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蜂箱小甲虫源自非洲,幼虫阶段危害最为严重,以蜂蜜和花粉为食,它们挖洞穿过巢房,所经之处全被破坏。根据传统形态学和分子方法证实蜂箱小甲虫已经入侵我国,调查我国西方蜜蜂和中华蜜蜂的危害情况,结果表明:不论中华蜜蜂蜂群和西方蜜蜂蜂群受到威胁,弱群危害极为严重,蜂群出现离脾逃群等现象。  相似文献   

2.
蜂箱小甲虫作为六大蜜蜂检疫性害虫之一,严重危害蜂群的发生发展,就国内外对蜂箱小甲虫的生物学特征、入侵危害及防控对策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研究人员及养蜂者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更好地促进我国养蜂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笔者养蜂使用过十框、十二框、十六框蜂箱。通过实践认为郎式十框蜂箱优点较多。郎式十框蜂箱在蜜蜂繁殖发展和生产蜂蜜、王浆等蜂产品方面都优于其它蜂箱。有的蜂友认为加继箱后在蜂群管理和运输上不方便,也有的认为卧式蜂箱日进蜜可能多于继箱群,主要是巢继箱中间利用平面隔王栅的原故,但是继箱贮蜜能加速水分蒸发和蜂蜜的成熟,因此继箱群比卧式蜂箱群生产成熟蜂蜜产量高,质量好。蜂箱是养蜂生产中供蜜蜂繁殖发展和生产蜂产品的基本用具。为了使蜂箱更适合蜜蜂的繁殖发展的规律,便于蜂群管理和运输,更适合各类蜂产品的生产,克服原十框蜂箱…  相似文献   

4.
叶必森 《中国蜂业》2002,53(5):27-27
从春末到秋季 ,是南方的高温时期 ,平均气温在2 0℃以上的天气长达 90多天 ,这段时间是蜂群管理最困难的时期。由于蜜蜂天敌———鼠类、蛙类的骚扰捕食 ,轻者使蜂群群势衰减 ,重则蜂群弃巢飞逃 ,给蜂场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本人在长期养蜂实践中摸索出利用杉枝防止蜜蜂敌害的办法 ,效果很好。在我地 (江西龙南 )山区或平原 ,通常见到的鼠类有家鼠、田鼠、森林鼠、等 ,是蜂箱、蜂巢的大敌 ,它们咬蜂箱、啮食巢脾和蜂蜜。夜晚经常出没在蜂场 ,骚扰蜂群的安宁。如把杉刺放在蜂箱四周 ,老鼠便无法靠近蜂箱。危害蜜蜂的蛙类有黑眶蟾蜍、狭口蛙…  相似文献   

5.
赵二孟 《中国蜂业》2007,58(4):26-27
蜂箱是养蜂生产中供蜜蜂繁殖发展和生产蜂产品的基本用具。为了使蜂箱更适合蜜蜂繁殖发展的规律,便于蜂群管理和运输,更适合各类蜂产品的生产,克服原十框蜂箱的不足,本着原巢框能用和主要尺寸不变养蜂者自己又能够修改的原则,对十框蜂箱做了一些改造,  相似文献   

6.
<正>新开辟的养蜂场地,首先要清除杂草,平整土地,打扫干净,然后排列蜂群。蜂群排列要便于蜂群的管理操作,便于蜜蜂识别本群蜂箱的位置,蜂群排列要根据地址、蜂场大小、养蜂季节和饲养方式而定。将蜂群陈列到蜂场以后,不轻易移动位置,蜂箱前壁或巢门前,最好涂以黄、蓝、红、白不同的颜色,便于蜜蜂识别。一般有散放、单箱排列、双箱排列、三箱排列、一条龙排  相似文献   

7.
<正>中蜂最怕热,一到高温季节,逃跑死亡的蜜蜂特别多。饲养中蜂的朋友要特别重视蜂群的管理工作,下面谈几点管理要点,仅供参考。1清扫箱底,打扫蜂箱周围卫生,帮助蜂群排除巢虫每年春季取蜜结束后,对蜂群用过的所有蜂箱冲洗1次,使蜜蜂能够安居乐业。冲洗时最好放在水深的池塘浸没蜂箱几分钟,使箱缝内的巢虫全部爬出来被清  相似文献   

