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蜂业》2017,(4):43-44
<正>传统养蜂和现代养蜂是文县饲养中蜂的两大方式,传统养蜂的蜂巢棒棒巢与现代养蜂的活框蜂箱意蜂十框标准箱是目前中蜂养殖的主要类型,分析不同养殖方式与不同养蜂用具饲养中蜂的特点与优势,技术难点,生产难度,对推广中蜂科学饲养技术,提高中蜂养殖水平与生产效益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文县中蜂80%的蜂群普遍用传统的棒棒巢老法饲养,一年只取一次蜜,产量低;蜂农一般养殖8~20巢,最多的150巢,最少的1~2巢,养殖规模小,分散养殖,  相似文献   

2.
传统养蜂和现代养蜂是文县饲养中蜂的两大方式。传统养蜂的蜂巢——棒棒巢与现代养蜂的活框蜂箱——意蜂十框标准箱是目前中蜂养殖的主要类型,分析其不同养殖方式与不同养蜂用具饲养中蜂的特点与优势,技术难点、生产难度,对推广中蜂科学饲养技术,提高中蜂养殖水平与生产效益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传统养蜂和现代养蜂是甘肃饲养中蜂的两大方式,传统养蜂的蜂巢-棒棒巢与现代养蜂的活框蜂箱-意蜂十框标准箱是目前中蜂养殖的主要类型,分析其不同养殖方式与不同养蜂用具饲养中蜂的特点与优势,技术难点,生产难度,对推广中蜂科学饲养技术,提高中蜂养殖水平与生产效益具有现实工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蜂业》2015,(11):39-40
<正>中蜂活框饲养在养蜂书籍上称为科学养中蜂,相对中国传统的中蜂土法饲养,也就成了落后的养蜂方式。本人以活框、传统两种方式饲养中蜂多年,总结对比,发现各有所长。我把活框养蜂的技术注入到中蜂土法饲养的管理中,经反复实验,给传统中蜂饲养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在此,我把自己的经验,作为对中蜂传统饲养的入门知识介绍给大家,希望对喜爱中蜂传统饲养的人们有所帮助。传统养蜂的好处是蜂具简便,蜂种易得,投资少,  相似文献   

5.
《中国蜂业》2016,(6):45-46
<正>意蜂引进我国已有100多年历史,随着郎氏蜂箱和活框养殖技术的普及应用,意蜂养殖业有了巨大发展,形成了强大的蜂业产业体系,同时也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养蜂大国,产蜜大国,蜂蜜出口大国。在引进意蜂养殖的100多年里,我国一直有人不断努力探索中蜂活框养殖技术,利用养殖意蜂的蜂箱、巢框或稍加改进的蜂箱、巢框来养殖中蜂取得了不少成果和经验。但是这些成果与经验和引进意蜂所得来的成就相比,就显得相形见拙,微不足道了。  相似文献   

6.
<正>中蜂饲养要想实现全方位主动管理,就必须采用活框蜂箱饲养。活框养蜂是中蜂现代化生产的大方向。中蜂活框饲养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时至今日其综合绩效并不让人满意,远远没有达到意蜂饲养的群体水平和生产水平。为什么会存在这种现象?可以认为,问题一方面出在管理技术上,一方面出在养蜂工具上,二者因相互作用而把问题进一步放大。总而言之,中蜂活框饲养之所以不尽人意,其根本原因是我们在中蜂活框饲养中照搬了意蜂饲养的方法和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是有悠久传统养蜂历史的国家,随着近代养蜂技术的革新,尤其是意蜂意标活框技术的传入,让很多地方的中蜂也进入了活框养殖模式。随着中蜂活框技术的普及,人们发现了新的问题,例如蜂病比以前多了,蜂群群势严重下降。现笔者专就群势问题讨论一下:据很多老一辈养中蜂人的回忆,在清末民初期,或者新中国成立初期,土生土长的中蜂群势是现在无法比拟的,往往一次性割取蜂蜜50 kg以上,传说中甚至有一次取100 kg以上的。从各种口述或者是  相似文献   

8.
活框活格养蜂法在2012年《蜜蜂杂志》多期发表之后,有许多同行打来电话询问中蜂是否适用.这里告诉大家:笔者饲养西方蜜蜂多年,却没有饲养过中蜂. 然而,在2012年9月13日我住处却飞来1群中蜂,收捕之后,群势不足2框.由于当时他人询问中蜂问题,我正好向50 km之外一蜂友要来1张中蜂巢脾试验生产中蜂塑料布巢础,正好派上用场.  相似文献   

9.
梵净山是动植物的生态王国,蜜源植物丰富,但中蜂产业发展一直处于瓶颈期。通过“活框土养”技术实践,有效改变了中蜂传统养殖不便于管理、产量低等缺陷,使养蜂变得简单易学,既能提升产量又迎合消费者喜好。分析“活框土养”与传统养殖的特点与优势,研究“活框土养”技术有利于帮助蜂农越过产业发展瓶颈,对推广中蜂科学饲养技术,提高中蜂养殖水平与生产效益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巾蜂饲养量有200多万群,占全国总蜂数的1/3,生产性能远远低于西方蜜蜂。改进饲养方式,发展中蜂养殖,提高中蜂蜂产品产量迫在屑睫。中蜂过渡式饲养就是对中蜂饲养改进的一种技术,它是介于传统土法饲养与活框饲养之间的一种中蜂饲养方式。传统中蜂饲养,采用空心树段、木桶,杖种方式在我国农村极为普遍。  相似文献   

