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现场定位观测实验研究方法,探讨高位虾池光化循环净水装置对养殖废水中“3N”的去除效应。结果表明,光化学循环净水系统对养殖水中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10.37%-27.35%、22.45%-44.74%、22.00%-79.53%;阳光下光化学循环净水系统中DO值的升高,反映了通过光化学反应生成的活性氧物质(单线态氧、羟基自由基、过氧化氢、超氧化物等)浓度的增加,这是影响养殖废水中氮化合物的形态、迁移、转化及生态效应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Large variability in recruitment of marine fishes creates challenging management problems. In northern anchovy (Engraulis mordax), there is a significant linear relation between larval mortality rate and the frequency of calm, low wind speed periods during the spawning season, possibly because calm winds permit maintenance of concentrated patches of larval food. Neither cannibalism on larvae nor offshore transport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interannual variation in early larval mortality. Thes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hypothesis that wind-driven turbulent mixing affects variability in survival of young fish larvae. However, abundance of recruits does not necessarily reflect abundance of larvae surviving through this early stage. 相似文献
3.
秘鲁外海茎柔鱼繁殖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我国鱿钓渔船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在秘鲁外海采集的2 489尾茎柔鱼样本,对其繁殖生物学内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渔获以雌性个体为主,雌雄比例为3.99∶1。渔获物成熟个体所占比例较小,雌、雄分别为10.4%和21.3%,但各月均有成熟雌性个体出现,说明茎柔鱼全年产卵。茎柔鱼Ⅰ~Ⅳ期性腺指数随着性腺成熟度等级增加而不断增大(P0.05),Ⅴ期时随着生殖作用的进行性腺指数较Ⅳ期有所下降。缠卵腺重与缠卵腺长呈明显的幂函数关系。茎柔鱼Ⅰ~Ⅳ期缠卵腺指数随着性腺成熟度等级增加而不断增大(P0.05),Ⅴ期时随着排卵作用进行缠卵腺指数较Ⅳ期有所下降。成熟个体比率与胴长拟合Logistic曲线显示,雌性茎柔鱼性成熟胴长为539 mm,雄性为507 mm。 相似文献
4.
5.
Siesser WG 《Science (New York, N.Y.)》1980,208(4441):283-285
Deep Sea Drilling Project cores collected at site 362/362A suggest the time of initiation of the Benguela upwelling system off northern Namibia. Studies of sediment accumulation rates, diatom abundances, microfossil temperature preferences (for planktic foraminifers, calcareous nannoplankton, and silicoflagellates), productivity (expressed as the organic carbon content), and phosphorus incorporation in calcareous skeletons all suggest that major, sustained upwelling began in the early late Miocene. Upwelling brought cold, nutrient-rich waters to the surface, and the modern Benguela system dates from this time (about 10 million years before the present). 相似文献
6.
6-9月秘鲁外海茎柔鱼资源的空间异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2003-2012年6-9月(2005年数据缺失)秘鲁外海茎柔鱼渔获数据,利用全局和局部自相关性分析,结合半变异函数模型,探讨秘鲁外海茎柔鱼资源分布的异质性特点,并寻找影响茎柔鱼空间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研究认为:(1)全局自相关统计量Moran’s I和局部自相关统计量Getis-Ord Gi*的Z得分结果显示,秘鲁外海茎柔鱼呈斑块状中等程度的聚集分布,7月份的聚集性强;(2)趋势性分析认为,6-9月茎柔鱼资源在南北方向上基本都呈现出南低北高的变化趋势,而东西方向上均呈现出中间高两端低的分布趋势;(3)6、8月份的最优模型为高斯模型,7月份的最优模型为球状模型,9月份的最优模型为指数模型,6-9月份的块金系数分别为41.33%、24.66%、25.89%和35.42%,其反映了中等程度自相关性,与全局自相关的分析结果一致;(4)相关性检验认为,秘鲁外海茎柔鱼资源局部聚集分布主要是受到海表面高度的影响。对秘鲁外海茎柔鱼资源分布空间异质性的研究,对揭示其栖息地分布及其生态学意义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信息增益技术比较分析智利和秘鲁外海茎柔鱼渔场环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茎柔鱼(Dosidicus gigas)是短生命周期物种,广泛分布在东太平洋海域。其资源大小和分布受不同时空尺度的气候变化影响。根据我国鱿钓船生产数据,结合卫星遥感获取的环境资料,利用信息增益技术对东太平洋智利和秘鲁外海两个海区茎柔鱼栖息环境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得出,智利和秘鲁外海茎柔鱼中心渔场分布对应的适宜表温(SST)范围分别是15~23℃和16~25℃,且每月最高作业频次对应的SST值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与SST平均值关系密切。信息增益技术结果表明,智利外海和秘鲁外海影响中心渔场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基本相同,主要为SST、55米层水温(T55)、表层至55米层的水温梯度(G0-55)。研究认为,不同海域表征茎柔鱼中心渔场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有差异的,这一差异主要由其海洋环境大背景所决定。 相似文献
8.
