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探讨在饲粮中应用玉米替代象草,增加能量水平对肉牛生长、消化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从而为肉牛育肥过程中合理使用能量饲料提供依据。选取30头21月龄左右的杂交公牛[(449.4±45.7)kg],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低能组、中能组和高能组,对应饲粮干物质中玉米和象草的含量分别为12.5%、22.5%、32.5%和60.0%、50.0%、40.0%,每组10头。试验期45 d,其中预试期5 d,正试期40 d。正试期内测定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并计算经济效益;最后5 d用全收粪法测定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最后2 d分别于晨饲前及晨饲后2.5、6.0 h测定瘤胃液pH;最后1 d采集血液用于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平均日增重以高能组最高(1.31 kg/d),中能组次之(1.21 kg/d),低能组最低(0.96 kg/d),但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干物质采食量、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均为高能组中能组低能组,高能组与低能组差异显著(P0.05),而料重比则反之;2)晨饲前瘤胃液pH以高能组最低,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高能组、中能组晨饲后2.5和6.0 h瘤胃液pH显著低于低能组(P0.05);3)经济效益以低能组最低,低能组毛盈利分别比高能组和中能组低46.10%和40.28%;4)各组血清生化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合得出,肉牛育肥期以象草为唯一粗饲料时,提高饲粮中玉米含量以增加能量水平提高了肉牛干物质采食量、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平均日增重和经济效益,降低了料重比;当饲粮中玉米含量达32.5%时对瘤胃发酵和肉牛健康也无不利影响,具有最大的养殖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能量水平对道寒杂交羔羊生长性能、能量和氮表观消化率的影响,为肉用羔羊配制适宜营养水平的日粮提供依据。选用体重20 kg左右的道寒杂交断奶公羔4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以NRC(2007)营养需要量参数为依据,配制不同代谢能水平(10.12、11.11、12.05 MJ/kg)日粮,可消化蛋白(11%)、钙和磷水平一致。试验预试期15 d,正试期50 d。当其中1组平均体重达到30 kg时,每组取6只,采用全收粪法收集粪样,测定能量和氮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羔羊体重、日增重、采食量均随能量水平的增加而提高,其中高能组极显著高于低能组(P0.01),显著高于中能组(P0.05),中能组显著高于低能组(P0.05);高能组日粮能量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低能组和中能组(P0.05),低能组与中能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高能组和中能组的日粮氮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低能组(P0.01),高能组与中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日粮能量水平影响羔羊能量和蛋白的消化利用及生长发育,当20~30 kg羔羊日粮含11%可消化蛋白,代谢能为12 MJ/kg时羔羊生长性能、能量和蛋白利用率最佳。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粮能量水平对德州驴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的7~8月龄德州公驴36头,体重(123.9±5.0) kg,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驴。各组饲粮消化能水平分别为10.43 (低能组)、11.03 (中能组)和11.90 MJ/kg(高能组),粗蛋白质水平相近。预试期20 d,正试期40 d。结果表明:1)中能组和高能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低能组(P<0.05),且高能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中能组(P<0.05)。中能组和高能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低能组(P<0.05),且高能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中能组(P<0.05)。2)中能组和高能组的干物质、有机物和碳水化合物消化率显著高于低能组(P<0.05),且高能组的干物质、有机物和碳水化合物消化率显著高于中能组(P<0.05)。