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生产情况 2000年我国玉米产量预计为1.03亿t,与1999年相比减幅达19.5%,为近20年来减幅最大的一年。由于农民自用玉米的数量变化很小,致使进入2001年流通市场的玉米供应量大幅减少。另外,由于货紧价扬,主产区收购的速度明显放慢,吉林省目前已经开始限制玉米的出省数量。 二、进出口情况 2000年我国玉米出口形势较好。据海关总署统计,2000年我国共出口玉米1 047万t,比1999年同期的431万t增长了143.1%。但据有关部门预计,受国内玉米价格上扬、出口补贴水平可能降低以及加入WTO等多种因素的影响,2001年我国玉米出口数量将低于2000年的水平。 三、库存情况 据有关部门预测,2000/2001年度我国玉米期末库存将下降到历史较低水平,库存消费比前两年也将下降15~1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我国大蒜产业如何面对国际竞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全球最主要的大蒜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在国际市场占据很大的份额。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04年全球大蒜收获面积为113.7万肼,产量1405万t。其中,我国大蒜收获面积为63.73万hm ^2,产量为1058万t,占全球75%,涉及蒜农500多万户。我国大蒜产量的90%以上用于内销和开发大蒜深加工产品,出口数量逐年增长。2001—2004年分别为53万t、103万t、112万t和111万t。据海关统计,2003年我国大蒜出口数量为112万t,占同年全球贸易量(144万t,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的78%。我国大蒜产业在国际大蒜市场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蒜也已成为我国蔬菜类创汇额最多的单项产品,2004年出口创汇突破4亿美元,与2003年相比增加了18%。  相似文献   

3.
一、生产情况 2000年我国稻谷生产结构有较大的调整,预计全国稻谷播种面积为 3 075.3万hm2,比1999年减少了53.2万hm2,减幅为1.7%。其中,早稻面积约为666.7万hm2,比1999年减少了93.3万hm2,减幅为12%;双季晚稻的面积也略有缩减,中稻和北方一季稻的面积继续增加。 2000年我国稻谷产量预计为1.95亿t,比1999年减少1.85%。其中早稻产量预计为2 750万t,比1999年减少了7%左右。 二、库存情况 据有关方面提供的资料表明,自1996年开始我国稻谷期末库存均超过2 500万t。2000年我国稻谷虽然减产,但是1.95亿t稻谷折米1.364亿t。加上库存和进口,2000/2001年度国内大米的供给仍可达1.63亿t。但由于减产,本年度期末库存下降,据美国农业部最新预测,将会下降到1 950万t,库存与消费比率为14%,创1969/1970年度以来最低纪录。 三、进口情况 近年来我国大米出口不畅,2000年出口状况仍不理想。据海关统计,2000年我国共出口大米295万t,比1999年同期的271万t增长了9.1%;全年累计进口大米24万t,比1999年同期的17万t增长了41.8%。  相似文献   

4.
世界蜂蜜贸易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纯  顾国达 《世界农业》2002,(6):4-6,12
我国1999年共生产蜂蜜21.4万t,占世界蜂蜜总产量的18.2%;出口蜂蜜8.7万t,占国际市场贸易量的25.7%。作为世界最大的蜂蜜生产国和出口国,我国在世界蜂蜜生产和贸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世界蜂蜜贸易现状1.世界蜂蜜市场贸易量的变迁80年代以来,世界蜂蜜贸易量占世界蜂蜜总产量的比例保持在22%~29%之间,90年代以后所占比例为25%左右。1980年世界蜂蜜出口总量为21.1万t,1986年增加到30.9万t,1988年下降至26.2万t。进入90年代以后,世界蜂蜜出口量基本保持在28…  相似文献   

