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氯霉素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免疫学特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河南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河南郑州 450002;2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河南新乡 453003)  相似文献   

2.
菌根真菌生物肥料研究开发前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刘润进 《中国农学通报》2001,17(1):40-42,45
从菌根真菌生物肥料的作用入手,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高效菌种的筛选、菌根真菌生物肥料的生产、菌剂保存、质量检测和应用技术。讨论了菌根真菌生物肥料在农林业生产中的应用现状、研究动态与展望。  相似文献   

3.
两种丛枝菌根菌抗旱效应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枝菌根可在与植物共生的过程中增加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 增加植物的生长量, 提 高植物的抗旱抗涝性。在盆栽条件下, 水分控制在10 %左右时, 接菌的小麦和对照相比降低了 气孔的阻力, 提高了叶片气孔传导力, 蒸腾速率, 有效光合作用和水平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丛枝菌根技术与优质茶的生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丛枝菌根是土壤中某些真菌和宿主植物的互惠共生体。茶是菌根依赖性植物,茶苗接种菌根菌,可改善植物矿质营养,提高植物抗旱、抗逆能力,且有抗病、耐病和促生产的作用,同时提高茶叶品质,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5.
丛枝菌根真菌提高黄瓜幼苗抗立枯病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丛枝菌根真菌对黄瓜苗期立枯病的防治效果和相关生理生化变化。以黄瓜品种中农16为材料,播种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20 d幼苗人工接种立枯丝核菌。结果表明,接种菌根真菌后能够显著提高黄瓜苗期对立枯病的抗性,降低发病率。黄瓜苗期人工接种立枯丝核菌后菌根苗和非菌根苗发病率分别为16.5%和52.0%,非菌根苗发病严重,病情指数为46.7,接菌病情指数为10,较非接菌苗下降了78.5%,接种菌根真菌提高黄瓜抗病性与改变相关酶活性有关,在病害发生前菌根真菌已经与寄主植物互利共生,提前启动了抵抗病害得相关机制,如提高了保护酶活性,促进植株生长,接种菌根真菌后菌根苗地上鲜质量和地上干质量分别比未接菌处理提高33.10%和25.93%。在病害发生过程中菌根真菌与病原菌互相竞争,抑制病菌对寄主的侵害,减轻细胞膜受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6.
氮素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同时也是植物体内众多化合物的重要组成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意义。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s fungi, AMF)可以与80%的陆生维管植物形成互利的丛枝菌根共生结构,丛枝菌根真菌一方面通过寄主植物获得碳源,另一方面根外菌丝的存在增加了氮素的吸收范围,有效增强了土壤—丛枝菌根—植物三者之间氮素的交流,提高了植物对外界胁迫的适应能力,并且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的氮循环。因此,以丛枝菌根共生体作为传输媒介,探索其在整个共生系统间氮素的吸收、转运及代谢机制成为生态学以及农业生产中的热点。本文从菌丝氮代谢、氮素的吸收形态以及共生体对氮素转运、交换三个方面,对丛枝菌根共生体氮素吸收循环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一个系统的阐述,揭示了丛枝菌根氮素的利用特点及其在氮素循环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关于丛枝菌根共生体氮循环中的一些需要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7.
生草栽培对柑桔丛枝菌根形成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以枳砧锦橙(CitrussinensisOsbeck.)初结果树为试材。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柑桔园间作百喜草(Bahiagrass)(PaspalumnotaturnFlugge)、白三叶草(Whiteclover)(TrifoliumrepensL.)、紫花苜蓿(Alfalfa)(MedicagosativaL.)和多年生黑麦草(Perennialryegrass)(LoliumperenneL.),以清耕为对照。单行小区,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结果表明,在干旱季节,所有生草处理区都显著改善了根际土壤水分和温度状况,而百喜草和白三叶草生草区土壤丛枝菌根真菌孢子数和柑桔根系菌根侵染率显著高于清耕区和其它生草区。表明在干旱季节,百喜草和白三叶草生草栽培促进了果园土壤丛枝菌根真菌的生长和柑桔根系菌根的形成,从而促进了柑桔根系对水分和磷素营养的吸收利用。试验结果表明果园管理中宜选择菌根侵染率高的草种如百喜草、白三叶草在柑桔园进行生草栽培,促进柑桔根系菌根形成,改善植株生理代谢,提高果品质量。  相似文献   