8.
<正>蜜蜂转地长途运输,对蜜蜂伤害很大。20世纪70年代,蜂群运输多采用关门运输,蜂箱上盖纱盖,蜂箱底有纱窗,强群采集蜂多,蜂车在停车期间温度升高,蜜蜂堵住纱盖和底窗,停车时间长造成整群闷死,后来发现越是好蜂箱、新蜂箱,闷死蜜蜂严重,反而破旧蜂箱蜜蜂能跑出反而没有闷死。通过这个启示,人们采用开巢门运蜂,虽然跑掉部分老蜂,幼蜂保  相似文献   

9.
<正>蚂蚁爬上蜂箱是养蜂人较烦恼的一件事,蚂蚁体型虽小,但对蜂群的危害很大。蚂蚁喜食甜食,爬上蜂箱钻入箱内给蜂群带来危害:搬食蜂蜜或糖浆,骚扰蜂群,污染蜂产品,传播蜜蜂疾病。遭受蚂蚁危害严重的蜂群,蜜蜂易怒爱蜇人,中蜂可成群弃巢飞逃,定地饲养的蜂场连年在原地摆放蜂群,蚂蚁的危害更为多见。为清除蚂蚁上蜂箱,我翻阅了相关资料介绍的方法,经实践后效果不明显,无法根除。为给蜂群创造一安静舒适的环境,自己动手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说蜂群所在地的自然环境是蜜蜂生存的“外环境”的话,那么蜂箱内的温度、湿度、空间、饲料、蜂群状况等就构成了蜜蜂赖以生存的“内环境”。“内环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蜜蜂的各种活动和蜂群的正常发展,因此,在蜂群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时刻不忘为蜜蜂创造一个相...  相似文献   

11.
正蜜蜂春繁,是个系统工程,环环相扣,出不得半点差错。近年来,我是这样做的:一、箱外观察怎么看平时到蜂场观察蜜蜂活动,推测蜂群的大致情况。1.发生鼠害越冬期,蜂箱前有碎蜂尸,表明发生鼠害。如果从箱底板掏出许多蜂尸和碎蜡渣,说明老鼠已潜入蜂箱,需要开箱处理。2.蜂王丧失早春,有些蜜蜂在巢门前振翅爬行,可能是丧失了蜂王。有蜜粉源的晴暖天气,个别蜂群蜜蜂极少出巢采集花粉,蜜蜂在巢门前乱爬,而其他蜂群采集正常,说明蜂王可能丧失。3.饲料缺乏在越冬后期,个别蜂群不管天气好坏不断往外飞,常有蜜蜂从巢门爬进爬出,提起蜂箱感到很轻。说明巢内缺饲料,急需补喂。  相似文献   

12.
<正>冬季,在一次对蜂群例行巡察时,我发现有2箱蜂声音异常,原来是包装时疏忽未装防鼠栅,老鼠进入蜂箱。发现时蜜蜂损失大半,箱底及巢门有很多蜂尸。冬季危害越冬蜂群的小动物主要有两种:一是老鼠,二是鼩鼱。老鼠对蜂群的伤害主要是在蜂箱内做窝产仔啃咬蜜脾,并污染蜂箱。老鼠在蜂箱内活动,使蜜蜂受到惊扰,不能安静越冬,消耗饲料,寿命缩短,进而导致春衰。消灭老鼠可使用鼠夹、鼠药,还有集贸市场出售的铁猫。  相似文献   

13.
<正>夏秋季节,蜜蜂常受到敌害侵扰,造成重大损失。常见危害蜂群的敌害有胡蜂、蟾蜍、鸟类等。一、胡蜂的防治夏末至秋季,外界蜜源匮乏,胡蜂经常在蜂箱边危害蜂群。胡蜂有大小胡蜂之分。小胡蜂常在蜂箱边飞来飞去,有机会抓只蜜蜂,其危害性较小。大胡蜂危害可就大了,它守在蜂箱巢门口,出来一只蜜蜂咬死一只,片刻可咬死一堆蜜蜂,达数百只。如果几只大胡蜂同时  相似文献   

