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蟹类的病毒性和细菌性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蟹类疾病的研究最早是在国外开展的,但历史不长,总共只有30年不到的时间,同其它的生物体一样,已发现不但非生物因素的环境因子和营养条件能引起蟹的疾病发生,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生物因素也能引起蟹类的疾病发生。各种疾病一般能影响蟹的正常生长,严重者可以导致蟹的死亡,特别是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由于养殖密度的提高使蟹的疾病发生比之在开展养殖前有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除发病率的提高外,出现的病害种类越来越多、暴发病也开始流行等几个方面。  国外对蟹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蓝蟹上,国内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中华绒螯蟹…  相似文献   

2.
二、鱼类病害 (一)病害流行情况2006年4~10月间共监测到63种养殖鱼类的89种病害(其中病毒性疾病7种、细菌性疾病22种、真菌性疾病3种、寄生虫病害24种、藻类性疾病3种、其它7种及病因不明23宗(表1),2006年4~10月间,各月疾病种类在47~86种之间、发生病害的养殖品种在37~63种之间。  相似文献   

3.
《齐鲁渔业》2006,23(7):28-28
6月份,全省17个市对19个水产养殖品种(鱼类9 种、甲壳类5种、贝类3种、藻类1种、棘皮动物1种) 的病害情况进行了监测报告。其中14个养殖品种共发生了25种病害(细菌性疾病10种、寄生虫疾病7种、病毒性疾病2种、真菌性疾病1种、不明病因的病害5种),河  相似文献   

4.
牙鲆疾病的诊断及防治(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养殖实践,参考日本90年代最新研究成果,对牙鲆的各种病毒性,细菌性疾病的病原体、症状及防治方法了作了详细报道。  相似文献   

5.
5月,全省各市共对26个养殖品种(其中鱼类12种,甲壳类5种,贝类6种,藻类1种,爬行类1种,棘皮动物1种)的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监测报告。 1病害测报情况分析 测报数据显示,5月全省共有草鱼、鲤、虹鳟、鲟、大菱鲆、牙鲆、半滑舌鳎、日本对虾、海带和刺参10个养殖品种发生了15种病害,其中细菌性疾病9种、寄生虫病2种、病毒性疾病2种、真菌性疾病1种和其它疾病1种。  相似文献   

6.
赵厚军 《齐鲁渔业》2006,23(6):48-48
5月份,山东省16个市(青岛除外)对19个水产养殖品种(鱼类9种、甲壳类5种、贝类3种、藻类1种、棘皮动物1种)的病害情况进行了测报。其中11个养殖品种共发生了19种病害(细菌性疾病6种、病毒性疾病和真菌性疾病各1种、寄生虫疾病4种、不明病因的病害7种),虹鳟、中国对虾、日本对虾、河蟹、海参、扇贝、牡蛎、缢蛏共8个养殖品种没有病害发生。测报结果表明:随着气温和养殖水温的升高,养殖水体中各种  相似文献   

7.
一、鱼体内条件致病菌种类 鱼类细菌性疾病是造成水产业严重损失的重要疾病,为此倍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多项调查结果表明,危害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大多数病原菌为条件致病菌。这类细菌可长期潜伏在鱼体内并不引起疾病,但当环境突变或受污染、鱼体抵抗力下降时则可迅速导致疾病发生或  相似文献   

8.
海水养殖鱼类病害发展现状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病害现状我国海水鱼类养殖,在近10年来发展迅速,是当今海水养殖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养殖种类有大黄鱼、牙鲆、石斑鱼、真鲷、黑鲷、美国红鱼、大菱鲆、梭鱼、鲈鱼、河豚等。随着养殖种类的增加、养殖面积的扩大和养殖密度的提高,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愈来愈严重,致使养殖环境恶化,病害时有暴发,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海水养殖鱼类的主要病害种类包括病毒病、细菌病、真菌病、寄生虫病以及其他一些疾病。不同海水养殖种类疾病的轻重有所不同,养殖过程中危害严重的疾病有:1.病毒性疾病我国养殖的海水鱼类中已发现的危害严重的病…  相似文献   

9.
  刘树金   《齐鲁渔业》2006,23(10):30-30
9月份,全省各地对19个水产养殖品种(鱼类9种、甲壳类5种、贝类3种、藻类1种、棘皮动物1种)的病害情况进行了监测报告。其中14个养殖品种共发生了21种病害(细菌性疾病8种、寄生虫疾病3种、病毒性疾病4种、不明病因的病害6种),虹鳟、河蟹、牡蛎、缢蛏、海带共5个养殖品种没有病害发生。测报结果表明:由于9月份的气温、水温开始降低,各种病害发生情况均有所减轻,主要以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及不明病  相似文献   

10.
  刘树金 《齐鲁渔业》2006,23(11):40-40
10月份,全省各市对18个水产养殖品种(鱼类9种、甲壳类5种、贝类2种、藻类1种、棘皮动物1种)的病害进行了测报。其中11个养殖品种测报出15种病害(细菌性疾病7种、病毒性疾病2种、寄生虫疾病3种、病因不明的危害3宗)。鲫、虹鳟、日本对虾、河蟹、扇贝、  相似文献   

