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3.
针对金融组织体系存在的缺陷,借鉴国外经验提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完善农业发展银行职能,引导农业银行开展农村金融服务,创新邮政储蓄资金回流机制和规范民间金融组织发展的金融体系创新,同时政府要加强引导。 相似文献
4.
目前,全省县城以上供水基本满足人民对水质越来越高的要求,而村镇供水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水质、水量、水压难以达标、管理不规范、资金投入分散而小等问题突出,使农村供水陷入良性发展瓶颈,极大限制了乡村振兴。通过对武冈市饮水安全全覆盖暨巩固提升工程PPP项目的分析,对城乡供水一体化建管模式可推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经过十多年建设和发展,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研究开发、推广应用、人才培养、招商引资、经济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在促进“三农”经济发展上形成了独特的“扬凌模式”。在我国已经进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扬凌如何进行“二次创业”,如何充分发挥自身的发展优势,突破自身的发展弱势,在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上解决好统筹规划、突出特色、创新机制等重大问题,从而在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形成具有杨凌特色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10):158-159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居民的出行需求越来越强,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发展诉求越来越高。因此在结合我国各城市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经验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城乡公交一体化运营模式的发展建议和实施方案,为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快速推进提供重要的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进程的速度也在不断的加快,温室效应严重的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低碳经济势在必行。本文主要针对低碳农业的功能和特点进行简单分析,结合低碳农业在我国的具体实践,讨论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9.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下,各地出现了许多创新型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用于完善各地资源配置和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介绍了深圳"土地自主入市"、无锡"双置换"和重庆"地票"模式,通过论述农村土地流转的原因、土地流转前后的土地性质、村民收益变化及流转后的后续问题,对3种土地流转模式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刘备 《新农村(黑龙江)》2014,(18):3-3
随着对城乡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想逐渐被广泛接受。近年来,寿光市按照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目标,统筹兼顾、推进城乡发展。本文对寿光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寿光市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城乡一体化是中国推进城市化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自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城乡发展以来,中国各地展开了实践探索,但目前尚处于试点探索阶段,因而,有必要全面总结各地城乡一体化的典型经验,以期为城乡一体化的深入推进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旅游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之间存在耦合机制,为减少碳源和增加碳汇,循环经济下的乡村旅游资源低碳化开发方法主要有梯次开发、变废为宝、资源共享、循环经济技术、生态补偿、地方性利用六种。自然环境美化、示范效应和融合发展是具体开发模式,其中,低碳型的融合模式以产业外部循环和要素内部循环为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3.
根据军达汽镇的现状提出该镇进行城乡一体化的总体战略,即通过“四化、五进、六统筹、七个一体化”以及具体发展战略目标,为罕达汽镇的城乡一体化提出方向。 相似文献
14.
15.
为了解中国共产党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和现在城乡二元制结构的历史根源,从生产方式、管理模式、文化、社会分工4个方面分析了近代城乡差异。近代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城市生产方式的近代化,而广大农村仍是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产方式。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经济成份的增多以及中国资产阶级的逐渐形成,推动了中国城市政治近代化的进程;在城市近代化管理的同时,广大乡村仍然采用传统的乡村自治管理模式。文化方面,由于城市中心地位的优势,人口集中,交通发达,城市近代文化繁荣发展;而广大农村信息闭塞,文化落后。近代以来由于城市最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和改造,成为近代化生产力的主要着力点,手工业与农业分离而向城市集中,城乡社会分工发生了较大变化,形成了"城市工业、乡村农业"的新的分工格局。 相似文献
16.
洪业应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8,32(4):76-84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城乡统筹",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城乡融合"发展,这都为城乡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和道路.梳理现有文献基础上,选取了城镇化水平、二元对比差异度、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度、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异度4组"城乡配对"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重庆市涪陵区2000—2016年城乡一体化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与重庆市城乡一体化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二元对比差异度较高,城乡产业发展不协调;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因地制宜,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着眼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强基固本,着力推进乡村振兴发展这三条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季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22,31(3):18-25
城乡融合的基础是产业融合,而产业融合的基础又是产村融合。城市边缘区乡村公共空间是城乡纽带中产村融合的重要空间载体,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环节。城市边缘区乡村公共空间建设应在产村融合的导向下,构建"产业模式—行为规律—乡村公共空间"科学联系,遵循适度开发、分类建设和营造田园意境的原则。城市边缘区乡村公共空间设计要以产业引领、民生促进和生态保障为设计维度来营造符合现代村民、城市居民行为规律的人居环境,从而激活城市边缘区乡村内生动力,实现城市边缘区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化发展,最终促进城乡融合。 相似文献
18.
对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偏重城市用地规模外延扩展、村镇建设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率偏低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统筹城乡土地集约利用的特征和原则,提出统筹城乡用地布局,切实转向内涵挖潜、多途径提高土地集约化程度的利用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乡统筹视角下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即突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城乡区域发展中的统筹和控制,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前提,以土地集约利用为核心,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提升土地人口、生态和经济承载力,促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健康、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提出四参量经济发展协调性构性,用于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分析.模型中充分考虑区域之间经济联系程度、区域之间经济增速差距、区域之间经济质量差距、区域之间经济效率差距4个因素的影响,并为其配置相应权重.根据西安市13个区县2010-2018年的相关数据展开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西安市整体区域经济协调性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尚可,协调性达到了0.532;未央区的协调性近几年增幅最为明显,从0.6快速增长到0.8的水平;周至县的经济协调性最差,还需要更大程度地予以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20.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20,(1):14-20
脱离城镇化的乡村振兴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城乡融合空间视角下寻求振兴乡村的内在动力,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关键。因此,在重新审视已有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特征,以求科学把握城乡融合发展的趋势。遵循要素流动追求报酬的规律,配合使用政府规划引领、政策激励的手段,改革阻碍要素下乡的体制机制,增强制度性供给的针对性,重塑城乡关系并促进城乡融合,并以此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进而适应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变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