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脂肪组织是构成动物胴体及肉品的重要组分,动物不同部位的脂肪沉积直接影响其胴体品质和肉品质。脂肪沉积的增加有两种途径:一是脂肪细胞数量的增加,即脂肪生成(adipogenesis);二是脂肪细胞体积增大,即肥大(hypertrophy)。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是调控血管和淋巴管生成的最重要因子之一。近年的研究发现,VEGF-A/B与机体脂肪沉积密切相关。因此,本文综述了VEGF-A/B及其受体对脂肪生成、代谢和沉积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并对其在动物生产上的应用进行了展望,为研发调控动物不同部位脂肪沉积、提高动物胴体品质和肉品质的营养调控技术提供新的思路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白藜芦醇调节畜禽脂质代谢的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藜芦醇为一种自然的酚类化合物,在抗菌、抗氧化、抗肿瘤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活性,近年来对其功能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饲喂白藜芦醇能影响动物的脂质代谢、脂肪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以及一些与脂肪沉积有关的基因表达,提高动物的抗氧化能力和改善畜禽肉品质。本文概述了白藜芦醇对动物脂质代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这将为今后降低畜禽体脂沉积和改善肉品质提供重要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3.
脂肪组织是动物机体重要的能量代谢及内分泌器官,选择性的脂肪沉积对动物肉类的感官品质、风味性和加工特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动物不同部位脂肪沉积的特异性调控因子及其作用分子机理备受研究者的关注。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22 nt左右的非编码小RNA,近年来采用组学技术对具有表型差异的脂肪组织和脂肪细胞进行高通量测序,筛选发现了许多差异表达的miRNAs,这些miRNAs可通过与靶基因mRNA相结合发挥生物学功能,对不同部位脂肪沉积调控具有重要作用。鉴于此,本文将从miRNA在动物皮下脂肪组织和肌内脂肪的调控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后续研究miRNA调控动物脂肪组织沉积的作用及机制提供理论参考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王雪  闫素梅 《动物营养学报》2019,31(6):2471-2478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是影响动物组织脂类代谢的关键因子。本文综述了PUFA对动物脂类代谢的影响,并从脂类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及其信号通路、脂肪细胞的数量、脂肪细胞因子分泌、参与表观遗传学修饰和改变瘤胃微生物组成的角度综述了其可能的影响机制,为深入探讨PUFA对动物脂类代谢的影响机制及通过PUFA调控动物的脂类代谢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氧化三甲胺(TMAO)是肠道菌群衍生代谢物。胆碱、肉碱和甜菜碱经肠道菌群代谢生成三甲胺(TMA)以及氧化三甲胺(TMAO),在畜禽肌肉生长和脂肪沉积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TMAO生成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关系,探究TMAO影响脂肪沉积的作用机制,以及胆碱、肉碱和甜菜碱对畜禽脂质代谢的影响,为TMAO及其营养前体在畜禽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因含有氨基和羟基等具有生物活性的功能基团,在动物饲粮中添加后具有调节脂质代谢的功效。本文综述了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动物体内的代谢动力学及其对动物脂质代谢的调节作用,并从其与脂质的结合作用、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脂肪细胞因子、脂质代谢相关酶及其基因表达、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和脂肪合成转录因子调节作用的角度综述了其可能的调控机制,为深入探讨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动物脂质代谢的影响机制及科学调控脂质代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鸢尾素(Irisin)是一种新近发现的可分泌型代谢调控因子,来源于III型纤连蛋白组件包含蛋白5(FNDC5)经剪切修饰形成的多肽片段,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调控动物能量代谢和葡萄糖稳态,在改善畜禽肉品质和脂肪沉积方面表现出较高的研究和实践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Irisin调控机体糖脂代谢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并展望了Irisin在畜禽生产上的应用前景,以期为改善动物健康和提高养殖效率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主要分为ω-3 PUFA和ω-6 PUFA,是精子质膜脂质的主要成分,对精子抗氧化、提高精子质膜流动性、维持精子结构完整性及睾酮合成等具有重要作用。不同类型PUFA对精液品质的作用有所不同,ω-6 PUFA中的花生四烯酸(AA)能够促进睾酮的分泌,但精浆中过量的AA可能诱导氧化应激;亚油酸(LA)同样可提高体内睾酮水平,共轭亚油酸(CLA)可降低精子的氧化应激;动物体内少量的二十二碳五烯酸(DPA)不仅能参与精子的运输过程,还能提高精子的抗氧化能力。