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用菌》2014,(6)
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生物酶技术在食用菌加工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概述。常用的纤维素酶、蛋白酶、果胶酶等酶能破坏食用菌细胞壁,促进功能性成分溶出,并降解大分子物质成小分子呈味物质,简化食用菌加工工艺。生物酶技术在食用菌加工中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果脯是我国传统的名优食品,利用香菇、平菇、金针菇等食用菌制成系列"蘑菇脯"食品,更是色鲜、味美、营养丰富,不仅为食用菌的利用增辟了新的途径,而且也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新型保健食品,现就"蘑菇脯"的加工技术简介于后:一、制作工艺(一)选料优质原料是制成优质蘑菇脯的基础.因此,制脯蘑菇必须选菌伞中等、色鲜而未变褐、无病虫害的鲜菇作加工原料.  相似文献   

3.
以往人们比较注重食用菌栽培技术的研究,忽略了食用菌深加工技术的研究。随着食用菌栽培范围的扩大,深加工的问题已日趋突出,成为食用菌生产中急需引起重视和解决的一个问题。现将国外食用菌深加工的情况报告如下,以期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一、食用菌菌丝体的加工食用菌菌丝体含有同子实体同样丰富的营养物质。日本等国菌丝体培养已形成工厂化生产,用以提取营养和风味物质。国内也  相似文献   

4.
香菇真空冷冻干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介绍了香菇等食用菌的最好保鲜技术——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的原理、加工工艺和加工时的注意事项。并通过冻干香菇和传统干燥香菇的理化指标的测定,进一步证实了冻干工艺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影响食用菌风味的挥发性和非挥发性成分的组成、不同加工方式对食用菌风味的影响、食用菌风味物质的提取方法以及食用菌调味品的开发现状,并对未来食用菌风味物质的研究及调味品开发趋势进行展望,有助于引领食用菌产业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蔡敏  汤新金  覃修应  方翔 《中国食用菌》2011,30(6):49-50,54
通过加工冷冻鲜香菇、脱水香菇和香菇罐头不同保藏工艺的处理,测定成品中主要营养物质的含量,研究比较3种保藏工艺对香菇品质影响,探索适宜香菇加工保藏的方案.根据食品分析与检测方法,冷冻鲜香菇、干菇、菇罐头中的香菇多糖的含量分别达到6.72%、6.63%、6.68%,VC含量分别为0.258 mg·100-1·g-1、0.0...  相似文献   

7.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以感官评价为考量指标,研究1种新型食用菌面条的加工工艺。结果显示,食用菌挂面的最佳配方为羊肚菌粉1.0%、鲜金针菇粉3.5%、银耳粉0.1%、竹荪粉0.05%。此条件下制备的食用菌面条在质构上富有弹性、低黏性、硬度适中、有嚼劲。  相似文献   

8.
张静丽 《蔬菜》1994,(2):29-29
食用菌饯脯的加工鲜的食用菌不便贮藏,若加工成饯脯,则可促进食用菌的生产和销售,现将其加工技术介绍如下:一、平菇蜜饯1.选料与处理:选优质平菇放入0.03/焦亚硫酸钠溶液中处理6~8小时,然后用清水漂洗干净。菌盖较大的一分为二。2.烫漂及硬化:将平菇放...  相似文献   

