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科学认识东北气候变暖 充分发挥水稻适应潜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北不仅是我国水稻尤其是优质粳稻的主要产区,也是我国气候变暖最明显的区域。近40年来,东北水稻单产的递增幅度与日最低气温的升高幅度呈显著正相关,历年颁布并推广的主要水稻品种生育期每10年也延长了2.8 d左右。近20年来,东北水稻实际播种期提早了3.7 d,收获期推迟了1.7 d,全生育期延长了5.4 d左右,种植重心也向北位移了近80 km。田间实际增温试验也发现,夜间温度继续升高1℃,东北水稻单产仍可以提高10%左右。上述分析与试验表明,气候变暖对东北水稻的增产效应显著。在未来气候变化的应对策略上,应从多抗品种选育、抗逆栽培创新和农田基本建设等方面着手,全面增强稻田系统的抗逆性和稳定性,充分挖掘水稻对气候变暖的适应潜力。  相似文献   

2.
东北不仅是我国水稻尤其是优质粳稻的主要产区,也是我国气候变暖最明显的区域。近40年来,东北水稻单产的递增幅度与日最低气温的升高幅度呈显著正相关,历年颁布并推广的主要水稻品种生育期每10年也延长了2.8 d左右。近20年来,东北水稻实际播种期提早了3.7 d,收获期推迟了1.7 d,全生育期延长了5.4 d左右,种植重心也向北位移了近80 km。田间实际增温试验也发现,夜间温度继续升高1℃,东北水稻单产仍可以提高10%左右。上述分析与试验表明,气候变暖对东北水稻的增产效应显著。在未来气候变化的应对策略上,应从多抗品种选育、抗逆栽培创新和农田基本建设等方面着手,全面增强稻田系统的抗逆性和稳定性,充分挖掘水稻对气候变暖的适应潜力。  相似文献   

3.
东北水稻生产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简要介绍了东北粳稻生产状况,针对发展东北水稻生产面临的种植面积发展空间小、水资源短缺、低温冷害频繁发生、稻瘟病危害日趋严重、生产技术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提出加强广适型早熟超级稻和超级杂交稻的培育,挖掘超级稻增产增效潜力,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实行产、学、研、官结合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当前东北水稻生产与市场形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2009年东北水稻生产和市场情况,并重点对近期东北粳稻的市场形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提出了促进东北水稻生产发展,稳定粳米消费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5.
东北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对夜间升温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两套开放式增温系统,在吉林公主岭开展了4年的水稻全生育期夜间增温试验。结果表明,全生育期冠层夜间温度平均升高0.7℃~1.0℃,水稻始花期提前2~3 d,但灌浆时间延长1~2 d。夜间增温对水稻净光合速率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剑叶面积、花后总绿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其中吉粳81和吉粳83叶面积指数提高了40.0%和45.5%。夜间增温下,水稻地上部生物量和籽粒产量呈现递增趋势,增幅皆为10%左右;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分别提高7.0%和5.7%。夜间温度升高主要通过缓解低温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其对东北寒地水稻的直接效应将以增产为主。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的发展及其对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几年来 ,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高速增长 ,成为我国北方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多和商品率最高的省份。本文的目的是在分析水稻生产发展原因的基础上 ,探讨水稻生产面临的新形势 ,以便实现水稻生产稳步持续发展。(一 )水稻生产发展现状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可大概分为两个阶段。 1 982年以前为低产不稳产阶段。当时 ,每年播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 3% ,总产量 70万 t左右 ,人均大米占有量 1 7~ 1 8kg。此阶段每公顷平均单产2 845.2 kg,年间波动幅度也大 ,大灾年比历史最高产年减产 64.5% ,变异系数达到 2 4 .1 %。尽管大米供应短缺 …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年推广面积高峰时过千万亩的44个水稻品种的育种方法、亲本血缘和育种单位,清楚地看出我国水稻育种经历了系统育种、国外引进、矮化育种、辐射育种、三系育种、两系育种的历程;所分析品种几乎都来源于南特号、矮仔占、IR8、农垦58等4个系列或其中2系列的杂交。除南特号外,其他3个品种都是国外引进,正是这3个品种催生了我国水稻育种技术上的3次突破:矮化育种、三系育种、两系育种。由此发现,水稻育种技术的重大进步都是从新的基因资源的发现和利用开始的,只有新的基因资源和新的育种技术结合,才会有育种实践的重大突破。作者预测,我国水稻育种的第4次重大突破是分子育种,下一轮超大规模种植品种将是转基因抗螟虫水稻,育种中心可能在湖北。  相似文献   

