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DT-311N频闪仪对棉铃虫、黏虫和小地老虎的振翅频率进行测定,发现各种昆虫之间振翅频率存在显著差异.日龄和温度对三种昆虫的振翅频率均有显著影响.振翅频率随日龄的增长存在抛物线增长,振翅频率产卵前后(7日龄左右)达到最大,随后逐渐降低.三种昆虫的振翅频率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12~32℃范围内,棉铃虫振翅频率在28℃和32℃时显著高于其他温度,而黏虫和小地老虎振翅频率分别在28℃和24℃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2.
小地老虎越冬与迁飞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吊飞装置测定了棉铃虫成虫不同日龄的飞行能力,测得3日龄雌蛾平均飞行速度为0.92m/s,平均飞行时间为9.72±3.62h,并与其他迁飞性和非迁飞性昆虫作了比较。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和食料对生殖前期及繁殖的影响,证实此虫适于迁飞的生理时期较短,最多仅1~2个夜晚。用雌蛾卵巢解剖方法比较了江苏丰县和辽宁朝阳两地二代和三代的虫源性质,分析了两地的发蛾特征。证实朝阳1995~1996年的二代和部分三代成虫均从外地迁入,但与粘虫不同,迁入种群无突增现象,蛾群稀疏而持续不断。而江苏丰县则在1994~1996年均无明显迁入现象,以本地虫源为主。讨论了中国棉铃虫的迁飞势能和兼性迁飞的特性。  相似文献   

4.
从我国3种典型植被覆盖的6个地区的土壤样品分离得到了348株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采用杀虫活性测定方法从中获得了32株对小地老虎具有高毒力的菌株。利用PCR-RFLP鉴定体系和SDS-PAGE蛋白分析法,研究了这32株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杀虫晶体蛋白基因类型和晶体蛋白表达情况,对小菜蛾、二化螟、棉铃虫的杀虫活性测定也证明了苏云金芽孢杆菌cry基因类型、表达蛋白及杀虫活性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玉米螟、棉铃虫、粘虫和黄地老虎为供试昆虫,对筛选出的7株高效苏云金杆菌菌株的孢晶制剂进行了毒力测定。以LC50为衡量各菌株的毒效指标,属血清型H6的“G02”菌株对上述4种供试昆虫的毒力最高,属血清型H3a3b的“80-1”菌株对棉铃虫和粘虫的毒力也高于“HD-1”菌株。这一研究结果为今后生产高效的苏云金杆菌制剂及生产菌株的轮换提供了后备菌株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了解小地老虎性信息素通讯系统,利用风洞技术测定了小地老虎雄蛾对性信息素各组分及其不同组合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5种单一组分Z7-12:Ac(A)、Z9-14:Ac(B)、Z11-16:Ac(C)、Z5-10:Ac(D)、Z8-12:Ac(E)只能引起雄蛾兴奋,均不能引起雄蛾向性信息素源定向飞行;当性信息素释放源为二元混合物AB时,能引起15.71%的雄蛾完成从兴奋到搜索释放源,并表现出预交尾的完整行为反应;在同等使用剂量下,三元混合物ABC的引诱效果最好,有40.58%的雄蛾能搜索释放源,26.15%的雄蛾表现预交尾行为.三元混合物ABC在最佳比例(3:1:1)下,制成不同剂量的诱芯进行风洞试验,结果发现剂量为100μg时雄蛾反应最强烈,有29.87%的雄蛾表现预交尾行为,50μg次之,二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利用六索线虫的寄生前期幼虫防治小地老虎幼虫的小区试验结果。当释放的六索线虫与小地老虎幼虫之比为100:1和150:1时,释放5天后寄生率达50~63.64%。  相似文献   

8.