11.
王彪 《中国蜂业》2013,(12):31-32
宁夏饲养中蜂历史悠久。为了更好地发挥中蜂的生产性能,提高中蜂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宁夏回族自治养蜂业务主管部门和宁夏中蜂集中分布区域的各级养蜂技术推广服务部门,曾多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推广中蜂过箱和中蜂活框养殖技术,往往过箱后采用活框饲养当年就能取得好的收成,但是经过越冬以后,蜂群不是死亡,就是群势下降特别严重,到来年春季很难发展成强群,所以推广普及率不高,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2.
为发挥和利用当地中蜂资源优势,推广中蜂活框饲养技术,增加山区农民的经济收入,南宁市全健蜜蜂养殖场养蜂专家承担了南宁市科技局科技项目“中蜂活框饲养技术示范推广”。项目通过对意蜂蜂箱改造成为中蜂蜂箱(活框蜂箱的制作),建立中蜂活框饲养示范户,  相似文献   

13.
刘荣华 《中国蜂业》2002,53(6):39-39
科技创新 :引进科学养蜂技术 ,推广普及中蜂活框饲养方法 ,成为全省养蜂重点县之一。大姚县气候温和 ,蜜源丰富 ,养蜂历史悠久。特别是野坝子花比比皆是 ,酿出的蜜更佳 ,享有一定声誉。以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人民有着传统、古老的养蜂经验和方法。在明、清时期 ,有以“大姚硬蜜”作为珍品招待客人的雅俗。民国时期 ,大姚农村就普遍利用墙洞等饲养中蜂。新中国成立后 ,195 8年开始创新 ,推广普及中蜂活框饲养技术 ,引进西方蜂种饲养 ,当年全县蜂群发展到 2 3 ,73 2群 ,第一次出现了新的大突破。 70年代创办集体蜂场 3 40个 ,中蜂土坯箱在…  相似文献   

14.
养蜂问答     
问:去年我收到一窝野生蜂,装在箱内,因无巢础,只放了四个巢框,中蜂不按巢框筑巢。后来换上新巢础,蜜蜂仍不接受而另外造脾,这是什么原因?另外《中国养蜂》曾介绍过”用双氧水处理老巢脾。”双氧水起什么作用?哪里能买到?(湖南桂阳县四里供销社宋贤福)答:一、在蜜源短缺时期,中蜂对巢础不易接受。但为了能够造出较工整的巢脾,可把巢础切成宽约一指半的长条镶嵌在巢框上樑下面让蜂子营造。没有巢础作营造的起点时,蜜蜂将会乱造些小脾有时还会把几个框子粘连在一起。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黔东南州中蜂活框饲养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管理技术上的不同,在蜂场选择、蜂群选购和蜂具准备的基础上加强对中蜂的四季养殖管理,防止分蜂和盗蜂的发生,同时对中蜂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所谓蜂路就是人们为了便于操作,在巢框与箱壁之间所留的间隙。这种蜂箱的蜂路设计,如今也广泛用于中蜂的活框养殖。由于我国长期使用西方蜂箱和使用具有在西方蜂箱设计理念指导下改进的中蜂蜂箱养殖中蜂,于是形成了定势思维,人们习以为常,也没有认真探索过蜂路设计到底对中蜂有没有影响,有多大影响,适合不适合中蜂生物学特性。笔者对照中蜂在自然界树洞中筑巢的生物学特性后,发现原生态  相似文献   

17.
贵州正安县位于贵州省北部边缘地区,与重庆市接壤。正安山大谷深,小气候复杂,蜜粉源丰富,其境内中蜂为国内优良蜂种,活框饲养技术基本普及,养蜂组织化程度高。为带动全省及周边地区中蜂发展,将正安打造成目前贵州的中蜂良种繁育基地、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养蜂扶贫示范基地和养蜂乡土人才培训基地,作者建议有关部门加大投入,在正安建立县级中蜂自然保护区,围绕高产、优质的目标,开展系列配套生产技术的试验、示范及标准化工作,供全省推广。  相似文献   

18.
<正>锦屏县中蜂养殖是一个传统的家庭养殖产业,中蜂活框养殖技术推广已有50多年,中蜂养殖在增加农民家庭经济收入中有一定的作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因各种原因,锦屏县饲养的中蜂蜂群数量减少,养蜂人员改行,养蜂事业陷入低谷。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天然中蜂蜜的青睐,使中蜂蜜价格不断攀升,中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利用我国优良中蜂资源,通过对中蜂传统饲养技术和现代活框饲养技术的有机融合,总结了一套适合山区中蜂简易活框饲养技术。对其蜂箱制作和管理方法进行了阐述,简单易学,蜂农通过短时间学习就能接受并熟练应用到养蜂生产中,适合山区推广。  相似文献   

20.
<正>陇南位于甘肃东南部,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境内蜜源植物丰富,很适合中蜂的饲养。在调查的康县、成县境内中蜂饲养已成规模,而且中蜂资源丰富。1.礼县中蜂养殖概况礼县地处陇南的东南部山区,由于地理环境限制,养蜂基础条件差,中蜂养殖规模较小。本地养蜂户少,过境养蜂户较多。中蜂养殖户大多沿袭旧法饲养。据调查,全县中蜂以分散饲养为主,大多蜂农饲养7~8群,20~30群成规模饲养的很少。接近武山县的部分蜂农虽然采用活框饲养,但是饲养技术落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