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预制菜在加工、贮藏、流通销售等过程中,温度波动会诱发冻融循环。冻融循环使预制菜中冰晶生长,从而对蛋白质活性、微生物生长、酶活化等造成影响,降低预制菜的食用和商业价值。为深入了解冻融循环对预制菜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冻融的两个技术环节,总结了冻融对预制菜的影响,得出不同添加物应用到冻融预制菜中能很好地改善预制菜的品质,为冻融预制菜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疫情影响,预制菜被端上老百姓的餐桌,预制菜产业也成为农产品加工业的新风口。预制菜生产连接着农产品的生产供应,关乎农业发展新路径和农民就业及增收,是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新方向。山东省聊城市作为农业大市,积极抢抓机遇,发展预制菜产业。本文分析了聊城市预制菜产业发展的优势、存在的问题,为当地预制菜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以期助推聊城市预制菜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洪岚  王中涛  刘思齐 《蔬菜》2024,(3):10-18
为进一步壮大预制菜市场规模、促进预制菜消费需求不断增长,对北京市1085位居民消费者的调研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绝大多数消费者对预制菜有所了解,了解的主要渠道为线下广告/试吃或网络推广,了解预制菜的消费者中青年消费者群体购买意愿偏高;不同年龄的消费群体对预制菜口味有着不同的偏好与要求,麻辣鲜香口味的预制菜总体上更受欢迎,并且消费者对口味的偏好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偏向于清淡;大多数消费者偶尔购买预制菜,在消费者消费预制菜的情景上,工作与疫情影响更大;电商渠道和连锁超市渠道是消费者购买预制菜的主要渠道。通过二元选择模型研究分析消费者个人特征对预制菜消费的影响,发现消费者年龄、职业和在家烹饪频率对预制菜消费有显著影响,40周岁以下的年轻人、学生和企业员工、每周在家烹饪3次以上的消费者购买预制菜的倾向更高。通过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对消费者预制菜购买动机及其选择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追求方便快捷型的消费者口味偏向于麻辣,购买预制菜多用于节日聚餐,购买渠道多为连锁超市和农贸市场;追求性价比型的消费者口味偏向于清淡、麻辣,购买预制菜多用于节日聚餐、送人,购买渠道多为农贸市场;追求安全型的消费者...  相似文献   

4.
食用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食药用价值.历来是菜中佳品.为了调节、丰富食用菌市场.引导食用菌的发展方向,食用菌的综合利用及其深加工日益显得重要.笔者经市场调查,蘑菇即食菜的市场前景看好,味道鲜香.老少皆宜.便于携带,开袋即可食用.是一种保健食品,适合于乡镇企业生产.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刘艳鹏 《蔬菜》2023,(6):1-9
<正>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产业是重要的民生产业,更是良心产业。近年来,随着疫情的防控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在互联网技术加持下,“懒人经济”日益凸显,尤其是预制菜市场热度逐渐提升,据赛迪顾问消费经济研究中心数据,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预制菜企业7.6万家,2022年预制菜规模达到5 992.2亿元,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0 083.5亿元。那么,预制菜都由谁来制作生产?如果说,料理与烹饪背后是食品加工厂,那么预制菜背后一定是中央厨房。  相似文献   

6.
食用菌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产业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短平快农村经济发展项目,发展食用菌产业符合人们消费增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是农民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径。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的食用菌产业已经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定的地位,食用菌已成为继粮、棉、油、果、菜之后的第六大类农产品。  相似文献   

7.
食用菌在立体农业中的作用和地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立体农业作为现代高效农业模式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论述了食用菌在立体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列举了国内食用菌与粮、果、林、菜立体种植的主要栽培模式,以期食用菌在高产、高效农业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食用菌》2014,(4):8-8
随着我国经济每年以8%的速度不断增长,现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作为现代农业重要组成部分的食用菌产业,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繁荣新农村建设的高效产业。据统计,2012年,我国食用菌总产量达到2828万吨,出口食用菌产品产量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食用菌也成为我国种植业中仅次于粮、棉、油、果、菜的第六大类产品。  相似文献   

9.
书讯     
<正>《食用菌营养与烹饪》由湖南省食用菌研究所与中国食用菌协会、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共同编写,主要包括毒菌类的识别方法、食用菌的选购与贮藏、食用菌的营养与保健作用、食用菌经典菜式等内容,重点介绍39种常见食用菌141个菜品的烹饪方法。烹饪方法结合了多地菜  相似文献   