棉铃虫种群的地理型分化和区域性迁飞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棉铃虫地理种群的遗传变异、滞育性状和抗寒性分化等的系统研究表明,我国棉铃虫由热带型、亚热带型、温带型和新疆型4个地理型组成,各地理型对华南地区、长江流域地区、黄河流域地区和新疆地区的气候环境具有高度专化适应性。受东亚季风影响,5~7月份温带型1代和2代棉铃虫成虫随偏南风向北迁移,可迁入山西北部、河北北部、辽宁等非越冬区的中温带地区。温带型3代和4代棉铃虫于8月中旬以后,随偏北风向南回迁。成虫种群密度过大和所处的不良环境是引起迁飞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温度、光照周期、相对湿度及寄主植物对小地老虎求偶及交配的影响,采用直接观察法研究这些因子对小地老虎求偶及交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为25℃时,小地老虎的求偶次数、交配次数最多,求偶率、交配率最高,求偶起始时间最短,求偶持续时间、单次交配持续时间最长,分别为6.83次、1.78次、86.21%、82.32%、311.35 min、65.46 min、43.53 min,高于或低于25℃会抑制求偶及交配;光照周期为6 h∶18 h时,小地老虎的求偶次数、交配次数最多,求偶率、交配率最高,求偶起始时间、求偶持续时间、单次交配持续时间最长,分别为8.45次、2.42次、93.62%、90.63%、347.41 min、86.83 min、60.33 min,光照周期延长会抑制求偶及交配;湿度为55%时,小地老虎的求偶次数、交配次数最少,求偶率、交配率最低,求偶起始时间最长,求偶持续时间、单次交配持续时间最短,分别为4.41次、1.34次、72.65%、70.45%、325.78 min、53.45 min、31.34 min,湿度升高会促进求偶及交配;放玉米叶片时,小地老虎的的求偶次数、交配次数最多,求偶率、交配率最高,求偶起始时间最短,求偶持续时间、单次交配持续时间最长,分别为8.87次、2.73次、95.32%、93.26%、262.42 min、85.52 min、64.67 min。  相似文献   

10.
华北北部地区二代棉铃虫成虫迁飞行为的雷达观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迁飞习性是棉铃虫区域性灾变的生物学基础,明确棉铃虫的迁飞行为对发展预警技术有重要的意义.2000年7~8月华北地区棉铃虫大发生期间,利用昆虫雷达和空中诱虫灯在河北省廊坊市观测研究了棉铃虫成虫的迁飞行为.试验结果表明,与地面棉铃虫相比,高空棉铃虫具有明显的迁飞昆虫生理特征.棉铃虫成虫一般在日落后30 min(20:00)左右大量起飞,种群密度在1 h后达到峰值.此后,随着成虫的大量迁出,空中密度逐渐下降.棉铃虫成虫从低空到高空起飞过程中位移方向多呈顺时针旋转,借助夏季盛行风飞行.成虫飞行成层多集中在200~300m高度,最高可达1000 m.多数个体位移速率35~45 km/h,整个夜间的迁移活动持续7~8 h,迁移距离大约250~450km.  相似文献   

11.
棉铃虫种群的地理型分化和区域性迁飞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棉铃虫地理种群的遗传变异、滞育性状和抗寒性分化等的系统研究表明,我国棉铃虫由热带型、亚热带型、温带型和新疆型4个地理型组成,各地理型对华南地区、长江流域地区、黄河流域地区和新疆地区的气候环境具有高度专化适应性。受东亚季风影响,5~7月份温带型1代和2代棉铃虫成虫随偏南风向北迁移,可迁入山西北部、河北北部、辽宁等非越冬区的中温带地区。温带型3代和4代棉铃虫于8月中旬以后,随偏北风向南回迁。成虫种群密度过大和所处的不良环境是引起迁飞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明确一代黏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的迁入路径和各发生区域间的虫源关系,对二代幼虫的有效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西北地区黏虫重发的典型年份2021年,收集多地黏虫时空种群动态数据,采用FNL再分析数据资料绘制风场图,利用基于WRF模式的轨迹模型对迁飞轨迹进行模拟,并使用R 4.0.2进行轨迹的可视化。虫情监测表明,2021年一代黏虫迁飞高峰期主要集中在6月上中旬,中西部地区高峰期呈多峰现象,蛾峰日期随纬度升高依次推迟。风场分析显示,一代黏虫北迁期间,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受东北气旋、蒙古气旋和东亚气旋交替控制,适于黏虫远距离迁飞的偏南气流间歇性出现,但很难实现一次性远距离迁飞,锋面天气阻碍了黏虫的北迁,并造成聚集降落。轨迹分析结果表明,黄淮、江淮地区一代黏虫羽化后,部分滞留当地,大部分迁入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东西部地区存在虫源交流;宁夏、陕西、内蒙古等西北地区重发生区虫源主要来自山西、陕西、甘肃南部和四川、重庆北部等地。