升,差异显著(P<0.05),感染组出现了拟杆菌门。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鸡盲肠微生物菌群中乳杆菌属、埃希菌-志贺菌属、拟杆菌属、罗姆布茨菌属、棒状杆菌属、肠球菌属、变形杆菌属丰度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毛螺菌科未定属、瘤胃球菌属、梭菌UCG-014、瘤胃球菌科未定属丰度显著下降(P<0.05),GCA-900066575丰度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粪菌移植结果显示,与生理盐水移植组相比,盲肠内容物移植组和粪便菌移植组能显著减轻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后鸡增重降低的影响,减轻盲肠损伤,卵囊产量显著下降(P<0.05)。盲肠内容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