8.
全球变暖影响下的东北水稻生产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气温升高而引起水稻减产给世界粮食安全带来危机。随着国内外稻米市场对粳米的需求日益增长,方百计地发展粳稻生产,已势在必行。而北方地区寒地水稻的种植就显得尤其重要。虽然面临着种植面积小,水源短缺,冷病害严重等问题,但是必须克服困难,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9.
我国历年水稻产量增长因素分析与今后的发展对策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本文对建国以来我国历年水稻播种面积,单产和总产变化趋势做了分析,提出了播种面积或意境单和增加对总产增长贡献百分率的计算公式,即为:100.(比较年的播种面积(或单产)一基数年的植种面积(或单产).1/2(比较年的单产(或面积)+基数年的单产(或面积)/总产增加数,根据计算,分析了我国历年水稻播各面积和单产增减对总的贡献,展望了今后的情况,介绍了当前的水稻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10.
我国杂交水稻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我国杂交水稻生产的成就及贡献,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李克勤 《中国稻米》2004,10(6):15-16
最近,我随农业部水稻专家组考察了东北三省水稻生产。在东北期间,与三省农业委员会分管粮食生产的副主任、种植业处长、专家进行了座谈,参观了五常县、敦化市、铁岭县、许家屯区、大洼县、辽宁省农科院的水稻生产与科研。从考察情况看,东北是国家的粮仓,在一定条件下,水稻生产发展潜力大。  相似文献   

12.
近期我国稻谷(米)供求趋势分析及发展预测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20年来我国水稻生产、消费和贸易的变化,认为只有保红线(即保种植面积3 000万hm2,稻谷总产2亿t)攻单产才能保证我国稻谷95%以上的自给率。并预测了2030年我国稻谷的供求趋势,认为只要确保种植面积年增长率达0.4%、总产年增长率达1.0%,供求关系将趋平衡,并略有节余。为确保我国中期稻谷生产与消费趋于合理区间,提出了六保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东北粳稻发展趋势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稻米市场对粳米的需求持续增长.东北稻区的粳稻生产直接影响着我国粳米市场的稳定和我国人民的口粮安全,承载着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历史重任.合理、适度地发展东北粳稻生产,增加优质粳稻总产量,对于确保我国口粮绝对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东北粳稻发展历史、现状,提出...  相似文献   

14.
采用动态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北方水稻生产的现状。结果表明,1961年以来,北方水稻栽培面积、单产和总产都呈增长趋势。稻米品质同市场需求比有差距,高产优质品种较少,稻米食味值需要提高。应该选用优质高产品种,并采用营养土保温旱育苗、合理稀植、节水灌溉、平衡施肥、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措施组成的配套栽培技术,来增加水稻产量,改善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15.
采用动态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北方水稻生产的现状。结果表明,1961年以来,北方水稻栽培面积、单产和总产都呈增长趋势。稻米品质同市场需求比有差距,高产优质品种较少,稻米食味值需要提高。应该选用优质高产品种,并采用营养土保温旱育苗、合理稀植、节水灌溉、平衡施肥、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措施组成的配套栽培技术,来增加水稻产量,改善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水稻生产形势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对1991-2007年中国各省(区、市)水稻生产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1-2007年中国水稻种植面积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从1991年的3 259.01万hm~2下降到2007年的2 891.90万hm~2,下降幅度达到11.26%;水稻单产从1991年的5 745 kg/hm~2上升到2007年的6 433 kg/hm~2,上升幅度11.98%,单产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水稻总产变化相对平稳;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水稻种植面积明显下降,中部和西部变化相对平稳;南方水稻种植面积明显下降,东北地区明显上升,华北、西北地区小幅下降;南方地区单季稻比例快速上升,双改单现象明显,这是导致中国水稻种植面积下降的重要原因.要保证全国水稻生产平稳发展,重点在于稳定南方水稻种植面积,一要加大耕地保护力度,二要合理处理粮食作物与非粮食作物之间的结构调整,三是稳定双季稻种植面积.目前的工作重点是要稳定湖南、江西等水稻种植大省的双季稻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水稻生产的特点与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全国18省46县的水稻生产情况以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表明,我国水稻生产存在农户种稻规模小、品种多乱杂、技术到位率低以及机械化程度低等特点。在影响水稻生产发展的技术限制因素中,品种因素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种稻技术水平;在自然条件限制因素中,光温条件的影响总体较大;在社会经济限制因素中,成本收益因素的影响最大。建议一要加强品种选育与改良,二要加强农技推广和技术培训,三要采取多种措施节本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