3)高能组的血清总蛋白、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中能组和低能组(P<0.05)。中能组和高能组的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低能组(P<0.05),且高能组的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中能组(P<0.05)。中能组和高能...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围产期低能饲粮添加过瘤胃赖氨酸(RPL)对初乳质量、断奶前犊牛生长性能和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采用2×2析因试验设计,即能量(产奶净能)水平设为6.40、5.73 M J/kg DM和RPL添加水平设为0、40 g/(d·头)。选取体况和预产期相近的52头第3胎荷斯坦奶牛,分为4组,分别为基础饲粮(B)组、低能饲粮(L)组、基础饲粮+RPL(BL)组和低能饲粮+RPL(LL)组,每组13头牛。试验从预产期前21天至产后犊牛断奶结束。奶牛产后第1次泌乳时采集初乳,测定初乳中总固形物、蛋白质、脂肪和乳糖、免疫球蛋白(Ig) G、IgM和IgA含量;犊牛出生当天(1日龄)、60日龄测定体重和体尺;犊牛60日龄采集瘤胃液,测定pH、氨态氮(NH3-N)和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结果表明:1)围产期低能饲粮显著降低了初乳总固形物、乳糖和IgM含量(P<0.05);围产母牛饲粮添加RPL对初乳乳糖含量有提高的趋势(P=0.068 2),对其他初乳指标无显著影响(P> 0.05)。2)围产期低能饲粮显著降低了母犊60日龄体重、体高、体斜长和胸围(P<0.05),显著降低了公犊60日龄体斜长和初生胸围(P<0.05)。围产母牛饲粮添加RPL有降低公犊60日龄体重的趋势(P=0.073 0)。3)围产期低能饲粮显著降低了母犊初生体躯指数(P<0.05),对母犊60日龄体躯指数有升高的趋势(P=0.059 6),对公犊初生体躯指数有降低的趋势(P=0.099 1),提高了公犊60日龄体躯指数(P<0.05),降低了公犊60日龄体长指数(P<0.05)。围产母牛饲粮添加RPL对公、母犊体尺指数没有显著影响(P>0.05)。4)围产期低能饲粮显著降低了犊牛瘤胃液中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和戊酸浓度(P<0.05)。围产母牛饲粮添加RPL对犊牛瘤胃发酵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5)围产母牛饲粮能量水平与添加RPL对奶牛初乳质量指标、断奶前犊牛体重、体尺指标、体尺指数和瘤胃发酵指标均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综上所述,围产期低能饲粮降低了奶牛初乳质量、断奶前犊牛体重、体尺及体尺指数和瘤胃发酵指标;围产期母牛饲粮添加RPL对奶牛初乳质量和断奶前犊牛体重、体尺及体尺指数和瘤胃发酵无不利影响;围产期低能饲粮中添加RPL并不能替代正常标准能量水平饲粮。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对110~160 kg生长期德州驴能量需要量进行研究。选取体重110 kg左右的6月龄德州驴30头,根据体重相近原则分为3个组(低能组、中能组和高能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试验从体重110 kg左右开始,直到体重160 kg左右结束。试验共分为2期:试验Ⅰ期适应期15 d,正试期60 d;试验Ⅱ期适应期20 d,正试期30 d。试验Ⅰ期前30 d定额饲喂,后30 d自由采食;试验Ⅱ期自由采食。试验Ⅰ期低能组、中能组和高能组的饲粮消化能分别为9.51、10.05和12.36 MJ/kg;试验Ⅱ期低能组、中能组和高能组的饲粮消化能分别为10.61、10.95和11.82 MJ/kg。结果表明:1)110~160 kg生长期德州驴在采食3种能量水平饲粮时,高能组对总能消化率(DE/GE)以及干物质(DM)、有机物(OM)、无氮浸出物(NFE)、碳水化合物(CHO)和中性可溶性碳水化合物(NDSC)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中能组和低能组(P<0.05)。2)不同能量水平饲粮对110~160 kg生长期德州驴的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F/G)影响显著(P<0....  相似文献   

6.
选择45头杂交成年母牛(西门塔尔牛×西杂黄牛),根据配种时间、杂交代数和性别分为2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按农户的传统补饲方法饲养;另一组为试验组,于产前1个月和产后在传统饲养方法基础上额外补饲500 g配合精料。于产前、产后15 d分别从2组中选择4头母牛进行消化试验,采用全收粪法测定日粮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产前或产后额外补饲精料对有机物、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没有影响(P>0.05),粗蛋白质进食量增加使表观可消化粗蛋白质的量明显增加(P<0.05)。  相似文献   

7.
