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猪大肠杆菌K88强毒株B5有四种质粒,用接合转化的方法证明,K88质粒编码为K88表面抗原和发酵棉子糖两种基因,肠毒素质粒编码为肠毒煮和溶血两种基因,小质粒Ⅱ编码为抗链霉素基因。对质粒接合、转化的能力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在K_(88)抗原工程菌株的构建中,通过对供体菌、受体菌相接合菌的电镜观察发现,在接合菌C-84中,菌体表面长有纤细、柔韧的纤毛,与供体菌B-5所见相似.而在受体菌1548中,未见有纤毛,证明不含肠毒素质粒的K_(88)抗原,工程菌株的构建已经完成.  相似文献   

3.
某些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可致仔猪黄痢病,危害养猪业。猪源性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有两种致病因子,其一为肠毒素,其二为粘附因子(即纤毛抗原)。后者有K_(88)、K_(66)、987P和F_(41)四个血清型,但以K_(88)纤毛抗原产生菌居多。现已知道K_(88)基因和肠毒素基  相似文献   

4.
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毒力相关质粒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的许多致病因子是由质粒作编码,因此,人们对其毒力相关质粒的研究非常重视。这里就有关方面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ETEC毒力相关质粒可以分为三类,即R质粒、产肠毒素质粒和粘附因子。 一、R质粒:R质粒即抗性(Resistance)质粒,包括抗药性质粒和抗某些金属的质粒。这类质粒大小不等,可以从几个Kb到几十个Kb,质粒拷贝数也不同,有的是严紧型,有的为松驰型。 多数R因子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为抗菌素的抗性基因,这使宿主菌产生对抗生素抗性,同时也是人工构建的基因工程载体的理想筛选标记;另一  相似文献   

5.
应用二次接合的方法,成功地构建了C-83和C-84等不含有肠毒素质粒的K88抗原工程菌株。这些菌株抗甘露糖豚鼠红细胞凝集反应的强度已达到甚至超过了野生株。经人工传代、紫外光照射及多种诱变剂处理,证明K88抗原性强而且稳定,具备了菌苗菌种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的带有K_(99)和F_(41)两种纤毛抗原基因的重组质粒与K_(88)抗原工程菌C_(84)的质粒转化同一受体菌,得到双质粒。同时表达K_(88)、K_(99)、F_(41)三种纤毛抗原的菌株。用小白鼠试验初步证实。该菌株生物学性质稳定,对动物安全,对K_(88)、K_(99)和F_(41)强毒菌的攻击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从江苏、上海、北京八个县十七个猪场新生仔猪腹泻分离到的大肠杆菌的抗原结构和肠道病原性,从其中十四个猪场分离到K_(88)~+肠道病原性大肠杆菌。在这十四个猪场,从40窝67头腹泻仔猪得到212个大肠杆菌分离物,其中来自26窝41头病猪的146个(68.9%)大肠杆菌分离物是具有K_(88)抗原的,它们的代表菌株在仔猪结扎肠试验中均表现肠道病原性。随猪场不同,这146个K_(88)~+分离物分属于6个O抗原型(O_(60)、O_(149)、O_(157)、O_9和一个未定型)。其中,以O_(60)在江苏、上海为最常见,这是一个国外未见报道的含K_(88)抗原的大肠杆菌的O抗原型。调查还发现了一种非大肠杆菌性的新生仔猪腹泻。为此,本文还对“仔猪黄痢”“新生仔猪腹泻”的定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为了分析亚抑菌浓度万古霉素对质粒接合转移的影响,本试验建立了以大肠杆菌(E.coli)J53作为受体菌,携带RP4-7质粒的E.coli DH5α和携带mcr-1阳性IncI2质粒的临床菌株E.coli LD67-1为供体菌的接合转移模型,测定亚抑菌浓度的万古霉素对接合转移的影响,并通过细胞膜通透性检测、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活性氧(ROS)检测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探究其内在机制。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亚抑菌浓度万古霉素可显著提高RP4-7质粒和mcr-1阳性IncI2质粒的接合转移频率(P<0.05);N-苯基-1-萘胺(NPN)和碘化丙啶(PI)探针检测显示,亚抑菌浓度万古霉素可使受体菌细胞内、外膜通透性增加,供体菌细胞外膜通透性增加;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经1/4最小抑菌浓度(MIC)万古霉素处理后接合细菌细胞膜发生损伤;ROS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虽然经1/4 MIC万古霉素处理的受体菌的ROS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但1/8 MIC万古霉素处理后,供体菌和受体菌的ROS水平均无显著变化(P>0.05);RT-q...  相似文献   

9.
本文叙述了快速鉴定猪源性大肠杆菌 K_(83)质粒的两种简便方法—(1)60℃保温法;(2)煮沸法。这两种方法分别适用于从猪源性大肠杆菌中,人肠毒性大肠杆菌中以及转化子中快速筛检存在的细菌质粒.  相似文献   

10.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陆桂平等,以K88~+菌毛结构基因保守序列为靶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可扩增长201bp的目的片段引物,成功地建立了检测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K88菌毛基因的PCR方法。进行了PCR方法的特异性试验和敏感性试验。对K99~+、F41~+,987P~+参考菌株和鼠伤寒沙门氏菌,  相似文献   

11.
猪源肠致病性大肠杆菌,一般具有产生耐热性肠毒素(ST),不耐热性肠毒素(LT)和菌体表面抗原如K_(88)等。肠毒素直接侵犯肠粘膜细胞,形成水泻,K_(88)抗原则使病菌粘着于小肠前段粘膜绒  相似文献   