本文研究结果可为黏虫的监测和防控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不同波长光对棉铃虫飞翔活动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模拟城镇周围光照环境,在室内设置3种光:505 nm绿光、589 nm黄光、380~780 nm白光,光照强度为2~11 lx,对棉铃虫的飞翔活动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白光对棉铃虫飞翔的主要参数有显著影响,如:飞行次数、累计飞行距离、累计飞行时间、最长持续飞行时间明显缩短,最长持续停飞时间明显延长等;绿光和黄光对棉铃虫的飞翔活动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黏虫MagR、Cry2基因在定向行为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基因序列分析及实时荧光定量技术,研究了黏虫MagR、Cry2基因的基因序列特征及其表达模式.结果 表明,黏虫MagR基因编码131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14.17 kD,等电点为9.3,具有多个铁硫簇结合位点;黏虫Cry2基因编码757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黏虫咽侧体抑制神经肽基因(allatostatin,AST)在调控黏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保幼激素(juvenile hormone,JH)中的功能,采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获得的黏虫AST基因cDNA全长序列902bp,开放阅读框378bp,编码125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14.33kD,等电点为9.25,具有C型AST典型的PISCF序列。进化树分析表明,黏虫AST氨基酸序列与一点黏虫、草地贪夜蛾、棉铃虫氨基酸序列相似性高达80%以上。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AST在成虫期的表达有明显组织和时间特异性。AST在飞行肌中表达量最高,头部其次,卵巢最低;黏虫头部AST表达量在7日龄最高,飞行肌中AST基因的表达量在1日龄最高。本研究对进一步揭示黏虫AST基因对JH调控作用,明确黏虫JH调控迁飞和生殖的相关的分子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粘虫抗药性监测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沿着粘虫在我国东部地区的迁飞途径分别采集试虫,测定其三龄幼虫对6种杀虫剂的敏感性水平。发现吉林、山东及广东的粘虫对溴氰菊酯抗性分别是1984年的5.17、6.23和11.13倍,对氰戊菊酯为6.33、3.59和3.30倍的抗性。抗药性发展与多功能氧化酶活性的提高有关,与酯酶的关系不大。本文还讨论了迁飞对粘虫抗性发展的影响,并对其抗性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室内条件下研究黄色光源对黏虫成虫产卵和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夜间施加黄色光照射能够使黏虫的产卵前期延长1.2d(P=0.002),产卵量减少27%(P=0.001),成虫寿命延长2.3d。可见,夜间施加黄色光照射对黏虫成虫的生物学习性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绿僵菌侵染对黏虫免疫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黏虫被病原菌侵染后的免疫应答机制,本试验分析比较了黏虫幼虫被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侵染后不同时间其血淋巴蛋白含量、免疫关键酶系(酚氧化酶PO,溶菌酶)活性、抗菌活力以及血细胞数量等免疫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受绿僵菌侵染后,黏虫6龄幼虫血淋巴蛋白含量在侵染初期(6 h和24 h)显著高于对照,侵染48、72和96 h后幼虫血淋巴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对照。且侵染后幼虫血淋巴PO活性也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侵染初期(6 h和24 h)显著高于对照,侵染后期除72 h外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侵染初期(24 h)溶菌酶活性也显著升高,随后出现下降,并于48 h显著低于对照,但在化蛹时(96 h)再次上升。绿僵菌侵染后期,黏虫的抗菌活性下降,于侵染后72 h抗菌活性显著低于对照,而侵染初期抗菌活性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另外,绿僵菌侵染对幼虫血细胞数量以及浆血胞比率也有显著的影响,表现为:侵染后6 h和24 h血细胞总数、浆血胞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随后与对照并无显著差异。综上,绿僵菌侵染黏虫幼虫初期会显著诱导其免疫反应的启动,体现在主要免疫指标升高,而后随着免疫系统的破坏与能量的消耗,其免疫反应能力降低,生理活动受到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