8.
旨在初步探讨丛枝菌根真菌GV对丹参木质结构及合成相关基因PAL、C4H,防御相关基因PR1、WRKY的影响。实验设定对照组和菌根组,测定生长90天后菌根对丹参生长情况及木质部结构的影响,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的方法测定相关基因PAL、C4H及30、60、75、90、105、130天不同时期PR1、WRKY的表达情况。接种菌根90天丹参根部侵染率为90%,基本达到最大值;地上部分鲜重和叶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约为对照组的2.7倍和1.96倍;根部横切部分的木质部面积,积分光密度显著大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地下部分木质素合成基因PAL、C4H表达显著提高,地上部分显著降低;丹参防御基因PR1(地下部分)和WRKY表达量在75天前显著增加,地下部分WRKY表达量在130天显著增加。丛枝菌根真菌能促进丹参生长,增加丹参根部木质部面积以及密度,促进木质素的合成,对提高丹参抗病性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但目前AMF还不能纯培养,只能通过与宿主植物共生的方式扩繁.为研究不同宿主植物对AMF的扩繁效应,本研究选择玉米(Zea mays)、高粱(Sorghum bicolor)、黑麦草(Lolium perenn...  相似文献   

10.
环境控制与丛枝菌根在组培苗生产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理状态和品质差是限制组培生产的关键因素。在此,综述了植物组培不同发展阶段组培苗生长发育中存在的生理和品质问题,分析了其形成原因,介绍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工程和生物学方法,详细论述其作用机制。最后,作者认为深入研究丛枝菌根、环境因子控制和组培苗生理状态和品质间的互作关系是非常必要的,并指出两项技术的结合将是解决组培苗生理状态和品质差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生草栽培对柑桔丛枝茵根形成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枳砧锦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初结果树为试材。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柑桔园间作百喜草(Bahia grass)(Paspalum notaturn Flugge)、白三叶草(White clover)(Trifolium repens L.)、紫花苜蓿(Alfalfa)(Medicago sativa L.)和多年生黑麦草(Perennial ryegrass)(Lolium perenne L.),以清耕为对照。单行小区,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结果表明,在干旱季节,所有生草处理区都显著改善了根际土壤水分和温度状况.而百喜草和白三叶草生草区土壤丛枝菌根真菌孢子数和柑桔根系菌根侵染率显著高于清耕区和其它生草区。表明在干旱季节.百喜草和白三叶草生草栽培促进了果园土壤丛枝菌根真菌的生长和柑桔根系菌根的形成,从而促进了柑桔根系对水分和磷素营养的吸收利用。试验结果表明果园管理中宜选择菌根侵染率高的草种如百喜草、白三叶草在柑桔园进行生草栽培,促进柑桔根系菌根形成,改善植株生理代谢,提高果品质量。  相似文献   