为了阐明不同能量平衡状况的围产期奶牛泌乳量、干物质摄入的变化及其机体代谢调节作用。在某一集约化牛场选取胎次、年龄相近的奶牛,分为高血糖组(H)和低血糖组(L),每组各15头。在产前21、14、7d和分娩当天,产后7、14、21d,分别记录奶牛围产期干物质摄入量(DMI)、泌乳量(MY),并测定血浆血糖(Glu)、游离脂肪酸(NEFA)、β-羟丁酸(BHBA)、胰岛素(Ins)、胰高血糖素(Gn)、瘦蛋白(Lp)、皮质醇(Cor)的浓度。结果显示,试验奶牛产后泌乳量和干物质摄入量均增加,但是产后能量负平衡发生率高于产前,产后21d达最高;两组产后血浆Glu水平均降低,血浆NEFA和BHBA升高,L组血浆NEFA和BH-BA水平高于H组(P0.05);H组血浆Ins与Lp水平高于L组(P0.05),血浆Gn与Cor水平低于L组(P0.05)。围产期不同能量平衡状态的奶牛机体能量代谢发生了各自适应性的变化。血浆低水平Ins、Lp和高水平Cor在缓解能量负平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能量水平对舍饲育肥牦牛生长性能、体尺增长及血清生化和内分泌激素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选取24头体况良好、体重(126.6±10.5) kg、3周岁左右的林周县本地公牦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牛。各组分别饲喂能量水平为3.72(低能组)、4.45(中能组)和5.31 MJ/kg(高能组)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0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1)高能组末重和综合净能摄入量极显著高于中、低能组(P0.01)。高能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中、低能组(P0.01),中能组极显著高于低能组(P 0.01)。高能组料重比极显著低于中、低能组(P0.01),中能组极显著低于低能组(P0.01)。各组之间平均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2)高能组体高和胸围增长极显著高于中、低能组(P0.01)。各组之间体斜长和管围增长差异不显著(P0.05)。3)高能组血清甘油三酯和非酯化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中、低能组(P0.01),中能组显著高于低能组(P0.05)。高能组血清胆固醇含量和乳酸脱氢酶活性极显著高于中、低能组(P0.01)。各组之间血清葡萄糖、尿素氮、白蛋白、球蛋白、总蛋白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及白球比差异不显著(P0.05)。4)高能组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瘦素含量极显著高于中、低能组(P0.01)。由此可见,饲粮能量水平从3.72 MJ/kg提高到5.31 MJ/kg显著提高了舍饲育肥牦牛的平均日增重,同时促进育肥牦牛糖、脂肪、氮代谢。因此,对短期舍饲育肥牦牛,可通过提高饲粮能量水平有效发挥其育肥潜力。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大豆秸秆对西门塔尔母牛产后失重、养分表观消化率及相关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36头体重、配种日期、胎次相近、妊娠4~6个月的西门塔尔母牛,随机分为3组(Ⅰ、Ⅱ、Ⅲ组),每组12头,将大豆秸秆和玉米秸秆按不同比例(0∶100、50∶50、100∶0)组成3种组合粗饲料,加上2种单独的粗饲料,分别进行饲喂,试验期为11个月。结果表明:1)各组间产前重、产后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2)Ⅰ组干物质(DM)表观消化率最高,分别较Ⅱ组、Ⅲ组提高了3.59%(P0.05)、0.81%(P0.05),Ⅲ组比Ⅱ组提高了2.76%(P0.05);Ⅰ组中性洗涤纤维(NDF)表观消化率最高,分别较Ⅱ组、Ⅲ组提高了8.02%(P0.05)、6.73%(P0.05)。大豆秸秆对西门塔尔牛产后DM、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钙(Ca)、磷(P)表观消化率影响不显著(P0.05)。3)与Ⅰ组相比,Ⅱ组和Ⅲ组产前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产后血清葡萄糖(GLU)含量和ALP活性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随饲粮中大豆秸秆比例升高,西门塔尔母牛的饲养成本降低,饲粮DM、CP、EE、NDF、ADF、Ca、P表观消化率不受影响,但血清部分生化指标下降。综合各项指标,建议大豆秸秆替代玉米秸秆的比例为50%。  相似文献   

10.
