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农村金融服务的主要目标是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城镇化。从中国20多年的改革实践看.中国农村金融带有先天不足的畸形.基本症状是官办的弱质的农村金融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表现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服务.非常欠缺,作为农村金融市场主力军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农信社)所提供的单一僵化的金融服务。不能满足农村经济中农户和私营业主的小额、分散、灵活、方便等金融资金需求:农村资金通过邮政储蓄和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的分支机构流向城市。以及国有商业银行从农村金融市场的退出,从市场经济规律上体现了农村金融的弱质和落后状况: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主要是农信社)产权不清晰,委托代理关系中缺乏激励约束机制:农村金融风险大。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比例较大。信贷资产质量低以及民间金融存在大量的高利贷,等等。这些问题为我们对20多年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提供了理性反思的现实基础,也集中说明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必须真正摸着“石头”才能“过河”。  相似文献   

2.
三农问题是中国的根本问题.也是历届中国政府最关心和最希望解决的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就是完善农村要素市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保持农业和经济持续发展。而这些除了相应的政策支持外.还依赖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和支持。随着金融业改革的进行,国有商业银行撤并农村机构网点、上收贷款极限后,邮政储蓄、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这四家金融机构中只有农村信用社真正扎根农村.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直接融资市场还不完善的情况下,目前货币政策传导的基本途径仍然是信用途径,即主要是通过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传导货币政策,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反应程度将直接决定货币政策是否有效及其有效程度。而近几年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方针和经营策略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逐步从欠发达地区退出,撤并了大量的县以下机构,使货币政策传导主体在基层发生了移位,农村信用社作为基层农村金融的主体,在农村金融中的主力军作用日益显露出来,在支持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支持农民生产和消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基层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在欠发达地区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金融政策进行调整,在国有商业银行对农村、农业、农民贷款逐渐萎缩的情况下,农村信用社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经营实力得到迅速壮大.成为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但是,面对农村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信用社又面临资金不足、农民贷款难、农业信贷风险大效益低等一系列新的困难和挑战。鉴于此,农村信用社只有抓住当前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机遇,通过狠抓内部管理增强竞争实力,才能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农民“试水”资金互助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民和农村合作组织对于金融需求也越来越大,资金短缺日益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突出。2006年9月,风阳县临淮镇的12户农民成为该县“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相似文献   