12.
大肠杆菌定居因子K_(88)抗原ELISA检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大肠杆菌定居因子K_(88)抗原。K_(88)大质粒转化子和K_(88)基因重组子。结果说明此法灵敏度较高,特异性较好,可直接检测菌液,有快速、简便的优点,可以作为检测k_(88)基因克隆是否表达的一种筛选方法,亦可考应虑用于大肠杆菌k_(88)菌株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应用转化法:将带有K_99纤毛抗原的重组质粒PHK_99分别转化到具有K_88纤毛抗原的产肠毒素菌株B_6(O_149K_91K_(68)ac)“和不具K_88抗原的产肠毒素菌株(O_14K_85),获得了35株抗氨苄青霉素的转化子。在这35个转化子中,有32个能同时表达K_(88)、K_(99)两种纤毛抗原,有3株能表达K_(99)纤毛抗原。这些转化子仍具有产肠毒素的特性。  相似文献   

14.
<正> 肠毒原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l,简称(ETEC)是一类主要引起幼畜和婴幼儿腹泻的致病菌。现在的研究表明,ETEC的致病作用主要是由细菌外周的菌毛(又称粘附素)和肠毒素引起的。这些特异性的菌毛如K_(88)、K_(99)、CFAI、CFA Ⅱ等可使细菌定居于相应宿主的小肠,从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猪源大肠杆菌中可移动质粒在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水平传播机制中的作用,作者对氟喹诺酮耐药且PMQR基因阳性的大肠杆菌进行接合试验,并对所得接合子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其对8种常见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针对质粒介导的氟喹诺酮耐药基因(PMQR)设计特异性引物对接合子进行PCR扩增。研究结果显示,41株氟喹诺酮耐药且PMQR基因阳性的供体菌共接合成功16株细菌,接合成功率高达39%,接合子与受体菌J53相比,均呈现一定的耐药表型,与供体菌相比,87.5%的接合子存在耐药谱型的变化,并且存在丢失一种药物耐药性,产生另一种药物耐药性的现象,PCR结果显示,接合子与供体菌相比,基因型有所减少,接合子中qnrS基因接合成功率最高,12.5%的接合子发生oqxA、oqxB和qnrS的共转移。本研究表明不同的PMQR基因在可移动质粒介导耐药性水平传播的过程中接合成功率存在差异,不同的PMQR基因有可能位于不同的可移动质粒上,通过比较接合前后供体菌和受体菌耐药表型的变化,尤其是PMQR基因检出率的变化,可以初步确定,可移动性质粒在大肠杆菌耐药性水平传播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仔猪黄痢、白痢是危害养猪业的主要疫病之列。肠毒素性大肠埃希氏菌(ETEC)是仔猪黄痢、白痢的病原。ETEC菌体细胞对仔猪小肠刷状缘上皮细胞的粘附是其致病的先决条件,其粘附作用系由特殊菌毛介导,菌体表面的特殊菌毛即粘附素(adhesin)与寄主小肠上皮细胞的受体结合,细菌才能定居繁殖,继而产生肠毒素引起仔猪下痢。从仔猪下痢病料中分离鉴定的肠毒素性大肠埃希氏菌的粘附素主要有K_(88)、K_(99)、987P及F_(41)等四种类型。国内不少猪场应用大肠  相似文献   

17.
仔猪黄痢、白痢病在我市各养猪场和饲养母猪户普遍发生,严重影响母猪经济效益和生猪生产的发展。力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几个养猪场应用大肠杆菌(K_(88)~+、K_(99)~+)灭能苗进行免疫试验,取得了较好的予防效果。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对人工感染黄痢发病仔猪的小肠作组织切片检查发现,在国内流行的仔猪黄痢病原性大肠杆菌中除了 K_(88)~ 菌株外,还有二类 K_(88)~-大肠杆菌也能粘着于仔猪小肠绒毛上皮。它们对不同动物红细胞的凝集性及它们的表面 K 抗原都互不相同.表明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类型的表面粘着素。其中一个菌株的血凝持性与国外报导的 K_(99)~ 大肠杆菌很相似,另一类菌株则有待进一步详细鉴定。本文讨论了病理组织切片技术对于发现细菌的未知粘着素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自然界中细菌具有多种可自主转移的遗传元件,如质粒、转座子、整合子;这些可移动遗传元件在细菌间通过接合、整合等方式交换所携带的耐药基因,造成细菌耐药性的广泛传播。1质粒(Plasmid)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遗传DNA,携带有不同的基因簇,使宿主菌在不利环境中更易生存[1,2]。携带耐药基因的质粒最为常见,如R质粒,可携带一种或多种抗生素耐药基因。细菌质粒可独立存在,也可将部分或全部基因整合进细菌染色体中。细菌质粒可通过接合、转化、转  相似文献   

20.
肠毒性大肠杆菌(ETEC)蛋黄抗体是将K88、K99、987P和HRV的大肠杆菌抗原免疫产蛋母鸡后,使血清产生相应抗体,产蛋母鸡又以产蛋方式将含有抗大肠杆菌K88、K99、987P和HRV的高效价血清免疫球蛋白(IgG)有效地转移到蛋黄中,即免疫球蛋白,简称IgY,再采用理化方法从高免鸡蛋中提取纯化IgY,即肠毒性大肠杆菌蛋黄抗体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