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通过近50 a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研究与实践,先后形成了三系法和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体系及机械化制种技术体系,建立了一批具有生态优势的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杂交水稻制种规模与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目前尚存在制种组织管理模式欠规范、基地建设速度较慢、新技术推广迟缓,制种技术实施不及时、制种产量与种子质量不稳定等问题。为确保中国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对策:政企协调配合共同建设具有高标准农田与先进设施设备的专业化制种基地;严格实施种业企业基地准入制,完善制种经纪人资质管理;加强新组合制种技术研究,加快推广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进一步规范制种风险保险。  相似文献   

2.
黄江青 《作物研究》2004,18(2):100-102
耒阳地处湘南,温光资源丰富,杂交水稻制种小气候条件优越,制种产量高,保障措施完善,加之又与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市场前景好,发展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大有可为.对耒阳的自然条件、制种的市场前景、人文环境、效益进行了分析,提出了5年内建设6 667 hm2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的规划及实现该规划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强化杂交水稻制种工作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制约我国杂交水稻制种工作的主要问题,即基地不稳,杂交组合的同质化和科技投入不足等.对如何加快优质高产组合的应用,提高种子质量和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出了商榷意见,认为改进杂交水稻制种工作的对策应是稳定制种基地,加强科技投入力度和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等.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宁都县杂交水稻制种生产已有30多年历史.1996年被列为全省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县。种子产业是宁都县农民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一项高效产业,曾为县乡经济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近年来.宁都县制种基地农户对杂交水稻制种积极性不高.制种面积难落实.种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建宁县杂交水稻制种基地进行初步调查,分析了建宁县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现状与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杂交水稻制种生产是四川的优势产业之一.长期以来,优越的自然条件、严格的制种操作规程、先进的制种技术使得我省杂交水稻生产在全国保持优势地位。但是.随着近几年杂交稻种子数量供大于求.制种比较效益的逐年减少.制种基地面积迅速下降.传统水稻制种优势受到新的挑战.我省制种基地发展面临比较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刘爱民 《杂交水稻》2022,(S1):219-222
<正>杂交水稻繁殖制种能否高产优质决定着杂交水稻的应用,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的三系法杂交水稻高产超高产制种技术研发,到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的两系法杂交水稻安全高效制种技术研究与应用,均凝聚着袁隆平院士的心血。本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的农业劳力日益紧缺,  相似文献   

8.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为使杂交水稻制种获得成功,重点围绕父母本花期相遇的播差期安排、花期预测与调控、异交群体结构的培养、异交态势的改良、父母本花时动态与人工辅助授粉等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研究。利用"叶龄差、播始历期差、有效积温差"安排父母本播差期,"母本靠插、父本靠发"和"1期父本"定向培养父母本异交群体结构,利用父母本幼穗发育进度、叶龄余数、对应叶龄法预测花期,"氮控钾促、旱控水促"调控花期,"九二○"解除不育系抽穗包颈,协调父母本异交态势等,是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重要进步。对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重点研究了适宜制种的温光条件、制种区域及基地选择和"两个安全期"的协调安排。三系和两系杂交水稻制种均已形成配套的技术体系。目前杂交水稻制种存在基地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杂交水稻制种应向基地规模化、操作机械化、技术标准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雷东阳  陈立云 《作物研究》2006,20(Z1):367-370
在全面回顾我国杂交水稻制种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探讨了超高产杂交水稻制种的技术路线,为我国杂交水稻制种的发展和超高产制种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全国两系杂交稻繁殖制种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海南的气候特点,提出了建设海南两系杂交水稻繁殖制种基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存在问题及其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