6.
田福 《安徽农业科学》2012,(6):3653-3655,3696
基于安徽省1990~2006年间的农村金融数据和农村经济发展数据,对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农村金融规模对农村经济发展并没有起到推动作用,但是负面影响也不是太显著;农村金融效率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村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指出应构造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加强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在竞争基础上的合作;继续推动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等在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7.
杨庆锋 《甘肃农业》2008,(12):36-37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农村地区小农经济向产业化经济的过度逐渐加快,以小额信贷为主体的金融需求也逐步为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产品需求所取代。但是,与之不相适应的是,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的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过程中,分布在农村的商业银行机构被大幅度撤并后,未有新的金融机构有效填充,形成目前农村地区金融机构以合作金融为主体的不均衡现状。这种严重单一特征的农村金融格局,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造成了金融供给与需求的错位和竞争不充分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河南是农业大省.农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三农问题的解决需要大量资金来支撑,农村金融组织承担着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目前,在我省的农村金融工作中还存在着种种问题.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农村政策金融功能不全,农业发展银行职能弱化;二是国有商业银行商业化改革后.进行集约化经营.分支机构向城市收缩.“只存不贷”.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大幅度下降;三是农村信用社改革并没有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9.
黄文胜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1):4933-4937
新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金需求日益增加,农户及其他经营实体所需的大量资金完全靠自身积累不可能得到满足,需要大量外部资金的注入和支持,而新疆较低的财政自给率和农村正规金融抑制,客观上形成了对民间借贷的制度性需求.作者将正规金融与民间借贷视为一个完整的农村金融生态,再考虑财政支农的因素,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探求农村正规金融、民间借贷及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10.
数字     
1005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称,自2004年实现近10年来的首次盈利以来,农村信用社近4年共计实现盈利1005亿元。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事关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支持“三农”发展的大局,把农村信用社逐步办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 ,由于国家对金融政策进行调整 ,在国有商业银行对农村、农业、农民贷款逐渐萎缩的情况下 ,农村信用社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经营实力得到迅速壮大 ,成为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但是 ,面对农村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村信用社又面临资金不足、农民贷款难、农业信贷风险大的效益低等一系列新的因难和挑战 ,鉴于此 ,农村信用社只有抓住当前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机遇 ,通过狠抓内部管理增强竞争实力 ,才能健康持续发展。一、抓学习 ,更新经营理念 ;抓培训 ,提高职工素质农村信用社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加上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襄樊市农村信用社始终牢记服务“三农”宗旨.加大信贷支农投入.增强支农服务功能.全市已有60多万农户、2万多农村个体工商户、2000多农村中小企业得到了信用社的信贷支持。近三年来.全市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三农”贷款105.5亿元,年均增幅25%.仅2005年就累计发放涉农贷款38亿元。余额达到32亿元之多.占全市各金融机构农贷总额的93.8%.充分发挥了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今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起步年.全市农村信用社将进一步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加大投入,努力为新农村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农村金融创新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区分农村金融创新和农村金融发展的基础上,以国家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吉林省为样本,利用2000-2015年吉林省39个县的数据,运用OLS、静态和动态面板分析方法,对农村金融创新作用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创新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显著的推动作用,且该作用存在收入递减效应。因此,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加强农村金融创新,特别是要加强贫困落后地区的农村金融创新。这既要求解决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村经济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还要求建立分担创新风险、降低创新成本和增加创新激励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农民融资难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农民增收的关键,但其实质是我国涉农融资法律保障不足,随着一带一路的经济发展战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制定的精准扶贫计划的实施,南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对资金的需求日益加大,而农业银行与农业发展银行对农业方面投入的资金的聚集效应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农村信用社合作金融机构由于自身的局限性难以满足农户的融资需求,而非金融机构的高利率门槛难以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农民融资困难已经成为制约农民收入提高、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进而影响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5.
农村经济是一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村金融方面的原因。当前,我国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之间没有建立起共生共存的关系,现在的农村金融体系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得不到满足的同时农村资金反而大量外流。分析了甘肃省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农村金融对甘肃农村经济发展支持力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国家各类惠农政策的不断出台,政府部门扶持资金相继到位,农村地区购买力逐年提升,农村地区的支付需求日益增多,但是由于金融机构商业化经营,网点收缩,支付结算基础薄弱等多方面原因,农村支付结算存在着诸多缺陷,相应地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在新形势下如何优化农村地区的支付结算环境,提高农村支付结算水平,满足农村多层次的支付结算需求,加快农村地区资金流转速度,不断适应经济发展水平,是广大农村地区金融机构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我国农村金融多轮改革,农村信用社逐渐成为了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力军.但由于受经营机制僵化落后、政府的不合理干预、缺乏规模经济、承重的历史包袱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农村信用社长期在总体上陷入了严重的经营困境.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面临着更大的问题,鉴于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于是农村信用社特别是欠发达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成为了我国理论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现状、问题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其在产权制度、治理结构等方面的改革途径.  相似文献   

18.
二、农民创业资金积累存在的问题 1.农民闲散资金通过银行机构“非农化”。银行机构服务农民创业资金信贷功能“弱化”。金融机构将农民存款以各种形式上存、上划.通过贷款形式“回流”至农村的资金较少。实际上就像一部抽水机。几乎把农村的闲散资金抽干。国有商业银行进行商业化改革、股份制改造。大多数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退出县以下农村市场,仅剩农行在县以下的机构(营业所)放款能力极小,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经过多年的改革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体制。目前,新疆农村金融市场发育缓慢,信贷资金严重短缺,已经不能满足新疆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应通过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服务创新,引进商业资本,提供支农信贷政策,构建相对完善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形成新的农村金融体系,促进新疆农牧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切实履行好欠发达地区农村政策性金融职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关键的一年,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农业政策性银行,肩负着支持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三农”的历史重任,学习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就是要结合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和研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发行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新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