5.
近期小麦市场行情仍以攀升为主 经过长达4年的连续下跌后,目前小麦价格已经止跌回稳,预计近期我国小麦市场行情仍将以攀升为主,上升的幅度将取决于冬小麦生长情况和2001年进口小麦的数量。 从以郑州粮食批发为代表的新国标小麦成交价格可以看出,新国标小麦月平均价格从2000年4月份的1120元/t开始止跌,到11月份已升至1202.5元/t,上涨了7.4%。夏粮减产、小麦播种面积减少以及春小麦、江南小麦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都将支持小麦价格的上涨。但库存的充裕和即将加入WTO,国外优质低价小麦的进入,都会对小麦价格的上涨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1.夏粮减产。据国家统计局数字,2000年夏粮总产量为1.075亿t,比1999年下降9.3%;另据有关部门预计,2001年冬小麦产量估计为9380万t,较2000年减幅9%,为1996年以来的最低产量。同时,春小麦产量也出现大幅降低,估计总产为1.01亿t,为1995年以来的最低产量。 2.播种面积减少。有关部门预计2001年冬小麦总播种面积会继续减少,估计减幅在5%左右。其原因,一是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是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的一项重要而又长期的任务。随着我国西部耕地面积的逐年减少,势必将影响小麦的播种面积和产量;二是2000年4月1日新国标开始实施,小麦的质量标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而且国家已明确春小麦、江南小麦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因此,小麦种植结构将发生较大变化,劣质小麦将被逐渐淘汰,优质小麦的播种面积和产量都将不断增加,农业部消息说,2000年优质小麦的播种面积扩大了193.3万hm2。 3.尽管如此,由于国内小麦库存量充足,年度结转库存量都在2000万t以上,可以满足市场的供应。 4.加入WTO后,价格上有优势的美国小麦和在质量上有优势的加拿大小麦,将会直接冲击国内小麦市场。对小麦价格的上扬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从长远看,加入WTO有利于促进我国小麦向优质方向发展,未来我国优质小麦的供求矛盾将得到缓解,进口小麦的品种调节作用将减弱。 (本刊辑) 近期国内玉米价格仍有上升空间 我国玉米市场价格从2000年4月份开始走出了长达数年的疲软态势。综合有关粮食专家和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等各方面的分析,预计近期我国玉米市场交易将渐趋活跃,价格仍有一定幅度的上升空间。 从全国主要粮食批发市场玉米平均价格可以看出,玉米价格从2000年4月份的911元/t,一路上涨到11月份的975元/t,涨幅为7%。 专家认为,支持玉米价格上升的因素,一是由于农业结构的调整以及2001年严重的干旱气候,玉米收成减幅较大,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2000年全国玉米总产量为1.03亿t,同比减产幅度达到19.5%,超过了大减产的1996年;二是宏观经济形势好转,玉米消费有所增加;三是提高玉米保护价格以及停止处理陈化粮的政策推动玉米价格上涨。国家从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农村的稳定大局出发,决定适当提高玉米保护价格。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玉米收购保护价比2000年提高0.04元/kg;晋、冀、鲁、豫、京、津地区玉米收购保护价每kg提高0.06元。另外,国家加强市场管理及暂停陈化粮处理等措施也相应推动市场价格的上涨;四是出口增加。据海关总署统计,2000年10月份我国出口玉米94万t,1~10月份累计出口866万t,比1999年同期增加2.6倍。 但专家同时指出,由于我国玉米市场整体供大于求的格局没有根本性的转变,以下因素将抑制玉米价格大幅上扬。一是由于2000年玉米减产以及玉米收购价格的提高,预计东北、华北玉米主产区播种面积出现恢复性增长;二是国内玉米消费基本稳定,短期内不会出现大增度增加;三是由于东南亚经济复苏的影响,我国玉米外销形势会进一步好转,但国际市场竞争仍很激烈,出口面临压力。 (本刊辑)  相似文献   

6.
据海关统计,2000年1~10月份,我国共出口蜂蜜80841t,比1999同期增长10%以上,对日本、欧洲、美国三大市场的出口量分别占出口总量的39%、34%和15%.可见,日、欧、美三大市场对我国蜂蜜出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了解和掌握这三大市场的状况和所发生的一些变化,对我们研究国际市场、制定工作计划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一、生产情况 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1999年全国油菜籽播种面积为733.3万hm2,比1998年增加了10%,夏收油菜籽产量达1 059万t,较1998年增加了10.9%;2000年我国油菜籽总产量达到1 120万t左右,比1999年增加120万t左右。2000年我国大豆的播种面积比1999年略有增加,从1999年的796.2万hm2增加到906万hm2,增加了13.7%,2000年的大豆产量预计为1 540万t,比1999年增加了7.7%。 由于2000年我国油料丰收,进口增加,预计2000/2001年度我国食用油总产为982万t,比1999/2000年度增加0.8%。其中,豆油产量预计为265万t,菜籽油预计为363万t。 二、需求状况 据有关部门估计,2000/2001年度我国大豆总需求将超过2 200万t,其中榨油用大豆的需求约为1 656万t,同比增长11.4%。油菜籽的需求约为1 350万t,同比减少2%。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均食用油的消费量在稳步增长。据有关部门估计,2000/2001年度我国食用油的消费量为1 224万t,其中豆油的消费量约为343万t,菜籽油的消费量约为419万t,棕榈油的消费量约为159万t。  相似文献   