2003-2012年秘鲁外海茎柔鱼资源丰度年间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茎柔鱼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头足类,也是我国大陆鱿钓渔业最重要的捕捞对象之一。根据中国大陆鱿钓船2003-2004年、2006-2012年9年的渔业生产统计数据和卫星遥感获得的海洋环境数据,利用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GLM)和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对秘鲁外海茎柔鱼的资源丰度进行CPUE标准化,分析秘鲁外海茎柔鱼资源丰度年际变化。经显著性检验,得到最终选择加入模型的自变量有年、月、纬度、经度、叶绿素浓度、年与经度交互项、年与纬度交互项、月与经度交互项、月与纬度交互项共9个自变量。GAM结果表明,模型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决定系数高达42.3%。标准化后CPUE与名义CPUE变化趋势相同,年平均值略低于名义CPUE,2003-2012年秘鲁外海茎柔鱼资源丰度年间变化较大,资源丰度最高的年份为2004年,GLM标准化后的平均CPUE为7.94 t/d;资源丰度最低的年份为2007年,GLM标准化后的平均CPUE为3.28 t/d。 相似文献
9.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6)
为获取秘鲁外海茎柔鱼Dosidicus gigas栖息地的适宜温度指标,预测水温变化对茎柔鱼栖息地的影响,根据2006—2011年中国鱿钓船在秘鲁外海的茎柔鱼生产数据,并结合实测和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获得的该海域海表温度数据,在作业次数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基础上,采用海表温度适应性指数(Suitability index,SI)模型预测方法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温的升高,茎柔鱼栖息地经向自西向东转移,纬向自北向南转移;产量较高的月份为7—12月,选取最佳适宜温度指标为19℃;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时茎柔鱼产量下降,发生拉尼娜现象时产量则增加。 相似文献
10.
为获取秘鲁外海茎柔鱼Dosidicus gigas栖息地的适宜温度指标,预测水温变化对茎柔鱼栖息地的影响,根据2006—2011年中国鱿钓船在秘鲁外海的茎柔鱼生产数据,并结合实测和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获得的该海域海表温度数据,在作业次数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基础上,采用海表温度适应性指数(Suitability index,SI)模型预测方法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温的升高,茎柔鱼栖息地经向自西向东转移,纬向自北向南转移;产量较高的月份为7—12月,选取最佳适宜温度指标为19℃;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时茎柔鱼产量下降,发生拉尼娜现象时产量则增加。 相似文献
11.
亚硝酸还原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紫外线对巨大芽孢杆菌MPF-906进行了诱变处理,提高了产酶能力,变异株Z85酶活达到28.76 U/mL。进一步对其发酵条件进行研究,优化了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优化的培养基为:葡萄糖1.5%,牛肉膏0.2%,硫酸铵0.1%,K2HPO4 0.135%,KH2PO4 0.07%,NaCl 0.1%;无机盐溶液10 mL/L(即MgSO4·7H2O 0.04%、MnSO4·H2O 0.001%、CaCl2·2H2O 0.002%)。发酵条件为:摇床转速160 rpm,接种量4%,初始pH 6.5,30 ℃发酵20 h。在此最优化条件下,亚硝酸还原酶的酶活达到45.94 U/mL。 相似文献
12.
13.
李维平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3,(Z3):113-113
与常规品种比较,杂种小麦总光合生物产量优势明显,但输入到籽粒中的光合产物比例较小,或产量结构不够理想,其产量优势不突出。因此,杂种小麦要突破生产应用关仍需寻找突破口。笔者根据多年从事常规小麦育种研究结果,提出杂种小麦、化学杂种小麦大幅度提高产量优势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黔北地区种植的优质稻品种,本研究以9个优质稻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参试品种的生育期、产量构成、干物质积累及物质转化速率。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全生育期在150d~156d之间,播抽历期在116d~122d之间,以川优2115生育期最长(156d),旌3优348生育期最短(150d)。以产量为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将参试品种分为高产、中产和低产3个类型,其中高产类型水稻品种是川优6203、川优2115、鹏优1269,中产类型品种是宜香优2115、荃优鄂丰丝苗、旌3优348,低产类型品种是大粒香、盛韵香禾、滇屯502。高产类型品种产量分别比中、低产品种类型增产41.84kg/667m2和206.98kg/667m2。对不同产量水平的生育期、产量构成和群体质量进行分析,川优6203、川优2115、鹏优1269具有有效穗多、结实率高、生育后期干物质积累量大、叶和茎鞘物质转化率高等特点。该试验结果可为黔北地区优质稻品种选育和遗传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揭示高山草甸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为高山草甸草场的开发利用、科学管理和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青海海北原生矮嵩草(Kobresia hum ilis)植物群落(Ⅰ)、退化矮嵩草植物群落(Ⅱ)为研究对象,分析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同时,对矮嵩草群落生物量及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群落(Ⅰ)的物种丰富度、生物多样性指数、生物量(分别为42、3.531、3 553.1 g/m2),均高于群落(Ⅱ)(分别为37、2.270、3 391.1 g/m2);群落总生物量与物种丰富度在0.01水平上呈极显著正相关,多样性指数与地上生物量、物种丰富度在0.01水平上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群落(Ⅰ)结构合理,地表植被覆盖度大,对该地区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起重要维护功能。 相似文献
16.