将年龄、胎次相同,年产奶量大于5000kg的围产期健康奶牛3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按照中国奶牛饲养标准(2000),低能组饲喂减少20%日粮(能量摄入80%组),对照组饲喂标准日粮(能量摄入100%组),高能组饲喂增加20%日粮(能量摄入120%组),试验从产前14天开始至产后28天结束,产后各组奶牛均饲喂标准日粮。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了不同能量摄入对围产期奶牛脂肪组织胰岛素受体(InsR)mRNA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组脂肪InsRmRNA相对表达量从产前14天至产后28天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产后14天达到最大值,且产后高于产前;低能组产前InsR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高能组和正常组,产后1天至产后28天高于高能组和正常组,产后14天显著高于高能组(P<0.01)。可见,干乳期低能饲喂奶牛,产后脂肪InsRmRNA表达增加,提示产前适当降低能量摄入水平,有利于胰岛素抑制泌乳初期脂肪动员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1.
将年龄、胎次相同,年产奶量大于5000kg的围产期健康奶牛3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低能组饲喂中国奶牛饲养标准(2000)减少20%日粮(能量摄入80%组)、对照组饲喂中国奶牛饲养标准(2000)日粮(能量摄入100%组)和高能组饲喂中国奶牛饲养标准(2000)增加20%日粮(能量摄入120%组),试验从产前28d开始至产后56d结束,产后各组奶牛均饲喂标准日粮。采用内对照RT-PCR方法检测了不同能量摄入围产期奶牛肝组织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mRNA丰度。结果表明:apoE mRNA相对表达量从产前28d至产后56d各组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各组apoE mRNA水平均在产后一天达到最大值(P〈0.01),且产后均高于产前(产后56d除外);产前14d至产后28d低能组apoE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或P〈0.01),高能组在产后28d和56d高于对照组(P〈0.01)。可见,围产期奶牛能量摄入水平对肝组织载脂蛋白E mRNA丰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精粗比日粮对秦川肉牛甲烷产量和瘤胃发酵的影响。选取秦川肉牛公牛、阉牛、母牛各3头,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3头牛。3种粗蛋白水平相同(16.44%)的日粮,精粗比分别为30∶70(低能组)、50∶50(中能组)、70∶30(高能组)。试验牛饲养在环境控制代谢仓实时测定甲烷气体排放量;采用瘤胃穿刺技术采取瘤胃液分析瘤胃发酵情况。结果表明:(1)日粮精粗比的提高显著降低了秦川肉牛公牛、阉牛和母牛的甲烷排放量(P0.05),且在高能组能量水平下,秦川肉牛阉牛的甲烷排放量显著低于母牛和公牛(P0.05);(2)在瘤胃发酵指标方面,日粮精粗比的提高显著降低了秦川肉牛公牛、阉牛和母牛的瘤胃pH(P0.05),同时显著降低了秦川肉牛公牛、阉牛和母牛瘤胃NH3-N浓度(P0.05);(3)日粮精粗比的提高显著提高了秦川肉牛公牛、阉牛和母牛的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P0.05),并显著降低了乙酸丙酸比值(P0.05)。在中等能量日粮下,阉牛和母牛的乙酸丙酸比值显著高于公牛(P0.05)。日粮精粗比的提高显著提高了公牛、阉牛瘤胃发酵中的丁酸浓度(P0.05),母牛瘤胃发酵中丁酸浓度有上升趋势,但不显著(P0.05),在高能组下,阉牛的丁酸浓度最高(P0.05)。研究结果表明,在舍饲条件下,提高秦川肉牛日粮精粗比,可显著降低甲烷气体的排放,且阉牛甲烷排放量最低,其次为母牛、公牛;在舍饲育肥条件下,提高日粮的精粗比可以显著提高舍饲秦川肉牛瘤胃丙酸的浓度,且阉牛的乙酸丙酸比值最低。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能量水平和养殖环境温湿指数(THI)对育肥肉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3×2双因素设计,选用30头初始体重为(345.4±28.8) kg的中国西门塔尔牛(草原类型群)公牛,随机分为6组,每组5头,在2种养殖环境[室外围栏(THI=31)和日光棚(THI=45)]中分别饲喂低、中、高3种能量水平(综合净能水平分别为6.46、6.96和7.41 MJ/kg)的全混合日粮(TMR)。预试期7 d,正试期63 d。结果表明:在THI=31时,随饲粮能量水平的升高,育肥肉牛的干物质采食量(DMI)逐渐降低,且低能量水平组显著高于高能量水平组(P0.05)。育肥肉牛的平均日增重(ADG)在2种养殖环境THI中均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升高而增加,而料重比(F/G)则均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升高而降低,以THI=31时低能量水平组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饲粮能量水平和养殖环境THI的交互作用对DMI、ADG和F/G均有显著影响(P0.05)。