8.
2001年农产品出口有配额 为了做好大蒜等出口商品的管理工作,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出口商品配额招标委员会于2000年12月14日发出《关于2001年度对大蒜等出口商品实行配额有偿使用管理办法若干事项的通知》。 根据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2000年第11号公告的规定,2001年实行出口配额有偿使用的商品是:大蒜(非韩国市场)、蜂蜜(非美国市场)、红小豆、甘草及其制品、矾土等。该通知规定了以上商品参加出口配额有偿使用的资格:经外经贸部批准有进出口经营权;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加入有关进出口商会(外商投资企业加入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符合各类出口商品的具体条件。如蜂蜜产品,出口企业除必须具有上述条件之外,还应在1999~2000年年平均出口实绩达到200t以上或自营出口生产企业在1999~2000年年出口供货实绩达到1000t以上(出口成熟蜜和小包装蜜的企业不受该条件的限制)。 该通知还规定,各省级外经贸主管部门负责对本地区具有出口供货实绩的自营出口生产企业进行初审,企业需按规定缴纳相应的配额有偿使用费,所申领的配额当年有效。经外经贸部核准有以上商品出口规模的外商投资企业,也可参加该商品的出口配额有偿使用,其全年申领配额总量以外经贸部核准的出口规模为限。该通知自2001年1 月1日起执行。 (本刊辑) 我国将确保“十五”期间 耕地不少于1.28亿hm2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将继续实施世界上最严格的措施加强耕地保护,确保”十五”期间全国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28亿hm2。 国土资源部领导日前提出,今后5年我国要争取基本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各省、区、市建设占用耕地做到占补平衡, 据了解,为实现上述目标,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将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强化农地转用审批,依法按规划用地管地;认真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从严控制各类建设占用基本农田;依法落实建设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坚持实行建设占用与开发整理项目挂钩,对耕地占补平衡实行项目考核,确保补充耕地的责任、资金、方案三落实;积极推行耕地储备制度,逐步做到耕地先补后占。 我国还将加强农用地管理,防止毁坏耕地;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加大土地复垦力度,适度开发耕地后备资源。同时实行鼓励挖掘建设用地潜力的政策,在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实行建设用地指标置换、农用地整理指标折抵、小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周转政策,大力推进土地集约利用。 加强土地产权管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化耕地保护的重要措施。国土资源部明确,今后5年要全面完成城镇地籍调查,进一步明晰土地产权,做到城镇国有土地及时变更登记。要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制度,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及潜力调查评价,保持土地资源数据的现势性和准确性。要努力探索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多种实现形式,全面确认土地所有权,规范土地使用权,强化土地用途管制权。要基本完成全国村庄地籍调查、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确权发证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征地制度改革试点。 (本刊辑)  相似文献   

9.
业内人士表示,蜂蜜造假源头不在蜂农,主要是下游公司造假,真蜂蜜都出口了,国内市场假蜜比较多。蜂蜜收购商以及蜂农合作社对于假蜜都比较警惕,但也不时查出含有白糖的假蜂蜜。在消费者纠结于国内的蜂蜜真假时,另一个问题也不容忽视:非成熟蜜。不成熟蜜的存在源于国内对蜂蜜没有分级。  相似文献   

10.
<正>1国内花生市场震荡回升调查显示,目前主产区山东部分地区统货花生仁收购价为1.08万~1.09万元/t,比2012年5月21日(下同)上调150元/t;统货白沙仁1.14万元/t,上调200元/t;出口分级白沙仁25/35价格为1.3万~1.32万元/t,上调300元/t。东北产区辽宁市场统货果价格为0.08万元/t,统货白沙仁1.14万~1.16万元/t,变化均不大;南方产区江西市场  相似文献   

11.
1国内花生市场震荡回升调查显示,目前主产区山东部分地区统货花生仁收购价为1.08万~1.09万元/t,比2012年5月21日(下同)上调150元/t;统货白沙仁1.14万元/t,上调200元/t;出口分级白沙仁25/35价格为1.3万~1.32万元/t,上调300元/t。东北产区辽宁市场统货果价格为0.08万元/t,统货白沙仁1.14万~1.16万元/t,变化均不大;南方产区江西市场  相似文献   

12.
2010年,受罕见自然灾害的影响,蜜蜂繁殖数量下降,蜜源植物泌蜜减少,全国蜂蜜减产50%以上.然而,全国蜂蜜出口,借助于2009年全国蜂蜜的库存量以及后期蜂蜜产量,完成了101 137.6t的出口量,与2009年71 973.5t相比,增长40.5%;出口额18 251.5万美元,与2009年12 592.0万美元相比,增长44.9%.位居世界榜首.  相似文献   

13.
近年,我国蜂蜜产量稳定增长,2005年蜂蜜价格前低后高,较2004年有所回升。油菜花蜜收购价为每吨4500-5000元;洋槐花蜜为每吨8000元;成熟的洋槐花蜜每吨收购价高达1万多元。那么,2006年蜂蜜市场行情又会是如何?中国养蜂学会常务理事、  相似文献   