9.
白丽  张润清  赵邦宏 《北方园艺》2015,(10):162-165
通过对我国食用菌生产贸易现状的分析,剖析了我国食用菌产品出口的商品结构和市场结构,并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指标对2003—2012年我国食用菌及食用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测算和比较。结果表明:我国不同品目食用菌产品出口结构和竞争力差异较大,经过简单加工处理的干食用菌、暂时保藏的食用菌和食用菌罐头表现了较强的竞争优势,而鲜冷食用菌的国际竞争力较弱。为了提高食用菌产品出口竞争力,提出了发展鲜冷食用菌出口及调整出口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大球盖菇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食用菌品种,其营养物质含量丰富、栽培技术简单、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近年来,大球盖菇栽培技术在国内发展迅速,市场前景广阔,但存在鲜品保存时间短、不易储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产品的品质和销售。采用适宜的采后加工工艺可延长食用菌产品的保存期,拓宽销售渠道,均衡市场供应。通过对大球盖菇采后加工工艺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探讨其发展方向,为今后大球盖菇采后加工工艺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食用菌代谢产物研究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综述了食用菌核酸类物质、多糖、生理活性物质等代谢产物的研究现状。这些代谢产物作为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抗病物质及营养物质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尤其是为植物病害的防治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中国食用菌产业规模迅速发展,已成为食用菌生产与出口第一大国,但产业技术水平与产品质量存在较大提升空间,较欧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的数据,通过测算13种食用菌产品出口复杂度,发现蘑菇类产品技术含量高于块菌类,加工类食用菌高于非加工食用菌产品;在此基础上,从产品技术结构视角分析比较含中国在内的近5年食用菌累计出口额前23位的经济体产业出口复杂度,结果表明,以干制食用菌出口为主的中国产业技术水平低于以鲜或冷藏或加工蘑菇类产品出口为主的欧美发达国家。最后围绕中国食用菌产业技术水平提出推动食用菌生产向工业化转型、加快块菌及其他珍稀食用菌品种的规模化栽培、开展食用菌产品深加工以提升技术附加值,以及制定与国际接轨的食用菌产业技术标准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食用菌多糖由醛基与酮基通过糖苷键链接,作为一种具有天然生物活性的高分子聚合物,可以调节细胞生长,有效控制细胞分化以及延缓衰老。目前,有关食用菌多糖提取工艺很多,其中传统的单级间歇式罐式工艺效率低,非常落后,不适合食用菌产业发展需求。浪费资源,损失严重。为此,主要先是对食用菌多糖物质结构进行分析。通过对食用菌多糖的使用现状分析,针对食用菌多糖开发利用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关改进建议。通过分析可知,食用菌多糖的开发利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需不断创新、完善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14.
平菇罐头的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食用菌的研究和生产进展较快,特别是群众性的食用菌栽培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食用菌的贮藏加工还是一个薄弱环节.本文就平菇罐头的加工工艺作一介绍,以解平菇大量生产鲜售困难的后顾之忧.(一)选菇与整理选自然色泽、菇盖破碎不超过5%的干净平菇,切除老根,最好是边采边削去老根.(二)护色与漂洗将选好的菇倒入0.03%的硫  相似文献   

15.
张露晶  张昕茹  王鑫 《中国食用菌》2021,(4):104-107,112
食用菌属药食同源类,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保健功能.全麦粉包有胚乳、胚芽与麸皮,含有丰富膳食纤维和多种微量元素.食用菌以发酵液形式参与全麦面包的加工,生产出一种新型、营养、风味独特、口感新鲜,具有一定保健功效的食用菌全麦面包.通过对食用菌、食用菌发酵液及全麦面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食用菌发酵液全麦面包的深入研究与开...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脆片鲜香酥脆,受到众多消费者的喜爱.真空油炸技术是目前加工食用菌脆片的主要技术,但在传统真空油炸技术的基础上,降低脆片含油率仍然是提升产品品质的重要研究方向.通过综述真空油炸食用菌脆片加工过程中,漂烫、渗透脱水、涂膜、冷冻、预干燥等的物料预处理方式,油炸过程中工艺参数的筛选优化,以及油炸后真空脱油、联合干燥等处理...  相似文献   

17.
廖显辉  杨燕红 《中国食用菌》2007,26(6):44-44,46
采用食品传统加工工艺和食用菌现代培养技术和浸提技术生产的香菇山楂糕,具有口感细膩、酸甜适中的风味,并具有降压醒脑、软化血管和抗肿瘤等作用,是适合各类人群食用的功能食品。  相似文献   

18.
正山西农业大学食用菌科技创新团队在首席专家常明昌教授带领下逐步发展壮大,现有核心成员1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4人,在校研究生42人。团队成员在长期的教学、科研、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中,形成了食用菌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选育、高产高效标准化生产技术、产品精深加工及食用菌营养健康食品开发、菌糠综合开发利用等的研究方向,建立了"山西食用菌产业国家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山西省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食用菌山西省科技重点创新团队"、"山西省现代农业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黄土高原食用菌提质增效协同创新中心"和"山西省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9.
金针菇(Flammunila velutipes)和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是我国工厂化栽培程度最高的2种食用菌,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是常见食用菌之一。通过对3种食用菌的营养成分和嘌呤物质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杏鲍菇、金针菇、平菇干粉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6.39%、20.64%、21.24%,氨基酸总量为16.59%、17.83%、16.38%,且必需氨基酸和呈味氨基酸含量较高;总糖含量分别为39.60%、21.30%、30.58%,多糖含量分别为38.10%、19.73%、25.86%;膳食纤维含量分别为34.03%、37.27%、41.85%,且主要是不溶性膳食纤维;脂肪含量分别为5.13%、5.51%、5.54%;灰分含量分别为4.90%、7.23%、9.47%,且呈高钾低钠模式;嘌呤物质总量分别为416 mg/100g、288 mg/100g、244 mg/100g,且以腺嘌呤为主。本研究为这三种食用菌的精深加工和科学食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卫生部委托全国食用菌卫生标准协作组,于6月5~10日在广东河源县召开了制订全国食用菌卫生标准会议。参加会议有河北、四川、云南、贵州、安徽、湖南省卫生防疫站的代表和卫生部、商业部的代表30余人。代表汇报交流了干、鲜食用菌卫生监测结果,初步提出了食用菌有毒物质的允许量,统一了食用菌的检验方法,讨论草拟了食用菌的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