12.
果树原生质体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生质体培养是进行植物育种和细胞各种生理生化特性研究的平台.本文对近些年在果树原生质体分离培养条件、方法和植株再生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影响原生质体的分离、纯化、培养的有关因素,并根据有关文献讨论了今后果树原生质体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3.
SSR技术及其在果树研究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SSR分子标记技术有丰富的多态性、重复性好和操作简便等优点,它已经成为植物遗传育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分子标记技术。对SSR技术的原理和特点作了介绍,分析了如何获得SSR引物,着重介绍了SSR技术在果树种质资源和构建果树遗传图谱的研究现状,指出了SSR技术将在果树科研上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果树立体生态种植模式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推广果粮、果蔬、果瓜、果草、果药等立体生态种植模式及配套栽培技术,使果品的质量有所改善,优质率提高。为进一步大面积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另外通过合理间作可充分利用高大果树与矮生农作物共生、互补的群体效应,提高土地生产力和产品产出率,增强系统的抗逆功能,增加生物种群,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生物有机肥对西红柿生长及品质影响效应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西红柿上进行施用生物有机肥、有机无机配合施肥、三元肥的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单施生物有机肥比单施无机三元肥的西红柿中硝酸盐含量低15.71%,维生素C含量高25.82%;种植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提高11.21%。西红柿种植中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提高西红柿品质,减轻病害,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生物有机肥与无机三元肥配合施用与单施无机肥料间产量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6.
灌溉施肥技术对温室辣椒生长、 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比较研究沟灌冲施肥(CK)、滴灌+滴施冲施肥(处理Ⅱ)和滴灌+滴施专用滴灌肥(处理Ⅲ)3种灌溉施肥技术对温室辣椒生产、产量及品质影响的差异。通过测定3种灌溉施肥技术下温室辣椒生长性状、产量水平、果实品质及几项生理指标,探讨不同灌溉施肥技术对温室辣椒的影响。处理Ⅲ辣椒植株的株高、茎粗、分枝高度、比叶面积、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根系活力均显著高于处理I,产量较处理I增产40.1%,在果实品质方面明显提高了果实中Vc、可溶性蛋白和干物质含量;处理Ⅱ辣椒植株的分枝高度、比叶面积、可溶性糖含量、根系活力、Vc、可溶性蛋白和干物质含量亦显著高于处理I,产量较处理I增产28.64%。但2种滴灌施肥技术相比,以处理Ⅲ的株高、茎粗、根系活力、产量和果实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处理Ⅱ。2种滴灌施肥均较沟灌施肥可有效促进辣椒生长、提高辣椒产量及果实品质;施用辣椒滴灌专用肥的辣椒生长性状、产量及果实品质优于施用冲施肥。  相似文献   

17.
通过添加5种不同的生物复合菌剂,以羊粪、油渣和酒糟为原料,在西藏拉萨进行生物有机肥发酵试验研究,并用腐成的5种生物有机肥进行燕麦种植试验,结果表明:在西藏添加复合菌剂进行发酵有机肥产品基本可以达到有机肥国家生产标准;添加M3菌剂处理发酵后生物有机肥有机质含量和总养分含量较高;M5处理有机肥施用后燕麦产量最高;施用生物有机肥能够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中放线菌和真菌数量,活化土壤养分使土壤水解性氮和有效磷含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8.
探讨化肥减施和配施有机肥改善土壤质量,减少化肥使用量,提高柠檬产量和品质,为云南柠檬园土壤环境改良和柠檬化肥减施增效提供技术依据。以‘云柠1号’柠檬为试材,利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4个不同施肥处理,即100%化肥(常规施肥)、70%化肥+有机肥15 kg/株、50%化肥+有机肥15 kg/株及不施化肥处理+有机肥15 kg/株。分别测定不同施肥处理的柠檬树体生长参数、花枝成花数、果实品质、产量和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70%化肥+有机肥15 kg/株处理下柠檬的生长参数、果实产量和品质有显著差异,该处理显著加快了柠檬树体的生长,获得了更高的产量和果实品质。与常规施肥相比,植株株高增高6.37%,嫁接口上、下5 cm处直径分别增粗13.05%、9.61%;单果重和产量分别增加15.19%、28.60%;果实出汁率、Vc含量和总糖含量分别增加6.68%、27.85%、6.20%,综合考虑产量、果实品质等因素,70%化肥+有机肥15 kg/株处理对柠檬增产、提质、增效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在人参果种植过程中减量使用尿素,并分别配合施用绿能牌、绿丰牌和冠菌牌生物有机肥,以单一施用非减量尿素为对照,研究尿素减量配施不同生物有机肥对人参果产量、品质和贮藏期病害发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尿素减量施用和配施不同生物有机肥后均提高了人参果的产量和品质,降低了贮藏期病害发生,其中尿素减量配施绿能牌生物有机肥后人参果折合产量、商品果率、采收时和贮藏后的蛋白质、可溶性糖、氨基酸和VC含量最高,折合产量、商品果率较对照分别提高96.00%和50.67%;采收时蛋白质、可溶性糖、氨基酸和VC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24.46%、44.83%、31.37%和56.24%;贮藏后蛋白质、可溶性糖、氨基酸和VC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37.50%、44.00%、33.50%和62.36%;贮藏期软腐病病斑直径、单果病斑数和发病率最低,较对照分别降低44.55%、62.59%和57.77%,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建议试验区尿素减量配施绿能牌生物有机肥来提高人参果产量、品质和耐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