14.
2001年我国高粱市场总体态势将呈现为用量增加、供需平衡、价格趋稳、产销两旺的态势。业内人士分析认为,2001年高粱市场持续畅旺的主要原因是: 1.酒用高粱增加。酿酒行业发展势头不减,除原来传统的四川、贵州等地名牌酒如茅台、五粮液等市场持续走强外,一些新兴酒产地如东北、内蒙古等地的地方酒销售见旺。据有关资料显示,国内大型酒厂在100家以上,为高粱用量大户,年需高粱约100~150万t左右,再加上各地众多的中小型酒厂,高粱用量在100万t以上。酒用高粱已成为高粱市场强劲的拉动力。据估算,国内酒厂年需高粱在250~280万t之间,较往年增加10%左右。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世界第一养蜂大国,蜂群数量和蜂产品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目前,中国蜂群总数为685万群,占世界蜂群总数的1/8,有蜂农40万人,蜂产品加工和贸易企业400余家;蜂产品产量第一,其中蜂蜜产量25.2万t,蜂花粉产量约1500多t,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20%和14%。中国自西汉时就开始养蜂,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长期以来,蜂产品的出口一直是中国对外出口的优势产品,出口量居世界首位。每年有近一半的蜂产品出口,年创汇超1亿美元。其中,蜂蜜出口量每年约8万~9万t,居世界首位,蜂花粉出口量约1000t。一、中国蜂蜜的加工研究与开发现状1.特殊的加工工艺中国…  相似文献   

16.
2002年我国小杂粮出口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出口价格2002年我国粮食出口价格普遍低于2001年(表1),价格比2001年降低1~226美元/t,价格下降的产品有小麦、玉米、鹰嘴豆、豌豆、绿豆、小豆、荞麦、黑麦、高粱、大麦、谷子,价格高于2001年的有大米、大豆、芸豆、蚕豆、扁豆、燕麦,价格上涨幅度在6~270美元/t之间。二、出口数量2002年我国粮食出口量为1599万t(表2),创汇212660万美元。其中杂豆出口达87.44万t,占全国粮食出口总量的5.47%;创汇32549万美元,占全国粮食出口创汇总额的15.31%。杂粮出口达21.25万t,占全国粮食出口总量的1.33%;创汇4533万美元,占全国粮食出口创汇总额的2.1…  相似文献   

17.
蜂蜜在英国受宠 英国消费者认为,我国的蜂蜜不仅品质好,而且价格便宜,因此常常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尤其是我国的葵花蜜、洋槐蜜、荞麦蜜、混合蜜等更加受到青睐。可组织货源,增加对英国的出口量。 生姜出口走俏我国生姜主要出口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生姜国际市场稳定  相似文献   

18.
2012年我国蜂产品加工业监测分析与预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我国蜂产品原料整体减产,蜂蜜年产量约38万t,蜂王浆产量约0.28万t。蜂产品原料收购价格提高,特别是蜂王浆的收购价格比2011年增长35%以上。受原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和检测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企业生产成本明显增加,蜂产品市场价格普遍上涨。蜂产品加工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行业集中度有所提高。国内蜂产品市场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中国已具备较好的尿素、复合肥和一些新型高质高效肥料出口条件,出口量日益增加. 2000年以来,中国部分品种化肥出口形势看好,有的 化肥生产企业出口量有所增加,还有一些从未出口化肥的企业2000年也首次接受了少量出口任务.湖南省稀土农用研究中心1999年向国外出口农用稀土肥料15t,2000年增加到20t.齐鲁石化公司2000年首次向周边国家出口5000t尿素.辽宁华锦化工集团向朝鲜、越南分别出口1.2万t和1万t尿素之后,日前又与孟加拉国、韩国签订了尿素出口合同,分别出口5万t和6000t,预计近期内还将向周边国家出口15万t左右的尿素.据有关人士预计,2001年中国将继续扩大农用稀土肥料的出口量. 有关人士分析认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既面临着国际化肥市场的挑战,也会有新的机遇.中国周边国家的经济多以农业为主,又普遍短缺化肥,中国化肥产品在运输距离、运输时间、运输成本、时效等方面都有竞争力,对周边国家出口有利条件多. (本刊辑)  相似文献   

20.
我国蔬菜出口状况动态分析我国的蔬菜出口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据FAO统计,我国大陆的蔬菜出口量,1990年为142万t,在世界蔬菜出口量超过100万t的8个国家和地区中,列第六位;2000年为388万t,比1990年增长1.7倍多,在世界蔬菜出口量超过100万t的9个国家和地区中,列第四位;2001年达到了511万t,比1990年增长约2.6倍,在世界蔬菜出口量超过100万t的9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居第一(见图10、图11、图12)。出口蔬菜产品的综合平均价持续下跌1995年以来,我国蔬菜出口产品的数量和品种都翻了一番多,但是出口平均价格却持续下跌,2002年的均价比1995年下跌幅了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