THI=31时各能量水平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THI=45时各能量水平组(P0.05)。THI=45时各能量水平组中性洗涤纤维(NDF)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THI=31时低能量水平组(P0.05)。THI=45时各能量水平组和THI=31时高能量水平组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THI=31时低能量水平组(P0.05)。饲粮能量水平、养殖环境THI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均显著影响NDF和ADF表观消化率(P0.05)。THI=31时各能量水平组血清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THI=45时各能量水平组(P0.05),而总蛋白含量反之。THI=31时低、中能量水平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THI=45时各能量水平组(P0.05),且其在THI=31和THI=45时均随饲粮能量水平的升高而降低。饲粮能量水平和养殖环境THI的交互作用对除葡萄糖含量外的其他血清生化指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综上,当饲粮综合净能水平为6.96 MJ/kg、粗饲料与精饲料配比为45∶55时,在寒冷地区冬季采用日光棚养殖可提高饲粮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改善育肥肉牛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4.
《养猪》2017,(4)
研究旨在探讨不同能量水平下添加脂肪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2×2因子设计,选择200头21日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平均体重为(7.3±0.15)kg,按体重相近、公母各半的原则,随机分为4组:高能组、高能组+300 g/t脂肪酶、低能组、低能组+300 g/t脂肪酶,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与高能组无脂肪酶相比,高能组+300 g/t脂肪酶、低能组无脂肪酶、低能组+300 g/t脂肪酶日增重分别提高26.4%、29.5%和35%(P0.05),日采食量分别提高31.4%、23.3%和28.1%(P0.05);2)降低断奶仔猪饲粮能量水平显著降低干物质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P0.05);3)断奶仔猪饲粮添加脂肪酶有提高干物质、氮和总能表观消化率的趋势;4)脂肪酶降低了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P0.05);5)能量水平和脂肪酶在整个试验期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无互作效应(P0.05)。总之,在该试验条件下,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300 g/t脂肪酶提高了生长性能,促进了脂质代谢,有提高氮、干物质和总能表观消化率的趋势;能量水平降低0.42 MJ/kg对脂肪酶的应用效果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不同能量水平对围产期奶牛脂肪动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围产期健康奶牛30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于产前第28天开始饲喂标准日粮、标准日粮增加20%日粮和标准日粮减少20%日粮,产后各组奶牛均饲喂标准泌乳日粮,至产后第56天结束,观察干奶期不同能量摄入水平对围产期健康奶牛血液甘油三酯(TG)、非脂化酯肪酸(NEFA)和总酮体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产前低能饲喂可以降低产后奶牛血液TG、NEFA和总酮体浓度。提示干乳期能量摄入水平是影响和调节产后能量平衡状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过瘤胃烟酸对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和脂肪代谢的影响。试验选取40头体况、胎次、预产期相近的健康荷斯坦牛,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添加20g/(头·d)过瘤胃烟酸。结果表明:(1)日粮中添加过瘤胃烟酸可以提高奶牛产奶量,对乳蛋白率和乳脂率无显著影响。产后14d时,试验组产奶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从全期平均来看,试验组产奶量比对照组高3.64kg/(头·d)。(2)日粮中添加过瘤胃烟酸可以降低奶牛血清非脂化脂肪酸(NEFA)、β-羟丁酸(BHBA)的浓度,对甘油三酯(TG)、葡萄糖(Glu)水平无显著影响。