14.
中华蜜蜂是我国饲养的重要蜂种之一。相较于西方蜜蜂较为统一的朗氏标准蜂箱,中蜂的蜂箱种类繁多。研发了1种中蜂多层小蜂箱,并对其生产性能进行了测定与比较。结果表明,中蜂多层小蜂箱蜂蜜夏季采集量略高于意蜂标准箱组,但差异不显著。多层小蜂箱蜂蜜波美度和含糖量高于意蜂标准箱组,含水量低于意蜂标准箱组,但差异也不显著。多层小蜂箱中蜂群势显著高于意蜂标准箱饲养组,表明多层小蜂箱比传统蜂箱更利于蜜蜂生产与繁殖。  相似文献   

15.
正养过中蜂的养蜂人和中蜂爱好者都知道,中蜂群一过夏天后蜂箱最怕的就是蜡螟对蜂箱和蜂群的危害。轻则腐坏蜂箱,腐坏严重的蜂箱不进行可靠的修补是无法再使用的;重则对蜜蜂蛹和幼虫造成伤害,可严重造成蜂群的不安和最终的集体逃亡。养过几年中蜂后一直在想怎样可靠地给蜂箱加上不用操心的"保护伞",最后在淘宝搜到一种用涤纶纱布做的婴幼儿蚊帐,马上买了几顶小的蚊帐,打算给蜂箱也安上蚊帐不让蜡螟和其他飞虫侵害蜂群。我  相似文献   

16.
葛平 《养蜂科技》2003,(5):15-16
蜂群安全越冬是来年丰产丰收的重要环节。因管理不善常发生蜂王死亡、鼠害、缺蜜等现象。现谈谈笔者多年越冬管理中所采取的补助措施供蜂友参考。1 .检查越冬蜂群。通常情况下越冬室保持通风、黑暗、安静、温、湿度正常 ,蜂群能安全越冬 ,但在 1— 3月份 ,越冬蜂群有可能发生下列情况。1 .1丢失蜂王 :在稳定的 0℃— 4℃时 ,有个别蜂群不安静 ,时有喧嚷声 ,有时有个别蜜蜂冲击蜂箱 ,蜜蜂散团 ,这种情况往往是丢失了蜂王。1 .2鼠害 :如有老鼠潜入蜂箱 ,当检查蜂群时蜜蜂尸体腹和胸分开 ,死蜂一段段的或有啐巢脾现象。则无疑有老鼠危害蜂群。1…  相似文献   

17.
剪象林 《蜜蜂杂志》2011,31(11):18-20
伴随郎式活框蜂箱的问世,蜜蜂的饲喂越来越被更多的养蜂人、科研单位重视、研究、应用。现代养蜂,饲喂是健蜂之途、强蜂之本。有了强健的蜂群,在精心饲喂蜂群的实践中,心系蜂群,研究蜜蜂,与蜂为伴,养蜂人其乐无穷。  相似文献   

18.
于泽溪 《中国蜂业》2009,(11):41-41
越冬蜂群如发生饲料不足及吃偏饿死现象,在检查蜂群遇到饿昏情况时,师傅们通常是将蜂箱搬进温室里,再喂浓蜜汁和浓糖汁,用室内温度缓解蜜蜂,让蜜蜂复活。  相似文献   

19.
<正>1851年美国著名养蜂家郎斯特罗什发明了活框标准蜂箱,开创了养蜂新纪元,他对人类养蜂做出巨大贡献。社会在发展,事物在变化,笔者在养蜂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对蜂箱进行了改动,现介绍给蜂友:一、蜂箱盖改进蜂箱盖是蜂群遮风避雨防晒之器具,虽然不断有新材料问世,但万变不离其宗,应按照蜜蜂生物学特性,给蜂群创造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多年的养蜂实践中,偶尔发现蜂群农药中毒的现象,目睹了造成的惨状:蜂箱周围到处都是蜜蜂尸体和奄奄一息的爬行蜂。蜂群农药中毒给养蜂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几年来,为了保持植物良好生长状况,以获得丰产丰收,农民施用杀虫剂的数量和范围日益广泛,在消灭有害昆虫和疾病传染源的同时,对于有益授粉昆虫——蜜蜂的危害也日趋严重。下面就农药对蜂群的伤害谈一谈个人的看法。通常农药中毒的蜜蜂死于野外,或者以后从巢脾掉落到箱底、踏板上或蜂箱附近地上爬行,不久死亡。如果沾有毒剂的花粉被带回巢内,蜜蜂幼虫被饲喂以这种花粉调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