10.
印度尼西亚是一个热带国家,它高温、高湿、降雨量多的气候特点利于各种食用菌的生长。野生食用菌一直是印尼人的桌上菜,但食用菌的商品化生产却只是最近才开始。过去15年来,印尼的食用菌生产得到了  相似文献   

11.
食用菌与粮菜果组合栽培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祥元  周廷斌 《食用菌》1998,20(5):31-32
1 组合栽培模式的特点 食用菌与粮、菜、果组合栽培,是将食用苗栽培引入农田与粮、菜、果进行合理配置,形成优化组合,实现农田的高产出,农产品的优质、经济和高效。国内近年已经研究报道了多种食用菌与粮、菜、果组合栽培模式,有些已示范推广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该类组合栽培模式与传统的农作物间作、套种等组合栽培模式不同,其主要特点:①经济效益高——食用菌是该类模式产生高效益的主体,其投入产出比  相似文献   

12.
预制菜是通过标准化生产的半成品菜肴,因其符合餐饮市场降本增效和消费者快节奏生活的需求,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文章分析了我国预制菜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如产品缺乏特色,风味、营养、品质难保持,食品质量安全难监管,生产装备不足,加工技术落后,产业链管理不完善等;并从提高产品质量、优化技术体系、升级生产装备、完善标准体系、推进产业数字化升级、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等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提高我国预制菜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引言在人类食品由动物蛋白逐步扩大到植物蛋白、菌类蛋白的当今时代,食用菌被人们冠以“菜中之荤”、“菜中之肉”、“健康食品”等美誉,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近年来,随  相似文献   

14.
食用菌多元化循环经济模式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食用菌多元化循环经济模式,在农业生产中,三元农业生态循环系统以提供可食用的食用菌为重点发展对象,且将食用菌产业与其他农业产业经济相结合,例如养殖畜牧业、农业种植业等等,从而将农业产物的利用效率发挥出来。目前采用的食用菌生态循环系统经济主要模式包括蘑菇产业生态循环模式、草菇和金针菇多级循环模式、各地典型的菌菜或菌稻轮作模式等。根据食用菌生态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技术掌握得不到位、缺乏专业的研究和开发力量、集约化和组织化程度较低等问题,提出食用菌循环模式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栽培食用菌的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消费和出口国家。食用菌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种植业体系中继粮、菜、果、油之后位居第五的行业。近年来,食用菌产业在我国区域经济调整、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菌糠,而菌糠的高效利用则是实现良好循环经济的关键。该研究以食用菌培育过程中产生的菌糠为对象,概述了食用菌菌糠在二次种植食用菌、用作动物饲料、有机肥等方面的利用现状,以期为菌糠的循环利用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刘娟  罗光武 《中国果菜》2023,(10):74-80+84
预制菜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是推进“菜篮子”工程提质增效的新业态,也是农民“接二连三”增收致富的新渠道,对促进创业就业、消费升级和乡村产业兴旺具有积极意义。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SWOT分析法对湛江市预制菜产业内部的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遇、威胁四个要素进行了分析,总结得出了湛江预制菜产业的发展战略,以期带动农业产业链转型升级,实现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蔬菜间套种模式由来已久,是农民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时间差的智慧结晶。冉祥春等(2004)报道了夏津县棉瓜菜套种轮作的几种优化模式,《农村科学实验》也有瓜菜套种效益高的报道。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兴起,李辉平等(2013)研究了菇菜共作方式及其对菇房环境因子的影响,即在冬春季,前面温室大棚种植蔬菜,后面是菇房,利用温室增温效应和植物释放氧气,提高菇房内气温和氧气浓度,而将食用菌释放的二氧化碳传输到  相似文献   

18.
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与研究动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据农业部市场信息司统计,2007年我国食用菌产量达140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65%,年出口量突破50万吨,创汇10亿美元,从业人员达2000万人,已有食用菌亿元县100多个,我国食用菌产品已成为继粮、棉、油、果、菜之后的第六大类农产品。但是随着食用菌产业  相似文献   

19.
菌菜间作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地的高效利用,根据不同季节选择不同的蔬菜与不同的食用菌合理间套,从而达到菌菜双丰收的目的。同时,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20.
经过四年试验表明,食用菌与蔬菜等作物共生,可降低菌菜生产成本,提高菌菜产量。本文以大棚黄瓜为例,菌菜共生大棚黄瓜增产15%以上。侧耳生物效率提高10%左右。本文以最佳模式探讨双方降低成本和增产原因,并讨论菌菜共生的三大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