试验组产前10d、产犊当日、产后10d血清NEF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10d血清BHB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结果提示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中添加20g/(头·d)过瘤胃烟酸可以提高奶牛生产性能,缓解能量负平衡,减少脂质动员,降低酮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酵母β-葡聚糖对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择40头体况评分(3.63±0.06)、胎次(2.88±0.05)、上一泌乳期产奶量[(36.86±1.06)kg/d]及预产期[(28±1)d]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 g/(头·d)酵母β-葡聚糖的试验饲粮。试验期49 d,其中预试期7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酵母β-葡聚糖显著提高了产后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及乳蛋白产量(P0.05),对产后乳中其他乳成分产量和比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2)饲粮中添加酵母β-葡聚糖显著提高了产后血清葡萄糖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产后血清非酯化脂肪酸含量(P0.05),产后血清总蛋白含量有增加趋势(P=0.06),对产前和产后血清中白蛋白、C-反应蛋白、结合珠蛋白和淀粉样蛋白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3)饲粮中添加酵母β-葡聚糖显著提高了产前和产后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5),有降低产前血清丙二醛含量的趋势(P=0.05),对产前和产后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围产期饲粮中添加10 g/(头·d)酵母β-葡聚糖可提高奶牛的产后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乳蛋白产量,提高产后血清葡萄糖含量及血清抗氧化能力,降低产后血清非酯化脂肪酸含量。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生长期杜×寒F1代肉羊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试验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4种不同能量和蛋白水平日粮,分别为低能低蛋白组(1组)、高能低蛋白组(2组)、低能高蛋白组(3组)、高能高蛋白组(4组),测定杜×寒F1代育肥羊能量和蛋白质的消化代谢规律。结果表明:日粮能量及蛋白质水平对育肥羊干物质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营养物质消化率都有显著影响(P0.05);4组的可消化粗蛋白、净蛋白利用率显著高于1,2,3组(P0.05);4组总能消化率、总能代谢率、消化能代谢率最高,显著高于1组(P0.05);4组的增重收益及毛收益最高。说明日粮能量水平为11.92 MJ/kg、粗蛋白含量为11.52%的高能高蛋白(4组)日粮最适合饲喂本地杜×寒F1代肉羊。  相似文献   

19.
将30头健康的围产期奶牛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于产前28d开始饲喂NRC标准日粮(能量摄入100%组或Ⅰ组)、NRC标准增加20%日粮(能量摄入120%组或Ⅱ组)和NRC标准减少20%日粮(能量摄入80%组或Ⅲ组),产后各组奶牛均饲喂NRC标准泌乳日粮,至产后56d结束,观察干奶期不同能量摄入水平对产后奶牛千物质摄入量(DMI)、泌乳量及生殖激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围产期生殖激素的剧烈变化影响奶牛的DMI,泌乳量,糖、脂和蛋白质代谢,并主要通过调整NEFA的去路,适应机体的各种生理变化。干乳期能量摄入水平很可能是通过生殖激素对奶牛的DMI、泌乳和能量平衡进行影响和调节的。  相似文献   

20.
将健康围产期奶牛30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于产前28 d开始饲喂NRC标准日粮(能量摄入100%组或Ⅰ组)、NRC标准增加20%日粮(能量摄入120%组或Ⅱ组)和NRC标准减少20%日粮(能量摄入80%组或Ⅲ组),产后各组奶牛均饲喂标准日粮,至产后56 d结束,观察干奶期不同能量摄入水平对围产期健康奶牛血清总胆红素、蛋白及转氨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围产期是机体生理状况处于剧烈变动的时期,奶牛产后的蛋白代谢活动、转氨酶活性较产前明显增强,但健康奶牛均能通过调整糖代谢、脂代谢和蛋白质代谢,促进能量与营养物质间的相互转化,适应机体的各种生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