秘鲁外海茎柔鱼胴长组成及性成熟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根据2001年6-8月我国鱿钓船对秘鲁外海(79°~90° W、5°~16° S)茎柔鱼资源的调查,对其胴长组成和性成熟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渔获物胴长范围为200~880 mm,优势胴长为240~480 mm,约占总数的80%左右.依据胴长组成和性成熟度,调查海域茎柔鱼存在3个群体.雌雄性别比为2.52∶1.00.渔获物中,雄性个体的性成熟度高于雌性,雄性Ⅲ和Ⅳ期占总数84.3%,雌性仅占47.5%.同一性成熟阶段,雌性个体的胴长范围均大于雄性.经估算,雌性和雄性个体的初次性成熟胴长分别为374 mm、228 mm.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01年6-8月我国鱿钓船对秘鲁外海(79°~90° W、5°~16° S)茎柔鱼资源的调查,对其胴长组成和性成熟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渔获物胴长范围为200~880 mm,优势胴长为240~480 mm,约占总数的80%左右.依据胴长组成和性成熟度,调查海域茎柔鱼存在3个群体.雌雄性别比为2.52∶1.00.渔获物中,雄性个体的性成熟度高于雌性,雄性Ⅲ和Ⅳ期占总数84.3%,雌性仅占47.5%.同一性成熟阶段,雌性个体的胴长范围均大于雄性.经估算,雌性和雄性个体的初次性成熟胴长分别为374 mm、228 mm. 相似文献
18.
试验选取了2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采用尼龙袋法研究了不同含水率对FTMR营养物质瘤胃降解率和有效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DM、CP和OM有效降解率各含水率处理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45%处理组和50%处理组ADF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55%处理组(P〈0.05),而且50%处理组NDF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55%处理组(P〈0.05),45%处理组NDF有效降解率稍高于55%处理组(P〉0.05);(3)DM和OM瘤胃降解率在各时间点不同含水率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4)45%和50%处理组的CP的瘤胃降解率在72h时显著高于55%处理组(P〈0.05);(5)45%处理组和50%处理组ADF的瘤胃降解率在3、6和48h显著高于55%处理组(P〈0.05),同时,50%处理组的NDF的瘤胃降解率在24h时显著高于45%和55%处理组(P〈0.05),并且55%处理组最低。通过试验综合评价不同含水率FTMR对奶牛的营养价值,45%含水率和50%含水率FTMR优于55%含水率。 相似文献
19.
不同生态区玉米适时晚收增产效果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研究不同生态类型区玉米适时晚收技术的增产效果和适应性,为玉米适时晚收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7年和2008年分别在中国主要玉米产区(东北、华北和黄淮海地区)的41个试验点,设置推迟7d和14d两个时间收获,分析适时晚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调查数据显示,适时晚收,玉米产量和千粒重显著增加。推迟7d收获,两年各试点的平均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4.20%和4.94%;推迟14d收获,两年各试点的平均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7.79%和7.92%。玉米晚收增产效果随着纬度的降低而增加(东北地区华北地区黄淮海地区),推迟7d收获时,纬度每降低一度,2007年和2008年的增产幅度分别为0.08%.d-1和0.06%.d-1;推迟14d收获时,纬度每降低一度,2007年和2008年的增产幅度分别为0.06%.d-1和0.07%.d-1。玉米适时晚收提高了对光温资源的有效利用,推迟7d和14d收获,有效积温分别增加了109.5℃和194.5℃,日照时数分别增加了44.55h和83.38h。【结论】玉米适时晚收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但增产幅度随着纬度的降低而增加,适宜的晚收时间与当地生态条件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Comparison of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in Leaves of Soybean with Different Yield Level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total of nine soybean (Glycine max (L.) Merr.) cultivar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yield levels which were planted under the sam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The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was measured by LI...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