ω-3 PUFA中的α-亚麻酸(ALA)具有抗氧化作用并能刺激睾酮的合成,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作用与ALA相似,可提高精子的抗氧化能力,同时可促进睾酮合成;二十碳五烯酸(EPA)对精子结构及睾酮合成具有调节作用。适当的ω-6/ω-3 PUFA比例对精子的活力、质膜结构、脂质组成和顶体反应均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PUFA对精子的作用可因添加的方式、类型、ω-6/ω-3PUFA的比例及动物种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近年来,PUFA对动物精液品质作用的相关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其提高精液品质的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探讨。作者综述了在饲粮或精液稀释液中添加不同类型的ω-3 PUFA、ω-6 PUFA及ω-6/ω-3 PUFA比例对精子的影响,以期为深入了解PUFA在动物精液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抗性淀粉是一类在小肠中不消化吸收,在大肠中发酵成短链脂肪酸的淀粉。近年来,因其具有减少餐后血糖和胰岛素反应,增加饱腹感和减少脂肪沉积等优异的功能而广泛存在于功能性食品中,并且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日粮中添加抗性淀粉能够影响动物的脂质代谢,调节脂肪沉积相关基因的表达。因此,本文旨在综述抗性淀粉对动物脂质代谢的影响及其相关的作用机制,为今后降低动物体脂沉积和改善肉品质提供重要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褪黑素能够通过清除自由基、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等途径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并对机体的脂质代谢起到双向调控作用。本文阐述了褪黑素对机体抗氧化能力和脂质代谢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外源褪黑素在抗氧化能力与脂质代谢方面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及其未来在生产中应用于提高畜禽肉产品的抗氧化能力、延长货架期、改善肉品质等方面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具有特殊生物学功能的物质,在机体免疫调节、细胞增长、基因调控、脂质代谢及抗癌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作者简述了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鸡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包括对鸡生产性能、蛋肉品质和免疫机制等方面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在动物机体糖代谢和脂质代谢中FGF21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以期能够促进其在动物营养研究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动物脂肪组织主要负责能量的储存和代谢,也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参与机体生理功能的调控。在家养动物中,脂肪沉积对动物的生长性能、繁殖性能均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同时是影响肌肉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研究动物体内脂肪组织发育和脂肪沉积不仅有助于对人类医疗保健的进一步认知,也对畜牧业发展很重要。而MicroRNA(miRNA)是一类短链非编码小RNA分子,长度18~25 nt,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可以作为调控脂肪沉积的一种方式。研究表明,miRNA能够参与动物生殖、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和疾病发生等生物学过程,对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综述了miRNA在脂肪正常发育、异位增生以及在家养畜禽脂肪沉积中的作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优质农业动物肉产品深受我国消费者市场青睐,而脂肪沉积是影响肉品质的重要因素。因此,阐明脂肪沉积的规律对探究动物优质肉品质形成的分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N6-甲基腺苷修饰(m6A)是真核生物中含量最丰富的一种RNA表观遗传修饰,其与RNA运输、表达及降解等多种生物学事件密切相关。研究表明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2(IGF2BP2)介导的m6A修饰在动物脂肪沉积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本文将论述m6A、IGF2BP2及其调控动物脂肪沉积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以期未来为家畜肉品质改良提供候选基因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动物体不同部位脂肪的沉积对肉品质起到决定性作用,降低皮下和内脏脂肪、增加肌内脂肪是改善畜禽肉品质的重要发展方向。大蒜素是大蒜破碎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无色油状物,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但其对脂肪沉积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皮下和内脏脂肪,鲜少有作用于肌内脂肪沉积的报道。此外,部分相关研究结果存在矛盾,大蒜素可能通过不同浓度对不同部位脂肪起到增加或降低的双向调控作用。本文旨在综述大蒜素对畜禽脂质代谢的作用及机理,为今后调控脂质代谢和改善畜禽产品品质提供参考及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6.