11.
池养对虾疾病的大规模暴发和广泛流行给各对虾养殖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病毒性疾病是引起对虾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感染病毒的对虾不具明显的临床症状,从外表及行为特征上难以进行诊断,而且,病虾常伴有寄生或共生的原虫或细菌性的二次感染,增加了及时准确诊断疾病的困难。  相似文献   

12.
白腹锦鸡是世界著名的观赏性珍禽,分布于我国云南、四川等地,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鸟类,在世界各地的动物园、野生动物养殖场都有养殖。针对白腹锦鸡主要病毒性疾病的防控技术进行阐述,以期为白腹锦鸡的主要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2005年中国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报告(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水产养殖病害总体状况 (一)病害流行情况及特点 2005年4~10月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对大宗水产养殖品种的病害进行监测,共监测到90种水产:养殖品种(鱼类62种、甲壳类11种、两栖和爬行类5种、贝类8种、藻类3种、棘皮动物1种)的207种病害(病毒性疾病15种、细菌性疾病91种、真菌性疾病5种、寄生虫疾病48种、藻类性疾病6种、其他病害42种及不明病因,表1、图1)。2005年全国水产养殖种类超过200种,其中大宗养殖种类在120~150种之间,监测结果显示,占60%-75%的大宗养殖种类都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害。  相似文献   

14.
鲟鱼是一种有着较高经济及科研价值的稀有、大型鱼类。但近年来,一些危害较大的流行性疾病的发生,给鲟鱼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前期研究发现,病毒性疾病所占比重较大,是造成鲟鱼苗种大批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高首鲟虹彩病毒,高首鲟疱疹病毒-Ⅰ,Ⅱ和铲鲟虹彩病毒是已知引发鲟鱼病毒性疾病的主要病毒。本文针对这四种病毒病的临床症状、疾病的诊断方法、病原分离的方法以及该病的预防、治疗方法等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5.
鲟鱼病毒性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鲟鱼是一种有着较高经济及科研价值的稀有、大型鱼类。但近年来,一些危害较大的流行性疾病的发生,给鲟鱼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前期研究发现,病毒性疾病所占比重较大,是造成鲟鱼苗种大批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高首鲟虹彩病毒,高首鲟疱疹病毒-Ⅰ,Ⅱ和铲鲟虹彩病毒是已知引发鲟鱼病毒性疾病的主要病毒。本文针对这四种病毒病的临床症状、疾病的诊断方法、病原分离的方法以及该病的预防、治疗方法等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6.
锦鲤做为一种观赏价值比较高的鱼类,有“水中瑰宝”的美誉。夏季是锦鲤疾病的多发季节。由于水温高,疾病的蔓延速度快,很容易造成整个水面的鱼类死亡。做好锦鲤夏季疾病的预防工作,最好是早发现,早治疗,“防重于治”。夏季锦鲤常见疾病主要以寄生虫病,细菌性疾病为主,病毒性疾病一般较为少见。  相似文献   

17.
网箱养殖真鲷的疾病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永添 《河北渔业》2002,(3):31-32,43
<正> 真鲷,俗称红鳞加吉鱼。体色红艳,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价格较高。但近年来,随着网箱养殖的真鲷发病率日益增高,严重影响了真鲷养殖生产的发展。同时,也挫伤了养殖业者的积极性。为此,笔者现将真鲷主要疾病的防治技术及其有关情况阐述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1对病毒性疾病,防止病毒侵入是关键在牙鲆疾病中细菌性疾病所占比例最高,约占50%以上,其次是寄生虫性疾病,再次是病毒性疾病。在病毒性疾病中有真鲷虹彩病毒(RSIV)、病毒性  相似文献   

19.
水产养殖动物致病菌耐药性检测数据实际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水产》2013,(10):57-61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地域的扩展、规模的扩大、集约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养殖环境恶化的不断加剧、种质退化和苗种质量不佳等因素的影响,养殖病害日趋严重。为有效控制疾病,药物防治便成为生物防治、生态防治和药物防治三大方法的主要方法。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简称鱼病,在细菌性疾病、寄生虫性疾病、营养性疾病等诸多病种中,细菌性疾病是最重要的类群,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全部疾病所造成总体经济损失的半数以上;  相似文献   

20.
为预报网箱养殖大黄鱼细菌性疾病的发生,以舟山市网箱养殖大黄鱼为研究对象,根据2001-2008年间舟山市网箱养殖大黄鱼发病情况的监测数据和各采样点海洋环境因子的测定数据,应用灰色系统理论探索了网箱养殖大黄鱼细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建立了灰色预报模型GM(1,1)和GM(1,N),预报网箱养殖大黄鱼细菌性疾病的发生时间和发病率.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大黄鱼细菌性疾病的发病率与养殖水域的环境因子都有不同程度的关联;把水温、悬浮物、无机氮和COD选作先行指标,用这些因子的不同组合建立了GM(1,5)、GM(1,4)和GM(1,3)模型,比较这些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由无机氮和COD构成的GM(1,3)模型平均相对误差最小,为5.304%;用GM(1,1)模型对大规模细菌性疾病发生的时间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