动物的繁殖性能强烈依赖于机体能量的动态平衡,能量代谢与动物繁殖性能的关系有待挖掘。对人和实验动物的研究表明,脂质的合成和代谢能够引起机体内分泌的变化,进而引起生殖机能的改变。脂肪组织是动物机体重要的储能组织,同时也是一个活跃的内分泌器官。脂肪组织可以合成和分泌大量脂肪因子,脂肪因子参与动物繁殖机能的调控。本文就家禽脂肪沉积规律、脂肪沉积和脂肪因子对家禽繁殖性状影响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脂蛋白脂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蛋白脂酶(LPL)是动物组织中脂肪沉积的关键酶,是甘油三酯降解为甘油和游离脂肪酸(FFA)反应的限速酶,在脂质代谢和转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脂蛋白脂酶基因的表达具有特异性,营养等因素能够影响动物LPL基因的表达和LPL活性。论文综述了LPL的生物学功能、LPL在脂肪沉积中的作用及其在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中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8.
脂肪组织是动物体内的重要组成部分,脂质代谢过程对动物生长性能以及畜禽屠宰后肉品质有重要影响。植物多酚作为一种天然的活性物质,可以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激活能量感受器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等途径发挥其对脂质代谢的调节作用。目前,利用植物多酚来调控动物脂质代谢,从而改善屠宰后肉品质的研究已逐步成为各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根据国内外对植物多酚调控脂质代谢的研究现状,综述了植物多酚的功能作用对动物体内脂质代谢的影响,为提高畜禽屠宰后肉品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脂肪沉积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受遗传和表观遗传的调控作用。DNA甲基化和去甲基化是表观遗传修饰的重要方式,可通过与转录因子的相互作用或改变染色质的结构调控基因的表达,进而参与机体生长发育和细胞分化等重要的生命过程。动物脂肪沉积是脂肪细胞增殖分化和肥大的结果,脂肪细胞分化是由多能干细胞经前体脂肪细胞向成熟脂肪细胞转化的过程。相关研究表明,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iated receptorγ,PPARγ)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家族(CCAAT enchancer binding proteinfamily,CEBPs)在脂肪沉积过程中起关键调控作用。近期研究发现,DNA甲基化可以通过调控脂肪形成过程中相关基因的表达而参与脂肪细胞的分化和脂肪组织的生长发育。去甲基化也可影响动物脂肪沉积过程,但其具体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作者主要介绍了DNA甲基化和去甲基化的定义、发生位点、生物学功能、参与DNA甲基化和去甲基化过程中的酶及其作用机制,概述了脂肪沉积过程及PPARγ、C/EBPα等转录因子在脂肪沉积过程中的调控作用,重点阐述了DNA甲基化和去甲基化对脂肪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和对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旨在为阐明脂肪沉积机制及改善动物肉质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DNA甲基化与去甲基化调控脂肪沉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脂肪沉积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受遗传和表观遗传的调控作用。DNA甲基化和去甲基化是表观遗传修饰的重要方式,可通过与转录因子的相互作用或改变染色质的结构调控基因的表达,进而参与机体生长发育和细胞分化等重要的生命过程。动物脂肪沉积是脂肪细胞增殖分化和肥大的结果,脂肪细胞分化是由多能干细胞经前体脂肪细胞向成熟脂肪细胞转化的过程。相关研究表明,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iated receptorγ,PPARγ)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家族(CCAAT enchancer binding proteinfamily,CEBPs)在脂肪沉积过程中起关键调控作用。近期研究发现,DNA甲基化可以通过调控脂肪形成过程中相关基因的表达而参与脂肪细胞的分化和脂肪组织的生长发育。去甲基化也可影响动物脂肪沉积过程,但其具体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作者主要介绍了DNA甲基化和去甲基化的定义、发生位点、生物学功能、参与DNA甲基化和去甲基化过程中的酶及其作用机制,概述了脂肪沉积过程及PPARγ、C/EBPα等转录因子在脂肪沉积过程中的调控作用,重点阐述了DNA甲基化和去甲基化对脂肪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和对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旨在为阐明脂肪沉积机制及改善动物肉质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